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3:34 | 查看全部
有一种失败叫瞎忙

  在一个山谷的禅房里有一位老禅师,他发现自己有一个徒弟非常勤奋,不管是去化缘,还是去厨房洗菜,这个徒弟从早到晚,忙碌不停。

  但是这小徒弟内心很挣扎,他的眼圈越来越黑,终于,他忍不住来找师傅。

  他对老禅师说:“师傅,我太累,可也没见什么成就,是什么原因呀?”

  老禅师沉思了片刻,说:“你把平常化缘的钵拿过来。”

  小徒弟就把那个钵取来了,老禅师说:“好,把它放在这里吧,你再去给我拿几个核桃过来装满。”

  小徒弟不知道师傅的用意,捧了一堆核桃进来。这十来个核桃一放到碗里,整个碗就都装满了。

  老禅师问小徒弟:“你还能拿更多的核桃往碗里放吗?”

  “拿不了了,再放核桃进去就该往下滚了。”

  “哦,碗已经满了是吗?你再捧些大米过来。”

  小徒弟又捧来了一些大米,他沿着核桃的缝隙把大米倒进碗里,竟然又放了很多大米进去,一直放到都开始往外掉了。小徒弟才停了下来,突然间好像有所悟:“哦,原来碗刚才还没有满。”

  “那现在满了吗?”

  “现在满了。”

  “你再去取些水来。”

  小徒弟又去拿水,他拿了一瓢水往碗里倒,在小半碗水倒进去之后,这次连缝隙都被填满了。

  老禅师问小徒弟:“这次满了吗?”

  小徒弟看着碗满了,但却不敢回答,他不知道师傅是不是还能放进去什么东西。

  老禅师笑着说:“你再去拿一勺盐过来。”

  老禅师又把盐化在水里,水一点儿都没溢出去。

  小徒弟似有所悟。老禅师问他:“你说这说明了什么呢?”

  小和尚说:“我知道了,这说明了时间只要挤挤总是会有的。”

  老禅师却笑着摇了摇头,说:“这并不是我想要告诉你的。”接着老禅师又把碗里的那些东西倒回到了盆里,腾出了一只空碗。老禅师缓缓地操作,边倒边说:“刚才我们先放的是核桃,现在我们倒着来,看看会怎么样?”老禅师先放了一勺盐,再往里倒水,倒满之后,当再往碗里放大米的时候,水已经开始往外溢了,而当碗里装满了大米的时候,老禅师问小徒弟:“你看,现在碗里还能放得下核桃吗?”

  老禅师说:“如果你的生命是一只碗,当碗中全都是这些大米般细小的事情时,你的那些大核桃又怎么放得进去呢?”

  小徒弟这次才彻底明白了。

  如果您整日奔波,异常的忙碌,那么,您很有必要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先将核桃装进生命当中呢?如果生命是一只碗,又该怎样区别核桃和大米呢?”

  如果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核桃是什么,生活就简单轻松了。我们要把核桃先放进生命的碗里去,否则一辈子就会在大米、芝麻、水这些细小的事情当中,核桃就放不进去了。(励志小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3:46 | 查看全部
从零开始的勇气

  文/代连华

  台湾着名作家刘墉,不仅善于写作,还擅长绘画。他的书,居台湾畅销书作家之冠,而他的画,也频繁获奖。

  有一年,他的画参加台湾当代名家画展,被邀展的作品有张大千、黄君壁等着名画家的作品,而能参加此次画展,也证明作品是很有实力的。

  刘墉对此有些沾沾自喜,在展出过程中,有位关系极好的画家朋友,对他赞赏道:“你的画画得真不错,还是过去的样子。”只此一句,让刘墉很震撼。回家后,他不断地回味着朋友的话,“还是过去画的样子”,也就是说,自己的画没有新的突破,还是最初取得的成绩。

  刘墉重新审视了自己画画的历程,虽然获过奖,但多少还是靠聪明得来的虚名,毕竟有不足的地方,而自己又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令作品没有提高,仍然在原地踏步。

  是重新开始,还是继续撑下去?经过痛苦的抉择,刘墉果断辞去了中视的工作,离开台湾转去美国留学,决定从零开始。而之所以离开自己熟悉的地方,就是为了离开掌声,从而能更好地学习。

  无独有偶,台湾着名书法家曹秋圃,幼时即研习书法,小小年纪便已成名,18岁时,就开始教人写字,成名之早令人羡慕。因为他的盛名,前来学习书法的人络绎不绝,许多人也从中学到了许多。

  有一次,他的学生吴慈,在学习过程中,又将他的书法稍加润饰,写出来的字更加飘逸俊秀,引来众人赞赏。名师竟然不敌弟子,许多人并不敢承认这个事实,曹秋圃却坦诚相对。学生吴慈的精益求精,让曹秋圃从中悟出自己的不足,于是,果断放弃眼前的一切,重新研习书法,而那一年,他已经32岁了。

  经过几年的不断研习和苦练,终成一代名师,并开办了着名的“澹庐书房”,门下学生众多,在台湾名噪一时。

  当你拥有了名和利,并被光环笼罩的时候,突然间发现还有不足的地方,那么,你是否拥有从零开始的勇气呢?在作家刘墉及书法家曹秋圃身上,我们感悟到,虽然已负盛名,他们却勇于正视自己的不足。果断放弃已拥有的一切,甘于淡泊,从零开始,那份精神与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每个人都应有“自觉不足”的谦虚品德,而后才能积聚起“从零开始”的勇气,退回到起点,重新来过,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4:51 | 查看全部
用鼻尖谱写生命之光

  文/李静

  她出生后逐渐出现了一些行为异常,父母将她送到医院检查,却被诊断为徐动型脑瘫,这是独立生活能力最难的一种病型。父母带她跑遍了各大医院,几乎花光了家里为数不多的积蓄,可她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长大后,她经常将头贴在窗玻璃上,望着窗外车来车往,等待着家人回来。爸爸要赚钱养家,弟弟和妹妹都要上学,妈妈除了照顾她,还要种地,养猪。一个人在家时,她就用脚趾按遥控器选择频道,靠看电视来打发时间。等弟弟、妹妹放学回家,她就关掉电视,听他们读课文,听不懂的就用下巴翻看字典。

  就这么一晃,过去了20年。

  一天,妹妹新买的手机忘在了家里,她一个人在家实在无聊,就不停地看手机上的时间。前几次还好,这次她凑上前去想让不听使唤的手去触亮屏幕时,身体一下子失控了,鼻尖在屏幕上蹭了几下,没想到竟然触碰出了手机键盘,而且还打出了几个字母,这让她大为惊喜。父母第一次看到她如此开心地笑,就为她买了一部手机。在妹妹的指导下,她开通了微博。

  2011年4月的一天,她在微博上看到“微小说”大赛的消息,心中突然萌发一种冲动。她把微小说的内容编辑好存起来,然后再仔细看一遍有没有要修改的地方,没问题后就用短信的形式发出微博,起初每天只发一条,随着熟练度增加,逐渐增加到每天可以发出15条。

  一条短短140字的微博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容易的,可对于她,却是付出了全身的力气。她要用下巴调整手机的位置,用鼻尖触摸手机的键盘,每触摸一下都要抬头看看显示的字母是否正确,每打一个字母她就要花掉近20秒的时间,一天10个小时下来,紧贴桌子的胸口、颈椎和腰椎都会很疼。甚至有时为了凑近移动了位置的手机,她的身体经常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家人总是心疼地劝她停止吧,而她却总是笑笑,像个没事人一样继续用鼻尖触摸着手机屏幕。

  到2012年3月,她一共发了2600条微博,所有的微博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妹妹把她的微博一条条复制下来,编成一个文档,发给已是作家的小姨帮忙修改。这部被她命名为《阴谋》的近32万字的长篇小说在小姨的修改和点评后给了她很大的信心,她突然发现自己的人生也可以很精彩。

  有了家人和微博上网友的鼓励,她开通了博客并创作了12万字的武侠小说《千年屠刀》。在博客上写文章的速度快了一些,她半个月时间就写成了6000字的《彘人》上部。2012年11月,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完了7万字的自传《温暖人生》,仅一个月后,她又完成了两万字的短篇小说《许我爱丑颜》的初稿。2013年4月,自传《温暖人生》正在出版中,《许我爱丑颜》已修改完成,《彘人》下部也已经写了5200字。

  她叫黄扬,今年28岁。她用270万次鼻尖触摸出20余万的文字。在家人甚至是自己都认为今生就会如此时,一次鼻尖意外触碰手机屏幕带来的发现,让文字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妹妹经常摸着黄扬的鼻子说:“别写了,看你原本漂亮的鼻子,现在都塌了很多。”每每这时,黄扬总是笑着说:“虽然我的手和脚不受控制,但我还有一个灵活的鼻尖,我要让它像笔尖一样谱写出精彩的人生。”

  通过网络,黄扬的文字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认可,有记者采访时听说她的书要出版了,问她:“每天这样用鼻尖‘写’字多辛苦,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下来的?”黄扬略微思考了一会儿说:“我曾在电视里看到一棵几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千年古树,爸爸说它还是小树苗时也曾弱不禁风,砍伐者都觉得它不是好的原料,不愿用它,结果历经千年的风雨它终于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我也要做千年古树,我的鼻尖可以动,一样可以谱写出我的生命之光。”(励志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5:04 | 查看全部
把自己逼上绝路

  文/卢海娟

  我们一贯的做事原则是:别把事做绝,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我却觉得,要做,就把事做绝;要走,就走绝路。在绝路上求得新生,这不仅是一种侥幸,更是一种智慧。

  据说老鹰是这个世界上最长寿的鸟类,它可以像人类一样活到七十岁。但是,想活这么久,它必须从四十岁的绝路上走过来。

  四十岁,老鹰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准确地抓捕猎物;它的喙又长又弯,几乎啄到自己的胸脯;它的翅膀更是因为羽毛浓厚而变得沉重起来,甚至于难以飞翔。

  老鹰此时面对的是生命的绝地,它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蜕变过程。

  此时老鹰会拼却全力飞到山顶,在悬崖上做巢。之后,它开始用自己的喙击打岩石,让苍老僵硬的喙完全脱落。它要耐心地等在那里,直到新的喙慢慢长出。

  两个月后,新的喙终于长出来了,老鹰就用这新的喙一根一根拔掉鹰爪上拙钝的指甲。等到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再把羽毛也一一拔掉……五个月的痛苦涅槃,换来生命里新的韶华。被覆一身崭新羽毛的老鹰开始飞翔了,它终于摆脱了绝境,获得了新生,赢得了三十年的光辉岁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错的,绝路有时恰如一扇门,只要轻轻一推,就会打开,让我们看到别样的风景。

  曾经有一位朋友,她有个幸福的家庭,和老公同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可是好日子过了几年就走到了尽头——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老公与老板的女儿走到了一处,纠结之后只好离婚,在不大的一个单位,每天看老公与另外的女人卿卿我我,那份尴尬与伤痛自不必说,更可气的是,为了巴结老板,连同事们也有意疏远她。那段日子她心碎、孤寂又绝望,走到哪里都是无法摆脱的黑暗,连睡觉时都会从梦里哭醒。

  最惨淡的日子,她整天想的是用哪种方法自杀最能刺激那个负心的人,也让那些势力的同事心怀愧疚。

  当然,想到了死,也想到了生,最终,她选择逃离。

  因为到了绝路,她知道此时只能靠自己,以前不肯放下的架子也放下了,不肯求的人也求到了。当初觉得做不到的事,在她努力一番之后,竟然一一化解,不久她就离开原单位,去了省城一家更大的公司。

  再见到她时,她容光焕发,再也不是那个可怜的怨妇了。走过绝境,她变得从容豁达,处变不惊。心胸开阔了,智慧的大门也打开了,她成了能干的部门经理,并且即将组成新的家庭。提起前夫,她亦释然,说,从前我恨他,现在我感谢他。

  是的,没有那个男人的背叛,没有他制造的绝境,她大概一辈子都只能做他敛首含眉的小妇人,一辈子都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光辉灿烂的人生。

  有个水手曾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那是他第一次航海,他们的货轮卸货后,在返航的途中突然遭遇了大风暴,大家异常恐怖,急得团团转。

  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的货舱,立刻往船里灌水。

  水手们都以为老船长吓懵了——往船里灌水,这不是自找绝路吗?但慑于老船长的威严,还是半信半疑照着做了。

  那天,风暴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越来越满,货轮却越来越平稳,直至度过险境。

  水手说,那一次,他懂得了什么叫绝处逢生。

  事实就是如此,有时候,生路就藏在绝处,绝境不过是一个短暂的盲点。因此,千万不要低估那些无路可走的人!那些无路可走的人,只要还有勇气抬起脚来,并且坚定地落下,就会踩出千万条崭新的路来。在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敢于把自己逼上绝路的人,往往能找到一片异彩纷呈的生命绿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5:16 | 查看全部
把梦想展现在画布上

  文/王熙章

  20岁左右的时候,初出茅庐的他指着一幅最美丽的画作呼喊:“哦,上帝啊,如果我也能像这样在画布上实现自己的梦想该多好!”画的主人大声说:“画布上的梦想!你一定要知道,必须经过成千上万次的练习,才有可能将你的梦想展现在画布上。要想达到卓越,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不懈地努力。”

  弗朗西斯·培根记下了这句话,后来,他成为上世纪英国唯一的一位享誉国际且具影响力的画家。

  许多年前,一个小男孩儿进入了着名的哈罗公校,被插进了一个高于他年龄的班级。那里所有其他的孩子都比他多上了几年学,他的老师常常责备他的迟钝,但他所有的努力都没能使他在班级最后一名的位置上有所提升。最后,这个男孩儿开始学习其他孩子曾学过的初级课本。他把所有玩耍的时间和许多睡觉的时间都用来掌握这些书上的基本原理:他很快就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并最终成为哈罗学校的骄傲。

  那个男孩儿就是后来的英国着名语言学家威廉·琼斯爵士,他的雕像直至今天还立于圣保罗大教堂,因为他是欧洲最伟大的东方学学者。

  “生意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一次,美国着名航运公司威力斯的老板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被一个朋友追问。“秘诀?根本就没有什么秘诀!”这位航运公司老板回答说,“你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你的生意,并且勇往直前。”

  后来,那位朋友领悟,如果你想采取范德比尔特的方法,那就了解你的生意,专心致志,缩减开支,直到你的财富可以使你免于遭受商业危机。

  伟人的座右铭常常能使我们稍稍了解一些他们的性格和成功的秘密。“工作!工作!工作!”是画家乔舒亚·雷诺兹爵士和戴卫·威尔基爵士以及许多其他留名青史之人的座右铭。伏尔泰的座右铭是“永远工作”.意大利雕刻家迈克尔·安吉洛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工作狂,他甚至穿着衣服睡觉,以便一醒来就能跃起身去工作。他把一块大理石放在自己的卧室里,以便在夜里醒来或失眠的时候可以工作。他最喜欢的一件作品是一个坐在推车里的老人,老人的头上有一个沙漏,雕像上刻的字是“活到老,学到老。”即使在双目失明之后,他仍然让人用轮椅推着他去贝尔威德,亲手检查那些雕像。英国政治家科布登常说的一句话是:“我工作起来就像一匹一刻也不停歇的马一样。”据说,音乐家韩德尔的工作量是普通人的十二倍。

  有一次,一个女士向画家透纳询问他成功的秘密。

  “我没有秘密,女士,只是努力工作而已。”

  “这是一个许多人从来都学不会的秘密,他们之所以不能成功,因为他们无法领悟这个秘密。勤劳就是将世界由丑变美、将诅咒变为祝福的精灵。”

  看看巴尔扎克的经历吧。在孤独的顶楼上,他一直在贫穷和饥饿中努力并等待着,但无论是饥饿、债务、贫穷,还是挫折,都不能促使他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丝一毫的动摇。即使全世界都嘲笑他,他依然能够等待。

  “人们通常都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但其实更应该对勤劳心怀感激,”爱迪生说,“诸神将各种幸福定下了高昂的代价,而只有勤劳的人才能买得起。”

  努力地把梦想展现在画布上,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成功有时仿如一座隐形的宫殿,你看不到它的瑰丽宏伟,也不知道它座落何方。只有当你走完了所有必经之路后,它才会真实地呈现在你的眼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5:28 | 查看全部
做一个迅速蹿上去的人

  文/朱吉红

  胡敏,永远穿一件灰色或淡黄色的衬衣,衣领紧扣,讲课条分缕析,令人沉醉。1995年,他在国际关系学院任英语系副主任时,就开始去新东方“客串”.讲的是最枯燥,最不讨好的阅读理解,却让许多学生喜欢。1999年被公派到英国朴次茅斯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从1995年到1999年,他创立了四六级和考研培训等热门培训项目,从基层教师做到了中层、高层,拥有了自己的部门,培训教材更是绵绵不断。

  1999年,胡敏在新东方第一次领工资的情景富于戏剧性。创业时期,新东方学校所有教师的工资都是校长俞敏洪亲自发,有的在办公室发,有的则被请到家里发。叫到家里发是一种特殊待遇,表明他对该老师有特别的期待。那天,校长俞敏洪把他请到家中,指着小区140平方米的房子对他说:“你肯定能有这一天。我这房子不算什么。”

  真正让胡敏在“江湖”上名声远扬的,当属1999年的一场“雅思风暴”.1999年8月,他利用暑假自费赴英,拜访英国文化协会及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遍访当年留学时的校友,考察雅思发展前景,给出的建议使胡敏信心百倍。“托福是个帝国!”英国文化协会雅思总裁肖恩·海德给他重重的一棒,“不,雅思会异军突起,成为一个耀眼的明星!”胡敏心中已在构建另一个“帝国”.在英国期间,他走遍了几乎所有相关书店,购买了大量雅思考试书籍。离开英国时,他已经掌握了雅思的核心资源。

  1999年冬天,胡敏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专家团队编写雅思教材。那时,他在国际关系学院担着本科生、研究生课程,还兼着新东方学校的四六级考研、托福、雅思项目。偏巧那段时间得给生病住院的妻子送饭,得送岳母大人去西苑医院药检,还得送小孩去北大附小上课。5个月时间,他一边编写教材,一边带学校的研究生。他不断探索,自主研发,一举开创雅思体系的先河。2000年他正式来到新东方。2001年1月,教材正式出版。2月,胡敏开始在全国巡回推广雅思,所到之处犹如巨星莅临,很快,雅思风靡全国,图书市场供不应求。他一刻也没有停歇,继续带领研发团队夜以继日编写第二代雅思教材。2002年,雅思考生比上年增长了一倍,达到9万人。

  2004年胡敏放弃安逸的教授生活,创办北京新航道学校,成功打造了“中国雅思梦之队”,成为中国雅思培训产业化的开创者和领路人。后来,他不断对教材进行升级,先后推出第三、四、五代系列教材。雅思成绩得到美国900所大学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2007年中国雅思考试人数与托福考试势均力敌。“胡雅思”版权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购买,在中国掀起了英语史上最强劲的风暴,由他率先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英语培训教材及专着达百部之多,成为目前我国英语培训业内出书立着最多的英语测试专家和着名学者,被媒体称为“中国雅思之父”.

  一件事情,不能做得尽善尽美,别人也许会为自己开脱,胡敏却宁愿“用钢铁般的意志硬扛着”.胡敏常说:“做一个迅速蹿上去的人是我的性格。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相信命运最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锲而不舍,才会最终成功!”(励志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5:41 | 查看全部
越幸运,越努力

  文/文章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西安人,是一个典型的80后,我没上过高中。我邻居家有一个孩子,七岁,想学芭蕾舞,我陪着这小孩去学芭蕾舞。到了那里以后,那个老师就一直盯着我看。她说你这形象长得跟洋娃娃似的,应该去搞文艺啊。邻居回来就跟我爸妈说了,我就在我爸妈的威逼利诱之下去试了,之后老师就把我留下来,说:“这孩子不错,留下吧。”我就上了(陕西省)艺校。

  我很幸运,在艺校里拍了我人生中的第一部电视剧,是一个中学生的戏,叫《青春正点》。拍戏的过程中,我知道了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解放军戏剧学院,还有北京戏剧学院。我们组里有两位演员,当时演我们的老师,一位演员叫果静林,一位演员叫刘威葳,他们对我说:“你一定要去干这件事,考大学,要上这几所学校,这样你才能成为一个大家认可的演员。”后来我听了他们俩的话。

  来北京之前没觉得参加艺考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儿。走进中央戏剧学院校园的时候,我傻了,操场上几乎没空地儿,看着每一个姑娘都漂亮,每一个男生都一米八几的大个儿,又帅,就觉得自己就备受打击。考试时,有一个人出来指手画脚说你是多少考号,我说我是2237号,他说:“好,37同学,你们两个人是两口子吵架,在这吵架。”然后过来一女孩,那个女孩一过来就很疯狂地打我骂我。我当时在考场上就傻了。可能就是因为在考场上一个女孩对我这样,强有力地这样打我,养成了我一直怕老婆的习惯。结果那个考场留下复试的只有我一个人。也许老师觉得这个人太可怜了,然后我也很顺利地通过了三试。

  考场外,家长考生,人山人海。我觉得自己跟踩了棉花似的,看什么都不对焦。我爸问我:“紧张吗?”我说紧张。他说那有什么办法能排解你的紧张,当时我才十七岁,却说:“给我根烟吧!”我爸看着我说:“再过二十多天你就成人了,你就十八岁了。好!本来想等你成人之后慢慢地接受,现在鉴于这个特殊的事件我给你一根烟抽。”从我爸手里接过来的第一根烟,我觉得那根烟是我这辈子抽得最香的一根烟。

  当时是电影学院和中戏两个我都过了二试了,但就这两个学校而言,中戏是我想去的地方,我做了一件很冲动的事情就是在志愿卡上的八个志愿里全部填了中戏。我妈拿着那张志愿表看着我就哭:“你怎么可以这样!”她说:“儿子,你只要填上人家那学校,人家那两个学校不要你,你还有地儿去,如果你不填呢,你可能就得在家再待一年。”我说我宁愿再待一年也要去中央戏剧学院。

  在西安考区,我有一个同学,他也考了中戏。在七月的十八号还是二十号,他就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一个电话打过来:“文章你拿到了吗?”我说:“拿到什么?”“我被录取了,文章!再见!”特别损。我当时心就凉了,我爸就说要不你出去散散心吧,给你一千块钱。我说一千块钱,好。他问,你想去哪?我说北京。到了北京,下了火车我打了一辆车,来到东棉花胡同,站在中央戏剧学院门口看着,我就在想:哎呀!你怎么不要我啊?你要了我吧!当时看到学校里一些学生,有打篮球的,也有踢足球的。一看有人踢足球,我立刻在学校的长椅上,把短裤换上了,跟他们踢,有一些师哥就“哎,同学!哎,同学!”地喊着,我觉得能融入他们当中真的特别有那种集体荣誉感。

  在回西安的前一天,晚上十点半,我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正吃烤串喝啤酒呢,我妈半天没说话,我说:“喂,怎么了,怎么了?”我妈说:“考上了!”那一刻我哭了,我在一个烤串摊前哭了。电话那头我妈也哭了,我觉得太好了!回到西安我打了个电话给我那同学,我说:“我考上了!咱们一起吧!”

  来到北京觉得,戏剧学院嘛,都像我们这样的人,就学呗。我的第一堂台词课,老师一进教室先跟我们说:“台词呢要用气,从你的丹田出来,要让最后一排的观众都能听见,光靠你的嗓子是不行的。”我们班的所有人都躺在一个大教室里,人挨人。老师说:“好,现在呼吸,大家寻找睡觉的感觉,这个感觉要很自然,要让你的气息通畅。”我就睡着了。

  后来老师很严厉地告诉我:“文章,第一年是咱们学校的甄别期,四门主课只要有一门不及格就要被甄别。我现在告诉你,我会给你不及格。”第一堂表演课我就收到了这样一个噩耗,这预示着我第一年上完就得回家。接下来的台词课,我都非常非常努力,想博得老师改变对我的印象,结果我还是没能改变了他,他还是给了我一个不及格。第一学年放假回到家里,我很忐忑。我们学校当时是那种电汇的学费,我说:“妈,该去汇学费了。”我妈说:“好,我去汇学费了。”我在想:学校会不会把单子退回来,或者把学费退回来?如果退回来我就惨了。开学后,到了学校,我又想:学费会不会在报名的时候被老师退回来?也没有。我也顺利地在学生证上盖了戳。我又想:是不是真的要等开学典礼之后才来处理我们这些学生呢?因为我知道有六个不及格的,后来我们才知道因为戏剧学院是一个非常非常有人情味儿的地方,在这一年里,老师会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觉得大家适不适合吃这碗饭,所有老师都说文章普通话挺好,就是学习态度的问题。后来我们这六个人都被学校留下了。我开始认真地去学台词,认真地上声乐课,认真地交表演作业。第三学年的上学期,很荣幸地,我的台词拿到了全年级第一名。我的表演也获得了一个很高的分数。

  不管我是如何选择的这个行业,我是怎么考上的大学,我觉得:第一,我是幸运的;第二,我觉得我不能辜负一种幸运。所以我才要努力,我很幸运地认识了身边的很多帮助我的,鼓励我的,包括用各种方式去不喜欢我的人,我很感激这些人,因为没有这些人,我很难去看清楚我自己。

  从2008年拍《雪豹》到今天,我从事了很多非演员的工作。比如说编剧,比如说我作为导演拍的《小爸爸》,从事了很多,因为我喜欢我有兴趣,所以我去做,但是我想掏心窝子地跟你们分享一句话就是:只要你想,你就必须要去做。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年轻人,我们必须要拿到这个时代的话语权,才能去展示我们的梦想。你们现在面临的是马上要毕业、走上社会,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去做,或者说到一个公司里做着你自己的本职工作,当你觉得干得没劲时,一定要在工作中找到你的乐趣。永远要寻找你在枯燥的过程里头你的一个亮点。我们是年轻人,如果你不做,你就不配做年轻人。你现在不做,等你老了你一定后悔。(励志故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5:59 | 查看全部
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

  抱着冰冷的女儿,素素的妈妈刘毓精神彻底崩溃。把一个“笨”女儿送进全国知名学府,再让她进入大连知名的律师事务所,母亲付出了多少心血啊!可女儿毕业才一年,就用这样的方式回报母亲的深恩!

  不惜一切让女儿智起来

  今年50岁的刘毓,是同龄人中为数不多的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因教学成就突出,一路获得破格提升,35岁那年就晋升为教授,担任大连某大学工商管理系副主任,是该校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中层干部。爱人梁军是公务员,如今已身居高位。夫妻俩的事业成就让许多人羡慕甚至嫉妒。

  1984年,刘毓生下女儿,取名梁素素。她对丈夫说,咱们家的孩子一定要比别人家的优秀。

  然而,女儿的表现却让刘毓大跌眼镜:1岁7个月了,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想跑的时候,素素还走不稳。

  除了走路不行,素素的言语能力也发育迟缓,别人家的孩子已经会喊“阿姨、婆婆”了,素素连“爸爸、妈妈”也不会说。女儿的表现让刘毓很窝火。

  真正让刘毓失望是从素素上小学开始,每次考试,那些稍稍需要动些脑筋的试题,素素总是得不到分。

  为了让女儿聪明起来,刘毓成了各种脑保健品的忠实拥趸,每天逼着素素吃各种补品。不过,学习成绩没有上去,孩子却早熟起来,小学四年级就有了初潮。最后,还是医生朋友强烈建议,刘毓才停止了对女儿的“健脑工程”.

  但她并没有因此停止对女儿“优秀工程”的打造,她把女儿的业余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请了各科家教对女儿进行一对一辅导。

  请家教的结果很显着,小学五年级第一学期,素素破天荒地考了个班级第一。

  素素被老师当作班级里的“黑马”选去参加全区的智力竞赛。竞赛中,素素居然一次抢答器都没有按上,因为她还没听懂题,其他的同学就已经知道答案了。

  在后来写的一篇日记里,素素回想起这件事心里感慨万分:我反应慢,在团队活动里总是拖后腿的那一个。可是,妈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她总认为她和爸爸都是精英,按照基因遗传,我怎么可能不聪明?所以,父母能干并不一定是好事,我不快乐,她也活在辛苦当中。

  书呆子上了名校

  1997年夏天,素素好不容易上了初中,刘毓用尽家里所有的积蓄,为素素请来大连市数一数二的各科家教老师。到了最后,素素被训练成只要一看到试题的前半部,就知道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所以,每次考试,素素都能取得班级前五名的成绩。

  刘毓总算满意了。她在拿到女儿成绩单的那一刻,对素素说:“你的聪明真是被妈妈强行挖掘出来的。”

  2000年,素素考入大连第二十四中学。上高中的第一次月考,素素居然门门不及格。为此,班主任老师和刘毓进行了认真严肃的对话。当老师不经意地说有人怀疑素素是通过知道考题的方式考入第二十四中学时,刘毓暴跳如雷:“我可以根据这句话告你诽谤!”说着,她硬是把老师拖到校长室,一番唇枪舌剑,最后素素班主任向刘毓道了歉。刘毓借机向校长提出:“这样对素素有成见的班主任,不适合做我女儿的老师。这件事我可以不向教委反映,前提是把素素调到高一(六)班。”

  高一(六)班是尖子班,就这样,本来就跟不上进度的素素被调到了尖子班。不到一个星期,向来对妈妈言听计从的素素告诉妈妈:“我要退学。”刘毓一听,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素素却相当坚定:“老师讲的东西,我根本就听不懂。高中的课程对于我来说,真是太难了。我想上职校学护工,将来到养老院工作。”素素的话差点儿没把刘毓噎死。

  梁军试图说服刘毓尊重孩子的选择,可是刘毓的反应相当强烈:“比咱素素差一万倍的孩子都能上大学,她怎么就不能?我告诉你梁军,除非我明天就死了,否则,我一定要素素上大学,而且是名校!”

  苍天不负有心人,2003年,素素考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刘毓大哭一场。梁军更是对刘毓感激不尽:“如果不是你,女儿就废了。”

  拔苗助长

  大学的生活为素素开启了另外一扇窗,她希望没有妈妈的安排,尽情享受大学生活。可是,现实很快扑灭了素素的希望。第一个学期结束,素素是全班惟一一个高数没及格的人。

  于是,素素的大学生活过得依然如高中般,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她在日记里用“可怜”来形容自己和妈妈:聪明的妈妈生了个不聪明的孩子,不肯接受现实,可怜。不聪明的孩子有个聪明的妈妈,被拔苗助长,可怜。

  大四吃散伙饭的时候,素素喝了很多很多,轮到她发表毕业感言时,她的发言让很多同学红了眼圈。“毕业了,大家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走向社会,自力更生了。而我最高兴的是,终于可以不用学习了。这16年的读书生涯太累了,累得我很多次都不想活了……”

  刘毓托了各种关系,将素素弄进大连一家专事海事官司的律师事务所。素素的师傅是业界十分有名的律师,对下属的要求非常严格。

  上班第一天,师傅交给素素一个任务,给加拿大一个客户发邮件告知官司进展,并让对方提供一份新资料。这任务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是小事一桩,可是对素素来说,实在有些为难。因为她外语水平一般,《海事法》又非她大学时的专业,邮件中的很多用语她都没有把握。见师傅很忙,素素就向别的同事求助,可是得到的回复是:“我很忙,你应该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晚上,师傅回来了,素素只好实情相告,师傅当时就有些生气:“你做不了,为什么不求助别人?你知道耽误一天,得损失多少佣金?”当素素告诉师傅同事不肯帮忙时,师傅更火了:“你平时不注意交往,人家凭什么帮助你?是不是还要我教你如何向别人求助?”

  素素的眼泪再也止不住了,她能感觉到很多同事都在外面向屋里观望,一个念头在素素脑子里产生:单位里再也不会有人看得起她了。

  回到家里,素素对妈妈说:“妈,我不想在这个单位做了,我根本胜任不了。”刘毓一听就火了:“你堂堂一个中国政法大学毕业生,才工作一天,就说这样的话,不觉得丢脸吗?”

  像以往一样,素素就是有一万个不愿意,也不得不服从妈妈的安排。

  2007年12月25日,事务所举行圣诞Party,许多人都将其视为展示才华、增强人脉的机会,都拿出各种看家本领。可是,当主持人点到素素时,她尴尬地站在台上,实在想不出自己有什么特长可以展示,最后,她给大家背了一首唐诗才解了围。素素明显感觉到,打那天开始,她彻底沦为公司里可有可无的人。“可有可无”地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她再次想到辞职,想去乡村小学做一名教师。

  但妈妈再次断了她的念头:“留在一个好单位,你才可以找一个条件好一些的对象。你放心,只要你不辞职,碍于你爸的情面,这个公司永远不可能把你扫地出门。”

  2008年10月16日下午4时21分,素素从单位21楼飞身而下,当场身亡。几天后,刘毓才在自己的邮箱发现素素自杀前发来的一封邮件,内容很简短:爸爸妈妈,我一直希望可以成为你们希望我成为的那种人,可是,我始终成不了那种人。我很累,我一直活在不属于自己的圈子里,别人的优秀都是用来突出我的愚笨。太累了,就想休息,或许在天堂可以找到我的同类,不聪明,但活得很快乐。

  这些文字,让刘毓久久无法平静。接受笔者采访时,这位母亲含泪说:“我把家丑外扬,只是想用女儿的生命换来其他家长的警醒。土耳其有句谚语:上帝为每只笨鸟都准备了一根矮树枝。这是从素素日记里看到的一句话。可是,我偏偏让她去够那根本不属于她的高枝儿,结果,她最终从不属于她的高处摔了下来。回头想想,我不就是希望她幸福吗?用这个标准去衡量,什么成绩、名校,一点都不重要。吃糠咽菜的生活,只要她喜欢,又有什么不好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6:13 | 查看全部
没什么能阻挡你成功

  文/周礼

  他很不幸,出生刚刚8个月,就因一场疾病失去了光明,使自己彻底陷入了黑暗的世界,以至于长大后,在他的脑海里竟没有一丝影像和颜色的记忆。除了无边的黑暗,他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不知道花儿有多美丽,甚至连看一眼自己的妈妈都成了平生最大的奢望。

  他的童年是苦涩的,没有人能体会他的内心有多么自卑,有多么脆弱,有多么痛苦。他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怜、最不幸的人,别人一生下来,就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就可以看见世上的一切,而自己连爸爸妈妈长什么模样都不知道。因为看不见,他常常被碰得鼻青脸肿,常常被摔得头破血流,常常被别人嘲笑和欺负……他不知道自己将来还要面临多大的痛苦和磨难,未来对他来说实在太可怕了,他的眼里一点儿希望也没有。

  每每看到他孤独、绝望、无助的样子,母亲的心就碎了。从内心讲,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呢?可是,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只能接受现实,扬长避短,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够独立生活的人。母亲忍着眼里的泪水,鼓舞他说:“孩子,虽然你看不见阳光,但你可以让自己的心里充满阳光;虽然你不幸失去了光明,但你还有双脚、双手、鼻子、耳朵和嘴巴,更重要的是你还有一颗聪慧的脑袋,你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甚至取得事业的成功。”

  妈妈的话让他幡然醒悟,尽管他看不见任何东西,但他的触觉和听觉非常好,记忆力也相当不错,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长处,过跟正常人一样的生活。于是,他开始主动配合妈妈,跟着她学穿衣服,学走路,学煮饭,学做家务,学读书,学写字等。虽然他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努力,承受了常人不能承受的痛苦,但他最终学会了行走和照顾自己,他非常开心,也渐渐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在母亲的教育和引导下,他的性格变得乐观而坚强。有一次,他跟着奶奶到外地去玩,一群不懂事的小孩追着他喊:“小瞎子,看不见!小瞎子,没出息!”奶奶听后心里十分难受,想找那些小孩的家长算账,但他微笑着对奶奶说:“奶奶,算了吧,我本来就是瞎子,他们没有说错,就让他们这样叫好了!”

  8岁那年,父亲给他买了一台电子琴,他欢喜异常,爱不释手,每天都要弹上好几个小时。他的音乐天份极高,一首曲子练习几遍,就能准确地弹奏出来,并且还能弹出从收音机里听来的歌,音符和节奏都很到位。母亲十分高兴,还专门给他请了一个音乐老师。但是,随着课程的繁复,学习的深入,难度的增加,他开始懈怠了。毕竟练琴是辛苦的,枯燥的,泛味的,更何况他还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孩子。

  见此,母亲问他:“你喜欢练琴吗?”

  他点点头说:“喜欢。”

  母亲说:“既然你喜欢,就应该坚持到底,做到有始有终,不要一遇到点困难就想到退缩放弃。如果你不能坚持,怕苦怕累,那你做别的事情也会如此。这样下去,你就会一无所长,那将来能干什么呢?”

  他听后,惭愧地拉着母亲的手说:“妈妈,对不起!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从那以后,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如一地做一件事情。十几年后,他终于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成了一个举世瞩目的明星。

  他就是集作词、作曲、演唱、乐器、模仿、主持等众多才艺于一身,被誉为艺界奇才的盲人歌手杨光,2007年他获得了《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2008年他受邀参加了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同年还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演出,2010年他又参加了广州亚残会开幕式演出。一路走来,杨光用歌声告诉大家,虽然他看不见阳光,但他的心里充满了阳光,只要自己不抛弃、不放弃,没有什么能阻挡你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0 14:46:23 | 查看全部
征服海洋,你必须要先拥有鲨鱼的颌

  文/查一路

  谈起史提芬。史匹堡的电影《大白鲨》,美国人至今心有余悸。大白鲨凭一张嘴称霸海洋,一龇牙就能咬碎猎物,令海洋众生望风披靡。在人们印象中,鲨鱼如此厉害,全赖它一口锋利的牙。

  最近,美国的研究人员的研究表明,鲨鱼的牙固然是其利器,而颌部巨大才是它咬定猎物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这个大腮帮子的家伙,厉害在哪?答案是,就厉害在它的大腮帮子上。华盛顿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狮子和老虎的牙要比鲨鱼锋利数倍,而咬劲显然又比鲨鱼弱了数倍。

  如此,鲨鱼称霸海洋的原因已呈于目下,鲨鱼咬住目标,这跟所有啮齿动物追逐猎物没什么区别。区别在于鲨鱼有巨大的颌部,颌部有强劲的肌肉,肌肉收缩产生强大的力,将目标牢牢地固定。

  我在想,在商业时代的成功,同样有类于鲨鱼征服海洋。跟定目标,这并不难。困惑的是,在茫然无知中,自己的目标却成了别人的美餐。一个猎物,总有几个征服者试图去追逐,而成功者往往只有一个,成功在哪儿呢?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日本和美国的汽车商,都把目光锁定住北美的汽车市场。而当时日本的汽车产量小,在北美市场占有的份额不到百分之四,美国的汽车商根本没把日本汽车放在眼里。看起来,美国汽车商的“牙”,比日本的要锋利。然而,最终能咬住的并不是有着锋利的牙的美国汽车商。

  日本汽车商,把功夫下在如何强壮和扩大自己的“颌”上,他们暗暗地做一些基础工作,在外围发力。首先做周密的市场调查,在此基础上,根据北美人的生活习惯,设计出不同层次,不同人群需要的各种款式汽车。

  当这种强大的“颌”突然发力的时候,日本汽车商的“咬劲”,是美国汽车商的数倍,一时间日本汽车大举进军北美市场,美国汽车商的“牙”松开了目标,几乎被日本汽车商挤出了北美市场。此刻,懊悔已无济于事。因为目标虽咬住,怎奈没有强大的“颌部”发力支撑。

  看来,明晃晃的利齿固然令人生畏,是否最终能咬住目标,还要看其有多大的“咬劲”,而“咬劲”的大小取决于“颌部”的大小和强劲的程度。

  像鲨鱼一样去征服海洋,需要锋利的“齿”,更需要不断给利齿提供力量源泉的宽大强劲的“颌部”。因此,在攻击目标前,需要我们把自己的“颌部”锻造得更大更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