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1:22 | 查看全部
卡罗琳回复道:“丽莎太太,您之所以被那些噪音包围,完全是因为您有一双听力很好的耳朵,所以我要恭喜您。如果我有一双您这样的耳朵,那该多好啊,我可以将丈夫跟朋友喝酒制造的噪音和儿子听的强劲音乐,当成自己参加高级盛宴时所听到的声音;而剪草机和鸟的叫声则是春天的声音……可惜,我在3年前就失去了听觉,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了。”

  丽莎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啊,您真是太不幸了,这么说来,我比您可幸福多了。”

  这时,一直在看卡罗琳和丽莎女士网上聊天的尼科尔很不解:“您的耳朵不是好好的吗?”卡罗琳笑着说:“只要那位女士从此快乐起来,我当一回聋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尼科尔终于明白,卡罗琳为何如此受网友欢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1:35 | 查看全部
选择的力量
时间:2012-04-25 作者:小小Z 点击:400次

  居住在陶沙的吉姆・史都瓦先生曾讲述了这样的故事:

  “在我和克丽丝朵结婚不久后,我收到一封关于一场将在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举办的研讨会的通知,主持人是我非常敬仰的对象,因此我下了一个决定:我们要参加那场研讨会,费用大约为1000美元左右。

  “那个时候,我和克丽丝朵在银行的存款最多只有三位数,而且每个月在0-999元之间大幅波动,我们还不算太穷,真正的穷人无法负担像我们当时那么多的债务,但花1000美元参加一个远在千里的研讨会―――你可以想像这笔费用对我们来说,就像飞到月球一样庞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1:41 | 查看全部
“我们决定开车去凤凰城,临行前我们将那台被我们昵称为‘老绿狗’的爱车送进维修厂,维修工人对我们说:“我们不能保证这台车能顺利地离开这里。”我向他表示谢意,然后对克丽丝朵说:“我想还是不要对他说,我们要开这台破车长途跋涉到凤凰城去,走,出发吧!

  “我们顺利地抵达目的地,在那里我第一次听到有关老鹰和鸭子的故事,鸭子在水塘中生活,它们游水,呱呱叫,随同伴定期移居,但从不高飞,相反老鹰则不断冒险,独自振翅向高处攀飞,演讲者不断强调,大约只有5%的人会选择成为老鹰,这些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离开的时候,我对克丽丝朵说:‘虽然我还不确定要怎么做,但我知道我们必须成为那5%的其中之一!’

  “这5%的人愿意做一些别人不想做的事,这5%的人勇于冒险,这5%的人愿意为了追求人生中更重要的事情,而放弃自己现有的利益,这5%的人追求正直,诚实,勤恳的人生,我们将人格及价值观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外在的事物。

  “从凤凰城开车回陶沙的第二个晚上,我们睡在车里,半夜3点的时候,我忽然醒来,我摇醒克丽丝朵对她说:‘看看窗外,凌晨3点了,在这个不知道的地方,你有没有看到其他人也睡在一辆停在路边只值300块的破车里呢?’她回答说:‘没有,吉姆,我没有看到任何人啊!’我说:‘我想我们就是那5%吧!’

  “我们都笑了起来,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在苦笑,但同时我们也都下定决心要做那5%的人,克丽丝朵和我都做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决定,那就是我们决心要成为出类拔萃的精英分子,决不落于人后。我们不要像鸭子一样,整日待在池塘,任猎人宰割,我们要展翅高飞,我们要成就非凡,实现自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1:49 | 查看全部
我已经够幸福了
时间:2012-04-25 作者:小小Z 点击:614次

  最近我对买彩票非常着迷。

  有一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看我紧盯着电视上彩票抽奖节目时,问我:“妈,你买了吗?”一见我点头的她,竟皱起了眉头质问我:“为什么要买?你已经很幸福了呀,干吗还买?”

  她这一句话让我感到很惊讶,这是什么逻辑呀?于是我转过头,倒要听听她的说词:“女儿呀,买不买彩票和幸不幸福有何关联呢?”“妈,你不是常说,上天待每一个人都很公平的吗?它在这里少给你一点,就会在别的地方多给你一点……”

  没错!因为女儿出生时脑部受了一点伤,所以在智力上比其他小朋友差了一截。为了不使她对自己失去信心,我总是这么鼓励她不要放弃希望。她也一直深信不疑,很本分地做自己该做的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1:58 | 查看全部
“你看,你有一个像我这么乖的女儿,您还嫁了一个好爱你的爸爸,爷爷和奶奶都那么疼你,我们家也不缺钱用,你不是很幸福了吗?老天爷给你那么多了,他还会再让你中奖吗?我觉得不会了啊。妈妈,万一你中了,他会不会就要把我们的幸福要回去一些?”

  女儿的这一席话,让我惭愧得无地自容。亏我身负教育她的重责大任。我的贪得无厌竟已让她感到惴惴不安了!是啊!如果我不懂得好好珍惜眼前已到手的幸福,而妄自将心力投于那不可预知的“幸福”,有朝一日说不定真要将自己眼前的幸福推落至万劫不复的深渊呢!那岂不真的就像女儿说的“老天就要把我们的幸福要回去了”。

  所以从此之后,若有人再问我买不买彩票时,我会用斩钉截铁的口气告诉他说:“我不买了。”

  为什么呢?因为我已经够幸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2:06 | 查看全部
丑话留给自己说
时间:2012-04-25 作者:小小Z 点击:714次

  一次上班迟到被经理逮到了,我辩解说,道路整修,堵车。经理说知道堵车为什么不早点走。我说,早晨起来要洗刷吃饭,怎么可能走得早。经理说那为什么不早点起床。我说,晚上在公司加班到那么晚怎么可能早起床。经理说,那为什么不提高工作效率,还非要加班浪费公司的电费。我有点恼怒,说不就迟到了五分钟吗?有什么大不了的。经理的嗓门更大,说这不是迟到几分钟的事,是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争论的结果是我丢掉了当月的奖金。

  我气愤地收拾东西要辞职,那位曾目睹争吵全过程的清洁工过来劝我,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认个错就行了,可你却非要辩解,弄得经理不跟你辩论的话就占不到上风,结果就把简单的迟到问题愣给提升到违纪的高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2:16 | 查看全部
说过的话泼出去的水,我一时面子上拉不下来还是把职给辞了,但那位清洁工的话却一直记在心里。我设想过很多次当初的情景,如果我能主动认错,可能会是这个样子――我诚恳地道歉:对不起,我迟到了。经理很大度地笑笑,说路上堵车是不是啊?我说,堵车不是借口,如果我能早点起来就好了。经理说,也不怪你,昨天晚上听说你加班回家挺晚的,早晨当然起不来了。我说,其实工作时间抓紧点,完全不用加班的。经理笑嘻嘻地说,其实你在工作时间里已经干得很好了。说不定这样还能够一步步地引导经理认识到我的优秀,给加薪呢。

  许多事情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如一枚硬币有两面,把有图案的一面贴在额头上,别人就只能看见带字的那面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果能够主动看到自己的缺点,心底坦荡地把丑话自己先说出来,那留给别人的,就往往只有宽容和赞赏的份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2:30 | 查看全部
一袋土豆
时间:2012-04-25 作者:小小Z 点击:502次

  一个幼儿园老师决定让她班上的孩子们玩一个游戏。她告诉孩子们每人从家里带来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要装上土豆。每一个土豆上都写着自己最讨厌的人的名字,所以痛恨的人越多口袋里土豆的数量也就越多。

  第二天,每一个孩子都带来了一些土豆。有的是两个,有的是3个,最多的是5个。然后老师告诉孩子们,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着土豆袋子,即使是上厕所的时候。

  日子一天天过去,孩子们开始抱怨,发霉的土豆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另外,那些带着5个土豆的孩子也不愿意再随身带着沉重的袋子。一周后,游戏结束,孩子们终于解放了。

  老师问他们:“在这一周里,你们对随身带着土豆有什么感觉?”孩子们纷纷沮丧地表示,带着土豆袋子行动不便,还有土豆发霉后散发的气味很难闻。

  这时,老师告诉他们这个游戏的意义。

  她说:“这就和你心里嫉恨着自己讨厌的人一样。嫉恨的毒气将会侵蚀你的心灵,而你无论到什么地方都要带着它。如果你连腐烂土豆的气味都无法忍受一个星期,你又怎么能让嫉恨的毒气占据你的一生?"所以不要让一生都背负仇恨的包袱,原谅别人的过错更可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2:40 | 查看全部
等人不超过45分钟
时间:2012-04-25 作者:小小Z 点击:645次

  有位朋友,香港人,为人明快,写文章做学问也就干净利落,令人羡慕。

  有一次我经过香港,他请我吃饭,电话里他形容出地铁后的相见地点,讲得清楚明白,有如军事地图。

  “只约在地铁是不行的,还得要说明出口。不然地铁那么大的范围,一定跑错,说明出口还不够,每个大出口还分几个小出口。”

  我听他认真陈述,对自己平日的粗心大意不胜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02:52 | 查看全部
他不单把空间形容得一清二楚,接着他又开始讲时间:“我们约六点半见面,但世界上的事很难讲,有时地铁停电的事也不是不会发生。总之,你先到你等一下,我先到我等一下。但如果等了45分钟人还没有出现,那就是发生不可抗拒的事情了。那时候,我们就各自想办法自己去吃晚饭,谁也别等谁了。总之,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为了什么理由,都不能等人超过45分钟以上。”

  那天,我们由于他清楚的叙述,所以在指定的时间见了面吃了饭。但我事后回味不已的,仍是他那番“约会学”。想起有位朋友和我讲了个故事,也不知是不是她自己的:一对年轻的男孩和女孩,相约在图书馆见面,不料到时候空等了许久,彼此竟没见到。年轻气盛,两个人也没解释什么便轻易分手了。二十年后偶遇,早已是男婚女嫁。出于好奇,他们质问对方当年为何不赴约。答案很悲伤,原来他们一个在图书馆里面等,一个在图书馆外面等。

  这种故事,碰到我这位精确而深谙约会法则的香港朋友就可以避免发生。

  世上的人,似乎无论是谁,都不必在约会中等他到45分钟以上。就算是情人,如无特殊理由也可以就此休矣。这位朋友用这么简单的数字就把一件麻烦的事了断得如此清明,我不胜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