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2:03 | 查看全部
 12年后的今天,李亚鹏娶了王菲,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中渐渐投身慈善事业;徐静蕾顶着才女的帽子继续孑然前行,当导演写博客办电子杂志忙得不亦乐乎;窦唯再次离婚,守着落寞在山河水中找寻自己的世界;周迅在一路感情的磕磕绊绊中事业已然如日中天;贾宏声纵身一跃,粉身碎骨给后人留下不尽的叹息。
  
  《将爱情进行到底》中,12年后的杨峥和文慧,脸上写满了沧桑和风尘,发生的故事和这个时代一样,不免会让人悲哀起来。这一切还是当初那个在大学校园里牵牵手都会心跳加速的文慧和杨峥吗?可是不得不承认,现实正是如此。
  
  这个随处充满诱惑的时代,爱情在种种现实面前,变得苍白而不堪一击。
  
  有些东西真是逝去后就再也没了,就像是你再见到阔别已久的初恋情人,即便是双方再努力找寻,那种曾心跳的感觉却再也回不来了。所以最后,大家只好握握手,还是把彼此留在回忆里吧,别让自己在回首往事时,连最后一点美好都不复存在。
  
  再想起12年前,那一年有洪水,有世界杯,有泰坦尼克号上杰克和露丝相拥在大海上的画面,那一年东三环处还是一片荒凉,迈巴赫还没有满街跑,BP机还是件奢侈的玩意儿,那年的姑娘们都还钟情唱歌写诗的男孩,不像现在,大家都着了魔一样的房子房子房子。将爱情进行到底?如果你只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谁还跟你谈爱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2:13 | 查看全部
 所以,“等你爱我”只是一句12年前的痴人说梦,真正的结局往往不会是这样。12年后再相遇,可能你还爱着我,但是我却没有再等你,可能我一直在等你,但是你却已经不再爱我了。
  
  当《等你爱我》这首歌再次唱响时,我相信会有人想起12年前的光景而感动得流下眼泪,只是曾经的陈明换成了今日的陈奕迅,撕心裂肺的女中音换成了婉转轻吟的男低音,曾经轰轰烈烈的爱情,如今也归于平淡了。
  
  12年的时光一眨眼转瞬即逝,那种感觉就像有人愣生生地从你手里夺走什么东西一样。最后,还是跟陈奕迅唱得那样,不过不是《等你爱我》,而是《十年》。12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那些散去的人们,再也等不到了,那些曾经的爱情,还是留在回忆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2:23 | 查看全部
绿窗妖娆,静水流深
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91次

  到底是春天,有一种不动声的放纵。其实很热烈了,但因为还是早春,所以,隐蔽得像一场暗恋—明明动心了,明明喜欢得不行了,可是,脸上是冷冷的、安静的凛洌。然而,到底是春天了,远方侵了古道,晴翠接了荒城。
  
  想找个人听雪。听寂然无声,天地大静。两人对座,或仅一人,在深山,在古寺。桌上有棋,有茶,窗是开着的,雪落在外面的松枝上……因为纸泛了黄,就更有了黄昏时一个人听雪的孤艳时光。想走都走不掉了……人掉进旧时光里,心渐渐就安静下来了,也老了下来——想必有了老意,更喜欢独自了。
  
  好的东西,好的文字,都是大美无言,那字里行间,简简约约,全是对生和俗事的热爱,偏是这份热爱,能敞开一份赤子情怀——看似都无情,渺然而无望,心底里却老想着落泪……就像这场来得太晚的雪,仍然让我发了呆。
  
  寒跟细雨的少年终于过去,慢慢有了白发。第一根分外惊心:给我拔下来!几乎恶狠狠地嚷。好像人生有了异味似的——人生是会老的,也会馊下去,哪有芬芳百世?又有几个人是妖呢?人生的底色说到底是越变越凉,越变越冷。
  
  活在当下,喜气安稳。现在,更喜欢收敛起锋芒,躲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干净而幽致地生活。一个人内心的饱满和坚定,是随着年龄和岁月逐渐递增的,而内心的追问和茫然,也在递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2:32 | 查看全部
 遇见谁,与谁相知、相交、喜欢、离散……非有这天不可。绝非偶然,而是必然……好多事情,是前世今生埋下的伏笔。所谓命中注定,就是如此。触动每个人生命深处的,只有一个开关,对了,就打开了心门。也是,命中注定。
  
  句号,才是一种放下和从容。真正地干净了,坦荡了,无所求了,无所想了。逗号是一直盼望着下文,有期待,有希望。破折号是盼望着奇迹。省略号是无奈,是有太多话想说,或者太多话不想说,欲说还休。都有不甘,都有不舍。只有句号,很彻底地画上了它的最后一句。
  
  这世间必有一种懂得,是你懂得了我的精神和灵魂,懂得支撑着我们日渐强大的内心,在精神世界的花园中,妖妖地开着一些野草闲花。
  
  见步行步,坏时光是缘分没了,渐行渐远渐无穷。好时光又长了翅膀,浪费得没理没由。最慢的是活着,最快的也是。都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2:43 | 查看全部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143次

  2004年九月下旬,我接到一封信。是一封读者来信,不过是一堆滥美之辞,并无特别之处。之所以对这封信有些印象,是因为,这封信寄自韩国。似乎是一位在韩国打工的年轻人,又似乎是一位在韩国定居的华人,无论看笔迹还是看语气,都感觉年龄不大。信握在手里,很轻,就像一片树叶。事实上那里面真的夹一枚干树叶,绿色,脆弱,手掌形,叶脉清晰。信在书桌上躺了一天,黄昏时我有了些空闲,想给他写一封简短的回信,却正好有朋友打电话约我小聚,那封信于是被扔进了抽屉。这一耽搁便是很久,直到2005年夏季,这封信才再一次被我翻出。
  
  是一位搞集邮的朋友来访。朋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过来一次,翻拣我废弃不要的信件,试图从里面找到有价值的邮票。大多时他都会空手而归——尽管我的信件很多,有价值的邮票却极少。可是那天,当朋友看到这封信,立刻发出一声兴奋的尖叫。他把信抓在手里,问我,信封还有用吗?
  
  于是,这封信从记忆中再一次被翻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2:54 | 查看全部
 那个下午我放下手头的工作,为来信者写了一封简短且客气的回信。后来我认为那不过是一堆废话,无非是鼓励对方好好写作,坚持到底必有收获等等,和我的千百封回信没什么不同。信写完了,去邮局的路上,顺手在路边拾一片绿叶夹进信纸。那是我第一次给国外的朋友回复信件,却像例行公事一般,草草了事。
  
  后来这件事终于被我彻底忘记。直到2006年冬季,又一封信从韩国寄来。仍然是上一次的地址,仍然充满了太多滥美之辞,仍然在信里夹一枚脉络清晰的绿叶。可是我还是注意到两封信的不同之处。其一是字迹不一样,显然是两个人所写;其二语气也不太一样——一封不长的信里,竟然用了十多个“谢谢您”。
  
  事情似乎有些蹊跷。正好那天没事,于是给他写了封回信。几句客套话之后,提出了我的疑惑。当然在信寄走以前,我不忘在信纸里夹一枚绿叶。满城都是花店,即使在冬天,寻找一片绿叶也并非难事。
  
  一个月以后我再一次收到来自韩国的信。整整一个下午,我把那封信细细地读了三遍。——那封信背后的故事让我唏嘘不已。
  
  正如我怀疑的那样,三封信并非出自一人之手。第一封信的确是一位年轻人所写,而写后两封信的,则是他的父亲。年轻人很小就跟随父亲去了韩国并加到韩国国籍,可是他非常喜欢中国文化,他的父亲说,家里的书架上,几乎摆满了中文读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3:04 | 查看全部
 从其中一本书里,年轻人认识并喜欢上我。确切说是认识并喜欢上我的文字。而在那时,年轻人已经身患绝症。
  
  他问他的父亲,能不能给我写一封信——这之前他还从没有给陌生人写过信。父亲说当然可以。他说可是万一对方不回信呢?那多尴尬。父亲说不会的,他肯定会回信。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开始写信。他没用打印机,他说那样不礼貌。他只用钢笔,先打一遍草稿,再在草稿上修改,改完了,再工工整整地抄一遍,然后从一本书里找一枚绿叶夹进去。
  
  他的父亲告诉我,其实那时候,他并不能够肯定我会回信,更不能够肯定自己的儿子能不能活到我给他们回信的那一天。他们直等了大半年,仍然没有等到回信。正当他们几乎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一封来自中国的信送到他们手中。
  
  他的父亲告诉我,接到信的那一天,他的儿子心情非常好。尽管那时他已经极度虚弱,可是躺在病床上的他仍然在笑。然后,几天以后,他的儿子永远离开了人世。
  
  为表示感谢,父亲模仿他的笔迹与口气给我回了封信。他不想让我知道自己儿子太多的事情,他试图隐瞒。他说为什么要让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来分担他的痛苦呢?更何况,我已经帮他、帮他的儿子太多太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3:14 | 查看全部
 可是我帮了他们什么呢?我想我什么也没有给他们帮助。我只是给他的儿子回了一封简短的信。那封信字迹缭草,废话连篇。可就是这封信,给他,给他的儿子带去了太多的快乐,并让他的儿子在人生最后的日子里,对另一个国家的一位素不相识的人,没有失望。
  
  后来与他的父亲慢慢熟识,竟然通过几次电话。记得有一次我问他,假如我终未回那封信,你的儿子会恨我吗?
  
  他说应该不会恨,不过他会很失望。他的儿子曾经听别人说,作家都是很高傲的,特别是中国的作家。他不信。不过如果你没有回信,那么,他不但会带着遗憾离去,并且,或许会真的认为中国的作家都是高傲并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年轻人叫金东会,男,23周岁,家住韩国仁川市,死于白血病。
  
  那天放下电话,我竟然产生一种刀锋掠过头皮的感觉。假如那封信不是被我放进抽屉里而是随便扔掉,假如那位集邮的朋友没有来或者即使来了也没有见到那封信,假如那天我没有给他回信,那么,我伤害的绝不仅仅是一位韩籍华人,而是所有中国作家们的人品了。
  
  我常常想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究竟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后来我想,也许带来什么不是关键,关键是别让这个世界失去什么。比如纯朴,比如认真,比如做人最基本的礼貌,等等。
  
  除此之外,如果你能为别人带来几个落于纸面的故事,带来哪怕一点点智慧的火花,带来哪怕一丝丝心灵的温暖,足够了。
  
  即使做不到这些,那么,最起码,我们还能给远方一位喜欢你的陌生朋友,回一封简短的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3:25 | 查看全部
别样的礼物
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175次

  一家高档礼服店里,女店员假装检查服装架上的标签,眼睛却瞟向犹豫的老妇人:一双旧鞋,长统袜有些抽丝,拎着过时的仿皮手袋,皱巴巴的外套至少穿了多年,头发蓬乱。
  
  “您想要什么,夫人?”女店员问,同时脑子里寻思着:只需一会儿,我就可以继续我的休息时间了。
  
  商店规则是这样的,对于购买力较弱的顾客,要赶快为他们服务,早早把他们打发掉。
  
  老妇人笑眯眯地低语道:“我想买套礼服。我唯一的孙女就要结婚了,我想给自己买一套十全十美的礼服,我应该穿什么样的?”
  
  “您是要和婚礼顾问商量吗?”女店员问。老妇人点点头,然后随着女店员进了一个小房间,里面摆满了高档的衣服。
  
  婚礼顾问摆出一副旁若无人的傲慢姿态,“首先,您准备花多少钱?”她急于结束这件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6 21:43:34 | 查看全部
 “从去年他们宣布订婚起,我就一直在为这套礼服攒钱。孙女已经把机票寄给我了,我可以把攒下的所有的钱都用在一套好礼服上。”老人用颤抖的手抽出一个信封,“这里面有70美元,如果有必要,都花了吧。”婚礼顾问迅速地点了钱,然后说:“是72美元,您应该去我们的廉价旧货店看一下,那里有50美元左右的礼服。”“我已经去那儿了,那里的售货员建议我来找你。”就在此时,老妇人突然盯上了衣架上的一套浅蓝色的礼服,婚礼顾问还没来得及阻止,老太太已经把礼服放在胸前对着镜子比照。
  
  “我喜欢这套,好看,又不太扎眼。我应该再买双般配的鞋子,戴上我那串珍珠项链。婚礼过后,我要把那项链赠给孙女,项链是我奶奶传给我的……”婚礼顾问哽住了。她突然有了一种复杂的感情:惆怅、同情,还有气愤。她怎能告诉老妇人,这套礼服要300美元,买双相配的鞋还要再加75美元。
  
  一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准新娘目睹了这一切。她刚拿到自己订做的婚纱。
  
  她把婚礼顾问拉到一边低声说:“她要什么全加到我的账单上,告诉她商场正在大削价,只收她50美元。这样她就可以剩下一些零花钱了——还有她的自尊。”
  
  “为什么?您不认识她呀。”
  
  “就当作送给我自己的婚礼礼物吧。我从没见过我的奶奶,当我在教堂举行婚礼时,我会在心中想着这位老人,把她当作我的奶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