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2:59 | 查看全部
帮助别人,常常就是帮助自己
时间:2012-03-16 作者:小小Z 点击:512次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乘车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那天大雪纷飞,天气极冷,车一路奔驰。忽然,他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得发抖。

  他立即命令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问问。

  一位参谋急忙说:“我们得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还是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

  艾森豪威尔坚持说:“等警方赶到,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冻死了!”

  原来,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车抛锚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不知如何是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3:09 | 查看全部
艾森豪威尔立即请他们上车,特地绕道将夫妇送到巴黎,才赶回总部。

  艾森豪威尔根本没想过行善图报,然而,他的善良却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回报。

  原来,那天德国纳粹狙击兵已预先埋伏在他们必经之路上,只等他的车一到就立刻实施暗杀行动。如果不是为帮助那对老夫妇而改变了行车路线,他恐怕很难躲过这场劫难。假如艾森豪威尔遭到伏击身亡,那么,整个“二战”历史很可能因此而改写!

  “帮助别人,常常就是帮助自己。”这绝不是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3:19 | 查看全部
天平的砝码——我们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对待我们
时间:2012-03-16 作者:小小Z 点击:498次

  有这样一则幽默:

  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邻居的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

  有一天,他觉得本应是3磅重的一包黄油似乎太轻了点。于是他开始定期地称一称黄油,发现每回都是分量不足,就是说,他每次都是多付了钱。

  他特别生气,便开始向执法机关提出诉讼。这样一来事情就闹到了法官那里。

  “您没有天平吗?”法官问农民。

  “有哇,法官先生,我有一架天平。”农民回答道。

  “有很准的砝码吗?”

  “没有,法官先生。我不需要砝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3:28 | 查看全部
“没有砝码,那你怎么称黄油呢?”

  “这好办,”农民回答说,“你瞧,就在面包师从我这儿买黄油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一直买他的面包。我总是要同样重量的面包。每次这些面包就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砝码不准,那就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了。”

  于是,法官判定农民无罪,而面包师不得不承担诉讼费用。

  看完这个故事,我心里一动,我惊讶于这则幽默所蕴含的禅意。

  是啊,我们怎样对待世界,世界就会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周围的人,周围的人也会怎样对待我们。

  你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

  你帮助别人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你越吝啬,越会一无所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3:37 | 查看全部
乞丐的操守
时间:2012-03-16 作者:小小Z 点击:996次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走在街头,突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向他伸出了脏污不堪的手,红肿的双眼里露出的满是希望与乞求。

  屠格涅夫搜遍全身,也没有找出可以给他的东西,于是就握住那只脏手,诚恳地说道:“兄弟,我真的很抱歉。”

  不料,那乞丐却满带笑容地回答说:“谢谢,这已经够了。”

  除了衣食和金钱的施舍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真诚地对待和爱心的给予,这位乞丐在饥寒之中领悟并坚持这一点,实属不易。

  诗人于坚漫游西藏,在拉萨的街头,遇上一位乞丐向他讨要一毛钱,于坚给了他一元,他立即找给于坚九毛,唱喏一声“谢谢”便扬长而去,剩下诗人震惊在街头。有所求有所不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大丈夫一言,驷马难追。虽为乞身,但取舍有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3:53 | 查看全部
一位慈善的绅士,路经闹市回家,在一处避风的墙角,见一个衣不遮体的乞丐坐在太阳下打盹,便走上前问道:“这么好的天气,您为什么不去讨点东西?现在我能为您做点什么?”那乞丐睁眼看了绅士一下,轻声说道:“好心的先生,请让开一下,您挡住了我的阳光。”说罢,依旧于阳光下闭目养神。一箪食一豆羹,得之果腹可也,何必贪求?与其忙碌奔走,不如晒会儿太阳。看来满街匆忙者,无一例外地都辜负了日出日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3:58 | 查看全部
爱心不是偶然的
时间:2012-03-17 作者:小小Z 点击:593次

  在波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弗西姆的妇人,她有两个可爱的儿子和一个善良的丈夫。她的丈夫在奥地利工作,有一天,她丈夫从奥地利带回两条金鱼,养在鱼缸里。

  不久,波斯尼亚战争爆发了,弗西姆的丈夫为国家献出了生命,而战火也毁灭了他们的家园,弗西姆只好带着孩子到他乡逃难。临行前,弗西姆并没有忘记那两条金鱼,因为那也是两条生命啊,而且还是丈夫给自己和孩子的礼物。她把金鱼轻轻地放入一个小水坑里,然后出发了。

  几年以后,战争结束了,弗西姆和孩子们重返家园。而家乡仍是一片废墟。弗西姆不知道怎么才能使自己的家重见生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4:06 | 查看全部
忽然,她发现在她曾放入金鱼的小水坑里,浮动着点点金光,原来是一群可爱的小金鱼。它们一定是那两条金鱼的后代。弗西姆突然间看到了希望,她像看到了丈夫的鼓励。她和孩子们精心饲养起那些金鱼来。她相信,生活会像金鱼一样,越来越好。

  弗西姆和她的金鱼故事逐渐流传开来。人们从各地赶来,观赏这些金鱼,当然,走的时候也不会忘记买上两条带回家。也许,那金鱼象征着希望。没用多长时间,弗西姆和孩子们凭着卖金鱼的收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无法预言金鱼的繁衍,那是偶然的,但是,爱心不是偶然的。爱心不管在哪里开花,终究有一天会在那里结出果实。

  不要放弃任何表达爱心的机会,哪怕只是拯救两条金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4:14 | 查看全部
改变了的生命
时间:2012-03-17 作者:小小Z 点击:650次

  1921年,路易斯・劳斯出任星星监狱的典狱长,那是当时最难管理的监狱。可是20年后劳斯退休时,该监狱却成为一个提倡人道主义的机构。研究报告将功劳归于劳斯,当他被问及该监狱改观的原因时,他说:“这都由于我已去世的妻子――凯瑟琳,她就埋葬在监狱外面。”

  凯瑟琳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劳斯成为典狱长时,当年,每个人都警告她千万不可踏进监狱,但这些话拦不住凯瑟琳!第一次举办监狱篮球赛时,她带着三个可爱的孩子走进体育馆,与服刑人员坐在一起。

  她的态度是:“我要与丈夫一道关照这些人,我相信他们也会关照我,我不必担心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4 22:44:23 | 查看全部
一名被定有谋杀罪的犯人瞎了双眼,凯瑟琳知道后便前去看望。

  她握住他的手问:“你学过点字阅读法吗?"

  “什么是‘点字阅读法’?”他问。

  于是她教他阅读。多年以后,这个犯人每逢想起她的爱心就会流泪。

  凯瑟琳在狱中遇到一个聋哑人,结果她自己到学校去学习手语。许多人说她是耶稣基督的化身。在1921年至1937年之间,她经常造访星星监狱。

  后来,她在一桩交通意外事故中逝世。第二天,劳斯没有上班,代理典狱长暂代他的工作。消息几乎立刻传遍了监狱,大家都知道出事了。

  接下来的一天,她的遗体被放在棺里运回家,她家距离监狱四分之三里路。代典狱长早晨散步惊愕地发现,一大群最凶悍、看来最冷酷的囚犯,竟如同牲口般齐集在监狱大门口。他走近去看,见有些人脸上竟带着悲哀和难过的眼泪。他知道这些人极爱凯瑟琳,于是转身对他们说,“好了,各位,你们可以去,只要今晚记得回来报到!”然后他打开监狱大门,让一大队囚犯走出来,在没有守卫的情形之下,走四分之三里路去看凯瑟琳最后一面。结果,当晚每一个囚犯都回来报到。无一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