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4:05 | 查看全部
途中遇到一只疯狗,怎么办
时间:2013-01-23 作者:小小Z 点击:522次

  弟子问高僧,他觉得贪、嗔、痴中,“嗔”字他最难克服,要如何处理自己的愤怒?
  
  高僧反问弟子:如果你是一个长途跋涉的旅人,在途中遇到一只疯狗,莫名其妙地对你狂吠,你会:
  
  一、绕过它,继续走自己的路。
  
  二、趴下来,也对它狂吠。
  
  相信连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会明白,什么才是理性的选择。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选择的是什么?”
  
  每次我在演讲时这么问,听众都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很多人很诚实地说,没错,我们都选第二项。
  
  “而且,我们不但对它狂吠,还企图咬它一口。看是它厉害还是我厉害,对不对?”
  
  很多人都点头。
  
  因为愤怒,我们会有某种报复心。
  
  报复并不会让我们尝到任何甜头,但我们总是忍不住反击,即使这种反击损人不利己,且降低了我们自己的人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4:25 | 查看全部
餐桌上的老总选人才
时间:2013-01-23 作者:小小Z 点击:435次

“饭局”,已经成为我们平时人际交往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而不少企业家正是在这种情境中见微知著,识人用人。

  格力集团的董明珠很在乎吃相。她自己跑营销时,坐火车就不吃东西。她也不喜欢女孩子吃东西不注意形象,比如在路上看到有烤红薯,买了就吃。有的人喜欢吃鱼,可是鱼里有很多刺,吃起来就不顾形象了。还有的人吃东西,咬得碎碎的,再吐到桌上,她看见就会摇头。有一次,一位销售员正吃着一个蛋,边嚼边说话,牙齿上都是黄黄的,特别难看。对于不注意形象的人,她是不会重用的。
  
  玻璃大王曹德旺喜欢吃饭时也非常清醒的人。早年有一次他招人,四个年轻人都很优秀,让他难以定夺,于是他便请四人去吃饺子。吃的时候,他与大家谈笑风生,饭后他问四个人吃了几个饺子,其中三个人都说不知道,只有一个人说自己吃了32个。于是,这个人被录用了。
  
  金仁宝集团董事长许胜雄有一次和员工去吃饭,一共去了八个人,而刚好有一道菜是八块肉。这时,有一个员工特别喜欢吃,便吃了两块,这样就有一个人没吃到此菜。许胜雄事后说:“这种人,即便能力再强,最多只能当副总,不可能当总经理,因为他没有分享的概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4:42 | 查看全部
马云喜欢看人在饭桌上喝酒的表现:“自己不会喝酒,但好强硬撑,结果三杯未下肚,就面红耳赤,开始手舞足蹈,之后又是烂醉如泥,丑态百出,这类人我不会重用;自己很能喝,但装着不会喝,并一边想方设法唆使别人喝,不看到别人烂醉倒地不罢休,只有看到他人丑态百出才痛快,这类人阴险、狡诈,我也不会重用;那种自己会喝酒,依自己的酒量去喝,对别人不劝酒、不唆使,悉听尊便,则可以放心重用。”

  李嘉诚喜欢从选座位识人。如果吃饭时,有哪位喜欢选领导身边的位置坐,他觉得此人过于“积极”,心术可能不正;而有的人却偏偏不喜欢坐在领导身边,老是挑离领导最远的位置,这种人要么太胆小,要么心里有鬼,他也不看好。
  
  而王石却很注意吃什么,早年,一位想和他合作的老板请他吃饭,那人介绍说猴子非常聪明,人若吃了它的脑汁大补。于是,老板让人牵来一只猴子,抡起铁锤就向猴子脑袋砸去。一声惨叫,猴子死了,脑袋被砸开。只见那老板拿起勺子掏出猴子脑汁便吃,王石被此人的残忍震惊,看着这个没有善心的人,认定与他合作肯定是极其危险的,便没有与他合作。后来,这位老板果然在与别人合作时卷款而逃。
  
  潘石屹有一次想挑一名财务人员。本来看中了一个小伙子。可是一次吃饭时,他发现那人看到桌上有一包名牌香烟,便很主动地拿着烟来给大家发。因为很多人不抽烟,所以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直到吃饭结束后,还剩下不少,他就把剩下的烟放进自己口袋带走了。就这样,潘石屹否定了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5:02 | 查看全部
握手也有理想标准
时间:2013-01-23 作者:小小Z 点击:276次

  握手,是人们见面表示友好的最常见动作之一。可是,你了解握手的规矩吗?英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70%的人表示自己在握手的时候存在一些问题和困惑。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心理学教授杰佛里·贝蒂表示,握手是给对方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之一。不少人在握手的时候存在着一些坏习惯,主要包括握手时手心出汗、手腕无力、握得太紧和缺少眼神接触等。还有一些人表示自己不清楚伸手的最佳时机和持续时间;另有人反映自己和他人握手时缺乏信心。

  针对这些困扰,贝蒂教授等人总结出一个“完美握手动作公式”,具体动作要领如下:不分男女,首先伸出右手,完整地握住对方的手,同时配合坚定且有一定力度地挤压,但不可太用力;其次,要确保手掌干燥凉爽,以中等速度均匀摇动约3下,时间不超过3秒;最后,在握手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眼神交流,面露微笑,搭配贴切的称谓打声招呼。

  此外,另有一些原则值得我们注意:客人准备告辞时,主人不宜主动握手,这时的握手有逐客之嫌;男士不宜双手握住女性的手,时间不能过长,以免给对方留下轻浮、占便宜的感觉;看望老人时,握手用力要轻,但时间可以延长一些,让他们感到更多的关爱;身强力壮的男士之间握手可以适当加些力度,摇动幅度也可以加大,展现阳刚之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5:16 | 查看全部
走弯路才是人生的常态
时间:2013-01-23 作者:小小Z 点击:834次

  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

  心里痛苦得过不去,仍然坚持继续走下去,走着走着奇迹就出现了。

  佛学院的一名禅师在上课时把一幅中国地图展开问:“图上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河流为什么不走直路,偏要走弯路呢?”

  学僧七嘴八舌:有人说,弯路,为了拉长流程,河流也因此拥有更大的流量,当夏季洪水来临时,河流就不会以水满为患了;又有人说,流程拉长,每个单位河段的流量相对减少,河水对河床的冲击力也随之减弱,这就起到了保护河床的作用……“都对!”

  禅师说,“但根本的原因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常态,走直路反而是非常态,因为河流往前时会遇到各种障碍,无法逾越,只有绕道而行,绕来绕去,避过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遥远的大海。”

  学僧忽然悟了,说:“人生也如河流,坎坷挫折是常态,不必悲观失望,也不必长吁短叹,停滞不前。直闯不过,就换个法子,另辟蹊径,照样抵达遥远人生的大海。”

  禅师说:“一般人遇困难即绕路,的确可以明哲保身,长命百岁;正如河流的源远流长,最终回归大海。但到下游时,泥沙淤积,愈流愈慢,如果它要回顾此生,也太唏嘘了吧!”

  河流年轻时,也许因为无知,也许出于冲动,看到断路时,竟直闯过去,似乎找死,却没有死,只是从百米高跳下去,成就一线奇美绝伦的风景。年轻时有信仰,产生无与伦比的力量,天地都为之动容。

  我们一生有过多少为了持守真理而留下的创伤,反而成就了可歌可泣的故事,有那些奇迹,才证明这一生没有白活。人生风景线,只有长命是不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5:27 | 查看全部
赛前心态
时间:2013-01-24 作者:小小Z 点击:307次

  有人问著名的橄榄球教练Tom Landry:“教练,你是怎样在疯狂、竞争激烈的橄榄球赛中保持冷静的呢?”

  他回答说:“很简单,我合理安排优先次序。首先是上帝,然后是我的妻子,然后是我的孩子,最后才是我的工作。所以,如果我输掉星期天的比赛,我还拥有很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5:39 | 查看全部
拒绝付出就是拒绝成长
时间:2013-01-24 作者:小小Z 点击:489次

  深秋,李克俭和师傅来到一处果园。果园里有许多苹果树,在风的吹拂下,发出“哗哗”的声响。李克俭问师傅:“如何能很快地就判断出哪棵苹果树最粗壮呢?”

  师傅说:“这很简单,你问下果园管理人哪棵结的果实最多即可,那棵结的果实最多的就是最粗壮的。”

  李克俭跑去询问了果园管理人,又拿着皮尺到果园里逐一测量比较了一番,发现师傅说得对。

  果园管理人告诉他:果树结果的初期,有些果树长得又粗又壮,但因结果少,几年后就被结果多的果树超过了。

  李克俭问师傅:“为什么会这样呢?”

  师傅说:“因为地球上的生命是个相互连通的整体。从某种意义上讲,每个个体包括每个人都是地球能量存的载体和流通的管道。只有自己的能量输送出去了,才会有更多的能量补充进来。所以,拒绝付出就是拒绝成长;奉献得越多,存在就越强大,生命就越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5:50 | 查看全部
为何自由之人更苗条潇洒
时间:2013-01-24 作者:小小Z 点击:362次

  想要变得更自由,想要更自如地看待事物,想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能力与个性,这样想能带来许多好处。

  首先,他们不会放任自己的缺点,也不会作恶,即便他们没有刻意去控制。因为上述这些事会影响他们自由自在地看待事物。同样,妨碍自己变得更加自由的愤怒与厌恶的感情,也会自然而然地舍弃。

  真正自由的人总能给人以苗条潇洒的印象,那正是因为他们的精神与内心抛弃了多余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6:02 | 查看全部
敌人对你的最大伤害
时间:2013-01-24 作者:小小Z 点击:628次

敌人对你的最大伤害

  @易中天:有人尖刻地嘲讽你,你马上尖酸地回敬他;有人毫无理由地看不起你,你马上轻蔑地鄙视他;有人在你面前大肆炫耀,你马上加倍证明你更厉害;有人对你冷漠,你马上对他冷淡疏远。看,你讨厌的那些人,轻易就把你变成了你自己最讨厌的那种样子。这才是“敌人”对你最大的伤害。

  @高晓松:那些声称被应试教育毁了的人,不应试也会自毁;那些抱怨婚姻磨灭理想的人,不结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唠叨在这个体制下无法创作出伟大作品的人,去了瑞士也一样找不到灵魂的自由。大家身处同一个时代,却找出不同的借口。

  每个人都在窗前看这个世界,有些人看见的只是镜子,有些人伸手不见五指。

  @娴的养心馆:今天儿子告诉我,暑假回国,在机场安检完毕准备进关时,工作人员检查完证件还给他,他一直还在等着,希望工作人员还有话说给他听。因为在美国,美国工作人员看到持美国护照的人过关,都会亲切地说一声:“欢迎回家!”他说,我站了半天,好失望啊!很多时候,一个小细节就可以让你对一个国家产生归属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06:14 | 查看全部
胜利者往往是聋子
时间:2013-01-25 作者:小小Z 点击:943次

  从前,有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山比赛。坡陡峰急,绝大多数青蛙先后退出了比赛,最后仅有一只到达了山顶。

  于是,大家跑去请教成功的技巧,却惊奇地发现,胜利者原来是个聋子。一路上关于不可能爬上去的议论,它一句也未听到。
  
  正如汽车业鼻祖福特所说:“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人类文明进程上的任何伟大,无非是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并坚持而专注地将其变现。而这个过程,注定将承受看不到的大多数人所投来的异议、非议,甚至打击。
  
  在信息疯狂爆炸、资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果一个决策有70%的员工赞成,那么它很可能是错误的,这意味着你这个领导落后了;但如果只有30%的员工赞成,这个决策很可能正确,因为你跑在了团队的前沿。
  
  很多时候,一项战略功亏一篑、一场愿景半途夭折,并非出发点有错,问题恰恰出在路上。在通向伟大的孤独之路中,你会听见各种千奇百怪的声音,于是你开始自我怀疑继而自我否定,最终死在了各种“青蛙”的聒噪声中。
  
  胜利者往往是聋子。这并非强调偏执,而是呐喊执着;这并非鼓吹专横,而是勉励专业。这世界最难走的路,是少有人走的路,而能走这条路的人,无一不是懂得守护自己内心的人。于是,仓央嘉措说,在雪域之上,心事太重的人,容易走不动。
  
  胜利者往往是聋子。说到底,其实是坚守个体思想的独立与自由。几千年来的封建专治所带来的奴性,已经让我们习惯从众跟风、听命于人。人性如此,商业亦如此。
  
  做一个聪明的聋子吧!

  在基本价值观纷繁芜杂的今日中国,在伟大的人永远是少数的人类社会,学会给各种声音做减法吧。入世而后出世,遗世而独立,心轻的人离天空更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