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0:56 | 查看全部
“有些人的球打得好,两边在底线抽来抽去,好,但是不精彩,”他笑道,“你们两个虽然技术不好,却很拼,所以跑来跑去,很精彩。”

  我常回味他的那句话——

  “打一场很烂,却很精彩的球。”

  我也常回味那次的阿拉斯加之行,觉得那就是一次很烂却很精彩的旅游。

  人生就像这么一场球赛、一次旅行。

  我们可以遭遇很坏、命很苦、表现很差,该赢的都没赢。

  但是,在那苦难中,我们也坚持到底,度过几十年的岁月,看着大时代的变迁,看着恋人的来去、子女的成长、世事的繁荣与萧条。

  无论甜或苦,我们都走过来了。如果有悔,想想,再来一次,只怕还一样。如果有恨,想想,那恨的人与事,也将随着我们凋零。

  我们确实可能打了一场很烂的人生球。

  幸亏它很精彩。

  回忆中一点也不比别人逊色。

  而既有的已经有了,既失的已经失了,在我们阴错阳差中诞生的下一代,已经成行成荫了。

  人生啊,就是如此,已经完满。

  何必重新来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1:05 | 查看全部
好运气是你“想”来的
时间:2012-07-27 作者:小小Z 点击:534次

幸福是能够招来的

  直到今天,人们都在相信运气:别人的运气好,我的运气不好。但是随着人们日益成熟,他们知道被称作“运气”的东西,公平地分配给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完全以同样的比例分享着幸运和厄运。这是有关运气的第一个公理。

  有关运气的第二个公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创造命运。假如你的运气不好,这是因为你期待着那种不好的命运。
假如运气好,那是你自己招来了好的命运。

  也许你会反唇相讥:谁会期待那种坏的运气?一派胡言!但你不要忘记,我们也许在头脑里决不会期望或欢迎厄运的降临,但我们却常常因为自己的错误的思考或行动招致了厄运。

  走运的人有着“走运的思维方式”,他们和人会面或干某一件事时,心里期待着的不是坏的结果,而是好的结果,头脑里描绘着的始终是一条朝着成功的通道,而不是走向失败的绝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1:13 | 查看全部
无论出现多么可怕的预兆,无论遇到多么不利的风浪,要坚信情况不久会得到改善,好事马上就会降临,要作能给你带来幸运的思考。并且,千万不要忘记,在作那种思考的同时,要作出相应的奋斗。

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当你在确立自己的信念之前,必须要做的就是:忘掉以往的失败。

  “失败是成功之母”,通常是失败者用来总结经验,激励再战的话,也是人们用来表示对失败的同情而说的。其实:“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如果你总是在心里描绘出成功的蓝图,你很可能就会成功。

  据心理学家说,无论怎么样的印象,进过一次心田就不会消失,纵然没有浮现在意识表面,也会沉积在潜意识的贮藏室里。那里积蓄着本人经历的体验,工作知识,和曾经耳闻目睹的美妙的回忆等,同时那里也积蓄着同样多的乏味的、消极的东西。

  如果你不想走下坡路,就必须尽快忘掉那些失败的、消极的体验,将它们推进你的心灵最深处的地下室里,决不能让它们浮到表面上来。

  可是,这么做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就是因为人在通常的情况下动辄会向消极方面倾斜,常常会对自己说:“我不行!”因此,必须稍稍讲些技巧,用积极的思路调整它。这些技巧,被称之为“调换的法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1:21 | 查看全部
培植积极心态的技巧1)首先,用表示积极的语言讲述你所希望的事情,坚定你的信念。比如,“这次交涉一定会成功!”(2)要反复叙述那句信念性的语言,直到你的不安(失败的回忆)变成自信。比如,在头脑里想象这样的情景:有一只盛满水的水桶,你把(积极性的)小石子投进这(消极性的)水里。(3)在反复做这一动作时,随着水桶里(积极性的)小石子多起来,水桶里(消极性的)水向外溢,你内心里就会被积极性的思路占据了。

  我们的周围充满着消极性的东西,但不一定要记住它,应努力不要让它占据你的头脑,因此这里向你提出一个忠告:忘掉一切使你受伤、退却、失望、困惑等那些以往的否定性体验。这样,你的内心就能转向愉快、美好、积极的方向,进入极佳的境况。


抛弃凡事都谨小慎微的态度

  要给自己招来好的运气,还应该放弃一切临事过分谨慎的态度。有时,因为你过分的谨慎,你的命运就变得危机四伏,四面楚歌。那样的时候,你哪怕部分地放弃那种谨慎的态度,你的前景就会豁然开朗。

  当然,在现代社会中生活,谨慎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地谨慎,就使人成了一具从其人品中抽走了魅力和独特性的躯壳。尤其是搞对外工作的人,过分的谨慎,就会造成怕生、自我意识过强、唯唯诺诺等恶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1:30 | 查看全部
一个人如果为自己过分怯懦而感窝囊,下列5条原则可以改变你的怯懦1)不要事先为你要讲的话而思前顾后,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坦率地讲出来,不要有所顾忌,要直截了当,一言道破(当然,外交官们在表达这一思想时有独特的方式)。(2)在行动之前不要多虑,可以一边做着一边纠正你的做法。(3)不要为难自己。(4)要养成用稍大于平时的声音讲话的习惯,怯懦的人一般讲话声音很细小,要提高嗓音,赶走怯意。(5)在喜欢上别人时,不要有顾虑,让人们知道你的喜欢。

  怯懦的人,和情绪不好的人一样,就是怀有好的心情也害怕表现出来,应立即扔掉这样的习惯。


在“忌日”里作双倍的努力

  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忌日”意识:“今天是倒霉的日子”、“干什么都不会顺利”等等。但如果将它当真,而在某一特定的日子里无精打采的话,你的进步就会明显受阻。因此,必须尽快地将那样的“忌日”意识从内心里赶走。

  怎么赶呢?据一位有名的心理学家说,克服“忌日”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只有好好地思忖一下,那一天为何会是忌日?首先必须进行思考、分析、仔细检查,找出它的原因,然后找到治疗它的方法。结果你就会发现,忌日的根源往往只是身体不舒服,如过量饮食等。如若得到纠正,你的‘忌日’也就自然消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1:43 | 查看全部
关于这一问题,另一位专家也作了如下的指教:克服那种忌日的方法,就是在这样的忌日里,做出双倍于平时的工作,付出双倍于平时的努力,投入双倍于平时的专注,从早到晚沉浸在忙碌之中。于是,自然没有任何“忌日”能够战胜这样的工作热情。

  有的人会这么说:“你总算明白了吧,这几天倒霉透了,没有一件顺心的事,这是最有力的证据。捱过这一段吧,还是什么也别干的好。”这其实是一种谬误的证明,它仅仅是证实这样的人事先受到那种疑虑的暗示,自己制造出这几天事不如意的状态。

  倘若要想得到所愿望的成绩,就要忘掉一切禁忌,专心致志地工作。倘若现在你正在为自己的禁忌而感沮丧,那么请再次重新找出禁忌的根源,克服并忘掉它。

  无论何时,你始终都要保持足够的自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1:51 | 查看全部
“行”和“不行”是一种心态

  S夫人结婚时退职了,现在正竭尽全力地照料两个上学的孩子,料理家务,总是感叹“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有一天,S夫妇和孩子们一起遭遇车祸,丈夫终身瘫痪,S夫人和孩子们幸好只受了些轻伤。S夫人无论如何也只好出去工作了。车祸后过了几个月,当亲友们得知原来家务缠身的她一边照料着家庭,一边自如地胜任了新的工作时,都大吃一惊。

  她这样对亲友们说:“你也知道,六个月前我为家务忙得晕头转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还能在外面工作一整天,但自从车祸发生以后,我发现许多挤时间的方法,我的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一百。”

  这个经验给了我们下列教训,就是:所谓的能力是一种心态。我们能做多少,这和我们自己感觉到能做多少这一心态有关。倘若你出自内心地相信自己能做更多的事,那么你的心灵就会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向你展示它的方法。

  这对“运气”一说,是最有力的注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2:00 | 查看全部
聆听教训
时间:2012-07-27 作者:小小Z 点击:265次

  在人的一生中,经历一次教训远胜过聆听无数的教诲。教训给人心灵的认识是深远的,而它最深长的意义则在于等待你的重新起步。

  我的一位同学,曾说过这样一段经历:

  那年她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在一个离家较远的公司上班。每天清晨7时,公司的专车会准时等候在一个地方接送她和她的同事们。

  一个骤然寒冷的清晨,她关闭了闹钟尖锐的铃声后,又稍稍赖了一会儿暖被窝——像在学校的时候一样。她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拖延一些时光,用来怀念以往不必为生活奔波的寒假日子。那一个清晨,她比平时迟了五分钟起床。可是就是这区区五分钟却让她付出了代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2:08 | 查看全部
 那天当她匆忙中奔到专车等候的地点时,时间已是7点05分。班车开走了。站在空空荡荡的马路边,她茫然若失。一种无助和受挫的感觉第一次向她袭来。

  就在她懊悔沮丧的时候,突然看到了公司的那辆天蓝色轿车停在不远处的一幢大楼前。她想起了曾有同事指给她看过那是上司的车,她想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她向那车走去,在稍稍一犹豫后打开车门悄悄地坐了进去,并为自己的聪明而得意。

  为上司开车的是一位慈祥温和的老司机。他从反光镜里已看她多时了。这时,他转过头来对她说,你不应该坐这车。

  可是我的运气真好。她如释重负地说。

  这时,她的上司拿着公文包飞快地走来。待他在前面习惯的位置上坐定后,她才告诉他说,班车开走了,想搭他的车子。她以为这一切合情合理,因此说话的语气充满了轻松随意。

  上司愣了一下。但很快地明白了一切后,他坚决地说,不行,你没有资格坐这车。然后,用无可辩驳的语气命令,请你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9 18:02:18 | 查看全部
 她一下子愣住了——这不仅是因为从小到大还没有谁对她这样严厉过,还因为在这之前她没有想过坐这车是需要一种身份的。当时就凭这两条,以她过去的个性是定会重重地关上车门以显示她对小车的不屑一顾尔后拂袖而去的。可是那一刻,她想起了迟到在公司的制度里将对她意味着什么,而且她那时非常看重这份工作。于是,一向聪敏伶俐但缺乏生活经验的她变得从来没有过的软弱。她近乎用乞求的语气对上司说,我会迟到的。

  迟到是你自己的事。上司冷淡的语气没有一丝一毫的回旋余地。

  她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司机。可是,老司机看着前方一言不发。委屈的泪水终于在她的眼眶里打转。然后,她在绝望之余为他们的不近人情而固执地陷入了沉默的对抗。

  他们在车上僵持了一会儿。最后,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的上司打开车门走了出去。

  坐在车后座的她,目瞪口呆地看着有些年迈的上司拿着公文包向前走去。他在凛冽的寒风中拦下了一辆出租车,飞驰而去。泪水终于顺着她的脸腮流淌下来。

  老司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严格的人。时间长了,你就会了解他了。他其实也是为你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