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49:24 | 查看全部
电梯哲学
时间:2014-03-24 作者:未详 点击:1917次

  看美国影视剧,你会发现,刻薄、粗鲁的人总是在看着有人赶来时,故意关上电梯门,把人关在门外。
  我在纽约坐电梯很少会碰关门键,通常会按着开门键等人。早晨没睡醒或心情不好时,也只是站得离门远一些,想自己的心事,万一有人恰好被关到门外,也怪不到我头上。
  
  北京的规矩则恰好相反。
  我在那里的第一天,就因为进电梯后袖手站到一边,没有按关门键而遭人白眼。那人虽没说什么,但他的眼神和用力按键的动作,已把他的不满表达得很清楚了。我很快发现,在北京,几乎每个人上电梯后的第一件事,都是按关门键。
  
  一天早晨,我按着开门键等一个年轻人进电梯,但他上来后,一只手指就粘在了关门键上,每次门刚开,他就开始按关门键。
  我不觉得他是故意的,因为他好像是在下意识地重复一个习惯动作。
  对他来说,那一刻再没有比节约几秒钟时间更重要的事情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49:35 | 查看全部
当纸胜过钢铁
时间:2014-03-25 作者:未详 点击:2010次

  如今,各种排名变得很流行,已成了我们竞争环境的一部分。最好的学生、最好的大学、效益最好的公司,等等。在给所有东西排名时,一条原则贯穿其中:强胜弱,硬胜软。但也有例外:叶片可以穿过坚硬的钢筋混凝土,一个微笑比枪指着头更能化解敌意。柔弱如纸的,却可战胜坚硬如钢的。
  
  让我们设想一个故事。

  19世纪,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受到了空前的限制,我们故事中的皇帝决定向欧洲发难。于是,他求助于距当时已200多年的《武备志》,这是中国综合性的军事论著,描述了中国南部的战争,那里地形陡峭无比,重甲的武士寸步难行,必须轻装上阵,战士们前行的同时还需抵御敌人的攻击。
  
  我们故事中的皇帝找到了解决方案,乍一看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纸。纸?皇帝知道他遇到的部队是穿着钢盔铁甲的。“高端盔甲”,盔甲的标准套装,将穿着者完全包裹在里面。这种盔甲是钢铁在高温下锻造而成的,重量超过20公斤。那么皇帝怎么可以相信,他的纸盔甲士兵能抵御刀剑强弩这些武器呢?
  
  一个德国电视团队希望找到答案。他们重制了中国的纸盔甲,并雇了两名特技人员,一个使用中国的纸盔甲,另一个使用金属盔甲。穿纸盔甲当然不仅仅是用张纸包裹着身体,而是使用桑树产出的优质纸张。纸反复对折直至达到158层,之后装配连接在一起构成一副完整的盔甲。中欧战士的对决谁会胜出呢?
  
  两个特技演员中,名叫赛罗的,穿着中国的纸盔甲,名叫伯恩德的,穿着欧洲的钢盔甲。出于安全考虑战斗从用钝刀对抗开始。战斗开始后,区别很快显现。伯恩德身着沉重盔甲,需要不少时间移动。赛罗身着的纸盔甲仅仅3公斤重,移动起来灵活得多而且消耗的能量也少得多。在室外阳光下,伯恩德不得不处理另一个明显的不利之处:盔甲内的温度在几分钟内就升至约34摄氏度。毋庸置疑,在持续几小时的战斗中,武士常会死于中暑。
  
  尽管战斗越演越烈,剑对于纸盔甲的影响却并不大。最终,纸盔甲获胜。穿中国纸盔甲的武士几乎毫发无损。但是如果使用更重且锋利的武器呢?比如枪,它两头是锋利的刃片,用以攻击骑士。尽管赛罗被短距离刺到,纸盔甲却毫发无损。
  
  最后是中世纪最强大的武器:长弓配上令人畏惧的波特金箭,前后附有箭头,时速可达每小时300公里,在中世纪,再没有比它更快更危险的兵器了。最终,箭对纸盔甲起了作用,但仅仅是个刺痕,并不能伤害武士。
  
  试验的结论让人惊讶,欧洲铁甲武士战胜中国纸盔甲军队的机会,很渺茫。纸盔甲将中国战士紧紧保护起来。
  
  现实中,对抗并未发生,中国从未尝试征服欧洲。

  尽管如此,作为故事,它仍可告诉我们一些哲理。
  在竞争中,明智之举是以智取胜。
  不要用钢盔甲禁锢自己,而要用轻便灵活的材料。
  纸,完全能战胜钢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49:46 | 查看全部
人是歧途
时间:2014-03-26 作者:未详 点击:1152次

  也许,人,就是歧途。因为人是欲望的化身,没有欲望也就没有人。
  
  人,未必就高于其他动物。见一头牛被奴役,便可想到人也在被命运奴役。见一只鹿自由快乐地消磨光阴,便可想到,人的一切所为,也正是为了快乐地消磨由一生光阴铸成的歧途。就像坐着长途的列车,空洞的时间难熬,便玩着扑克牌,玩呀玩呀,那煎熬的时间就在快乐中过去了,注目再看时,好了,到了,大家散伙下车,扑克牌再无意义了。当然,把扑克牌换成书也行,换成沉思也行,换成辩论和正义的战斗也都行。
  
  那么,比如鹿,比如鱼和鸟,它们“快乐地消磨”的方式,(www.rensheng5.com)凭什么说一定低于人的方式呢?很怪。唯有想到自己是人这一无可争辩的事实时,才相信自己的方式的必要性。万物平等。人为自己留一颗骄傲的心,人为自己设置美丽的理想,只是更利于“快乐地消磨”罢了,绝不是说人可以傲视一只坦然而飞的鸟,或一条安然入梦的鱼。
  
  也许上帝设计了这歧途是为了做一个试验:就像我们放飞一群鸽子,看看最后哪只能回来。或者是对他的孩子们的一次考验:把他们放进龌龊中去,看看谁回来的时候还干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49:56 | 查看全部
不要轻易考验人性
时间:2014-03-27 作者:未详 点击:1779次

  芬森是丹麦著名医学家,也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位临床医生。到了晚年,芬森准备寻找接班人。在助理乔治的配合之下,芬森从很多慕名而来的医学界才俊中选了一个名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是,医学研究十分枯燥,芬森有点担心这位年轻人不能坚持。
  
  乔治建言道:“先生,据我所知,哈里家境贫寒,您不妨请您的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看他会不会心动。如果他被金钱所诱惑,自然不配做您的弟子。”
  
  然而,芬森却说:“谢谢你的提议,但是我不能采纳。我一直很赞同一个观点: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我虽然比哈里名望大,却也不能百般考验人性。他出身贫民窟,怎么不会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说,给你一个高薪的轻松的工作你干不干?而且答案必须是否定的。那对他来说,内心肯定是纠结的,因为他要在现实生活与梦想面前作出两难的选择。而他跟着我研究医学,根本不必到那一步,我何必苛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若干年后,哈里也成为丹麦十分有影响力的医学家。
  
  有一次,哈里听说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这个故事后,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利益做饵,来评估我的人格,那么我肯定就掉进这个陷阱了。因为,当时我的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一个聪明的人,不会让友人在自己与利益中作选择,而是竭力创造彼此共同的利益;

  只有愚蠢的人,才去考验别人的人性,然后,两败俱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50:06 | 查看全部
留一点才有活路
时间:2014-03-28 作者:未详 点击:1037次

  清朝时,安徽有个叫郑经的药商,从药农手中把药材收购上来,加价批发给那些零售药材商铺,从中赚取一些利润。药材的行情很不稳定,时高时低,有的时候,药商按正常价位从药农手里收购的药材,没过几天,市场行情就跌了,很多药商不管市场行情如何,依然按正常价位把药材批发给零售药材商铺,至于商铺是赔是赚,他们就不管了。但郑经却从来不那么做,如果市场行情跌了,他就会把药材低价位批发给零售药铺,哪怕自己不赚钱也要这样。郑经说:“做人、经商,都要想到给别人‘留一点’,让别人有活路,自己才能有活路。”正是由于坚持给别人“留一点”的原则,很多零售商铺都感激他的仁义,他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
  
  明代有个叫于成的县令,他手下有个叫江财的听差。有一回,于县令办理一桩豪绅侵占贫民土地的案子,豪绅的家人便请托江财为豪绅打点,于是便几次请江财到家中喝酒,这事被于县令知道了,有一天,他便对江财说:“听说你现在经常喝酒,酒喝多了伤身,还是适可而止吧!”江财听出了于县令的弦外之音,满脸愧色,从此再没有到豪绅家喝过酒,也没再帮豪绅说话,从而使案件得到了公正的处理。事后,有人问县令,当时为什么不直接批评江财?于县令说:“如果我当时话说得太直白,会让他颜面尽失,我只点到为止,批评人的时候想着给人‘留一点’,更有利于别人改正缺点。”
  
  “留一点”的交际方式,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处世哲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50:15 | 查看全部
世界是属于弱者的
时间:2014-03-28 作者:未详 点击:1752次

  蜥蜴太弱小了,几乎比它大的动物都是它的天敌。但它却在地球上生存了上千万年。蜥蜴的生存之道无非两个字:适应。它可以随环境变化而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肤色,在黄土地上,它的颜色是黄褐色;在草丛中,它的颜色则是绿色的……能够变色的蜥蜴常常让它逃过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劫难。
  
  在经济学上,有一种“蜥蜴”哲学。这是一位经济学教授讲的。他说,在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为什么小企业的盈利点要比大企业的高?原因就在于小企业更具有适应性,它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教授称之为小企业的蜥蜴化生存之道。
  
  人生有时候也需要掌握一点儿蜥蜴的生存哲学。

  这个世界的生存法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非强者生存。

  恐龙高大,但它却灭绝了。

  相对于强者来说,弱者有更多的选择和妥协,因为懂得适应,就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美国通用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说:这个世界是属于弱者的,因为弱者最懂得适应。

  也许真是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50:24 | 查看全部
喝水决定成败
时间:2014-03-29 作者:未详 点击:2279次

  宋辽开战时,行军过程中如果发现水源,双方喝水的方法截然不同:

  宋兵看到了水,往往不顾一切地把刀枪往地上一丢,就趴下来像青蛙似的咕咚咕咚喝个痛快。

  而辽兵看到了水,则会冷静沉稳地用右手紧握刀枪,半蹲下身来用左手撩起水往嘴里送,这种喝水方式,可以让他们随时保持对敌人的高度警惕,一旦发现有宋兵来袭,就能用最快的时间作出反应,以最短的时间站起来迎敌。

  但是像宋兵那样喝水,敌人一旦突然来袭,只能乱作一团。

  
  虽然行军时不是每次喝水都会遇到敌人来袭,但是,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好防范的准备,却是战场上必不可少的基本心理素质。
  面对虎视眈眈的强敌,宋军在喝水的细节中,显现的却是一派自由散漫、麻痹大意的不良习气,犯了兵家之大忌。

  一个忽视细节、毫无章法的团队,焉能不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50:35 | 查看全部
宫崎骏经典动画哲理语录
时间:2014-03-30 作者:未详 点击:1391次

宫崎骏经典动画哲理语录:

  快乐的人不是没有痛苦,而是不会被痛苦所左右。
  
  也许只有夜晚一床温暖的棉被和一个好梦,才可以慰藉每天有太多不如意的我们。
  
  宁愿跑起来被绊倒无数次,也不要规规矩矩走一辈子。
  
  只要内心不乱,外界就很难改变你什么。不要艳羡他人,不要输掉自己。
  
  一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大抵是因为,那里有你深爱的人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成熟的标志不是会说大道理,而是你开始去理解身边的小事情。
  
  做不了决定时,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那年,未来遥远得没有形状,我们单纯得没有烦恼。
  
  决定我们一生的,有时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
  
  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自己永远是自己的主角,不要总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
  
  走走没去过的地方,看看没看过的风景,有一天回头看,你一定会感谢当初的毅然决然。
  
  不要只因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要达到的远方。
  
  内心强大,才能道歉,但必须更强大,才能原谅。
  
  有些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路并没有错,错的只是选择;爱并没有错,错的只是缘分。
  
  一个人害怕的事,往往是他最应该做的事。
  
  十年前的你是谁,一年前的你是谁,甚至昨天你是谁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你是谁和明天你将成为谁。
  
  做一个开心的人,开心到别人看到你也会变得开心。
  
  人最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未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50:43 | 查看全部
待人的玄机
时间:2014-03-30 作者:未详 点击:1643次

  弟子问:
  
  “师父,您有时打人、骂人,有时对人彬彬有礼,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吗?”
  
  师父说:
  
  “对待上等人直指其心,可打可骂,以真面目待他;
  
  对待中等人要讲分寸,最多隐喻他,他受不起打骂;
  
  对待下等人,要面带微笑,双手合十,他很脆弱,心里装不下太多指责和训斥,只配得到世俗的礼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5 14:50:54 | 查看全部
哈佛大学的一堂生命智慧课
时间:2014-04-01 作者:未详 点击:3316次

  参加一次灵修课程时,讲师与我们分享了一堂哈佛大学的生命智慧课。
  
  课程伊始,哈佛大学的教授便模拟了一个场景问现场的听众:“假设现在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微风徐徐,你正坐在小区内的一棵大槐树下,对着前面一块特殊的岩石写生。正当你非常享受自己的艺术创作时,突然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闯入了你的视线,一屁股蹲坐在岩石上,这时,你会选择继续绘画,还是选择生气?”
  
  多数人选择了继续绘画,说:“相信这个乞丐等一会儿就会走了。”
  
  教授继续问:“假设你依然心平气和地绘画,可是,一只飞行而过的小鸟,从空中滴落一坨鸟屎下来,正好落在你的画纸上,这时你会怎么办?是将其小心地擦拭掉,还是保持冷静,抑或愤怒?”
  
  多数人表示内心很气愤,但为了将艺术进行到底,又何况是小动物,就自己把鸟屎擦拭掉,一笑而过吧。
  
  教授面露微笑,继续发问:“假设你现在依然可以静心创作,但是,事与愿违,正在你要用笔去深入勾勒线条的时候,不知哪个业主没注意,从楼上往下倒了一大盆水,非常不幸,你全身都被浇透了,画架上的画纸也破了,你根本没法继续再画画了,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做?”
  
  “而且糟糕的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倾盆大水倒下来时,那个脏乱的乞丐因坐在你前面而滴水未沾,他看到你被淋成了落汤鸡,站了起来,用手指着你,捧腹大笑,甚至嘴里还嘲讽着你。请问,这个时候,你会如何?”教授进一步反问道,“如果觉得再也受不了的,请举手!”
  
  “刷”,全场的人都举手了,各种表情都有,但都带着气愤。
  
  这个时候,教授建议大家静默5分钟,5分钟后,教授慈祥地开口了:“亲爱的朋友们,为何你们都会愤怒呢?为何你们不重新支起一个画架,然后将前面所发生的这一幕幕都画进你们的画中呢?这是多好的灵感和素材啊!因为这幅画告诉了大家,在我们生活中的愉悦的时光中,很多都是假象,都会遭遇突如其来的,甚至是接二连三的困惑、风雨与霹雳,可是,当我们沉住气,以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让子弹在黑暗中多飞一会儿时,你会发现,生命的曙光和奇迹就又重新来临了,雨后的彩虹更加美丽,不是吗?”
  
  现场沉默了十几秒后,继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