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49:53 | 查看全部
球场人生
时间:2012-03-29 作者:小小Z 点击:287次

  邻居有个女孩在一家体育馆工作。

  她说:在羽毛球馆看人打球,最有趣的现象是'夫妻变敌人,敌人变夫妻'。

  两对夫妻组打,理所当然地应该是两位先生各自搭配自己的太太。怪的是,夫妻"同一国"打球,经常会以吵架收场,男的指责女的,女的指责男的,两人互相埋怨,气得无法再打了去。

  这时候,邻居女孩会很有经验地走过去,建议他们"换搭档",即各自的太太换到对方那一边去,去当"敌人"继续打球。

  效果如何?通常这么调换之后,两边无不"杀"得兴高采烈、满场飞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50:01 | 查看全部
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
时间:2012-03-29 作者:小小Z 点击:435次

  本世纪30年代,一位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乡间土路上散步。无论见到任何人,总是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其中,有一个叫米勒的年轻农民,对传教士这声问候,起初反映冷漠,在当时,当地的居民对传教士和犹太人的态度是很不友好的。然而,年轻人的冷漠,未曾改变传教士的热情,每天早上,他仍然给这个一脸冷漠的年轻人道一声早安。终于有一天,这个年轻人脱下帽子,也向传教士道一声:“早安。”

  好几年过去了,纳粹党上台执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50:10 | 查看全部
这一天,传教士与村中所有的人,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在下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指挥官,在前面挥动着棒子,叫道:“左,右。”被指向左边的是死路一条,被指向右边的则还有生还的机会。

  传教士的名字被这位指挥官点到了,他浑身颤抖,走上前去。当他无望地抬起头来,眼睛一下子和指挥官的眼睛相遇了。

  传教士习惯的脱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先生虽然没有过多地表情变化,但仍禁不住还了一句问候:“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最后的结果是:传教士被指向了右边――意思是生还者。

  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往往一个热情的问候,温馨的微笑,也足以在人的心灵中洒下一片阳光。

  不要低估了一句话、一个微笑的作用,它很可能使一个不相识的人走进你,甚至爱上你,成为你开启你幸福之门的一把钥匙,成为你走上柳暗花明之境的一盏明灯。有时候,“人缘”的获得就是这样“廉价”而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51:08 | 查看全部
一个农民的旅游经历
时间:2012-03-24 作者:小小Z 点击:630次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

  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岛。

  岛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 Morning, 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

  如此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 Morning, 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但他非常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51:12 | 查看全部
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 Morning, 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

  陈阿土反复练习“Good Morning, 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又一天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 Morning, Sir!”服务生的回答是:“我是陈阿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最强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51:22 | 查看全部
午餐的启示
时间:2012-03-24 作者:小小Z 点击:645次

  “一顿午餐,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客随主便。”马克感慨道。

  马克那次陪同靳副局长到某厂检查工作。靳副局长乃军人出身,据说那家工厂的李厂长曾是他的一个兵。下基层最怕的是酒场,靳副局长不能喝,马克也不能喝,单凭靳副局长与李厂长的特殊关系,酒是免定了。果不其然,那天他们一下车,靳副局长就直截了当地吩咐李厂长:“小李,中午别复杂了,就在厂食堂弄点小吃吧。”

  “行,天津小吃多。”李厂长是个精明人,正要差人张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51:28 | 查看全部
靳副局长忙说:“小李,就弄点那个小鱼烙煎饼吧。”

  李厂长说:“老首长,那不成,那是当年咱们连队在山沟吃的呀!”

  靳副局长说:“对,那个方便。”又问,“那种小鱼天津多吧?”

  “多多多,我这就派人去买。”李厂长说着掏出手机,“嘟嘟”地拨着。

  于是马克陪靳副局长先到厂会议室听汇报,接着参观车间。这过程中,马克看见李厂长拿着手机出去接过好几次电话。有一次,马克隐约听见他压低声音说:“什么,没有?快到河西去看看……什么,宾馆、商场、市场都找遍了?那你赶快开车到河边,找渔民……”

  马克目睹李厂长每次接电话回来,都不时地看手表。最后一次,马克也忍不住看手表,快到十二点了,难怪肚子里唱空城计。这时他就担心靳副局长看表。偏偏靳副局长看了,看了就问李厂长:“小李,小鱼烙煎饼好了吗?”

  “快了快了,正烙着呢。”李厂长说着,被人叫了出去。回来时笑着给靳副局长剥了个香蕉:“老首长,您先吃着。”接着他给马克剥了一个。

  靳副局长大概意识到了什么:“烙小鱼哪那么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51:38 | 查看全部
李厂长连连解释:“主要是厂食堂的厨师不会烙,烙坏了。”

  “那,我亲自去烙。走,带我去食堂。”靳副局长说着站了起来。

  “老首长,这哪敢劳驾您哪,我去催催。”李厂长扶下靳副局长,匆匆出了门。

  午餐快到一点才吃上。厂食堂的大圆桌上,没有酒,只有几个小炒和两大盆热气腾腾飘着葱香的小鱼烙煎饼。一圈儿饿扁的厂领导们陪着靳副局长和马克津津有味、狼吞虎咽地吃着,纷纷赞美道:“好吃好吃”、“不错不错”……餐毕,靳副局长满意地咂了咂嘴,对李厂长说:“想不到,十多年过去了,小鱼烙煎饼的味道不减当年呀。”

  李厂长赞许道:“老首长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堪称我们的楷模!”

  “是的是的,局长这种朴素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厂领导们随声附和。

  “哎,人不能忘本啊!”靳副局长在李厂长开车送他和马克去宾馆休息的路上感叹道:“小李呀,我们都是农民子弟,能有今天不容易呀,你说那大酒大席多浪费呀。这年头,人们哪儿是缺少营养啊,缺少的是良心啊……”

  “对,老首长说得对!”李厂长将靳副局长送进宾馆房间后,便来到马克房间掏心里话:“靳副局长太死板。不瞒兄弟说,为了这顿便餐,我们八个人开车折腾了一个上午,跑遍了全城,幸亏最后到了河边,出高价才从三个渔民手中买到几斤小鱼。哎,你说这年头儿吃啥没有,吃啥不方便,一个电话搞定,偏偏……唉……”

  马克倒抽了一口凉气,没想到,靳副局长平常最不主张、最担心给基层添乱,却偏偏给基层添了乱。可靳副局长知道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51:48 | 查看全部
有些事并不是你看到的样子
时间:2012-03-24 作者:小小Z 点击:646次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并且拒绝让他们在舒适的客人卧室过夜,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到:“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了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他们唯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尽管如此贫穷还是热情款待客人,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死亡。

  “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所迷惑,不愿意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象它看上去那样。”

  有些时候事情的表面并不是它实际应该的样子。

  如果你有信念,你只需要坚信付出总会得到回报。

  你可能不会发现,直到后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3 12:52:00 | 查看全部
差不多先生传
时间:2012-03-24 作者:小小Z 点击:578次

  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