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2:22 | 查看全部
他不停地跑书店、查阅资料,买回大量的书籍研究、反复进行试验。有时候吃着饭,他想到一个问题就马上放下馒头跑走了;家里来了客人,他倒上水坐在那里不说话,对客人的问话也充耳不闻,脑子又去考虑电火花了;有一次在公司做试验晚了,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因为思考问题走了神,和别人撞了车,把胳膊撞伤了。(励志文章)父母害怕了,同事们也悄悄地嘀咕:“王钦峰是不是学傻了?”王钦峰当然明白自己没有傻,他只是太专注、太投入了。这一年,他不仅自学掌握了电火花机床电器柜全套电路的理论知识,更通过大量的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他的不断创新和发明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王钦峰认为,做事情就只想着做事情,才能心无旁骛。干工作你老是想着别的,肯定会分散精力,自然就做不好,陈景润要是不撞到树上,哥德巴赫猜想也就不会猜出来。只有痴迷其中,陶醉其中,才能钻进去,有所收获。
  
  王钦峰成功了,这个仅有初中文凭的年轻人,凭着自己的执着实现了曾经遥不可及的梦想。参加工作的近20年来,他无怨无悔地痴迷于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先后被公司破格任用为模具工艺员、电加工工艺员、品保员。他在工作中的革新与改造,获得了三项专利证书,一次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这些痴迷的人似乎有些另类,但是正是这样另类的痴迷的投入,让他们取得了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2:36 | 查看全部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对工作有一种近乎疯狂的使命感,在别人都放弃时他们仍然在孜孜以求、殚精竭虑;他们总想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当遭到顾客拒绝的时候,他们会思考:“为什么他们不买呢?”当一个难题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会问:“这件事为什么不能解决?”
  
  自信的人坚信自己能够做好,为了完成一件事情他们往往全力以赴,闻鸡起舞,以至于达到一种痴迷的程度,完全不同于一般人的样子。比如,在一般人看来,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没必要去做,既得不到回报,也可能承担不必要的风险。但积极的人、执着的人却不会,他们会认为多做事是对今后更好地完成其他工作的经验积累,并且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2:48 | 查看全部
励志文章:人生需要信念
  
  什么是人生,什么是信念?
  
  我现在打算回答他:你见过参天的大树吗?如果说人生是那参天的大树,信念就是那挺立的树干。树干一倒,大树则倾;信念一失,人生则危。
  
  其实信念是根脊梁,支撑着一个不倒的灵魂,支撑着人生的大厦;信念是盏明灯,照亮着一个期盼的心灵,照亮着人生的殿堂;信念是个路标,指引着一个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人生的道路。
  
  信念是《神曲》中的贝阿德丽采,带领着“我”走入神圣的天堂;信念是《老人与海》中的马林鱼,帮助老人与鲨鱼展开殊死的搏斗。
  
  人生之于信念,如同航船之于舵手。如果航船没有舵手,就会在大海中迷失方向,就会在暗礁险滩中葬身,就会被惊涛骇浪所吞没。如果人生没有信念,就会在前进中迷失自我,生活就将变得黯淡无光,生命也就变得没有意义。活着,也只不过剩下一个躯壳,活着,也只不过是行尸走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2:57 | 查看全部
人生之于信念,就如同飞鸟之于羽翼。如果飞鸟没有羽翼,就不能展翅高飞,就不能掠过长空,就只能望空兴叹。如果人生没有信念,就不能获得成功,就不能实现宿愿,就只能怨天尤人,生命也就变得毫无价值。活着,也只不过是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活着,也只不过如无根的浮萍,随波逐流。
  
  人生是需要信念的,如同花草需要养份。没有养份,花草就会枯萎、殆尽。即使苟活,也只不过是残红、惨绿,再也没有生机与活力了。
  
  人生是需要信念的,坚定的信念。人生的道路,固然难以一帆风顺,固然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但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总会看到希望,看到曙光。即使前路有再多的艰难困苦,即使前方的风浪再大,也会执著追求,无怨无悔。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成功后的荣光,而在于追求的本身,在于信念的树立和坚持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3:05 | 查看全部
坚定的信念,不是从来就有的。信念总是徘徊于坚持与动摇之中,总是彷徨于前进与退缩之中。信念的失去,固然有外在的迫力,固然有种种的无力与无奈,但主要还在于自己。外因永远靠内因才起作用。正如信念的重塑,需要外在的推动力那样,但最终,还要靠自己去完成,任何人也不可能把信念,深种于你的心中。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人生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人生如歌,信念如调。没有调的歌,永远不能成为真正的歌,而没有信念的人生,永远都是没有意义的人生。人生需要信念。有了信念,才可以使你拨开云雾,见到光明,见到希望;有了信念,才可以使你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信念,是人的认识、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或“合金”。信念中,包含有一定的认识,如果没有这些认识或观念,人们就没有所相信的对象,从而也就不会有信念。但是信念绝对不是冷冰冰的认识现象,它作为人们强烈认同的认识,是跟人的感情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坚定的信念,往往伴随着炽热的感情。也正因为如此,信念总是在感情的驱使下,导致相应的行动。信念,不是仅仅深藏于人的内心的东西,它总是要向外表现出来,表现为行为和实践意志。在信念的鼓舞下,人们的意志是坚强的,行为是坚决的,而且始终不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3:20 | 查看全部
我觉得,我们要了解人生信念的稳定性。
  
  信念,是人们在长期的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信念一旦形成,是不会轻易改变的。一定的思想观点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除了经过理智上的反复认识和深刻认同外,还有感情上的强烈支持。英雄事例等。
  
  信念与人格是密切相关的,信念的稳定是人格可靠的表现。一个随意变自己信念的人,是没有原则的、不可信赖的人。某位名人说过,手帕都不是轻易更换的,更何况人的信念呢!
  
  这话在今天,仍给人以启示。当然,信念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信念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对现实的反映,它必然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有所变化。信念的变化并不可怕,只要信念能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与时俱进,它就能从现实中,获得更多的支持,从而更有活力。(励志文章)信念正是在现实变化的考验中变得更加完善、更加坚强的。僵化不变、脱离现实的信念往往是最脆弱的,它经不起现实变化的冲击。因此,坚定自己信念的过程是一个与现实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3:31 | 查看全部
我认为我们必须理解,人生信念的执著性。
  
  执著性不只是指信念稳定性,而更多地指具有坚定信念的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状态的稳定性。我们不能脱离拥有信念的人来考察信念的特点。当一个人抱有坚定的信念时,他就会全身心投入到信念所要求的事业中去。精神上高度集中,对自己相信和追求的事业全神贯注,态度上对自己的事业充满高度的热情,而且在行为上坚定不移、始终不渝。应该说,这正是对待事业和生活的应有态度。只有投身于生活的怀抱,生活才能接纳你。只有全力以赴地为事业而奋斗,成功才会向你走来。当然,信念的执著并不意味着盲目地排外,并不意味着信仰的狂热和失去常的理智,而应该保持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倾听现实的声音,并保持判断是非的能力。另外,信念的执著是人们对人生大本大源、对社会事业的执著,而不是对个人名利的执著。事实上,当一个人执著于自己的人生信念和理想时,就会超脱个人名利,成为心胸宽阔、精神自由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3:42 | 查看全部
我认为我们需要明确,人生信念的多样性。
  
  信念与理想是紧密相联的,正像理想是多种多样的一样,信念也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会形成不同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许多信念,比如在政治、经济、科学、道德、审美、事业、学业、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一些信念。面对信念的多样性,一方面,我们要承认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强求信念的一致;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在一定的社会中,人们各自的信念有相同之处,从而形成共同的信念,而且同一个人的不同信念之间也往往有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信念的体系。如果一个人的许多信念相互矛盾,不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那么他在行为选择时就会进退失据、无所适从。
  
  事实上,一个人所拥有的许多信念的大小和层次是不同的,有的处于最高的层次,有的处于中间层,还有的处于最低层。它们各安其位,形成有序的信念系统。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这个信念系统可以说就是这个人的信仰。同时,由于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我们又往往把它称为信仰。需要说明的是,收于用词习惯的关系,我们很多情况下所讲的信念其实不是低层次的零星的信念,而是指人的基本信念或信念体系,亦即人的信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3:53 | 查看全部
让孩子的记忆更出众
  
  文/张媛
  
  许多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记性不好,学过的东西记不住,或者平时也看到他们很用功地背单词背课文,可是一到考试就忘了。许多人认为,记忆力是天生的,是父母给的。其实,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来提高的。记忆方法因人而异,有的人擅长看(视觉型),有的人擅长听(听觉型),而有的人擅长用嘴和手(运动型)等等;比较常见的是混合型的记忆方法,而这种方法的记忆效果最佳。
  
  有位实验者曾经用这三种方法让三组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记住10张画的内容。对第一组孩子,他只告诉他们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看画。对第二组孩子正好相反。只给他们看画,可是不再给他们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对第三组孩子是又让听又让看,实验者不但给他们讲解画的内容,而且同时给他们看那些画。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分别问这三组孩子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记住了70%;第三组记住最多,达到86%!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孩子记得最少,只看不听的孩子记得稍多一点,又听又看的孩子记得最多。这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因此,如果帮助孩子把所有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1 09:14:02 | 查看全部
人的记忆能力之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记忆方法的不同而引起的。有的人记忆力好得出奇,是因为他们能天长日久地训练自己的记忆力,脑子中的记忆方法越来越多,结果,记忆力就越来越好。因此,要想成功地改进孩子的记忆能力,关键在于要加强记忆方法的训练:
  
  一、明确近期记忆目标
  
  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这个目标,诱惑着人,引导着人,使人步入更高的境界。同样,家长必须使孩子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总是有一定目标的,这是成功地改进记忆效能的一个前提和基础。
  
  那么,如何确立记忆的近期目标呢?关键是要学会安排记忆进程,把长远目标划分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一个一个地实现,一个一个地跨跃。每当达到了一个近期目标,就能增强信心,改进记忆效能,提高记忆速度。当达到了所有的近期目标后,苦心积虑所要追求的长远目标也就胜利在望了。而对长远目标的靠近,无疑会更强有力地刺激记忆效能,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记忆能力。有的同学喜欢给自己定下宏伟目标,一个月背完一本初中英语词汇书,往往都是前三天能每天背100个单词就坚持不下去了。但是如果把长远目标分解成若干不同的近期目标,如每天学习10个单词,他就会感到这就简单多了,而且感到容易坚持,自信心便会随之增长,而自信心同时又鼓舞他去争取更大的成功,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