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21:58 | 查看全部
高尔夫球的凹点
时间:2012-04-20 作者:小小Z 点击:391次

  高尔夫球运动刚刚兴起时,有个奇怪现象,几乎所有的高尔夫球手都喜欢用旧球,特别是有划痕的球。原来,有划痕的球比光滑的新球有着更优秀的飞行能力。

  于是,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科学家设计出了表面有凹点的高尔夫球。

  这些凹点,让高尔夫球的平稳性和距离性比光滑的球更有优势。

  从此,有凹点的高尔夫球成为比赛的统一用球。

  如果把高尔夫球的凹点比作人生的伤痕,那么,失败、坎坷和挫折这些给人带来伤痕的东西,并不可怕。因为,有些伤痕,也许会有利于让我们培养健康心理,从而有利于实现人生远大的目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22:11 | 查看全部
永远的一课
时间:2012-04-20 作者:小小Z 点击:385次

  面对困难,许多人戴了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雪恶狠狠地寻找袭击的对象,风呜咽着四处搜索。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一屋的跺脚声。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栽了下来。

  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一反常态: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

  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惊异地望着欧阳老师。

  “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几十双眼睛在问。

  “因为我们要在操场上立正五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22:22 | 查看全部
即使欧阳老师下了“不上这堂课,永远别上我的课”的恐吓之词,还是有几个娇滴滴的女生和几个很横的男生没有出教室。

  操场在学校的东北角,北边是空旷的菜园,再北是一口大塘。

  那天,操场、菜园和水塘被雪连成了一个整体。

  矮了许多的篮球架被雪团打得“啪啪”作响,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

  我们挤在教室的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

  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站定,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风雪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在操场上去,站好!”欧阳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三列纵队。

  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单薄。

  后来,我们规规矩矩地在操场站了五分多钟。

  在教室时,同学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叫他们站半个小时,他们顶得住,叫他们只穿一件衬衫,他们也顶得住。

 温馨提示:

  正如生命中的许多伤痛一样,其实并不如自己想像的那么严重。如果不把它当回事,它是不会很痛的。你觉得痛,那是因为你自以为伤口在痛,害怕伤口的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32:12 | 查看全部
向自己突围
时间:2012-04-20 作者:小小Z 点击:467次

  在所有能飞的动物里,大黄蜂是一个另类。据说,曾经有几位动物学家,一起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得出一致的结论:凡是会飞的动物,其形体构造必须是身躯轻巧而双翼修长的。话音刚落,恰巧数只大黄蜂飞临现场,在座的动物学家见状,顿时面面相觑,一阵尴尬。

  于是,他们带着一只大黄蜂标本,前去请教一位物理学家。这位物理学家仔细地揣摩了半天,望着大黄蜂如此肥胖、粗笨的体态再配上一对短小的翅膀,最后也困惑地摇摇头:不可思议。根据流体力学原理,它应该是飞不起来的。

  无奈之下,他们又请来了一位社会行为学家,不等听完他们的解释,这位社会行为学家就笑了,不无幽默地说――这难道会是一个问题吗?答案很简单呀!奥秘就是:今生,它必须飞起来,否则,大黄蜂只有死路一条。幸亏没有学过生物学,也不懂什么流体力学,否则,大黄蜂可能从此再也不想、也不敢飞起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32:20 | 查看全部
在人生的历程中,经验和学识的确是岁月馈赠给人们的财富,是走向成功的垫脚石,也正因为它是如此的珍贵,我们总难以领悟到:有时候,它也会转化成无形的包袱或绊脚石,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自我设限、固步自封,最终成为重重的“心障”,横亘在眼前,屏蔽了前方更为高远的目标,从而制约和扼杀了自己生命的潜能。生命是永远期待和希望的,它蕴含着太多可能与无限的潜能。有时候,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你需要做的,就是向自己突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32:29 | 查看全部
没有痛苦哪来自由
时间:2012-04-21 作者:小小Z 点击:324次

  印度有一个青年名叫萨丹,他很小就染上了麻风病。

  幸运的是他无意中结识了一位来自家乡马德拉斯传教行医的传教士医生保罗・布兰迪,两人成了忘年交。

  从此好心的布兰迪医生便把萨丹带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他。

  几年后的一个夏天,萨丹想回家过个周末,一是探望家人,二是想看看自己独立生活的可能性。

  由于麻风病的原因,萨丹的神经末梢对外界的刺激没有感觉,无法感觉到疼痛。临行前,布兰迪医生告诫他对陌生环境中的危险要格外小心。一切准备就绪,萨丹登上了开往马德拉斯的火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32:38 | 查看全部
星期六晚上,和亲戚朋友尽兴而散的萨丹,回到自己曾住过的房间,一头倒在草铺上,沉沉地睡着了。第二天早晨一觉醒来,萨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检查全身。因为永远无法感知痛苦,随时随地检查自己,是他惟一可以判断危险、保护自己的办法,多年来萨丹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检查的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萨丹发现自己左手的食指血肉模糊。原来这个房间年久失修,他熟睡时,有只老鼠从墙洞里钻进来,竟然把萨丹的手指当成夜宵。但由于感觉不到疼痛,萨丹连一只小老鼠都抵御不了。

  周日晚上,萨丹不敢掉以轻心。他整夜盘腿坐在草铺上,背靠着墙,借着油灯的光看书。破晓时分,他的眼皮越来越沉重。终于再也抵挡不住疲倦,萨丹头一歪睡着了。几小时后,萨丹被家人的叫声惊醒,原来萨丹的右手滑到了盛灯油的碗里,手背上的皮肉都被烧焦了,幸亏油灯的油所剩不多,又被家人及时发现,否则连他本人也会葬身火海。看到这一切,萨丹失意地告别了亲人,双手缠着绷带离开了马德拉斯。

  布兰迪医生在回忆录中写道:“萨丹回来后,我为他清理伤口,我们都忍不住失声痛哭。因为没有感知痛苦的能力,萨丹最渴望的自由被剥夺了。”

  布兰迪医生在文章最后说,“当你在痛苦中挣扎,抱怨上苍不公时,我希望你会想起萨丹的故事。没有痛苦,就无法知道危险的存在,没有进退的尺度,就无法判断做的是对还是错,无法保护自己,就永远担惊受怕,没有自由。萨丹的故事教给我们一个人生真谛:没有痛苦哪来的自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32:55 | 查看全部
人生至爱
时间:2012-04-21 作者:小小Z 点击:528次

  为了搞好犯人的思想改造工作,某监狱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入狱后,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因此回答也十分简洁―――

  一个因腐败而犯罪的原官员说:钓鱼。

  一个因参与贩毒而被判刑的中年男子说:与妻子逛街。

  一个盗窃犯说:吃母亲炒的菜。

  一个因伤害罪入狱的小伙子说:在姐姐家过周末。

  一个过失杀人者说:与情人去旅游。

  一个曾经的商人说:在街头摆个摊子,闲坐,看人来人往。

  一个曾经的大学生说:坐在图书馆里。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33:00 | 查看全部
问卷百分之百地得到了回答。监狱工作人员将它们整理出来进行归类,最后,为配合思想教育,将重点放在亲情方面:想念母亲、儿子、姐姐、情人……然后将结果公布给犯人看,以引起其心灵震撼。

  这次调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跳出监狱那个环境来审视这次问卷调查,我们会发现:被调查的犯人来自社会上的多种行业、岗位,男女都有,各个年龄层次齐备―――他们的回答事实上很有“代表性”。再回避一下“思想教育”的目的,我们会发现―――所有人的回答又有一个共同点:

  “我们心中真正热爱的事情,往往与人世功名利禄之成败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8:33:08 | 查看全部
17厘米和40度
时间:2012-04-21 作者:小小Z 点击:402次

  一个从事房产营销策划的年轻人,经过几年奋斗,在业界已小有所成。他的生活每日像拧足了的发条,被传真、资料、甲方以及各种方案充塞得满满的。

  一夜,他加班到很晚,走了好一段路没叫到车。

  走得热了,他停下来,松开衬衣领子,仰头呼了口气―――这时,他吃惊地看见星星在丝绒般的夜幕里闪烁着,洋溢着无言的美。一如他大学毕业离校前最后一晚,几个要好同学躺在图书馆前草地上看到的那样。那夜,他们深深被血脉中的力量激动着,为广袤的星空与未知的前途。

  那之后,他几乎再没注视过夜晚的星空了―――他一直保持着弯腰奔跑的姿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