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1:14 | 查看全部
高中生励志文章:谁也不能替你走青春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像文中的“弟弟”一样徘徊于高二的同胞们,相信自己,有付出必有回报!

  亲爱的弟弟,不知我走的时候,放在你床头的那封信,你究竟是漫不经心地看过便丢在一旁,还是在一丝丝愧疚

  的牵绊下,拿起床头的书,认真地读上几页?我已经远在北京,看不见此刻的你,是否又回到昔日散漫不羁的生活,怀着那么一点点的侥幸,继续在高考前的时间里清闲游走。

  或许你会认为,我熬夜写出的五千字的信,于你,不过是一堆于是无补的说教,你有你混日子的理由。你会像讲给没有文化的父母那样,讲给我这个即将出国留学的姐姐,说,你们学校不过是所不入流的高中,有最纨绔的子弟,几乎是每天,都有人打架,甚至你这样中规中距的学生,毫无理由地,就会被校园里的痞子们截住,挨一通嘲弄。或许你也会让我上网查询去年你们学校的高考升学率,百分之九十的学生,都是通过艺考,走进了大学。而我当初阻止了你读艺术,也就基本上阻止了你通往大学的路。因为,基本上,除去艺考生,只有十个左右的学生能够考上大学,而排在二十名之后的你,当然是希望渺茫。况且,你们学校的传统是,在高考来临之前,便将考学无望的学生,像残次品一样,全部处理掉,要么去学技术,要么去进工厂,要么自己寻出路。

  在这样差的高中里,你除 了一天一天地熬下去,熬到高考过去,那一张薄薄的毕业证发下来,还能去做什么?

  更让你理直气壮地将学业荒废掉的,是而今实行的素质教育,你们终于可以不用补课,不用上晚自习,不用在漆黑的夜晚,飞快朝家中赶,遇上雨雪天气。还要溅一身晦气的泥浆。而今,你们只需在夕阳下,背起书包,说说笑笑地走回家去。书包很轻,有同学间彼此交流的时尚玩意儿,也有给女孩子写了一半的情书,但惟独没有老师留的累赘的作业。这样一身轻松地回到家中,若饭还没有做好,恰 好可以打开电视,看一段娱乐新闻,或者欣赏半集电视剧:再或者,偷偷溜出去,在网吧里跟新交的网友说几句话。这样的夜晚,再不像往昔那样度日如年,一本杂志,两本小说,三四句闲话,五六个哈欠,便轻而易举地打发掉了,没有老师的监督,你,完全是一只自由的鸟儿,可以放任自己在大把的时间里,幸福地遨游。

  可是,亲爱的弟弟,这样的幸福,于高二已经快要结束的你,究竟还能有多少?你所谓的理由,不过是为你想要逃避这一段艰若学习的岁月,所做的最拙劣的注脚。而我想要说的是,即便你们学校差到只有一个人能够考上,你也有为之奋斗最后一年的理由。再好的学校,也有神色黯然的落榜生,再差的学校,也有站在领奖台上的杨功者,而你,又为何过早地将自已打入毫无希望的深渊?我并不是认定,高考是你惟一的出路。可是假若一个人连青春里这第一场战争,都不愿意迎接,那么,你所谓的毕业后去独闯天下,岂不是一句可笑的空谈?我所要求的,不是你能考上哪一所大学,我只是希望,在你十八岁之前,能有那么一段意气风发、勇于拼搏的岁月,而这一段时光,不管结局是美好还是黯淡,在坐你人生的长河里,都必定会熠熠生辉。没有人能够否认,这段埋头苦读的青春,回望的时候,会绽放出最璀璨的花朵。

  请你尝试着,一点点地改变。哪怕,只是在放学的路上,边欣赏两边的风景,边记下卡片上的几个单词;哪怕,你将电视,自觉地换到英语学习的频道;哪怕,你克服掉自己心中的障碍,开口向比你成绩好的同学求教;哪怕,你能把起床后洗漱的时间,节约上短短的五分钟,而后将这些零敲碎打的时日,换成朗诵一篇散文,读解一道习题,探究一种生物,或者,只是给父母说一句安慰的话。

  是的,因为你一直以来的不上进,父母几乎对你完全失望,他们不知道如此游荡到毕业的你,究竟能够有怎样的未来。当我因为对你荒废光阴的气愤,而在母亲面前脱口而出,不要指望我能够为你提供怎样的便利时,她竟是背过脸去,哭了。父母一直都希望,走出小镇的我,能够在打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的时候,亦能顺便,为你遮一小片绿荫。(www.lz13.cn)我无法说服他们,无论我飞得如何的高,都始终无法代你,走一生的路途。但我依然要在这里,无情地提醒于你,此生,我是你的姐姐,但你永远都不要奢望,走出去的我,会像父母一样,为你二十岁以后的人生,奔走前后,筋疲力尽。我只会站在最关键的十字路口处,为你指明那最通达的一条,就像此刻,我尽着一个姐姐所应该尽的职责,写这封信给你。

  亲爱的弟弟,其实,你和我,是一样的孩子,曾经在父母的唠叨里,有想要离家出走的冲动;也曾经为买不起一件衣服,而羞于在体育课上张扬;又曾经在十八岁的路口上,犹豫且失落。但,不同的是,我的每一步,都走得结实且稳健,我知道自己惟有走出小镇,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未来,我知道大学能够提供给我,更明亮的一扇窗户,从这里,我可以看得更远,视线,亦可以飞得更高。

  而你,亲爱的弟弟,能否像曾经的我一样,背负起行囊,执著地向前,只为这一程,璀璨的光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1:26 | 查看全部
高中励志文章:有时间就有奇迹
  
  “无论处境是多么的不容乐观,你们都要坚信,只要还有哪怕是一秒种的时间,就会有奇迹出现的可能。”
  
  前天与一网友聊天,对方自称是人民大学的才子,我问他是怎样考入这所著名学府的,他打出这句话。我一头雾水,紧接着又问这话同他考得上考不上人民大学有什么关系,于是我眼前的电脑屏幕上有以下字句浮现出来。
  
  我高中时的母校是所刚刚成立的私立中学,我是它的第一届学生,由于这个缘故,我们的成绩普遍很差,尽管我已是其中的佼佼者,充其量也只能考上个一般本科。更为致命的是,我们还大都破罐子破摔,认为自己反正是没有希望了,混日子过吧!然而就在距高考还有半年的时候我们的校长,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老知识分子,给我们开了一次特别的校会,也就是自那次校会过后,我的人生起了转折。
  
  他打字的速度很快,我的眼睛随着字体的跳动在不停地闪烁。
  
  老校长在会上说的就是这句话,还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发生时间是1977年我国文革后第一次恢复高考期间,主人公是一个因卷入白卷英雄洪流而荒芜了学业的红卫兵,当红卫兵得知各大高校重新招生的消息时距考试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红卫兵开始拼了命的复习,三个月过后,他人瘦了一圈,但也考上了他所属省份的最好的一所大学。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的那个红卫兵就是我们的老校长,我们听后都猛然气血贲张,三个月就可以这样,我们距高考还有半年哪!那岂不是大有可为了?结果我就考上了人民大学,学校升学率也一举夺得地区之冠,怎么,你不相信吗?这一切在你看来或许根本就是个奇迹,是的,它是奇迹,但它也是真实的。
  
  “我信,我信……”我的激动使我慌乱,以至于颤抖的双手在敲击键盘时不停地打出了这两个字,你要知道,我距高考也只剩下半年的时间了,我是多么地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啊!况且,我又有什么理由去怀疑这一伟大的真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1:40 | 查看全部
 俞敏洪:做教育是我一生的愿望和兴趣
  
  靠英语培训打出一片天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在美上市,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由此身价猛涨,高达数亿美元,显示了挣钱的能力。现在,他再次展现了花钱的智慧。
  
  “办一所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学,让农村孩子也能接受一流的大学教育,这是我今后最想做的事。”俞敏洪委员在政协会议期间接受采访时,频频提到这个他称为人生梦想的计划。
  
  这个梦想正在实现中。俞敏洪透露,学校地点在北京,已经开始征地,占地约500亩,估计硬件投入8亿元,还要设立一个20亿元的基金会,“这件事情是我的终生大事,我会努力把它做好。”
  
  按老俞的想法,这是一个最多可招收5000名本科生,以经济、法律、商学、哲学、宗教等专业为主的小型大学,招生主要面向农村孩子。
  
  “我不打算怎么收学费,主要靠资助、捐款和勤工俭学帮助学生完成学业,”俞敏洪说,“这个大学主要靠企业家捐钱,他们的名字会被刻在墙上,当然,我首先要把钱捐出来。”
  
  前北大英语教师俞敏洪15年前“下海”创办新东方,帮助数以万计怀着出国梦的年轻人跨越英语考试关,自己也借助资本市场创造了财富神话。但俞敏洪表示,对出身农家、曾睡在猪圈旁的他来说,早有办一所学校改变农家子弟命运的想法。因为,教育不公平的现象之一,是近年来农村孩子上大学的比例下降。
  
  对于办大学,俞敏洪毫不自谦地说自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中国,一般是搞教育的没钱,有钱的不搞教育,我刚好既有钱又有教育的思想”;而且,还有丰富的人脉,“我可以召集中国一流的教授、思想家来学校。”
  
  今年45岁的俞敏洪坦承几年前曾遭遇“中年危机”,但现在已经过去,因为知道人生的后半段有件重要事情在等着做——非盈利性的私立大学,“你的生命会因此变得很充实,而一旦充实,危机就消失了。”
  
  他表示,有钱之后自己的心态没变,仍然“坚定不移地做着始终想做的事情,而且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看到不少新东方员工买了别墅,俞敏洪很高兴,但自己仍住一个小三居室,一间书房,一间卧室,还有一间是客厅,“挺舒服的”。
  
  俞敏洪说:“做教育是我一生的愿望和兴趣。”
  
  俞敏洪还没有为他的大学想好校名,但可能不会用“新东方大学”,为的是与新东方的商业运作模式区隔开。“这个大学不在新东方的产品线内,它完全是我的个人梦想,希望不急不躁慢慢地做下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1:54 | 查看全部
 俞敏洪:走在路上
  
  人需要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梦想。没有渴望和梦想的日子使我们的生命失去活力和勇气。
  
  我似乎注定了要过一种在路上的生活,我有着不安分的灵魂,总想四处游荡,我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呼唤,总是把我带向不可知的远方。即使让我坐在房间里,我也希望有一扇能够让我眺望遥远的地平线的窗户。
  
  从出生到十八岁,我一直在一个小村庄生活,头顶同一片天空,脚踏同一块土地,每天看到的都是相同的风景,遇到的都是熟悉的乡邻。我本来应该过一辈子平平淡淡的农村生活,娶妻生子,在土地上劳作,然后在每天迎来朝阳送走晚霞的日子中慢慢变老。但老天偏偏让我降生在长江边,又偏偏在我家的东边生成一座五十米高的小山,爬上这座小山,长江便一览无余。那时候还没有污染,可以极目远眺,看得很远很远,一些船从天边过来,又消失在天边,一些云从江边来,又消失在江边,于是就开始好奇,天边外到底有什么?如果我坐上船能够到哪里呢?感谢我的几个亲戚,因为他们在上海,于是在我八岁的时候,母亲决定带我到上海走一趟。坐船半天一夜,终于到了上海。这次旅行,长江的壮阔、吴淞口的苍茫、上海的灯光、街道的繁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此,我的心开始渴望旅行,长大后我要走出村庄,走向更远的地方。
  
  我第一次坐火车是到北京去上大学,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火车。我考大学考了整整三年,自己也没弄明白是什么让我坚持了三年。现在想来,是心中那点模糊的渴望,走向远方的渴望。这种渴望使我死活不愿意在一个村庄呆上一辈子,而唯一走出村庄的办法就是考上大学。当时的农村还没有外出打工这一说,如果放到现在,我可能就是一个背上包四处游荡的打工仔了。有一段时间,我疯狂地爱上了火车,在车厢里听着车轮和铁轨撞击的强烈节奏,听着风声在车窗外呼啸而过;还有对面开来的火车那撕心裂肺的长鸣,常常把你的魂拉得很长很长。火车从一个城市穿过,走向另外一个城市,窗外的风景不断变换,我就把自己的心留在了不同的风景里。
  
  我的大学生活是孤独和自卑的,一个农村孩子走进大城市之后的转变是深刻而痛苦的。四年大学对我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周末可以走出校园,到北京的周围去爬山。我曾经无数次坐在香山顶上看夕阳西下,群山连绵。在大学三年级时,我得了肺结核,被送进了坐落在北京西郊山区的结核病疗养院。这个疗养院围墙尽管很高,但在楼上的房间里却能够看到周围的山。在医院的一年,我看遍了山的颜色,春的粉红(杏花桃花)、夏的青翠、秋的火红和冬的萧瑟。在医院的门口,有一座小山,山顶上刻着冯玉祥“精神不死”四个大字,我几乎每天都要去爬这座小山,对着这四个字发呆。后来身体好点后,医生允许我走出大门,我就去爬遍了每天从医院的窗户里可以看到的那些山峰。也就是在医院的这一年,我读完了《徐霞客游记》。
  
  人需要有一种渴望,有一种梦想。没有渴望和梦想的日子使我们的生命失去活力和勇气。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差一点掉进了安于现状的陷阱里。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北大当了老师,收入不高但生活安逸,于是娶妻生子,柴米油盐,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梦想就这样慢慢消失。直到有一天,我回到了家乡,又爬上了那座小山,看着长江从天边滚滚而来,那种越过地平线的渴望被猛然惊醒。于是,我下定决心走出北大校园,开始了独立奋斗的历程,在出国留学的梦想被无情粉碎之后,新东方终于出现在我生命的地平线上。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带着我飞越地平线,新东方从一个城市走向了另一个城市,从中国走向了世界。我也带着新东方的梦想和我的渴望,从中国城市走向世界城市,从中国山水走向世界山水,从中国人群走向世界人群。
  
  也许人在路上,这就是人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出生后学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走路,从此我们就走在了路上。我们一辈子走在两条路上,心灵之路和现实之路,这两条路互相补充互相丰富,心灵之路指引现实之路,现实之路充实心灵之路。当我们的心灵不再渴望越过高山大川时,心灵就失去了活力和营养;当我们的现实之路没有心灵指引时,即使走遍世界也只是行尸走肉。一年又一年我们不断走过,每一个人的生命走得如此地不同。新的一年又要来临了,你做好走在路上的准备了吗? (励志演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2:08 | 查看全部
 俞敏洪:梦想需要行动
  
  当我们拥有梦想的时候,就要拿出勇气和行动来,穿过岁月的迷雾,让生命展现别样的色彩。
  
  我们常常听到人们各种各样的梦想,每一个梦想听起来都很美好,但在现实中,我们却很少见到真正坚韧不拔、全力以赴去实现梦想的人。人们热衷于谈论梦想,把它当作一句口头禅,一种对日复一日、枯燥贫乏生活的安慰。很多人带着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来没有认真地去尝试实现梦想。
  
  只有人类能够去梦想,并把梦想变成现实。没有梦想就没有精彩的生活,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它意味着还没有体会过的生活,意味着无穷的可能性,意味着意想不到的惊喜,意味着对自己的信心。
  
  可是什么阻止人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我们听到的理由多如牛毛。比如说想去某地旅游,但没有足够的钱;想学习英语,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想要追求某人,但觉得条件还不够成熟等等。人们对于做不成的,或者还没有做的事情,很少把原因归结到自己身上,往往都是习惯性地寻找某个外在的理由,为自己开脱一下,舒口气,然后继续过自己平庸的日子,让梦想躺在身体里的某个角落呼呼大睡。
  
  其实,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外在因素只占小部分原因,主观因素才是能否实现自己梦想的主要原因。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最重要的是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勇气和行动。勇气,是指放弃和投入的勇气。一个人要为某个梦想而奋斗,就一定要放弃目前自己坚守的某些东西。既想经历大海的风浪,又想保持小河的平静;既想攀登无限风光的险峰,又想散步平坦舒适的平原,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投入,是指一旦确定了值得自己去追求的梦想,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心想不一定事成。事成的前提是全力以赴去做,比如一个人想学游泳,惟一的办法就是一头扎到游泳池里去,也许开始会呛几口水,但最后一定能够学会游泳。
  
  因此,实现梦想的关键是能否果断地采取行动。行动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有一个学生曾经说,他以后想要走遍全世界,变成像徐霞客、马可?波罗那样的旅行家和冒险家,去感受大海一望无际的壮阔,体会沙漠高低起伏的雄浑,探索落日下尼罗河畔金字塔的奥秘,追寻云雾中喜马拉雅之巅的神圣。但是他说现在还没有钱,要等到成了百万富翁以后再去做这些事情。我问了他两个问题,一是如果这辈子没有成为百万富翁还去不去旅行?二是如果成为百万富翁的时候已经老得走不动路了还去不去旅行?我告诉他,最好的办法是现在就上路,拿根棍子拿只碗,一路要饭也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不能等待的,尤其不能以实现另外一个条件为前提。很多人正是因为陷入了要做这个就必须先做那个的定势思维,最后一辈子在原地转圈,生活再也没有走出过精彩来。(经典语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2:20 | 查看全部
 俞敏洪:放弃是一种智慧,缺点是一种恩惠
  
  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读到这句话,开始不理解,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终于开始明白其中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最愚蠢的行为就是太执著于自己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捏着不放,不愿意放弃。结果呢,你捏着不放,别人就不会把他的东西和你一起分享。没有放弃就没有得到,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我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分享理论。当你拥有六个苹果的时候,千万不要把它们都吃掉,因为你把六个苹果全都吃掉,你也只吃到了六个苹果,只吃到了一种味道,那就是苹果的味道。如果你把六个苹果中的五个拿出来给别人吃,尽管表面上你丢了五个苹果,但实际上你却得到了其他五个人的友情和好感。以后你还能得到更多,当别人有了别的水果的时候,也一定会和你分享,你会从这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橘子,那个人手里得到一个梨,最后你可能就得到了六种不同的水果,六种不同的味道,六种不同的颜色,六个人的友谊。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在人与人之间学会交换和分享,这个收获百倍于你一个人把六个苹果吃掉的收获。这是因为你放弃了五个苹果而获得的,所以大家想一想,放弃是不是一种智慧?
  
  那什么叫“缺点是一种恩惠”呢?就像我们刚开始说的那样,如果我们是完美的,我们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了,这人还有什么活头?做人最大的乐趣在于通过奋斗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有缺点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完美,有匮乏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努力。我在美国看过一部电视片,讲的是一位富翁给后代留下了用不尽的遗产,结果他的后代全都变成了吸毒的、自杀的、进监狱的,或者精神病患者。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位富翁给自己后代留下的钱太多了,以致他们不需要劳动就可以继承一大笔财产。继承一大笔财富,就几乎什么都能买到。大家都知道钱的作用在于能买到物质世界上你所需要的全部东西,但惟一买不到的就是你心灵的充实、别人的友情以及你真诚的爱情。由于这些都是买不到的,所以你越有钱,心灵就越空虚,你就会极力用钱来填补自己的空虚,最后没有办法了就只能以吸毒来代替,使自己进入一个虚幻的世界。所以我说,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缺的时候,他的生存空间就被剥夺掉了。如果我们每天早上醒过来,感到自己今天缺点儿什么,感到自己还需要更加完美,感到自己还有追求,那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2:32 | 查看全部
俞敏洪:从自愿自觉到坚忍不拔
  
  所有获得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从自愿自觉走向坚忍不拔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后才能够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和成就……
  
  也许只有当你们被自己的努力感动得泪流满面时,你们的生命才能叫作美丽的生命……
  
  我们做事情常常会有两种状态,一种是自愿自觉去做,另一种是尽管艰难却不得不去做,坚忍不拔地去做。肚子饿了我们会去吃饭,困了累了我们会去睡觉,快乐的地方只要有机会我们会去寻找,比如电影院、游乐场或名胜地。这些都是自愿的事情,人性所趋的事情,可能每一个人都不会例外。但如果只是吃喝玩乐,我们会逐渐失去活力,甚至体会不到生命的美丽。生命的美丽来自进步和成就,只有进步和成就才能使我们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人类是进步和成就的动物,进步和成就包括经验的积累、精神的培养、学识的增加、智慧的获得、人格的塑造等,当然也包括世俗的财富、名声和地位的获得。但所有这一切并不是天生带来的,都需要后天的努力才能获得的,而努力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违反人性趋向懒散的特性的,因此是面对现实的一种不得不的行为。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常常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比如我们常常发现有的人好像天生就有获得进步和成就的能力。我们不难发现周围的有些人,能够把学习本身当作一种乐趣。我小时候就吃惊于班内的一些同学,能够日日夜夜学习而不知疲倦,乐在其中。这里面不乏因为老师的表扬而强化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也可以反过来说,正是因为他们乐在其中地学习所以成绩优秀所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人确实天生有不同的爱好,因此逐渐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比如有的人喜欢语文,有的人喜欢数学,有的人喜欢游泳,有的人喜欢下棋,各种不同的爱好使人们自愿自觉地向自己爱好的方向努力,最后常常能够取得成就,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一个人找出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自愿自觉地去做就更加容易取得成就。
  
  但如果到此为止,事情就太简单了,大家只要去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就行了。但现实并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一定就是能够取得成就的事情。首先感兴趣的事情有的时候并不是好的事情,比如说你一天到晚泡在打游戏中,通常不太容易把自己打成另外一个比尔盖茨,比如说你一天到晚喜欢喝酒,通常不太容易把自己喝成济公那样的智慧人物。其次是感兴趣的事情就算是好事情,你也不一定就能够做出好的成就。世界上无数的人喜欢下围棋,但能下到像聂卫平那样的人屈指可数;世界上无数的人喜欢研究数学,但能研究到像陈景润那样的人寥若晨星;世界上有无数的人喜欢舞墨弄画,但能够画到像徐悲鸿那样的人百年一遇。很多人说这是因为人的天分不同,但在我看来天分的作用只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所有获得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从自愿自觉走向坚忍不拔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后才能够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和成就。
  
  我们每个人都有爬山的经历,如果我们爬一座小山,可以用散步的心情一边欣赏风景一边爬上去,不需要付出太多的努力;但如果我们要爬上泰山或黄山,即使你非常自愿自觉去爬,也会爬得你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尽管景色很美,有的人可能就会中途放弃;如果我们要爬珠穆朗玛峰,那就绝对不仅仅是自愿自觉的问题了,这需要我们付出所有的精力体力耐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面对绝境的决心,还要作好付出自己生命的准备。我有一个认识的人曾经去爬过珠峰,到一半时无数次想放弃掉,但之前所有的努力,内心的自尊,被绝境激发出来的勇气,使他愿意用生命去搏得登上珠峰的荣耀。后来他用一句话来形容当时的心情:到了那种时候,死了也得往上爬啦。
  
  凡是做出大事业的人,也许刚开始是出于爱好和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做了,但到后来自觉自愿已经退到其次,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意志开始越来越占上风,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使自己不得不努力前进,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那是一种怎样的坚定不移啊!有一次我和一个游泳奥运冠军聊天,谈到她在游泳池里矫健的身手时,她的眼中眼泪都要出来了。她说:你知道我身上有多少伤痕吗?你知道有哪一个运动员的身上是没有伤痕的吗?小时候只是因为喜欢游泳,但后来整整十年就是为了奥运会的那一刻。知道为什么奖牌套在运动员脖子上的那一刻,他们的眼中会充满泪水吗?因为他们之前再大的伤痛也不流泪。在她说这些话的那一刻,我知道了,我遇到再大的困难,都还没有资格流泪。
  
  因此,凡是想要获得大成就的人,也许从自愿自觉到坚韧不拔是你们的必经之路,也许只有当你们被自己的努力感动得泪流满面时,你们的生命才能叫作美丽的生命。(励志演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2:47 | 查看全部
 俞敏洪:金字塔拆开了,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
  
  金字塔如果拆开了,只不过是一堆散乱的石头;日子如果过得没有目标,就只是几段散乱的岁月,但如果把一种努力凝聚到每一日,去实现一个梦想,散乱的日子就积成了生命的永恒。
  
  小时候我父亲做的一件事情到今天还让我记忆犹新。父亲是个木工,常帮别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他都会把别人废弃不要的碎砖乱瓦捡回来,或一块二块,或三块五块。有时候在路上走,看见路边有砖头或石块,他也会捡起来放在篮子里带回家。久而久之,我家院子里多出了一个乱七八糟的砖头碎瓦堆。我搞不清这一堆东西的用处,只觉得本来就小的院子被父亲弄得没有了回旋的余地。直到有一天,我父亲在院子一角的小空地上开始左右测量,开沟挖槽,和泥砌墙,用那堆乱砖左拼右凑,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居然拔地而起,干净漂亮地和院子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父亲把本来养在露天到处乱跑的猪和羊赶进小房子,再把院子打扫干净,我家就有了全村人都羡慕的院子和猪舍。
  
  当时我只是觉得父亲很了不起,一个人就盖了一间房子,然后就继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贫困但不失快乐地过我的农村生活。等到长大以后,才逐渐发现父亲做的这件事给我带来的深刻影响。从一块砖头到一堆砖头,最后变成一间小房子,我父亲向我阐释了做成一件事情的全部奥秘。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当时我家穷得几乎连吃饭都成问题,自然没有钱去买砖,但我父亲没有放弃,日复一日捡砖头碎瓦,终于有一天有了足够的砖头来造心中的房子。
  
  后来的日子里,这件事情凝聚成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也成了我做事的指导思想。在我做事的时候,我一般都会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盲目做事情就像捡了一堆砖头而不知道干什么一样,会浪费自己的生命。第二个问题是需要多少努力才能够把这件事情做成,也就是需要捡多少砖头才能把房子造好。之后就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砖头不是一天就能捡够的。
  
  我生命中的三件事证明了这一思路的好处。第一件是我的高考,目标明确:要上大学,第一第二年我都没考上,我的砖头没有捡够,第三年我继续拚命捡砖头,终于进了北大;第二件是我背单词,目标明确:成为中国最好的英语词汇老师之一,于是我开始一个一个单词背,在背过的单词不断遗忘的痛苦中,我父亲捡砖头的形象总能浮现在我眼前,最后我终于背下了两三万个单词,成了一名不错的词汇老师;第三件事是我做新东方,目标明确:要做成中国最好的英语培训机构之一,然后我就开始给学生上课,平均每天给学生上六到十个小时的课,很多老师倒下了或放弃了,我没有放弃,十几年如一日。每上一次课我就感觉多捡了一块砖头,梦想着把新东方这栋房子建起来。到今天为止我还在努力着,并已经看到了新东方这座房子能够建好的希望。(励志演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3:08 | 查看全部
 俞敏洪励志经典:人生的地图

  从中学开始,我就对地理很感兴趣,而最感兴趣的就是地图,面对一张地图,我能够好几小时一动不动地测算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的距离,并且想象着一路的山山水水风光无限。直到今天,收藏地图依然是我的癖好。高考那阵子,我最骄傲的就是能够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用飞快的速度画出来,并把一个个国家和地点标在上面,渴望未来有一天能够到这些地方走一走。大学的时候,我旅行过一些地方,骑自行车,徒步旅行,或钻在火车的座位底下,怎么省钱怎么来。但更多的时候只能对着地图发呆,梦想着自己哪一天能够自由自在在全世界行走,心中就常常涌起一阵激动。

  工作后经济条件允许了,我开始把自己的旅行梦想从地图上搬到现实中。从小在大自然中长大,每天都能够看到日出日落,星转斗移,因此对自己的方向感充满了自信,觉得走到任何地方都不太容易迷路。因此只要有朋友一起出去,我都会承担指路的任务,或者干脆自己亲自把朋友们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我在朋友中认路的能力是出了名的,几乎总能找到我要到达的地方。我一个人也走过很多地方,很少有迷路的时候,因此对自己的方向辨别能力产生了过分的自信,总以为即使没有地图,也能走遍天下。

  直到碰上了几件事情,才使我懂得没有地图或其他设备指引方向,自以为很好的方向感,只是一种错觉。有一次和朋友开车到呼伦贝尔草原旅行,汽车开进草原后,突然发现天地浑然一体,四面都是无穷无尽的绿草伸向天边,根本分不出东南西北,汽车在茫茫的草原上打转寸步难行。最近有一次我在美国开车旅行,没有地图造成的痛苦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从纽约开车到波士顿,本来只要走95号高速公路一直开就到了,因此我就没有带上美国地图,但开到一个路段之后,前面因为交通事故堵得水泄不通,因此我只能从一个出口开出去,结果开进了美国的一个小镇,这个小镇有很多纵横交错的不规则街道,一会就使我失去了方向,由于小镇没有地图卖,我们只能向居民问路,他们都热情指路,但我们还是常常绕回小镇,最后折腾了两个小时,才发现另外一条大路的入口离我们只不过两英里左右。

  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教训是,以后如果没有地图我再也不进入陌生的地方,也使我深刻意识到预先弄清楚到达目的地的路径是多么重要。我们很多人对自己最终想要得到什么都很清楚,但对于如何设计到达目的地的路径却常常草率。如果你问人们五年或十年以后的理想是什么,大多数人都能够清楚地说出来,比如到国外读书啦、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啦;()但很少有人认真去设计实现目标的路径,甚至连路能不能走得通都不知道。于是很多人在走向目标的过程中就开始迷失方向,盲目转圈,走了很多弯路,甚至走错了道路,与既定的目标背道而驰,还有一些人走向了死路。

  所以,在走向人生的目的地之前,先为自己设计一张人生地图就十分重要,在地图上要把起点标出来,把目的地标出来,把到达目的地的路径标出来,还必须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应付意外情况发生,一旦原定的路径走不通如何确定新的路径。人生不仅仅是为了走向一个结果,同样重要的是走向结果的路径选择。有人生的地图在手中,走在风中雨中你都不会迷失方向,你的一辈子就会比你想象的走得更远,到达的目的地更多,因此也就会有更多的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1:53:28 | 查看全部
 俞敏洪励志经典:为生命背后那神圣的使命感而活着

  当我们在饭桌上品尝美味的三文鱼时,也许很少会想到关于它们的令人感动的生命故事。

  每四年一次的十月份,加拿大佛雷瑟(Fraser)河上游的亚当斯(Adams)河段,平静的水面变得沸腾起来,成千上百万条三文鱼(sockeyesalmon)从太平洋逆流而上,来到这里繁殖后代。三文鱼银白色的鱼身在逆流而上的过程中变成猩红,整个水面因为有太多的鱼而变得一片红色。

  三文鱼的一生令人惊叹!从鱼卵开始——每条雌鱼能够产下大约四千个左右的鱼卵,并想方设法将其藏在卵石底下,大量的鱼卵还是被其他鱼类和鸟类当作美味吃掉——幸存下来的鱼卵在石头下度过冬天,发育长成幼鱼(fry),春天来临时便顺流而下,进入淡水湖中,它们将在湖中度过大约一年的时光,然后再顺流而下进入大海。在湖中它们尽管东躲西藏,但大多数幼鱼依然逃不过被捕食的命运,进入湖中的每四条鱼就有三条被吃掉,只有一条能够进入大海。危险并没有停止,进入广袤的大海,也就进入了更加危险的领域。在无边无际的北太平洋中,它们一边努力地长大,一边每天要面对鲸鱼、海豹和其他鱼类的进攻;同时还有更加具有危险性的大量的捕鱼船威胁着它们的生命。整整四年,它们经历无数艰险,才能长成大约三公斤左右的成熟三文鱼。

  成熟之后,一种内在的召唤使得它们开始了回家的旅程。十月初,所有成熟的三文鱼在佛雷瑟河口集结,浩浩荡荡游向它们的出生地。自进入河口开始,它们就不再吃任何东西,全力赶路,逆流而上将会消耗掉它们几乎所有的能量和体力。它们要不断从水面上跃起以闯过一个个急流和险滩,有些鱼跃到了岸上,变成了其他动物的美食;有些鱼在快要到达目的地之前力竭而亡,和它们一起死去的还有肚子里的几千个鱼卵。最初雌鱼产下的每四千个鱼卵中,只有两个能够活下来长大并最终回到产卵地。到达产卵地后,它们不顾休息开始成双成对挖坑产卵授精。在产卵授精完毕后,三文鱼精疲力竭双双死去,结束了只为繁殖下一代而进行的死亡之旅。冬天来临,白雪覆盖了大地,整个世界变得一片静谧,在寂静的河水下面,新的生命开始成长。

  三文鱼的一生,充满了危险和悲壮,它们克服种种困难,躲避无数危险,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逆水搏击,回游产卵,为自己的生命划上句号。也许这样做是遗传和基因使然,并不是一种自觉的精神意识。但这一现象在人类眼里看来,依然令人感动,使我们思索和振奋。三文鱼的一生,贯穿着明确的生命主线:成长,不管各种艰难险阻的成长;经历,不管大海多么不可预测,也要从平静的湖水游向大海去的经历,去完成生命各个阶段的历程;使命,不管多少险阻都要完成一生的使命,返回出生地来繁衍后代,哪怕以生命为代价。这一生命的主线使得三文鱼的一生变得壮观。

  人类生命的过程中,也应该有非常明确的生命主线,我们应该努力成长,不惜一切代价使生命变得成熟;为了成熟我们应该去经历,经历自然、人文、社会和历史,使我们的生命变得完美;我们更需要使命感,活着不仅仅为了活着而已,我们生命的背后有使命存在,这一使命也许各不相同,但从终极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一致的,是为我们和我们的后代在和谐自然的世界中更加幸福地生活。也许我们不需要像三文鱼一样以生命为代价,但完成这一使命的神圣,却应该比三文鱼的回游产卵更加严肃和不可动摇。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需要成长,变得懒惰、无聊和平庸;有太多的人忘记了应该去经历,变得胆怯、狭隘和固执;有太多的人忘记了自己承担的使命,变得苍白、迷茫和失落。那些成千上万在三文鱼回游的季节来到河边的人们,在观看三文鱼生与死搏击的同时,是否从它们身上得到一点点感悟,并且重新开始思考自己生命的历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