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46:19 | 查看全部
四、脱离恐惧:

  七种基本恐惧是贫穷、批评、疾病和身体痛苦,失去爱、失去自己、年老、死亡,被恐惧所奴役的人不会是真正富裕、自由的人。

五、未来成功的希望:

  希望乃人的内心最佳状态的先驱,是人的一种最深沉快乐的基础。

六、信念的容量:

  信念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的普通能量转换成它们精神上的等价物。信念还是将无限智慧改造为适合个人之用的惟一途径。

七、与人分享自己的幸福的愿望:

  那些没有掌握与别人分享自己幸福这门艺术的人就没有寻找到幸福的门径。

八、热爱自己的工作:

  没有一个人能够比这样的人更富有,他找到了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并致力去完成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46:29 | 查看全部
九、对所有的事物有开放的内心:

  只有那些保持内心开放态度的人才是真正有教养的人。他们永远处在接受教育、获取知识的状态,从而使他们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导向成功的目标。

十、严于自律:

  不能成为自己本身之主人者,将永远成不了他周围任何事物的主人。自律是完全拥有自己的内心并将其导向他所希望的目标的惟一正确的途径。www.rensheng5.com

十一、理解人的能力:

  能理解别人首先必须理解自己,因为促使你自己做出多项行动的动机,大多也是促使别人做出同类行动的动机。对人的理解是所有友谊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合作的基础,理解自己会使你走上较好理解别人之路。

十二、经济保障(金钱):

  最后一个,但并非重要的人生财富就是金钱。它是由一个人所提供给别人的服务换来的。前面十一大财富只要人们想拥有,就一定能够拥有,并且会很容易地将人生第十二大财富-金钱吸收过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47:49 | 查看全部
做到三不三有,就是幸福
时间:2012-06-03 作者:小小Z 点击:1277次

做到三不三有,就是幸福

  ●“三不”指:不馋、不懒、不烦

  ●“三有”指:

  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

  有一个和工作无关的爱好

  有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

  幸福很复杂,作为一个论题,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将它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幸福又很简单,因为即使是那些说不出幸福是什么的普通人,都能够告诉你他是否幸福。

  能做到“三不”、“三有”,就是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47:58 | 查看全部
对于什么是幸福,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古往今来不少人试图对幸福理解中的一些共性加以归纳,以帮助人们找到一条通往幸福的路径。“三有”和“三不”说法,就是其中之一。“三有”指有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有一个和工作无关的爱好,有一个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三不”是指不馋、不懒、不烦。如果你能做到“三不”和“三有”,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细细品味,这种说法确有一定道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大致可以理解为能够获得一种可靠的谋生手段,这无疑是个人幸福最为基本的前提。受我们固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可靠的谋生手段不仅仅是个人生存的基本物质前提,也是履行好家庭伦理或法定赡养义务的基本物质前提。由此观之,它所决定的通常又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幸福。一个与工作无关的爱好,可以使得一个人在衣食无忧后,精神上得以充实、能够自得其乐。一位能推心置腹的朋友则有助于获得一种可靠的社会支持,排解个人的孤独感,使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至于“三不”,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不馋”理解得宽泛一点,或者干脆代之以“不贪”,就是对生活保持一份合理的期待。不懒,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通过努力得到社会的认可与回报。不烦,就是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心情舒畅,拥有健康的心理。一个人拥有了这些,他怎能不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49:41 | 查看全部
男人小便不要说话
时间:2012-06-04 作者:小小Z 点击:737次

  1987年5月,我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节目的编辑崔永元打来的电话,希望我能去广播电台录制一个节目。由于是第一次到广播电台录制节目,我很紧张。

  人一紧张就想上厕所,崔永元便带我去卫生间。我一边小便一边同他说话。崔永元说,男人小便时最好别说话,对身体不好,还说是一个特懂养生学的道士告诉他的。从那以后,我一直保持着小便时坚决不说话的习惯。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我在小便时一次也没有说过话。这已经成为我的生活规则。有时想想我也觉得好笑,1987年崔永元的一句话(他那时还没出名),竟然成为我的一项生活准则,可见人对健康的重视。在这17年间,我也确实没得过什么病,我甚至愿意把这归功于小便时不说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49:46 | 查看全部
但是这个规矩在最近被打破了。我在小便时被迫说了话。而且不是在家里,而且强迫我在小便时说话的还是女性。

  那是在一家餐馆吃饭,其间我到卫生间小便。当时卫生间里就我一个人。小便到一半时,我忽然听到女清洁工在门外喊:“里边有人吗?没人我进来打扫卫生了!”17年养成的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先是咬紧牙关不说话,但是我很快就意识到,我个人的游戏规则要服从社会的游戏规则,如果我不说话,她进来看了我身上她不该看的地方,我反而是流氓。我只能咬牙说:“有人。”她大概嫌我的声音小,又追问一句:“真的有人吗?”我只好高声确认:“真的有人。”那之后好几天我都感到浑身不舒服,一会儿胃疼,一会儿头晕,很是怀疑小便时说话导致了什么病。

  这些年比较流行一个词语―――“游戏规则”。这个词语将社会和人生的沉重和严肃轻松化了。个人有个人的游戏规则,单位有单位的游戏规则,国家有国家的游戏规则,社会有社会的游戏规则,人类有人类的游戏规则。最高的游戏规则是法律。人生在世,必须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就会四处碰壁,甚至被淘汰出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49:59 | 查看全部
那次小便说话后,我心虚,就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问我检查什么,我说检查前列腺,我觉得这个部位应该先检查。我当空军地勤学修飞机时,教员告诉我们,遇到故障,先从最简单的地方排除。这句话让我受用到现在。比如汽车喇叭不响了,绝对不能一上来就换喇叭,而应该先看是不是保险丝烧了。医生是个女的,让我做红外线热像检查。她站在仪器后边,命令我往下脱裤子,一直脱到膝盖。我当时就想,为了怕女清洁工看,导致让女医生看;女清洁工看了我,还是我的不是;女医生看了,却天经地义,这就是游戏规则。当然,医生也不能随便让患者脱裤子,你去医院看牙,如果医生让你脱裤子检查,你干吗?还是游戏规则在约束大家的行为。

  游戏规则无处不在。

  夫妻相处,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是坦诚相见。有这么一个笑话:一对外国夫妻庆祝金婚,妻子认为自己违反了游戏规则,她向丈夫坦白说,我一直没告诉你我是色盲。丈夫一感动,也坦白说:我也不忠诚,我是黑人,可我一直冒充白人和你生活了这么些年。

  现实中不想获得成功的人几乎没有。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不太成功呢?成功的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是不是成功的人都遵守游戏规则?不成功的人都不遵守游戏规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50:09 | 查看全部
我接触过一些成功人士,我将他们和不太成功的人士做过对比后发现,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是他们能够区分真假游戏规则,对于真的游戏规则,他们坚决遵守。而对于假的游戏规则,成功人士是不会遵守的。不太成功的人士除了遵守真游戏规则外,还遵守假游戏规则,所以妨碍了他们踏上成功之路。

  举个例子。一般人都认为,书上说的都是对的,或者权威说的都是对的,这成为看书的游戏规则。这其实是假游戏规则。而真的游戏规则是:想方设法证明书上写的观点是错误的。再比如职场人士的游戏规则是忠于职守,像送信的罗文一样,不问为什么,不问怎么办,埋头干就是。这其实也是假游戏规则。真的规则是不愚忠,多问为什么,正确的,执行,错误的,提出改进建议。再比如,商人的游戏规则是利润至上,其他的通通让位,这也是假规则。真的规则是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同步,必要的时候牺牲经济利益,这样才会稳步前进,用流行的话说,才能可持续发展。

  其他诸如必须拿到大学文凭才能获得人生成功,诸如只有出国才能深造,诸如孩子只有上重点学校才会有出息,都是假游戏规则。

  严格遵守真游戏规则,坚决违反假游戏规则,你就会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50:28 | 查看全部
引水与引智
时间:2012-06-04 作者:小小Z 点击:521次

  马来半岛南面有一个小岛,它就是著名的岛国新加坡。

  新加坡曾是英国殖民地,二战后与马来西亚合并,又于1965年独立。听新加坡人说,当年李光耀先生声音哽咽地在广播中宣布这一并不情愿的决定时,新加坡上下曾为之震惊和茫然。然而,新加坡人很快恢复了清醒和镇定,在自强、自立的道路上,开始了艰苦不懈的探索。可以说,新加坡的探索是从引进国外智力开始的,第一位被请进新加坡的是荷兰著名经济学家温斯敏。

  温斯敏不负厚望。他进行了大量考察,根据岛国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点,提出了振兴新加坡经济的七大措施,贯彻始终的精神是加大科技投入。

  新加坡淡水不能自给,不得不从仅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买水。不过,连接新马两国的淡水输水管是双向的:一条由马来西亚流向新加坡,而另一条则由新加坡流向马来西亚。这正是温斯敏关于加大科技投入精神的具体体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6 14:50:37 | 查看全部
原来,新加坡买水时,还花钱引进世界最先进的淡水净化技术,建了一座规模很大的自来水厂。从马来西亚流过来的水经过处理后,除自用外,其余的再回流到马来西亚。不过回去的水并不白给,身价是原水的两倍。这样,科技不仅解决了新加坡淡水不足的问题,还实现了“来料加工”,大大地赚了一笔。大概马来西亚人不会想到,如今花费大量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买回的却是自己的水,而那卖水的竟是35年前被自己逐出家门的小兄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