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3:03 | 查看全部
勤奋是成功的秘诀


    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和他的两个同事在柏林的顶级音乐学院做了一个实验。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把音乐学院中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分为三组。

    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

    第二组学生只是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

    第三组学生的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学校的音乐老师。

    接下来,所有学生都被问到同一个问题,从拿起小提琴到现在,你总共练习了多少个小时?

    所有的学生,都开始回顾过去的时间,差不多都是从5岁的时候开始。开始的几年内,所有人的练习时间都差不多,一周2-3小时。到8岁左右,那些明星学生的练习时间开始多余其他学生:9岁的时候每周6小时,12岁的时候每周8小时,14岁的时候每周16小时。

    结果是:到20岁的时候,第一组的学生的练习时间差不多达到了10000小时。第二组的学生的练习时间约为8000小时,而未来的音乐教师,他们的练习时间只有4000小时。

    随后,埃里克森又在业余演奏者和专业演奏家之间进行了比较,结果一摸一样:到20岁左右,业余演奏者的练习时间约为2000小时,而专业演奏家的练习时间约为10000小时。

    研究表明:卓越者并没有什么“与生俱来的天赋”,如果和其他人一样,只练习很少的时间,他们不可能成为佼佼者,没有“不劳而获者”。事实上,很多心理学家都发现:越是深入考察天才们的成长经历,(励志一生)越是发现天赋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后天储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这让我想起了科比和他的勤奋)

    这项研究和其他研究的结果还表明:一个人的技能要想达到世界水平,他的练习时间必须超过10000小时——任何行业都不例外。无论你是作曲家、篮球运动员、滑冰运动员、棋手,还是小偷,对他们练习时间进行统计的结果,一次次毫不例外的都得到了10000个小时的数字。(当然,这不能解释有人练习时间远远超过其他人,但成就却不高。但不花很多时间练习,就能达到很高水准,这样的案例可以说没有,即使是莫扎特,直到21岁才创作出世人公认的杰作)

    1964年2月,约翰.列侬的甲壳虫乐队席卷美国。在他们成名之前的1960到1962,他们先后5次应邀到汉堡演出。这些演出的最大特点是:乐队不得不永无休止的演出(每周7天,每次有时长达8个小时)。在取得重大突破的1964年前,他们已经演出了1200场。在去汉堡之前,他们没有接受过任何专业训练,而从汉堡回来之后,他们的水平不逊色于任何专业表演者,是汉堡成就了他们。

    比尔盖茨为什么会成为比尔盖茨?当读大学二年级的比尔盖茨决定退学,创办软件公司的时候,他已经无间断的编了七年的程序(因为各种机缘巧合)。这个时间远超过10000小时。在当时,和比尔盖茨一样经历的人,有多少?比尔盖茨自己说“假如全世界有50个,都会把我惊倒”,比尔盖茨还说“我先后做过电脑中心公司和员工工资单,接着是TRW——所有的事情遇到了一块,我很小就进入了电脑软件开发领域,我想那时候没多少人做这一行,所有这一切都很幸运,让人难以置信!”

    成功的最大秘诀就是勤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3:23 | 查看全部
把握机遇方能成功


    孩子最佳的入学时间是什么时候,是不是越早越好呢?

    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机遇绝对是重要因素。

    加拿大曲棍球联赛中,1-3月份出生的球员比例为40%,4-6月份出生的球员比例为30%,7-9月份出生的球员比例为20%,10-12月份出生的球员比例为10%。为什么?
    加拿大某曲棍球职业队中,25名球员中有17名出生在1-4月份。为什么?

    事实上,1-3月份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魅力,这种现象也和星座没有关系,道理很简单,在加拿大,曲棍球联赛法定的注册时间是1月1日;

    某年英格兰超级联赛的所有本土注册球员中,有288名球员出生在9-11月份,而6-8月出生的球员只有136名。为什么相差这么多?

    原因同样很简单:在英格兰足球联赛,球员注册的法定时间是9月1日。

    为什么随意确定的注册时间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原因是当我们在球员年龄很小的时候便确定谁优秀谁差,从“平庸者”中选出“优秀者”,最终的机会我们会留给一小部分球员,他们的出生日期最接近法定注册时间。(作为成年人,31岁和32岁在体质、智力各方面相差无几。但同样是8岁的孩子,1月出生和12月出生却差将近1年,这会是巨大的差距。)

    选出“佼佼者”之后,教练会为他们“开小灶”,他们有机会参加高水平的比赛,(励志一生htt)他们的水平将会越来越高,这就是马太效应的结果“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越是年龄偏大,越是有最好的教练,最科学的培养,最终,由于“累计效应”造成最后的结果。职业运动员也许在起点上,比同龄人只不过表现稍微好一点。但这一点让之后的区别越来越大。

    以上这些都告诉我们,成功一开始就靠机遇惠顾(例如加拿大曲棍球运动员出生在1月,英格兰足球运动员出生在9月),虽然我们不能否定成功者的自身努力或天赋(至少在同样年龄中他们是最出色的),但这种机遇在他们的成功历程中还是发挥了关键角色。如果你还不认同,请看下面:

    国际足联把锦标赛的注册时间调整为1月1日之后,夺得2007年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亚军的捷克世青队的21名球员中,有15名出生在1-3月。

    美国的两位经济学家曾对参加TIMSS(每四年举行一次的针对全球青少年的数学和科学能力的测试)的青少年的出生日期和测试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四年级的学生中,同一年龄段出生最早的孩子比出生最晚的孩子,成绩高出4-12分。这样的区别甚至带到大学:在美国最好的高等院校中,每个年级中,出生较晚的学生(后三个月)只占总学生人数的11.6%

    这个结果对中国人(包括我)最大的冲击是:不要让孩子早入学,也许是入学晚一点比较好。我个人深以为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3:41 | 查看全部
马上行动,走向成功


    多少人在苦苦追求成功,然而他们总是停留在口头上,总有人在苦苦的询问成功的方法,即使他们得到了方法有怎样呢,唯有马上行动,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门。

    怎样才能成功?有人告诉我,最重要的是要有目标,所谓“心有多远,就能走多远”。因为目标可以指引方向,可以不断激励我们奋进。是啊,有了目标,我们离成功就不再遥远。

    但是有了目标,将其束之高阁,学习、事业依然毫无所获。于是有人说,最重要的是要有毅力,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俗话说,“滴水穿石”,有了顽强的毅力,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又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呢?

    每当我们面临困难和困境的时候,又会出现一个声音,“最重要的是方法”。是啊,人是要讲效率的,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们又去追寻方法。

    如果总是在“目标、方法”中寻觅,我们终将一无所得。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最重要的是行动,马上行动,不断地行动!

    想一想,有多少事因为我们没有马上行动而置之脑后。一件重要的事情,如果不是马上行动,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忘记了,或者当想起来的时候又失去了原来的热情和激情。一个成功的人最重要的不是他的目标有多远,不是他的方法有多好,而是他的行动比别人多。只有行动,才能谈得上方法;只有行动,才能体现我们的毅力;也只有行动,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行动使方法得以体现,得以改进。在行动中,我们会想到如何行动,朝哪个方向行动。其实非常简单,任何行动的主体只能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的行动一定是我们自主性的体现,丧失了主体性和主动性,就谈不上行动。比如说,有一个同学见到老师时竟然说,(励志一生)老师,我等了你两天,想问你这个(英语)短语是什么意思,你怎么才来呀?看起来这个同学是想马上行动,但因为老师不在,条件不具备,才使他(她)的行动耽搁下来。可是,一个英语短语的意思需要老师来帮你解答吗?你的字典是做什么的?如果你的行动取决于外在因素,那还是你的行动吗?这样的行动不是他(她)自己的行动,而是老师的行动,这样的行动越多,其学习效果就越差。我们有的同学,一个简单的公式、简单的原理也要等着老师来解答,学习成绩不如意,也是毫不奇怪的事情了。

    行动是克服困难的唯一方法。当我们决定行动时,常常会看到许多的困难,会遭遇到许多挫折,这一切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或者说,是行动的必然结果。因为如果你不行动,这些困难和挫折就不存在,行动的目的就是要解决这些困难和挫折,每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就离目标近了一步。行动的主旨就是解决问题,困难和挫折是我们发展途中的朋友,它们会将你的竞争对手拒之门外。

    行动是毅力培养的唯一途径。如果我们对每一项应该做的事情都能付诸于行动,那么毅力的培养就不再是一件折磨人的事情。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如一个在一天内步行100英里的76岁的老太太所说,我每一次的决心不是走一百英里,而是一英里。老太太朴实的话语告诉我们,毅力就是不断地行动,不断地行动也就造就了毅力。眼睛里如果总是看到未走完的路程,总是为望不到尽头的目标发愁,总是想怎样才能更加轻松一下,那么,走在你前面的人就会越来越多,离成功的距离就只能越来越远。(英语)行动,马上行动!在行动中摸索方法,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方法,用最好的方法让你的行动最有效!

    行动,马上行动!用行动体现你的主动性,证明你存在的价值,富有主动性的行动才能让你的能力得到提高!

    行动,马上行动!必将使你实现自己的理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5:19 | 查看全部
倍增你的学习力


    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以及学习的能力,才是你未来超越他人的惟一优势。你的成功是因为你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

    教会自己如何学习远比学习什么重要的多,真正有效的学习是学会自我学习,是用心去感悟和升华自己。

    学习改变命运,机会创造人生。一个人如果学习能力不强,不会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我们从学校出来只是获得一些基础知识的教育,更多的技能和经验需要我们在各个岗位上不断学习和体悟,才能胜任此职。李嘉诚说过,没有学习就没有未来。古人也有言,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七分没学到。在漫长人生修炼的路上,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去不断获得新知识新本领,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不落后于别人,超越别人,立于不败之地。

    成功者诞生于反省,开始于自我分析。只有建立在自我分析和自我反省基础之上的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才是成长与突破的开始。一颗学习与改变的心,远胜于学到的任何知识,她才是学习力的核心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5:34 | 查看全部
有梦想和行动才有成功

        一条小毛虫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缓慢地爬行着。它在路上遇到了一只蝗虫。蝗虫问它:“你要到哪里去?”小毛虫一边爬一边回答:“我昨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在大山顶上看到了整个山谷。我喜欢梦中看到的情景,我决定将它变成现实。”蝗虫很惊讶地说:“你烧糊涂了,还是脑子进水了?你怎么可能到达那个地方?你只是一条小毛虫耶!对你来说,一块石头就是高山,一个水坑就是大海,一根树干就是无法逾越的障碍。”但小毛虫没有理会蝗虫的话。小毛虫不停地挪动着小小的躯体。后来,蜘蛛、鼹鼠、青蛙和花朵都以同样的口吻劝小毛虫放弃这个打算,但小毛虫始终坚持着向前爬行……终于,小毛虫筋疲力尽。于是,它决定停下来休息,并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力气建成一个休息的小窝——蛹。最后,小毛虫“死”了。山谷里,所有的动物都跑来瞻仰小毛虫的遗体。那个蛹仿佛也变成了梦想者的纪念碑。一天,动物们再次聚集在这里。突然,大家惊奇地看到,小毛虫贝壳状的蛹开始绽裂,一只美丽的蝴蝶出现在他们面前,随着轻风吹拂,飞到了大山顶上。重生的小毛虫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这个美丽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
        人活在世界上,不能没有梦想;但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得付出艰辛的努力。所以,不必和别人比高低,更不必瞧不起自己。既然你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你就应该拥有生命的辉煌。但是,那辉煌不是别人给予的,而是自己创造的。


        人们常说,有梦想才能有作为,有行动才能有成功。文学大师林语堂说:“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为止。”一个优秀的人不是被动地等待别人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并且认真地规划,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完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5:52 | 查看全部
黄健翔:年轻人怎样自我定位
  
  前不久出差去南方某城市,特意跟堂哥要了他儿子的电话,顺便去看看独自在外地闯荡的侄子。
  
  他出生的时候我20岁,一晃他都将过22岁生日了。
  
  头天深夜到达目的地,第二天中午侄子请假赶来住处见面。看着他瘦瘦的愣愣的样子,难免想起自己20出头的时候一个人在北京的日子。心里多少有点儿凄凉,就想把身上的现金都给他。可是转念想想,谁都是这么过来的,当下很多大学生研究生都找不到工作,他能有一份稳定的职业,有机会学习生存技能,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于是暗自打定主意,好好聊聊,交流心得体会提供工作经验,但是绝不给他留钱。
  
  他的月工资1400,住在企业公寓里,两人一个房间,上下班有班车,因为是江南地区,吃饭经济实惠,早餐2元就可以吃的很好,午餐公司提供,每月自己不乱花钱的话,竟然多少还能存一点。这孩子倒是不贪图享受,比较节俭,也不再跟父母奶奶要钱。
  
  能做到量入为出、自给自足,就是成人的标志。
  
  他最大的困惑不在于物质条件的贫乏,而是未来在哪里?今后怎么发展自我?如何确立自己的社会价值?也许很多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都可以忍受暂时的生活艰苦,他们都和我的侄子一样懂得孝敬父母,知道自强自立,不作啃老族,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打拼,赢得一个生存空间和一种基本体面的生活,还想着用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回报父母。可是,现实残酷,他们往往苦恼于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方向和希望,不知道该坚持什么,怎么坚持。
  
  我侄子问:叔叔,我应该怎么定位自己呢?将来怎么发展呢?
  
  话听着挺空,可确实就是他的心声。也许还有一定的代表性。
  
  “你想干什么?觉得自己适合干什么?别人,同事,领导,上级,会认可你自己的选择吗?”这是我反问的第一个问题。
  
  然后我问了他一系列有关他自己想干的工作的问题。基本上,他对自己的目标没有多少了解,更谈不上技能。这就是年轻人自身的问题了——没有手艺,谈何立足?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个普通草民家庭的孩子,都是从“蚁族”一员过来的。都曾经迷茫困惑,艰苦打拼,因为我们没有特权背后支撑,没有金光大道铺好了红地毯在前头等着。所以,“蚁族”必须有生存的本领。
  
  我没有给他“痛说革命家史”,回忆自己当年如何如何,而是跟他说起了我在所谓的领导和上级的位置上,是如何看待我手下的年轻人的:
  
  首先,一个年轻人是不是踏实,有责任感,能把一件事情交给他(她),对于老同志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其次,哪怕你业务上有些困难,凭一己之力解决不了问题完成不了任务,但是你很认真很努力,而且最关键的是你该开口求教求助的时候,可以把问题说的很明白,让人一听就知道你已经自己摸索思考过了,确实遇到绕不过去的障碍了,确实是工作能力的问题了,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嘲笑你看扁你,反而会因为你问题找的准而看高你,会乐于帮助你,指引你。因为你年轻。正确的学习和工作方法是最重要的,谁也不是天生什么都会。
  
  第三,大忌是闷声闷头自己瞎搞,不肯求教于上级或者“老人”,结果不是耽误了工作进度就是关键时刻拿出来的是一颗定时炸弹,炸伤的首先是自己。别人还得返工重来,甚至还要有额外的损失,这样的事情一次两次之后,你就该考虑换地方了。
  
  踏实,好学,善学,学习时有清晰的思路,能在别人的辅导帮助下迅速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独自完成一些任务了,哪怕是简单初级的工作,基本上你就在这个单位立住了。
  
  从这样的起点开始,假如你不是特别笨的话,就该知道怎样继续发展了。能承担任务值得信任,你就开始有价值了。
  
  离开学校踏上社会,无非是开始新的一轮学习,这里考验的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因为,校园里传授的东西,鲜有可以拿来直接用到工作中的。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改造,才能加以应用。
  
  最后,跟对一个好师傅,能够教给你好的工作方法和好的人品,是年轻人的福气。我在20年的工作中,见过太多“什么师傅带什么徒弟”的活生生的例子了。所以,年轻人在工作中,在社交环境中,选择跟什么人多来往,与什么人少来往,基本上会决定这个年轻人的道路。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虽然时代变迁世风不古,但是,我们还是要相信“忠厚传家久,诗书济世长”的古训。诚实有信,与人为善,不仅将获得一个好的口碑,更主要的是自己将永远拥有一台强大的人生发动机——一颗好心,并因而在不断学习的过程里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修养,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年轻人遇到肯给机会,同时还愿意扶上马送一程,言传身教带一带,而且自身业务过硬的好师傅,也不容易。给机会,肯辅导,能帮忙,不设防,这样的师傅或者上级,就值得年轻人尊重和爱戴了。跟定这样的师傅,就是一条最明确直接的成长道路。
  
  反过来,什么样的年轻人会脱颖而出让“老同志”看好呢?
  
  其实,答案前边已经有了。
  
  经过一天的交流,我家的“蚁族”眼睛里有了跃动的光。送他走的时候,我强忍着没有给他钱,我甚至想起了当年伯父来北京出差我去见面时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也许当年的伯父也如今天的我一样,压制了给钱的念头,坚定地目送我的背影,并曾在心里给我鼓劲吧?他的在天之灵一定不会怪没有给侄子钱,一定会赞赏我的做法。因为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别的。也许我不能全给他,至少可以让他解开眼前最近的那一团迷雾,先坚定地走上几年,而且,保证不会走错。
  
  2010年就要来了,加油!蚁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都是蚁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6:04 | 查看全部
善待痛苦

    人生不可能没有痛苦,一如没有风的大海,没有雨的天空,没有悬崖的高山,没有色彩的画卷。

    艰难困苦是获得真理的必经之道。顺境是一位友善的朋友,而逆境则是一位伟大的导师。

    痛苦是人生的炼狱,理智而坚韧地去体验痛苦,痛苦就会给你深刻有益的启迪。

    痛苦(无论何种形式),是一种能量巨大的集中力量,它能够给我们以刺激和鞭策,这是在春风得意时不可能有的。我们在经受磨难的过程中,渐渐变得明智。

   “成为一个更有思想,更有内涵的人,”奥斯卡·王尔德曾写到,“是那些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的特权。”

    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寒冷就没有温暖,没有痛苦就没有快乐。让我们善待痛苦吧——为了我们的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6:21 | 查看全部
卓越的自我印象



    艾琳诺·罗斯福夫人曾经说过:“未经你的同意,世界上没有人能让你觉得低人一等。”

    我十分同意这句话,如果你认为自己很差劲,你会发现别人也有相同的看法。

    “我是一个伟人胚子!”我这句狂傲的话招惹过很多人的嘲讽。其实,每个个体对自我的知觉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你自己认为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别人也会觉得你是一个大人物。

    你对自己重要性的认知,会决定别人对你的印象好坏,你怎么看待自己,别人就怎么看待你。

    相信自己,认可自己,称赞自己,佩服自己。

    你的人生世界,将从此不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6:40 | 查看全部
拒绝平庸

    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平庸一生,之所以只能在历史的舞台上扮演无足轻重的次要角色——包括那些懒惰闲散的人、好逸恶劳的人、平庸无奇的人——原因就是他们缺乏高远的志向。

     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管他是多么贫穷,只要要他渴望着接受教育,希冀着完善自已,那他就是大有希望的。但是,对于那些胸无大志、甘于平庸之辈,我们则是无计可施;如果他自身不想出人头地、建功立业,即便外人再怎么推动和激励都是无济于事的。对于一个渴望着在这个世界上立身扬名、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任何东西都很难阻碍他前进的脚步。不管他所处的环境是多么地恶劣,也不管他面临多少不利的制约因素,他总是能通过某种途径脱颖而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不可能阻挡一个林肯式的人物或者是威尔逊式的人物的崛起,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即便是贫穷到买不起书本的地步,他们依旧可以通过借阅而获得梦寐以求的知识。

    不管一个年轻人是多么笨拙,()只要他有着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更上一层楼的决心,我们就不应该对他绝望。

    你或许会认为自己太差劲,能成就一番事业的机会和概率近似于零,但是,重要的并不在于你现在的地位是多么谦卑或者手头从事的工作是多么微不足道,只要你心存改进的意愿,只要你不局限于狭小的圈子,只要你渴望着有朝一日成为万众瞩目的人物,只要你希冀着攀登上成功的巅峰并愿意为此付出切实有效的努力,那么你终将成功。正如胚芽通过力量的积蓄最终萌发出地面一样,你也将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逐渐地远离平庸,拥有辉煌而壮丽的人生。

    我们不应该根据人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对他进行评判,因为这很可能只是他通向更辉煌的成功的踏脚石。判断一个人的标准应该是看他所拥有的抱负和确立的目标。一个诚实的人会做任何高尚的工作,以此作为通向成功之路的必要阶段。

    在一个人的日常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某些预示着他未来的东西。他做事的风格,他对工作的投入程度,他的言行举止——所有的一切都表征着他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如果你只是一个负责拖洗甲板的工人,那也得好好干,就像海神随时在背后监督着你一样。”狄更斯这样说。

    在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一个人可能对现状极度不满,但他并没有任何改进的意愿,也不想付出努力来达到目标,而仅仅是对自己的身份地位的不满。这并不总是意味着他有远大的抱负,也可能是懒惰、冷漠、玩世不恭、消极厌世的表现。

    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工作兢兢业业,想方设法地使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以自己的努力和成就为荣,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时,我们在心中确信他最终肯定能如愿以偿。在我们确切地了解一个人的理想和抱负之前,是无法对他作太多判断的。只要他具备毅力、恒心和信念,他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人物。

    当年轻的富兰克林尚在费城为挣得一个立足之地而苦苦挣扎时,那儿精明的商人已经预测到了,即便富兰克林现在囊中羞涩,生活困顿,吃饭、睡觉、工作都是在同一间小屋,但这个年轻人必定前程无限,因为他是如此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如此渴望着大展宏图,如此地乐观自信。他经手的每一件事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这些都预示和象征着他未来的作为不可限量。当他还只是一个学徒期刚满的印刷工人时,他的工作质量就已经远远地超过别人了,而他的排版系统甚至比雇主的还要先进,人们纷纷预测有朝一日他肯定能取而代之,拥有自己的企业——历史证明他的确是做到了这一点。

    (摘自《卡耐基成功之道全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26:56 | 查看全部
改善靠自己,成功靠别人


    假如你能不断地帮助别人达到他们的目标,你就会很容易地达到自己的目标。这是最简朴而富有实效的成功学原则。

    要想回收,必先给予,不种而收的事情在世界上几乎没有,就算有,也不会长久。太多人想改变他人乃至世界,只有极少数人有智慧从改变自己做起。

    改善只能依靠自己,而成功一定依赖别人。荀子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充分说明了借助外力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社会,是一个充满各种利益和利用关系的社会,没有人能孤立的只靠自己而获得成功,多多少少要获得别人的帮助,遇到生命的“贵人”,才能达到成功的彼岸。想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有多少人肯帮助你,还取决于有没有人害你。举例来说,中国古代名将岳飞的文韬武略、品德才学都在你我之上,为什么难竟其功呢?关键是有个秦桧要害他。所以,要想成功,无论是争取更多的人帮助,还是减少害你的人,都有赖于改善自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做人成功,做事成功。

    也许岳飞的例子极端了一些,但它的确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