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8:52 | 查看全部
一道物理题的答案
时间:2012-12-09 作者:小小Z 点击:361次

聪明的学生不一定是老师的最爱,因为他们总爱旁逸斜出,甚至和老师唱反调;但真正聪明的学生是最不轻易妥协的,他们会想出和老师不一样甚至相反的解题方式,并坚持到底——

  一位物理导师想给他的一个学生答的一道物理题打零分,而他的学生则声称他应该得满分。这位学生认为,如果这种测验制度不和学生作对,他一定要争取满分。导师和学生同意将这件事委托给一个公平无私的仲裁人。试题是:“试证明怎么能够用一个气压计测定一栋高楼的高度。”

  学生的答案是:“把气压计拿到高楼顶部,用一根长绳子系住气压计,然后把气压计从楼顶向楼下坠,直到坠到地面为止;然后把气压计拉上楼顶,测量绳子放下的长度。这长度即为楼的高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9:43 | 查看全部
这是一个有趣的答案,但是这学生应该获得称赞吗?被请去的仲裁人指出,这位学生应该得到高度评价,因为他的答案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如果高度评价这个学生,就可以给他物理课程的考试打高分;而高分就证明这个学生知道一些物理学知识,但他的回答又不能证明这一点……

  于是,仲裁人让这个学生用6分钟回答同一问题,但必须在回答中表现出他懂得一些物理学知识……在最后一分钟里,他赶忙写出他的答案,它们是:把气压计拿到楼顶,让它斜靠在屋顶有边缘处。让气压计从屋顶落下,让停表记下它落下的时间,然后用落下的距离等于重力加速度乘下落时间的平方的一半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看了这答案之后,仲裁人问物理老师他是否让步。老师让步了,于是仲裁人给了这个学生几乎是最高的评价。正当仲裁人要离开老师的办公室时,那个学生说他还有另外一个答案:“利用气压计测出一栋建筑物的高度有许多办法。例如,你可以在有太阳的日子在楼顶记下气压表上的高度和它影子的长度,又测出建筑物影子的高、长度,就可以利用简单的比例关系,算出建筑物的高度。”

  “很好,”仲裁人说,“还有什么答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49:57 | 查看全部
“有呀,”那个学生说,“还有一个你会喜欢的最基本的测量方法。你拿着气压表,从一楼登梯而上,当你登楼时,用符号标出气压表上的水银高度,这样你可以用气压表的单位得到这栋楼的高度。这个方法最直截了当。”

  “当然,如果你还想得到更精确的答案,你可以用一根弦的一端系住气压表,把它像一个摆那样摆动,然后测出街面和楼顶的g值(重力加速度)。从两个g值之差,在原则上就可以算出楼顶高度。”最后他又说:“如果不限制我用物理学方法回答这个问题,还有许多其他方法。例如,你拿上气压表走到楼房底层,敲管理人员的门。当管理人员应声时,你对他说下面一句话:‘亲爱的管理员先生,我有一个很漂亮的气压表。如果你告诉我这栋楼的高度,我将把这个气压表送给您……’”


  一个问题有多个答案,然而在表面上它却只有为人熟知的一个答案。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被教导要按最熟悉的那一套方式去做一件事,于是教导者和被教导者都被这套方法给束缚了。
  为人处事也是一样,我们遵循长辈、老师、权威的足迹前进不会犯什么错,不用承担什么风险,可是你却欣赏不到其他的风景,更感受不到创新的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50:10 | 查看全部
大师的风度
时间:2012-12-09 作者:小小Z 点击:368次

钢琴大师演奏会的舞台上突然出现一位不速之客,正当所有人气愤、骚动之时,大师却表现出了容忍和鼓励的风度,最终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著名的钢琴家及作曲家L.J.帕岱莱夫斯基预定在美国某大音乐厅表演。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夜晚,所有到场的观众身着黑色的燕尾服或正式的晚礼服,一派上流社会的打扮。当晚的观众中有一位母亲,带着一个烦躁不安的九岁孩子。小孩等待得不耐烦了,在座位上蠕动不停。母亲希望他在听过大师演奏之后,会对练习钢琴发生兴趣。

  当这位母亲转头跟朋友交谈时,孩子再也按捺不住,他从母亲身旁悄悄溜走,他被刺眼灯光照耀着的舞台上那演奏用的大钢琴和前面的乌木座凳所吸引。在台下那批受过教养的观众不注意的时候,孩子瞪眼看着眼前黑白颜色的琴键,把颤抖的小手指放在了正确的位置,开始弹奏名叫《筷子》的曲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50:43 | 查看全部
院士的傻劲
时间:2012-12-09 作者:小小Z 点击:373次

院士是一个光荣的称号,是对一个人所取得的成绩的肯定,但我们也不要把它想象得太遥远,觉得只有天才才能获此殊荣。其实,有不少院士在年轻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普通,他们之所以能成功,并不在于他们的天赋——

  钟训正院士是东南大学建筑系的教授。有位记者在采访他所带的研究生和合作伙伴时,记录下了不少有关他的一些“傻”故事……

  读大学时,钟训正因故晚了一个多月才到校,报到时“投影几何学”已经讲了不少。因此,他在课堂测验中,只能连猜带蒙地“答”,得分自然就“惨不忍睹”了。怎么办?钟训正的对策很简单——笨鸟先飞。每次课前必先认真预习,将新内容先领悟领悟,课后再挤时间复习、补习。等到这门课结束时,他已经是班上做题速度最快、准确率最高的学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50:53 | 查看全部
“文革”期间,钟训正除了参加那些不得不参加的政治运动和体力劳动之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到了搜集、抄录国外各种各样的建筑构造大样上了。他的恩师杨廷宝曾教导过他:“不要囿于学习一家的技法,而应该尽量吸收各家所长,加以融会贯通。”他参加工作后,深感到自己与许多建筑设计师一样,缺乏技术经验。终于,他的桌上堆起了八百多幅图纸,编著了那本在当时深受学生和设计师推崇的《国外建筑装修构造图》。钟训正日后形成的细腻、舒展的建筑风格,娴熟的建筑画技法,就是此时打下的基础。

  后来,钟训正因主持设计的无锡太湖饭店新楼荣获国家教委优秀设计一等奖、建设部优秀设计二等奖的业绩,被学校作为访问学者派往美国印第安那州包尔大学学习。尽管作为访问学者,工作清闲,待遇丰厚,而他却离开学校,跑到当地的建筑事务所去工作了。他的解释是:“我的外语底子不好,教课听课不方便。不如和实际接触,了解了解国外设计师的思想和操作过程。在实践中又能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国争光。”两年以后,钟训正在美国建筑界留下极好的口碑,并带回了美国建筑师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追求建筑与环境浑然天成的设计思想和几人联手的合作小组形式。回国后,他联合孙钟阳、王文卿教授成立了“正阳卿工作组”。随着一个个优秀作品的问世,“正阳卿”闻名全国建筑行业。

  近几年,一些地方在政府门前竞相建起“政府广场”,一个比一个宽敞、豪华。钟训正曾就此问过一位地方官员:“上级领导有没有看过?”此公得意地说:“看过,认为不错。”他又忍耐不住了,撰文《城市的绿化和公共活动空间》在媒体上呼吁:“停止这些劳民伤财的工程,多建造属于老百姓的绿地和公共活动场所。”据悉,此文发表后不久,上面就发文要求停建“政府广场”了。是不是该文章起了作用?钟训正自称“不可贪功”,但他的见识和胆识,在建筑界得到了公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51:08 | 查看全部
当年轻的大学生虔诚地请教其成功的秘诀时,钟训正院士坦言:“勤奋。”他说:“这比聪明更重要。只有真正投入进去,抛开名利得失,到达一种忘我甚至狂热的境界,才能有所作为。”这真是“金玉良言”啊!

哲言哲语:

  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也许每个人的天赋、智商有差异,但这些并不是在我们人生道路上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即使是笨鸟,也不需惧怕,憋着一股劲,默不作声地往前飞,总会飞到目的地的,况且又有那么多前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同时,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要抛开一切名利,进入执著忘我的境界,一心一意,有了这样一股精神,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51:17 | 查看全部
汤凡新的“智慧”
时间:2012-12-10 作者:小小Z 点击:316次

  汤凡新从职校毕业后,到南方去打工。有一天,他要从一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去应聘,因为一个同学告诉他,那个城市有一家大公司正在招聘,他学的专业正好可以派上用场。可当时,汤凡新手里只有一块多钱了,根本买不起车票,而且也没法找人借。怎么办呢?平时爱动脑子爱看书的他,想了半天,还终于想出一个坐“免费”车的点子来。

  他带着行李,走了七八里路,到公路边上拦,而不是到车站去买票。他知道现在的班车为了多赚钱,只要有人招手,随时都会停下带人的。没过一会儿,就有班车开过来了。他一招手司机就停了。“快上快上!”售票员喊。

  他上了车就往车的最后面挤。等售票员挤到他跟前,要他买票,车已开出好几里路了。他问:“多、多、多少钱一、一、一张票?”他故意装结巴。这一结,车又开出老远。售票员说二十二块。他说:“哪、哪、哪、能、这、这样呢?在车、车、车站买、买、买票才二、二、二十二块钱、钱呢,你总、总、总不能让、让我一个打、打、打工仔吃、吃、吃这么大、大、大的亏吧。”售票员皱了皱眉头,不悦地说:“那就二十吧。”汤凡新故意磨蹭了好一会儿,才说:“顶、顶、顶多十、十、十块钱。”售票员一听就烦了,就说你买不起票就赶快下去。他又说:“顶、顶多十、十二,多、多、多一、一、一分钱,我、我、我都不会、会、会出、出的。”售票员已经非常不耐烦了,说没有十八块就请你下车。他装着搜钱的样子,这个口袋掏掏,那个口袋摸摸,最后说:“那、那、那我就、就下、下车吧。”当时呀,一车的人都对他露出厌恶的表情,那些又冷又锋利的目光,嗖嗖地直往他的脸上射。他只好硬着头皮,硬顶着人们的这种目光一步步往车门走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51:29 | 查看全部
他曾经看了很多有关智慧的文章,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能让自己达到目的的,就是智慧。”此时此刻,他不断地在心里重复着这句话,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他又站在路边拦车。上了车,他又厚着脸皮跟售票员耍“赖皮”,等车开出好一阵之后,他又说:“那、那、那我就、就下、下、下车吧。”他就这样上车又下车,下车又拦车,也不知上、下了多少趟车,结果一分钱没花,就赶到了那个城市,找到了那个同学,也成功地在那家公司应聘上了。他所学的专业,恰好能在这家公司得到发挥,因为表现出色,他也很快得到公司的器重。

  对于汤凡新来说,那次“免费”搭车的经历实在太重要了。但这件事,他对谁也没有讲。他觉得讲不出口。讲这样的事情,只能让他脸红。但他却总在心里想着这件事、品味着这件事。自己这样做,真的是一种很有智慧的表现吗?如果说它是一种智慧的话,可它为什么总让我说不出口呢?会让我感到脸红呢?他想着想着,这件事就在他心里变得阴暗起来,沉重起来――后来简直变成了一块大石头,压得他心里总是隐隐的难受。怎么办呢?难道就让它这样在心里压着?他开始想如何才能从这件事情中解脱出来。想来想去,有一天,他就带着刚发的工资来到车站。他找到办公室的负责人,说他是来认错和补票的。他很详细地说了事情的经过,然后掏出二十二元钱递到对方的手里,还深深地给对方鞠了一躬。人家竟然感动得拿着钱的手都抖了起来,并很快向报社提供了新闻线索。

  记者很快采访了他。他对记者说:“现在,我并不认为能够让自己达到目的的就是智慧。现在我对智慧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能让人说得出口的,不会给人带来良心上的自责的,才谈得上是智慧。”他主动向车站补票的事,他的这番话,很快就登在报纸上。没想到这件小小的事,居然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有不少人打电话到报社发表自己对智慧的看法,说正是那些不择手段的“智慧”,把我们的生活弄得不可信任,把人心弄得防不胜防。

  汤凡新转瞬就成了新闻人物。当地的一位领导,还在某一期的报纸上写了这样几句话:“汤凡新这样的人物可敬,值得大力宣传。我们的社会,真正需要的就是说得出口的智慧。”汤凡新接连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上亮相,还被一些学校请去作报告。好几家全国知名的大企业,都想请他去任职。他所在的公司,不仅连续给他提薪,还破格提拔他为中层干部。

  他身边的同事们都笑着说:“这家伙,真他妈的太有智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0:51:40 | 查看全部
消气
时间:2012-12-10 作者:小小Z 点击:361次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

  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 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他时,他便会消散了。

  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