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39:57 | 查看全部
用人的道理
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460次

  去过庙的人都知道,一进庙门,首先是弥陀佛,笑脸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

  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

  弥乐佛热情快乐,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拉四,没有好好的管理账务,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查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乐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韦陀铁面无私,锱珠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庙里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其实在用人大师的眼里,没有废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贵宝剑,摘花飞叶即可伤人,关键看如何运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0:38 | 查看全部
为何团团转
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275次

  一个后生来到一座寺庙,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想以此考考老师父,冷不防地问了一句:“为何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师父随口答道。

  后生听了,顿时目瞪口呆:“你怎么知道的?”后生接着说,“我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但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师父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0:48 | 查看全部
小事情
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334次

  儿女在纽约一家医院产子。

  在孩子刚离母腹之时,医护人员就在孩子的双脚腕和母亲的手腕上,分别戴一个特制的塑料圈圈儿,上面印有孩子的性别、出生年月日及编号。此后,产妇在医院期间,每次把孩子从婴儿室抱给母亲喂奶,或从母亲处抱回婴儿室,护士都要核对双方圈儿上的编号及其他内容。离院之前,护士在最后核对无误后,为父母亲和孩子剪断那塑料圈圈儿。略为复杂的是,在孩子的脚圈儿上,还有一个小小的装置,如果孩子在医院期间,被人偷出医院或有人试图剪断脚圈儿,装置会自动报警。   

  我想,在美国的医院里,先前一定也发生过“错子案”,还发生过偷子案,而且不止一起,这才逼着医院想出这个实实在在的法子。这比高谈阔论、坐而论道要切实得多,也有效得多。

  在美国处理好类似小事情的还有不少。比如,公共场所的门,常常被碰得山响,进门使劲一推,人过任其弹回,如果后面有人,弄不好来个当头棒喝。美国人的办法似乎更简捷些。设计一种弹簧装置,门开后,在弹簧作用下,自会慢慢返回,存心想摔门也不行。

  我不想反对一切论道。我只是以为,只要采取一点技术措施就可以解决的小事情,与其没完没了地埋怨,或激昂慷慨地谴责,不如采取个简单有效的装置,随手解决,来得爽利。我们白白花在口舌上的时间与精力实在太多了,太不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0:56 | 查看全部
四盏灯的启迪
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673次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留存一个美国校园广告的画面,广告上有4盏灯,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着,左边的那盏灯非常明亮,右边的则是一盏无光灯。这4盏灯每相邻的两盏间都有一段对话,它们影响着灯的明暗度。

  第一盏明灯后的对话是:“我有一个想法,想去做。”回话说:“可以做到吗?”

  第二盏灯略暗了一些,灯后的对话是:“我试试看。”回话说:“很难吧!”

  第三盏灯变得更加昏暗了,灯后的对话是:“周围的人都不同意我去做。”回话说:“那就算了吧!”

  第四盏灯最终熄灭了。

  现实中,熄灭想法总要比点燃想法容易得多。初离开家乡去上大学的时候,满怀壮志,由于当初自己是提前两届迈入大学的学生,所以说话办事不免幼稚天真甚至荒唐。然而,指点的人少,嘲笑批评的话语接连不断。没过多久,我不仅信心全无,而且进入一个沉闷压抑的阶段,与其说错,不如不说。

  直到进入美国大学以后,听到教授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学生的创意的时候,自己才真的从鸟笼子里飞出来,回到一个充满疑问、迎接挑战的真实自我。实际上,回首几十年走过的人生之旅,最有收获的岁月,反而是“摔倒”的几段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1:05 | 查看全部
骆驼常怀忧患之心
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612次

  一次,去新疆旅游,住在一户牧民家。

  牧民家养了一头骆驼,骆驼前放着一大堆干草。

  我问牧民,为什么骆驼不吃鲜润的青草而吃苦涩的干草?

  牧民说,骆驼是种忧患心理很强的动物,它害怕主人第二天就让它穿越沙漠,而胃中的干草要比青草耐饥,一头成年骆驼一晚可以慢慢咽下几十斤干草。

  平时,我们只看到骆驼穿越沙漠时那惊人的耐力,却很少知道骆驼为此付出的艰辛和所作的准备。

  像骆驼一样,常怀忧患之心,时时储备干草吧。不是贪图享乐,而是品味艰辛,不断增强自己承受挫折和苦难的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穿越人生的荒漠,抵达成功的绿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1:12 | 查看全部
品尝黑暗
时间:2012-12-13 作者:小小Z 点击:681次

  法国巴黎市郊区,有一家名叫“黑暗滋味”的餐馆。

  这家餐馆与其他普通的餐馆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令人称奇的是这家餐馆在营业时,里面没有用来照明的灯;而且该店雇用的侍者,也大都是经过“特殊”培训的盲人。

  在这家“黑暗滋味”餐馆里,曾经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情。

  有一对感情濒临破裂的夫妇,在离婚之前,决定在一起吃最后一顿饭。他们为了避免尴尬,便选择了这家“黑暗滋味”餐馆。在用餐的时候,妻子不慎被打碎的酒瓶划破了手指。www.diyiread.com丈夫一边安慰着她,一边疼惜地掏出手帕来,摸黑为即将与他分手的妻子包扎伤指。当他俩一起走出餐馆的时候,妻子才发现丈夫的一个手指也在朝外渗着血,原来刚才他急于给她包扎伤指,自己的手指也触在了那些碎玻璃碴上。不知为什么,她紧紧地抱住了丈夫……

  有记者慕名来采访这家餐馆的老板,问他:“为什么要开办这么一家独特的餐馆呢?”

  老板意味深长地说:“只有品尝黑暗,才能真正感受阳光的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1:20 | 查看全部
生命总会找到它的出口
时间:2012-12-14 作者:小小Z 点击:515次

  有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程,我问大家:“各位觉得自己的时间大多浪费在哪儿?”

  一位小姐递了一张纸条过来,上面写着:“我家住在桃园,公司在台北,每天来回必须花三小时在车上。虽然有座位,但是车上很吵,摇晃得很厉害,所以我不能在车上听音乐、看书。我不想搬家,也不想换工作,更不愿自己开车,前一天我总是睡得很饱,所以不必在车上补眠。请问我该如何节省这每天三小时?”

  这位小姐的题目有挑战老师的味道。我是这么回答的:

  在时间管理上,我们必须分辨: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掌握的?哪些事情是我们不能掌握的?车上很吵,车子摇晃,这不是我们所能掌握的,自己能够掌握的,就只有换工作、搬家或自己开车。也许想要和家人同住,所以不想搬家,这是可以理解的。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舍不得换工作,也是可以被接受的。不换工作、不搬家、无法自己开车在车上听录音带,剩下比较可以改变的,只有前一天少睡一两小时,利用这少睡的时间看书、准备功课、运动……然后,第二天再利用在车上的时间补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1:29 | 查看全部
可是这位小姐竟然每天在家还睡得饱饱的,第二天反而在车上发呆,别人还能提供什么好方法呢?

  基督教有一句话说:“上帝关了这扇门,会在另一个地方再开一扇窗。”当别人把自己的去路堵住时,一般人都会想办法找别的出路。而这位小姐一再的把可能的解决方法都堵住,别人可就帮不上忙了。

  电影《侏罗纪公园》有一句话:“生命总会找到它的出口。”我觉得这句话不但适合描述恐龙,更适合用在人类身上。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找出口,而不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1:38 | 查看全部
别把自己弄丢了
时间:2012-12-14 作者:小小Z 点击:942次

  两个同学,大学毕业一起来广州闯天下。甲很快做成了一单大生意,升为部门经理;乙业绩很差,还是一个业务员,并且成为甲的手下。

  乙心理不平衡,就去庙里着急地找和尚,求神明相助。

  和尚说:你过三年再看。三年后,他找到和尚,很沮丧地说:甲现在是总经理了。

  和尚说:再过三年你再看。

  三年又过,他又去见和尚,气急败坏地说:甲已经自己当老板了。

  和尚说:我也从普通和尚成为方丈了。我们都是自己,你是谁?我们都为自己活着,监管着自己的责任。你在干什么?你痛苦地为甲活着,监管着他。你丢的不是职位、金钱和面子,你丢掉了自己。

  一年后,乙又来了,幸灾乐祸地说:和尚你不对,甲公司破产,坐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1:46 | 查看全部
 和尚无语,心里悲悯:坐牢了,破产了,甲还是他自己。你这个可怜的人啊,还不是你自己呀。

  十年后,甲在监狱里服刑,思索人生写了一本书,很轰动,成了畅销书。

  甲减刑,提前出狱,到处见记者,签名售书,成了很红的名人,无限风光。

  甲还在电视上与和尚一起,作为名人谈佛论道、感化众生。

  乙在出租屋里看电视,手里翻着甲的书,内心极度痛苦。

  他给和尚发短信:我相信命运了,甲坐牢都能坐出好风光来。

  和尚回短信给他:阿弥陀佛,你还没找到自己。

  乙这个人就这样一辈子把自己给弄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