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2:23 | 查看全部
人人可以是天才
时间:2015-07-04 作者:未详 点击:1291次

  天才就是放对了地方的人才。而常人说的“蠢材”,很可能是放错了地方的人才。
  
  我早年在一个省的文学社团工作,有位小老弟常来走动,对所有人都恭敬有加。他当时最痴心的就是做个社团会员,好有一个“作家”名分。因为写的东西实在不成样子,终究没有如愿。过了一些年,我们忽然知道他成大款了,在所有只要有文学界的人在座的饭局上就大讲文学社团如何地狗屁不值。他之所以成了大款是因为他为好几家媒体拉广告。善于拉关系,又该忍的时候能忍,这正是他的强项。我们虽然挨了骂,但看见一个小老弟终于发达,还是很欣慰的。
  
  同样的例子,在很有文化的人中我也见到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大学进修,有位老师很羡慕我们班上的人常有小说发表,就常邀请几个跟文学刊物熟悉的同学去家里做客,希望他们能帮自己发表作品。我的印象是,到我们毕业,他好像也没有什么文学作品发表。我们都有点歉疚,觉得没有帮上老师的忙。好在这位老师终于以他巨大的成功让我们释然:前几年我们忽然看到他凭自己的学识和口才成了身价数千万的电视明星,很是为他高兴。
  
  至于在世界范围,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
  
  史蒂芬·史匹根高中成绩很差,没有一所电影学院愿意录取他。但他走进了电影工作室,学到了必需的技能。以致今天制作了许多评价极高的电影,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导演。毕加索原本想当诗人,他的诗被鉴赏力极高的斯泰因夫人评得一文不值,他因而改变初衷。幸亏了这位斯泰因夫人的提醒,否则这世界就有可能多了一位蹩脚的诗人,少了一位伟大的画家。
  
  其实,人人都有可能是天才,只是所在的地方适不适合而已。美味的汤汁,滴到衣服上即是污渍,即便是垃圾,只要放对了地方就可能成为培养鲜花的肥料。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和一件东西是没有用处的,问题在于是不是放对了地方。在深山老林断粮断水,一位一字不识的山民就是“天才”,因为他懂得在这种绝境中求生的技巧;如果把他带到办公室,让他使用电脑,那他很可能被认作白痴。有的科学家唱歌五音不全,有的艺术家不知诗云子曰,可是在自己的专业上他们“把自己放对了地方”,所以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舞台,发挥出独特的才华与能力,尽情欢唱生命之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2:35 | 查看全部
再小的机会也有成功的可能
时间:2015-07-05 作者:未详 点击:1596次

  在他的前半生他是意大利一个小镇上默默无闻的穷画家,他穷困潦倒,没有人欣赏他的作品,他的画一幅也卖不出去。他苦心创作的画,连街头的面包也换不来,为此他常常饿着肚子。可是就是这样的困境,他仍然坚持创作。
  
  在他三十多岁的时候,深陷困境的他只好千里迢迢地去米兰投身到一位热爱画画的公爵的门下。这位公爵很喜欢画画,可是公爵对他的作品并不欣赏,只是给他提供一些基本的生存条件。公爵很看不起他,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庸俗的画匠而已,美术创作对他不过是一种狂热的奢想,凭他的水平只能做一个在街头给人画像的画匠而已。
  
  一天公爵突发奇想,要在自己刚装修好的餐厅的空白墙上画上一幅壁画。公爵门下的好多画家听说这个这消息后都争先恐后地纷纷涌上门来,希望能得到这个机会。
  
  他也去争取,可是公爵拒绝了他:“这只不过是一个餐厅的壁画而已,很无关紧要的,不用劳您大驾了。”
  
  可是他再三恳求公爵,最后在他的百般央求后,公爵把餐厅的壁画交给了他。
  
  开始创作后,他一遍又一遍通宵达旦地勾勒草图,一次又一次地在那堵墙壁前徘徊思考。一连几天了,他还迟迟没有动笔。公爵看着他耽误了工期就催促他:“这只不过是一幅餐厅的壁画,用不着你那么劳心费神,随便画一幅就是了。”
  
  但是他并不这样想,他并没有把这幅作品看成一幅普通的壁画,而是看成一件精品去做。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开始动笔了,可是他并没有像公爵说的那样只是随便涂涂就匆匆完工,而是每画一笔都很谨慎,有的时候甚至思考几天才动笔画。
  
  公爵来视察了好几次,可是他的进展非常地缓慢,公爵非常不满地对他说道:“你快点画!餐厅马上就要投入使用了。”就这样,街头画匠只要十几天就可以画好的壁画,他却整整画了三个月。
  
  餐厅投入使用了,每一个来用餐的人都会注意到他的这幅壁画,最后往往是公爵宴请的客人变成了讨论和欣赏这幅壁画,而他也声名鹊起。
  
  几百年后,这幅公爵餐厅里的壁画成了世人皆晓的一幅名画,它价值连城,这幅作品就是《最后的晚餐》,而他就是世界美术史上伟大的画家——达·芬奇。
  
  就因为达·芬奇的这幅壁画,公爵餐厅里的那面普通墙壁也身价百倍,成为了美术史上的圣地,而达·芬奇也因此名垂千古。
  
  再小的机会也有成功的可能,就看你愿不愿意像达·芬奇那样去抓住每一个细小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2:54 | 查看全部
她注定要当总理
时间:2015-07-06 作者:未详 点击:949次

  1980年3月,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弗雷泽要到墨尔本大学视察工作。按照常规,下属事先通知了校方。
  
  为防止出现疏漏,校方连忙安排相关措施。这时,校长接到了一个女孩子的来信,她自我介绍说愿意在晚会上邀请总理跳舞,以营造温馨浪漫的气氛,从而提高校方的声誉。在校长眼里,这个建议显然很冒失,便拒绝了。
  
  校方精心策划每一个活动,包括演讲场所和晚会,参与的每位学生都要求成绩优秀、口才流利。
  
  这个叫吉拉德的女孩子十分气愤,她认为这是校长对自己意见的不尊重,她愤然写了一封信,寄给了总理府,希望总理可以接受她的要求。
  
  弗雷泽总理收到这封信时,回复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他们下午就要到达墨尔本大学。他让秘书联系校长,要求校长找到这位不同寻常的女孩子。因为弗雷泽的舞技实在一般,跳舞不必了,但总理可以与她合影。
  
  校长找了半天,却没有找到吉拉德。他不得不向总理秘书报告了这个结果。总理秘书摊了摊手,报告给总理。
  
  弗雷泽的视察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只是在晚会表演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这是一个魔术节目——大变小丑,一开始箱子里什么也没有,转了多圈后,打开门,一个小丑凭空出现。接照节目的排练,小丑应该谢幕离开舞台,但她却摘下面具,露出俏丽的面容,径直来到了弗雷泽面前,邀请总理跳舞。
  
  弗雷泽猝不及防,但他还是得体地接受了邀请。人群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记者们也迅速按下了快门。弗雷泽在舞蹈结束时,轻轻地吻了女孩的面颊。这温馨的场面,上了第二天澳大利亚各大报刊的头条。
  
  用这样别致的方式邀请总理跳舞的女孩子,就是朱莉娅·艾琳·吉拉德。
  
  她注定是一个传奇人物。吉拉德1998年进入了澳大利亚国会,2006年开始与陆克文政府合作,在2010年的政治大选中,她荣任澳大利亚新一届总理,这也是澳大利亚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
  
  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能做,也许是吉拉德成功的秘诀。校长当年不无感慨地说道:她注定是一个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孩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3:05 | 查看全部
我的天赋是聊天儿
时间:2015-07-07 作者:未详 点击:981次

  有个活泼开朗的小伙子,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从事着枯燥乏味的会计工作,主要是帮那些整天出差在外的工程师们报销飞机票。想想看,每天数飞机票的日子多么单调哇!为了缓解沉闷的气氛,他总忍不住跟旁边的同事聊天儿。可是有一天,他这个爱聊天儿的嗜好被老板发现了,冲到他面前来“砰”地一拍桌子,毫不客气地提醒他:“我是雇你来工作的,不是雇你来聊天儿的!”这么枯燥的工作,再不让人聊几句,恐怕整个人要疯掉了。于是,小伙子盛气之下选择了辞职。
  
  小伙子开始了新一轮的求职之旅。美国硅谷一带的大公司他几乎都去应聘过了,令人沮丧的是,所有的公司都让他吃了闭门羹。原因只有一条,他对新工作的要求太奇怪了。每次面试,他都跟人事经理讲:“我真的是太喜欢聊天儿了,可不可以给我一个聊天儿的工作,让我从早聊到晚?”他这些话一出口,人家就认定他精神有问题。有个公司的会计部主任,听完他的陈述,憋住笑跑去外面把十几个员工都叫进来,请他将刚才的要求重述一遍,这位主任把他当成“神经病”来逗乐了。
  
  这一天,饥肠辘辘的他走进了一家证券公司,又把只想聊天儿的工作要求提了出来。搁在以往,当他讲到这里,对方就会觉得他在讲笑话。可这个经理表情很严肃,手指在办公桌上一下一下地敲,敲得小伙子心慌极了,暗想:经理不会一跃而起,赏我两个耳刮子吧?出乎意料的是,经理忽然扑上来,一把抱住了他的脖子,惊喜地大叫:“小伙子,过去十年你在哪里?我就是要找你这样的人才,你明天就来上班,明天就来,薪水没有问题。”原来,证券公司要的正是喜欢跟人聊天儿的人。身为证券投资顾问,就是要去找客户跟人家谈股票,不喜欢聊天儿还不能胜任。就这样,他瞎打误撞地成为这家证券公司的一名投资顾问。
  
  然而,这份工作并非想象的那么轻松。老板要求他每天至少打500个电话,且打出去的每个电话,老板那里都有电脑记录,一个也不能少。这500个电话都是打给陌生人的,这真是天下最难打的电话。为了完成任务,他每天清早6点进入办公室,当打到最后一通电话的时候,已经午夜2点了。他回到自己的住处,才发现嘴角在流血,因为这一天里他讲话太多,牙齿偶尔咬到舌头,嘴巴讲麻木了,当时并不觉得疼。后来他要求自己,每个电话都尽量在最短时间内跟对方说清楚,这样他就可以提前到凌晨以前打完。
  
  这个可以尽情聊天儿的工作虽然很辛苦,小伙子却甘之如饴。这一年,26岁的他正式进入美国证券界,在大洋彼岸疯狂的投资热潮中,他付出的艰辛很快有了回报,逐渐攀升的业绩超过了所有人,被誉为“华尔街股市神童”,他就是著名的投资理财专家胡立阳。到33岁时,他已荣登美国最大的证券公司美林证券第一位华籍副总裁宝座。
  
  1986年,胡立阳选择了从华尔街隐退,毅然放弃千万年薪回到台湾,进行大众投资教育。美林的同事们曾开玩笑说,“你回台湾去传授股票投资知识,好比是去阿拉斯加卖电冰箱。”胡立阳却说:“如果需要卖冰箱,就是创造条件也要把它卖给爱斯基摩人。”他们怎知道,胡立阳离开华尔街不为别的,原来他发现,自己更倾向于做大众投资指导工作,这样能尽情尽兴地跟别人聊天儿谈股票。他所谓的开辟新投资市场,说白了,就是想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跟别人聊天儿的欲望。他认为:“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一直保持工作的激情,在追求的路上走得更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3:17 | 查看全部
施坦威钢琴
时间:2015-07-08 作者:未详 点击:566次

  德国施坦威公司制造的钢琴堪称世界上最昂贵的钢琴。由马丁贝克剧院出售的一架1888年制造的施坦威钢琴,1980年3月26日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拍卖,成交价为39万美元。
  
  早在150年前,钢琴制造师老施坦威先生在创立公司时订下了一个简单的目标:为钢琴家提供最好的钢琴。直到今天,这仍然是该公司的最高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施坦威公司费尽心机,不计代价,在全世界寻找最昂贵的木材做琴体,拒绝使用价格便宜的塑料作为替代品;施坦威公司还有一整套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培训钢琴制造师。这些大大延长了钢琴的制造周期,也限制了钢琴的产量,几百人的公司一年只能生产几十台钢琴。但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施坦威公司在钢琴制造领域里处于持久的技术领先地位。尽管价格不菲(在我国一台施坦威钢琴的价格要超过一辆豪华奔驰轿车的价格),施坦威钢琴的订单还是供不应求,要购买一台钢琴需耐心等待数月甚至一年以上,这也给该公司的员工和股东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
  
  前不久,一名记者慕名采访了施坦威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施岩先生,记者问他公司为何不凭借施坦威的品牌涉足其他乐器的制造,或者是与其他公司合作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制造出让一般家庭买得起的钢琴。
  
  施岩说:“近几年,我们有很多扩大企业规模的机会,也有许多公司与我们合作制造其他乐器,但我们都抵御了诱惑。涉足其他乐器制造,会分散我们的精力,不能专注钢琴的生产;扩大规模,提高产量,走大众化道路,会逐渐失去我们技术领先的地位。最重要的是,这都有悖于我们企业的最高目标:造出世界上最好的钢琴。这正如做一条小河中的大鱼,比做一条大海中的鲸鱼更容易成活。”
  
  不错,认准目标,抵制外来干扰与诱惑,集中精力,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保持小领域的绝对领先,我们离成功就不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3:27 | 查看全部
像天堂鸟一样竞争
时间:2015-07-09 作者:未详 点击:1023次

  在南太平洋新几内亚岛的热带丛林中,生活着一种天堂鸟。雌性天堂鸟的外形并不引人注目,但是雄性天堂鸟却拥有五彩斑斓的双翅,硕大艳丽的尾翼,美艳绝伦。
  
  每到求偶季节,雄性天堂鸟不是用厮杀斗狠来赢得爱情,而是以舞蹈的方式,在雌鸟面前展示自己的优点与实力。雄鸟会在雌鸟附近选一个树冠作为舞台,并很细心地打扫这个舞台,啄掉每一片树叶,甚至连树枝都要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开始面对雌鸟舒展并抖动自己的双翅和尾羽,以优美的舞姿来博得雌鸟的认可。与此同时,其他的雄鸟也会在这只雌鸟视线内的另一个舞台上,同样地翩翩起舞,真是一场选美大赛!它们用舞姿一较高下,最后,舞技高超者会赢得“美人”芳心。
  
  天堂鸟的竞争,公正和平,优雅睿智。胜者自胜,败者也无伤大雅,可谓是一种优雅的竞争方式。由鸟及人,不由令人联想到我们的人类社会,从上学,结婚,到就业,乃至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有些竞争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却不知,伤人七分,自伤三分,胜利者也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竞争中,不妨学学天堂鸟的优雅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3:41 | 查看全部
气泡困住沙丁鱼
时间:2015-07-10 作者:未详 点击:1061次

  沙丁鱼为近海暖水性鱼类,一般体长为14—20厘米、体重20—100克。它们游动迅速,通常栖息于海洋的中上层水域。沙丁鱼主要摄食浮游生物,也摄食硅藻。幼鱼除摄食浮游甲壳类幼体外,也食硅藻和甲藻类。
  
  沙丁鱼富有惊人的营养价值,一只沙丁鱼犹如一个营养丰富的发电站,富含磷脂即OMEGA-3脂肪酸、蛋白质和钙。
  
  因营养丰富,体型较小,沙丁鱼便成为了海洋里其它大型生物的捕食对象。在南半球每年的冬天,沙丁鱼由南往北,沿着非洲东部海岸开始一年一度浩浩荡荡的大迁徙。往常平静的海水泛起了无数白色的涟漪,随着数十亿条沙丁鱼大举北进,鲨鱼、海豚和其他捕食者跟在后面开始狂热的追逐。
  
  海豚是一种高智商动物,在捕食沙丁鱼时,它们往往群体协作。数十只海豚在沙丁鱼数量较多的地方穿梭游动,驱赶沙丁鱼,并不时地在身后吐出大量气泡,来弥补自身数量的不足,以震慑敌军。受惊的沙丁鱼看到大量气泡,认为前方是充满杀机的险滩,就掉头往鱼群中间游,这样几个回合下来,随着包围圈越来越小,沙丁鱼就越聚越多,形成了一个“肉球”,这时海豚们就冲上来展开疯狂的捕食行动,眨眼之间“肉球”里的近万条沙丁鱼就会全军覆没,成了海豚的口中餐。
  
  几只海豚能轻松捕获大量的沙丁鱼,气泡就是海豚的“空城计”。
  
  在面对更多困难和挑战的时候,我们不是输给了困难本身,而是输给了自身对困难的畏惧。一些困难。

  如果你在乎它,它就是阻碍你前进的峭壁险滩;如果你迎难而上,它便只是一些“气泡”,你只需往前一冲,它就破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3:54 | 查看全部
不要相信“可以复制的成功”
时间:2015-07-11 作者:未详 点击:1111次

  不知这算不算是福气,因为我从小就是看着励志故事长大的。
  
  其中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当年在绍兴兰亭这个地方“临池学书”,把池水都染成了黑色,于是成为震铄古今的一代宗师。一次,他儿子王献之问他写字的秘诀,他指着家里十八口大水缸说:“盖学字之秘诀,皆在这十八口缸里。你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都写完,自然就知道了。”也不知是不是绍兴那个地方从不下雨,反正故事里说,王献之真的把十八口缸里的水都写完了,因而他也成了一代书法大家。
  
  那时候我刚上小学,在南京市郑和公园里的少年宫学书法,没有大缸,不过正好公园里有一个大池塘。于是,我每次上完课都去公园,撅着屁股趴在池塘边上洗毛笔,过几天就用完一瓶墨汁,指望把池子染黑。直到有一天被公园管理人员制止,他从背后一把揪住我的领子:“小孩,不要命啦!以后到自来水龙头那儿洗去!”想到以后再也不能在池子里洗毛笔,当时我为长时间的努力即将前功尽弃而感到极为悲怆。不用说我书法自然也没有练成。
  
  后来我大了一点,到了“厌死狗”的年纪,经常和院子里的小孩发生肢体冲突,苦于是独子,常被别的小孩喊来大哥助拳而挨揍。遂发誓一定要练成一门神功。去少林寺学艺没有路费,要练铁砂掌在家里没找到适合的装沙的大铁锅。
  
  不过有一本小人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书中英雄少年自小是个孤儿,忍气吞声给虐待他的地主放牛。每天把一只小牛犊抱上山吃草,牛吃草的时候,他就拿山顶的一棵小树练脚,牛吃完草再抱下山。后来牛长到八百斤,他的力气也长到八百斤;小树渐渐地长成环抱大树,他的脚力也奇大无比,一身本领。
  
  当时,让我苦恼的是,大学的家属院里,唯一的家养哺乳动物就是猫,我天天抱,估计也长不到八百斤。不过小树倒是找到了几棵,于是我选了一棵茶杯口粗的小树天天去踢几脚,可惜不到一年我就发现这棵小树和其他几棵相比,枝叶稀疏而且枯黄。最后神功计划也只有半途而废了。
  
  还有一个德国大叔过去一直是我的偶像,我小时候读书,至少听到十个不同的人告诉我,他之所以能写出《资本论》这样不朽的作品,主要在于他总是长年累月坐在大英图书馆的某个固定座位上,以致脚下水门汀地板上都磨出了两个明显的脚印。
  
  后来到西安上大学,在最豪情万丈而且相信自古英雄出少年的岁月里,我效法先贤,几乎天天去图书馆阅览室靠窗的位置读书、自习。
  
  我在这所学校待了八年,马克思在我那个年龄已经是《新莱茵报》主编了,可怜我什么都不是,paper倒是发过几篇,不过什么像样的论文也没写出来。好在总算后知后觉地得出两个无奈的结论:一、我可以告诉建筑工程界,西安交大的图书馆水泥地面质量真的非常好;二、我敢向史学界公布我的重大研究发现——马克思同志读书的时候一定有跺脚的习惯。
  
  这些经历都让我产生警惕:一、成功一定是有秘诀的;二、这些秘诀常常是个人隐私,并不示人;三、对靠贩卖人生经验来赚钱的人,要小心一些,大多数人告诉你的人生经验都像魔术师表演的把戏,总是爱用最无关紧要的花招来吸引你的注意力,他的真正的动作都藏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4:05 | 查看全部
26岁,我们在干什么
时间:2015-07-11 作者:未详 点击:3338次

  曹操26岁时,担任洛阳北部尉,相当于北京市公安局副局长。
  
  周瑜26岁时,已经担任建威中郎将,地方高级将领。
  
  诸葛亮26岁时,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从政。
  
  关羽26岁时,应该在家乡卖红枣。
  
  李白26岁时,通过倒插门,娶了前宰相许围师的孙女,并生下一男一女。
  
  杜甫26岁时,不务正业,在全国各地旅游。
  
  成吉思汗26岁时,在为统一草原而战斗。
  
  朱元璋26岁时,参加红巾军起义,并成为该军事力量的实际领导人。
  
  唐伯虎26岁时,在家里发奋读书,三年后在省公务员考试中取得第一名。
  
  李鸿章26岁时,已经考中二甲第13名进士,相当于全国第26名,并写下了“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的名句。
  
  曾国藩26岁时,在不断考公务员。不过运气很差,科举屡次不中。两年后才中进士。
  
  胡雪岩26岁时,在小钱庄当伙计。10年后,终于开了自己的银行——阜康钱庄。
  
  胡锦涛26岁时,在水电部刘家峡工程局房建队劳动。
  
  温家宝26岁时,在甘肃省地质局地质力学队当技术员。
  
  袁隆平26岁时,在湖南安江农校教书。
  
  张艺谋26岁时,在陕西咸阳国棉八厂当工人。
  
  恩格斯26岁时,和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一年后发表著名的《共产党宣言》。
  
  列宁26岁时,在彼得堡创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协会,年底被捕入狱,并被流放到西伯利亚。
  
  爱迪生26岁时,发明了两种电报机,10年后发明了灯泡。
  
  贝多芬26岁时,听力丧失。但是他扼住了命运的咽喉,5年后创作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
  
  普京26岁时,在前苏联的克格勃当特工,从事神秘的对外情报工作。
  
  林肯26岁时,已经通过自学成为律师,并被选为州议员。
  
  尼克松26岁时,在加利福尼亚州惠特尔当律师。
  
  小布什26岁时,在得克萨斯国民警卫队空军担任战斗机飞行员。
  
  奥巴马26岁时,在哈佛大学法学院读博士。
  
  26岁,我们在干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16 14:34:19 | 查看全部
成功就躲藏在最后一步
时间:2015-07-14 作者:未详 点击:1435次

  水烧到99℃不算开,最后只要再加热1℃,就能突破物理形态的临界线,从液态变为气态。
  
  走完了99步,人们都说最后一步最难迈,最难走。其实这最后一步和99步的每一步,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人们在迈这一步时自己吓唬自己,容易放弃,不去坚持罢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敢于坚持,决不放弃,那些不可能的事,也会变为可能。
  
  10年前,我在《环球》杂志上读过一个很感人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一天,跟随丈夫在山顶拍照,突然丈夫一脚踩空,随即向万丈深渊滑去,周围是陡峭的山崖,两手无任何抓处。就在这十分危急的一瞬间,妻子两手抱住崖边的树干,用嘴咬住了丈夫的上衣。这时丈夫悬在空中,妻子又不能松手,只好用两排洁白细碎的牙齿承受着一个高大的身躯。妻子不停地对自己说:“咬紧牙关,坚持,再坚持!”她美丽的牙齿和嘴唇被血染得鲜红鲜红。半个小时后,被游客发现,才把他俩救上来。这位妻子身单力薄,为什么会在紧要关头,爆发出这么大的承受力和忍耐力?一位生理学家认为:“身体机能对紧急状况产生反应时,肾上腺能大量分泌出激素,传到整个身体,能产生额外的力量。”如果从心理方面分析,这种生理现象,产生于人的心智和精神的力量。这位妻子能咬紧牙关,一再坚持,是因为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千万千万不能松口,否则丈夫就会跌进万丈深渊。人有了心智和精神力量的支配,就连死神也怕咬紧牙关!
  
  要问成功有什么秘诀,丘吉尔在剑桥大学讲演时回答得很好:“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决不放弃;第二是,决不,决不放弃;第三是,决不,决不,决不放弃。”
  
  决不放弃,就是坚持,它来自于人的毅力。毅力是人类最可贵的财富,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毅力。热情不能,有一时热情的人往往在最后一步退缩,这已屡见不鲜;聪明也代替不了毅力,因为世上失败的聪明人太多了。人有了毅力,就容易成功,没有毅力,就容易前功尽弃。想想我们做过的事,你就会发现,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越是重大的事,经历的过程就越长。从事情的开始,到事情的终了,然后又是一个开始,又是一个终了。在这一个个过程中,会有开始时的期望和喜悦,接着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然后更多的时候可能是你一再努力,但却无法看到成功的曙光。这时候正是“胜利女神”考验你的时候,就看你有没有毅力。被拒绝了1000次之后,还敢去敲1001次门的席维斯·史泰龙就是靠毅力走向成功的。他在未成名之时,身上只有100美元和一部根据自己悲惨童年生活写成的剧本《洛奇》。于是他挨家挨户地拜访了好莱坞的所有电影制片公司,寻求演出的机会。当时好莱坞总共有五百家制片公司,史泰龙逐一拜访过后,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录用他。史泰龙面对五百次冷酷的拒绝,他毫不灰心,回过头来,又从第一家开始,挨家挨户地自我推荐。第二轮拜访,好莱坞的五百家公司,仍然没有一家肯录用他。史泰龙没有放弃希望,他坚信“没有所谓的失败,只是暂时不成功而已”。他把1000次的拒绝,当做是绝佳的经验。接着他又鼓励自己从1001次开始。后来又经过多次上门求职,总共经历了1855次严酷的拒绝,他的毅力终于感动了“胜利女神”——“我不忍心再看你拼命了,你耗尽了多少汗水,我就给你多少喜悦吧!”终于有一家电影制片公司同意采用他的剧本,并聘请他担任自己剧本中的男主角。
  
  史泰龙的希望“兑现了”,电影《洛奇》一炮打响,他成了超级巨星,美国新一代的英雄偶像。
  
  哲人说:“百分之九十的失败者其实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我们常常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做事最初都能保持旺盛的斗志,在这个阶段普通人与杰出的人是没有多大差别的,然而,往往到最后那一刻,顽强者与懈怠者便各自会显示出来。前者希望之火不灭,能咬紧牙关坚持到胜利;而后者在这时,被前进路上的迷雾遮住了眼睛,他们不懂或者忘了再忍耐一下,再跨前一步,就会豁然开朗。结果懈怠者在胜利即将到来之前那一刻,放弃了希望,停住了脚步,失去了自己应有的成功。人们都知道,水烧到99℃不算开,最后只要再加1℃,就能突破物理形态的临界线,从液态变为气态,不开的水就变为开水。成功和烧水是一个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