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26:12 | 查看全部
又是一次新的演出。在观众的阵阵掌声中,他微笑着赤脚踏上钢丝。

  助手递给他那根蓝白相间的长木杆。他从左端开始默数,数到第10个蓝块,左手握住,又从右端默数第10个蓝块,右手握紧,这是他最适宜的手握距离。

  然而今天,他感到两手间的距离比他以往的长度短了一些。他心里猛地一惊,难道是有人将木杆截短了?不可能啊?!

  他小心翼翼地把两手分别向左右移动,一直到适宜的距离才停住。

  他看了看,两手都偏离了蓝块的中间位置。他一下子对木杆产生了怀疑。

  这时,观众席上又一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已经容不得他多想。他握紧木杆,提了一口气,向钢丝的中间走去。

  走了几步,他第一次没了自信,手心有汗沁出。终于,在钢丝中段做腾跃动作时,一个不留神,他从空中摔了下来,折断了踝骨,表演被迫停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26:21 | 查看全部
事后检查,那根木杆长度并没变,只是粗心的油漆匠将蓝白色块都增长了一毫米。

  很多时候,我们的自信都是受习惯思维的影响,事物的表面现象左右着我们的固定思维,并不一定是事物的本质发生变化。

  木杆的长度没有变,但自信的距离改变了。就是这一毫米长度的变化,影响了他的成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26:48 | 查看全部
二十年后的我们
时间:2012-05-07 作者:小小Z 点击:782次

  不得不说这个世界很小,在波士顿,居然遇到了好几个中学同学,而且还是中学毕业之后,大家就失去了联系的那种。

  二十年后面对面,幸运的是,如果从外表来看,大家都没有太大的改变,最多就是高一些了,胖一些了。改变得最多的,倒是各自的生活轨迹,从上海到美国,从上海到香港,从上海到日本再到美国,从上海到美国然后又回到中国。如果是在二十年前,当我们还在上海的那所中学,谁也没有办法准确地预测自己二十年后到底会在哪里。

  事实上,谁也没有想到过,再次相见,会是在大洋彼岸,一起回忆中学的住宿时光。如何在食堂排队抢饭,如何趁老师不注意,在校园播放当时还是相当敏感的西方音乐,我们终于可以尽情地讲着很久没有机会讲的上海话。二十年前,当我们坐在上海苏州河边,吃着雪糕,设想着自己的未来时,二十年对我们来说,这是多么遥远的事情,遥远得超乎了我们的想像。而现在,二十年后,在美国东岸的这个古老城市,一起回看我们走过来的这段时光,忽然发现原来几句话就可以讲完了,很快就看到了那几个向往着将来的年轻的我们。中间所经历的一切,回过头来看的话,原来是可以一笑而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26:57 | 查看全部
前两天一个在纽约的年轻人写信给我,他说,决定要离开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地方,到北京去了。不过刚刚获得了博士学位的他不是去从事和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工作,而是准备和朋友一起,在北京自己创业,且最重要的是,他爱的人,在北京。

  尽管下了决心,但还是有点不知道如何取舍的犹豫,他说,他很着急,因为他觉得自己才是刚刚开始。我不能够替他做决定,只能够告诉他,因为年轻,因为没有负担,才可以跟着自己的心走。而这些不同的经历,就会积累起一个丰厚的人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28:29 | 查看全部
困境中,不要羞于求助
时间:2012-05-07 作者:小小Z 点击:602次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

  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

  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

  老人问:“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

  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

  望着慈祥的老人,男孩讲述了童年时高压电怎样夺去了他的双手,这些年来所遭受的歧视以及自己逐渐养成的冷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28:40 | 查看全部
听完男孩的讲述,老人说:

  “我爷爷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群人奉皇帝之命去追捕一只巨獭,追出了好远,眼看要捉到了,前面忽然出现了一条大河,巨獭跳入河中飞快地向对岸游去,很快上了岸逃跑了。这些人傻了,河上没有桥,岸边也没有船,他们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巨獭跑掉。

  有一个人在别人懊丧谩骂之时,发现岸边有一片林子,树上长着许多果子,他便顺手摘了一枚放在怀里。

  回去复命时,别人都遭到了皇上的责罚,他却受到了嘉奖,就因为他摘了一枚果子回来。”

  老人感慨地说:“我爷爷总是告诉我,凡事不要钻牛角尖,与其自怨自艾,不如看看周围有没有别的收获,过不了河就摘一枚果子,便没有白跑那段路。”

  男孩的心一动,他忽然明白,人生其实也是这样,有时候我们无法改变生活,却可以改变对待生活的态度。

  人生之路漫长遥远,途中会有许多值得采撷的东西,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怨天尤人。
  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失去了群星。
  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一定会采摘到许多弥足珍贵的果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33:51 | 查看全部
千金一课
时间:2012-05-07 作者:小小Z 点击:625次

  怎样令顾客满意,达到他们的期望?

  一个出租车司机给我上了宝贵的一课。换了是一些给公司行政人员和员工作培训的讲师,可能要收取上万的课酬才会传授这等经验。而我呢,只花了12美元的出租车费就学到了。

  一天,我为了见一个客户飞了一趟达拉斯,时间就是生命,按照行程计划,我马上又折返回到了机场。

  一辆一尘不染的出租车停在面前。

  司机随即替我开车门,确定我稳稳妥妥地坐好后才把门关上。

  坐进驾驶室时,他不忘提醒我,旁边叠得整整齐齐的《华尔街日报》是给我看的。

  接着,他拿了几盘带子出来,问我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

  哇塞!我到处张望,看偷拍镜头究竟藏在哪里。碰到这样的情形,你也会有这个反应吧?我简直不敢相信会享受到这般服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34:13 | 查看全部
我趁机和他聊了起来:“看得出你很为自己的工作感自豪,这里头一定有什么故事吧?”

  “你说中了,”他答道,“我以前也是美国商界一员,但是我已经厌倦了怎么努力也达不到别人定下的目标这种生活。我决定要为我的人生创造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在那里我可以为自己的最佳表现感到自豪。我知道我永远也不会成为一个火箭科学家,但是喜欢开车,喜欢为别人服务,喜欢感觉完成一整天的工作而且把事情做好。算了一下手头的资产后,我就当起出租车司机了。我很清楚要干好这一行,需要做的仅仅就是满足乘客的期望。但是我要做出不一般的成绩,我的服务就要超出顾客的期望!我不要以一般服务混日子,我喜欢听到顾客对我优良服务的赞赏和为此得到的回报。”

  我有没有爽快给他小费?当然有!奔波各地的我就这样和这个美国商界流失的一大人才成了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37:42 | 查看全部
水池中的苹果
时间:2012-05-08 作者:小小Z 点击:439次

  路过南方某市,当地一位诗人引导我去市中心广场参加一个艺术展开幕式―――10吨苹果漂浮在一个巨大的水池里,缓缓变质、腐烂。池边则立着一座圆形金属立柱,立柱上置放着一个镀了一层金的金属苹果。一池“易腐”的真苹果,一个“恒定”的假苹果。据说创作者希望通过两者之间的对比,形成一种“转换”的关系。而我和池边的市民们一样茫然:这也是艺术?一个有钱用卡车从超市里拉来一车苹果再狠狠心倒在水池中的人,就可以如此轻易地成为一个艺术家?

  我想,这个作品的作者大约没有贫寒的乡村生活经历。他的一生与一棵苹果树的栽培、浇水、抽芽、剪枝、开花、结实无关,与一个果农的疲倦和快乐无关。而我的童年时代则是被家门前的一个大果园收藏着的。桃子、梨、苹果、柿子……联袂而来,次第构成一个孩子眼中乡村四季的徽记。但我很少能用牙齿亲近它们。它们坐着篮子、纸箱、马车消失在通往县城的土路上,再回来时已被祖父变成了油、盐、醋、小米、火柴、铅笔、连环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21:37:52 | 查看全部
我明白,童年时代的经历、视角和心境一直影响着我今天的生活。或者说,一个果园始终以它的花香、果实覆盖着我的头顶。仰望果园,苹果结满天空,成为一个乡村之子终生的天堂和神�。直到今天,我仍然没有用水果刀削皮的习惯,而是用水冲洗干净之后从果皮一直吃到果核―――像是从今天一直回溯到童年。一个人的吃相,泄露了他的来历和去向。我是一个生活在都市里的乡下人,对植物和果实永远怀着亲情。因此,我对这位把10吨苹果倒入水池,把我的果园从天空伐倒并倾进水池中的人,难以认同,并对当代艺术从形而上的精神王国堕落到形而下的散发腐烂气味的水池之后的命运不安。而这说不定正是倾倒苹果者所要向我说明的一个主题?

  远远注视着那一群从头发到服饰都非常另类、先锋的人士在水池边晃来晃去,以水池中的苹果为背景,手举高脚酒杯在电视台“前卫”频道记者和实验艺术杂志记者面前作沉思状、侃侃而谈状、嬉皮士状。朋友告诉我,这一群人是本地的评论家、艺术家,其中就有《水池中的苹果》的作者。我说:“但愿他们当中没有诗人。”朋友笑了:“其中有几人写诗,而且也算是我的朋友。”我说:“那我不愿认识他们。”朋友谅解地陪我离去,满地苹果却像哭得红肿的眼睛望着我的背影―――我以及周围众多有着乡村经验的白领、金领们,谁愿意做一只镀了一层金的假苹果?谁愿意是一只真苹果,但却面临着被现实生活所败坏的命运?

  据悉,这一个“作品”将被保留到全池苹果一概腐烂的时候。深夜,有被雇佣的保安来守护水池,以免流浪者、民工等等与乡村有关的人们来此捞取苹果。而我童年时候的果园是无人看守的,路过的人们饿了可以随意摘几个充饥。有一次祖父在果园漫步,忽然看到一个邻居在提着大竹篮子慌慌张张地摘我家的苹果。祖父赶忙蹲下身来伏在果园深处屏住呼吸,直到那个邻居满载而去。祖父说,他怕那个邻居看见了他会害羞、会变成一个撕下脸皮的贼。“他一定遇到为难的事了。他是个讲面子的男人。一篮苹果救了他,值得。”祖父,多年之后如果你面对这水池里的10吨苹果,你会像当年一样宽容、平静地对待一个出足了风头的先锋艺术家,认为这一池苹果也能够救了他吗?还是和我一样,在暮色中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