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发表于 2016-8-2 13:48:4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09:19 | 查看全部
想成功,就不要惧怕什么
时间:2015-05-17 作者:未详 点击:2054次

  面对新跳战,是豁出去的尝试还是顾虑一堆然后跟自己说有太多因素,所以我们不可能成功呢?
  
  当然有所顾虑是好的,有了担心甚至害怕才能让我们去思考如何避免这些状况的发生,这是好的,但是我们却把顾虑当做借口,用安慰自己的想法说有太多因素阻碍了,所以不可能成功的,不如不要去尝试,尝试了反而浪费时间、浪费精神,于是只要有新的尝试或挑战,就开始退却,怕东怕西到最后变成绑手绑脚,把自己的路绑到变成死胡同。
  
  可是我们到底怕什么?只因为陌生?或是担心无法应对?但是请想一想,我们都还没经历过也还没遭遇到自以为的麻烦或问题,居然就自己找了几百个理由跟借口把自己绑住;新的环境可能会产生许多没遭遇过的事情,可是发生了吗?可是这些问题是我们自己想像的,当然是必须顾虑的,然而顾虑不该是退缩,反而该是深思熟虑之后的迈进。
  
  往往人都爱将自己绑在所谓的安逸区,一有没接触过的遭遇,马上就逃离,不只错失接触新的冲击跟养份更丧失学习收获的机会,或许人都会想我在自己熟识的环境当中就好了,同样可以平平凡凡的生存,当然这是种生活方式,可是为什么不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品尝千奇百怪的滋味,不在有限的空间里去遭遇千万种不同的美好风景。
  
  去尝试从未接触过的人、事、物并不会如我们内心所想的如此恐怖,顾虑是必须,可是别忘记往前的脚步别停下,纵使受了点伤,但没去接触过,又如何尝遍其中滋味,一味的用许多内心想像的甚至是扩大化的恐惧把脚步停留下来,当然减少了遭遇到负面或痛苦的可能,可是更大大的减少生命颜色的缤纷,因为想像的不一定会出现,但停留下脚步肯定会失去。
  
  励志文章:从来就不需要惧怕,因为当有所顾虑也就表示自己开始懂思考,但要是只懂思考,脚步却停留在原地,岂不是把生命浪费掉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09:37 | 查看全部
心态越好,命运会越来越好
时间:2015-05-17 作者:未详 点击:2996次

  心态表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只要有良好的心态,你就能每天保持饱满的心情。精神打起来,好运自然来。记住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一旦失去他,就跳出去,要学会调整心态,有良好的心态工作就会有方向,人只要不失去方向就不会失去自己。
  
  心态的好坏,在于平常的及时调整和修炼并形成习惯。人活在世上,凡事都要看开点,看远点,看淡点,心胸要豁达些、大度些,相信“任何事情的发生必有利于我、”且“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就没有流不出的水和搬不动的山,更没有钻不出的窟窿及结不成的缘。
  
  人活的快乐,就必须要有一个好心态。有位哲人说得好,“既然现实无法改变,那么只有变自己。”改变自己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如何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一、是欲望不要太高。欲望无止境,欲望越高,一旦不能得到满足,形成的反差就越大,心态就越容易失衡。
  
  二、是攀比思想不能太重。如果盲目攀比,就会“人比人,气死人。”如果跟下岗工人比待遇,跟农民兄弟比收入,跟先进人物比贡献,心态就能平衡,怨气就自然消了。
  
  三、是要学会忘记。不要对过去的事耿耿于怀,过去了的事就让它过去,这样才会少去许多烦恼,心情才能舒畅。
  
  每个人都有一套属于自我的生活理念,有的人生活的很快乐,有的人却对生活出奇的失望,归根结底是心态的问题。生活中总是会出现很多突如其来的灾难,会让人突然陷入一种茫然、焦急、狂躁的情绪之中,更有甚者对生命的绝望。
  
  不难看出,随着社会的进步,竞争的激烈,让人们的各种压力增大,如果当这种压力超过了某种负荷能力的时候,就会让人出现偏激情绪,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无法想象的,如果人能在适当的阶段给自己找一个出口,会逐渐排除这样的精神压力,让你走向更辉煌的道路。
  
  我们应该怎么减轻这样的负面情绪呢?
  
  第一:学会让自己安静,把思维沉浸下来,慢慢降低对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经常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没有年龄的限制,只要你对事物的欲望适当的降低,会赢得更多的求胜机会。(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第二:学会关爱自己。
  
  只有多关爱自己,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去关爱他人,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就要尽量帮助你能帮助的人,那样你得到的就是几份快乐,多帮助他人,善待自己,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
  
  第三:遇到心情烦躁的情况的时候,你喝一杯白水,放一曲舒缓的轻音乐,闭眼,回味身边的人与事,对新的未来可以慢慢的输理,即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冷静的前进思考。
  
  第四:多和自己竞争
  
  没有必要嫉妒别人,也没必要羡慕别人。很多人都是由于羡慕别人,而始终把自己当成旁观者,越是这样,越是会把自己掉进一个深渊。你要相信,只要你去做,你也可以的。为自己的每一次进步而开心(事是不分大与小的,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认真做,认真的事情反复做,争取做到最好)
  
  第五:广泛阅读。
  
  阅读实际就是一个吸收养料的过程,现代人面临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了让自己不至于在某些场合尴尬,可以进行广泛的阅读,让自己的头脑充实也是一种减压的方式,人有时候是这样的,肚子里空空的时候会自然的焦急,这就对了,正是你的求知欲在呼喊你,要活着就需要这样的养分。
  
  第六:不论在任何条件下,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
  
  哪怕全世界都不相信你,看不起你,你一定要相信你自己,因为我相信一句话,如果你喜欢上了你自己,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喜欢你,如果你想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只要你想,努力去实现,就会的!(很多人为什么没实现,就是没毅力)
  
  第七:学会调整情绪,尽量往好处想。
  
  很多人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就急的象热锅上的蚂蚁,本来可以很好解决的问题,正是因为情绪的把握不好,让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让复杂的事情更难。其实只要把握好事情的关键,把每个细节处理的得贴就会游刃有余。遇到棘手的事情,冷静点,然后想如何才能把它做好,你越往好处想,心就越开,越往坏处想,心就越窄!
  
  第八:珍惜身边的人。
  
  用语方面尽量不伤害,哪怕遇到你不喜欢的人,你尽量迂回,找理由离开也不要肆意伤害,这样不仅让自己心情太坏,也让场面更尴尬。珍惜现在身边的一切。
  
  第九:热爱生命。
  
  每天吸收新的养料,每天要有不同的思维。多学会换位思考,尽量找新的事物满足对世界的新奇感,神秘感。
  
  第十:只有用真心,用爱,用人格去面对你的生活,你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每天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态,如果遇到烦心事,要学会哄自己开心,让自己坚强自信,所以你想保持良好的心态,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怀着感恩的心去看世界,用心去看世界,不计较得失,学会发现身边所有令人感动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09:48 | 查看全部
成大事者需有大格局
时间:2015-05-18 作者:未详 点击:1382次

  一个人,将来有没有发展前途,将来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和细节有很大关系。通过一个人细枝末节处的表现,可以窥测到他的将来,这不是什么迷信巫术,而是一种经验,一种智慧。
  
  明代有一个叫王华的人,从小喜欢读书。有一天,县令带着随从前呼后拥地到王华所在的学堂视察,和王华一起学习的那些小朋友,因为从来没见过这样热闹的场景,所以都争先恐后地放下书本,围上前去看热闹,只有王华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依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书。钱希奇是他们的先生,看到王华这个样子,就和王华开玩笑说:“大家都过去了,只有你一个人不过去,假若县太爷认为你傲慢,要来斥责你,你怎么办啊?”王华从容地回答道:“县令也是人,有什么可看的?我正在读圣贤书,恐怕县令也没有什么理由来斥责我吧!”钱希奇见王华小小年纪如此有见识,非常高兴,便对旁人说:“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大出息!”果然,王华后来考中了状元,成就了一番功名。
  
  宋朝有一个叫吕文靖的人,他有四个儿子,二儿子叫公著。在四个儿子年纪还小的时候,有一天,吕文靖对夫人说:“咱们的四个儿子将来都能成才,但不知道哪个是宰相之才,我要考验他们一下。”于是,当四个孩子都在院子里玩耍的时候,吕文靖吩咐一个小丫环,手里拿着一件玉器,走到门边的时候,故意将玉器掉落在地上,玉器碎了。这时,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孩子哎呀了一声,急忙去报告夫人,只有老二公著,凝然不动声色,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吕文靖见此情形,就问公著:“玉器碎了,你为什么一点不着急呢?”公著平静地回答:“已经碎了,急有何用呢?不如不去想它。”吕文靖于是告诉夫人说:“公著这个孩子,将来可当宰相。”后来,公著做官果然做到了宰相。
  
  成大事者,心中需有大格局,遇事处变不惊,沉着应对,不慌不乱,是一种难得的气质。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在《心术》一文中所说的“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正是这种气质的具体表现。王华面对县令不卑不亢;公著面对摔碎的玉器心态从容,说明他们内心都具有大格局、大气象,所以旁观者才能据此推测他们将来前途无量,这不是瞎说,而是通过细节做出的合理判断。能有如此见识,当然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09:59 | 查看全部
耳朵上的厚茧
时间:2015-05-18 作者:未详 点击:1517次

  莱斯·布朗是美国知名演说家。一次,他在纽约演讲后,“粉丝”排起长队等着他签名。布朗耐心地一个个签着,轮到一位年轻小伙时,却停了下来。
  
  小伙对布朗说:“我很崇拜您,但我今天不是来要签名的,我只想看看您的嘴巴,可以吗?”布朗疑惑地问:“为什么呢?”小伙说:“我从小就喜欢演讲,苦练了好几年,甚至为了纠正发音,常常含着石子练习。我认为优秀的演说家都靠一张嘴,就想看看您的嘴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是不是因苦练长了厚茧。”
  
  布朗笑了笑,张开嘴让小伙看。小伙仔细看了看说:“您的嘴跟我的没什么区别啊,看来您出名也不是练出来的。”布朗微笑着指指自己的左耳,让小伙摸摸。小伙这才看清那只耳朵上有层厚厚的茧,顿时怔住了:“您的茧怎么长在这儿了?”布朗点了点头:“我刚开始演讲时,没名气也没资历,但我决心干出点名堂。于是,我一天到晚给人打电话,讨教演讲技巧,联系演讲业务,每天至少打100多个电话,请求别人给我机会演讲……一个优秀的演说家不单要口才好,更要善于向他人请教和倾听,别让你的茧长错了地方!”
  
  成功离不开勤奋和坚持,但不要把它用错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10:17 | 查看全部
成功的幻象
时间:2015-05-20 作者:未详 点击:1195次

  人生是一次长跑,暂时领先就志得意满的话,恐怕最后还是会落败的。因为胜利会把人冲昏头,以为天下就此太平,人生就此无忧。殊不知只要人活着一天,就有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出现。所以,要有定力去识破成功的幻象,别让自己坠落其中,前功尽弃。
  
  成功之网,必须不停地织下去,否则一扯即破,前功尽弃。
  
  有人把成功比喻为善变的女神;当我们自以为获得她时,其实正好失去了她。这种情形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一是安于小成,二是自欺欺人。
  
  “安于小成”可以有两层意思:一是安分知足,二是止步不前。安分守己与知足常乐是正确的人生态度,但是止步不前就有松懈斗志、耽于逸乐的危险。我们所担心的正是后者。小说戏剧中常见的主题,就是人生的暴起暴落。像某人忽得横财,却又遭来横祸,“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这正是受了成功之幻象所误。一个实验做成了,并不表示所有实验都会成功;青年时代崭露头角,并不保证未来必定辉煌。人生是一个旅途,更可以说是一番长程赛跑,暂时领先就志得意满的话,恐怕最后还是会落败的。
  
  拿破仑说:“最危险的时候,就是胜利的时刻。”因为胜利会把人冲昏头,以为天下就此太平,人生就此无忧。殊不知只要人活着一天,就有新的问题、新的情况出现;稍一不慎,便会万劫不复。拿破仑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成功之网,必须不停地织下去,否则一扯即破,前功尽弃。人生是逆流而上的奋斗过程,不进则退。泰里隆(Talleyrand)曾说:“人可以用剑做任何事,就是不能坐在剑上。”的确,人也不能坐在成功上,安享余年。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要人不断进取、精益求精,以达到最后的真正成功。
  
  至于自欺欺人,更是常见的成功幻象。譬如现代社会工商发达,一般人常以经济水平来衡量成功与否,就是以赚钱多少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于是乎,有钱人几乎变为成功者的代名词了。但是,有钱人扪心自问,却往往发现:虽然“别人”都说他成功,他自己却不曾尝到成功的滋味——他拥有多彩多姿的吸管,可惜杯中没有果汁。因为在财富、名位、权势这些现实成就与幸福之间,还有一段无形的距离,必须靠自己去跨越。
  
  托尔斯泰在《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一文中叙说以下的故事。俄国农夫巴可姆,相信他的成功在于拥有广大的土地。终于机会来了,某一贵族答应他:从日出跑到日落,他所圈起的土地都属于他。巴可姆兴奋极了,第二天朝曦初现就往前疾奔,既不停下来进食,也不停下来休息,等到夕阳西下时他步履蹒跚地跑完了圈子。这正是他一生梦想的实现啊!但是就在此刻,他衰竭而死。他所需要的土地,只不过六尺大小而已。
  
  这个无情的故事,提醒我们要自作主宰,不要完全仰靠世俗的标准,以致沦为成功之幻象的牺牲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10:28 | 查看全部
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
时间:2015-05-21 作者:未详 点击:1459次

  一个人躺在地上,如果他不想起来,那么十个人也拉不起他来,即使起来了也马上会趴下。
  
  所有的动力都来自内心的沸腾。如果你做不到一件事,无论是搞好关系,还是寻找爱人,还是减肥,都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想做。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小游戏。来,纠集十来个人,然后找一个人扮演那个躺在地上的人,不用找体重特别沉的,那样容易影响咱们这个游戏的真实感。请这位朋友赖在地上,大家用尽全力把他拽起来……
  
  我见过三十来个人都拉不起一个人的。我本来在上文中想写这个数字,但又怕大家觉得太夸张了,就写了十来个人,这是千真万确的。只要你不想起来,没有人能把你拉起来。心理上的问题也是一样,只要你没有想通,只要你不是真的心服口服,那么外界的努力都是劳而无功的。
  
  女子当了妈妈,对待自己的孩子时,要记得这个游戏。他虽然小,但也有自己的独立意志,你要把道理给他讲清楚,而且要让他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人会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讲那么多。可是,成长是一个逐渐发生的过程,你不能在一颗幼小的心里,种下强权的种子,以理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这是要从小就养成的习惯。
  
  你举目四望,很容易就能发现:很多人的生理和生物上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但他们仍然不满意,奔突不止,躁动不宁,缺少一种能使他们变得生机勃勃的动力,缺乏稳定祥和。像这样缺乏主动性的生活,无论表面上多么风光,都是不值得羡慕的。
  
  那种使自己变得生机勃勃的动力是什么呢?谁来回答你呢?谁来帮你寻找呢?谁为你一锤定音?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只有当理想的光芒照耀着我们,而且它和广大人群的福祉相连,我们才会有大的安宁和勇气。
  
  你可曾体会种子的疼痛?那种挣开包裹自己的硬壳,顶出板结的土壤的苦难,对一粒柔弱的芽来说,是顶天立地的壮举。一个人觉醒时的力量,应该大于一颗种子啊!
  
  有些人把梦想变成现实,有些人把现实变成了梦想。关键是,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为你的梦想做了什么?有梦想就不会寂寞,当你寂寞的时候,只要招招手,你的梦想就飞到了身边。剩下的事,就是琢磨怎样把梦想变成行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10:38 | 查看全部
成功的悖论
时间:2015-05-21 作者:未详 点击:1347次

  成功太早,未必就好。因为害怕失去已经得到的,就可能失去了更大的收获。
  
  所谓成功,就是突破。突破平平,突破世俗。人生应该是不间断突破的过程,在突破中找到完美的自我。
  
  先拿在手里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有时松一下手,是为了更圆满的一握。
  
  太早的成功,会迷惑你的心智。以为成功不过尔尔,因此拖沓了你今后的步子。
  
  因为过早的成功,也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不仅是妒嫉乃至贬抑,与你争夺阳光雨露,让你遭受严寒风雨,也是司空见惯的待遇。
  
  看淡成功,同时跨越成功,是最大的成功。一览众山小,从此识苍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10:51 | 查看全部
一个穷鬼和阎王的对话
时间:2015-05-21 作者:未详 点击:8760次

  眼见逃荒的人越来越多,王老六背起自己的全部财产,一袋红薯,也加入到逃荒的队伍中来。走到半路,老六碰到饿得只剩一口气的父子二人,父亲背上也背着一个很重的袋子。
  
  那人见老六背着那么多红薯,便向老六讨要一个给孩子吃,老六不肯。
  
  那人便说:你卖给我行吗?说完把自己背上的一袋银子全倒在地上。
  
  老六的眼睛直了,因为他穷了一辈子,做梦都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老六背着一袋银子上路了,他怕那父子二人反悔,加快了脚步往前赶。
  
  几天后,老六再也走不动了,因为他一路上买不到任何东西吃。买他红薯的父子二人,很快就赶上了他。老六望着那个男人背上的红薯,开始后悔了,他走上前去要把红薯买回来,那人无论如何也不肯卖。
  
  老六失望地跌坐在地上,抱着他的银子,在饥饿中死去……
  
  老六去见阎王,阎王说:本想给你一个发财的机会,没想到却要了你的命。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呀!老六说:我前世穷怕了,今生不想再当穷人了。阎王说:其实你前世也命不该穷,那红薯只要卖一半,也就不叫穷了,谁叫你全部卖了呢?
  
  今生的事,好说。我且问你,今生你有两个去向,一个去向是一万个人供养你一人,另一个去向是你一个人供养一万个人,你愿意走哪条路?
  
  老六一听,不加思索就答道:肯定是一万个人供养我一个人了!然后,千恩万谢地高兴而去。
  
  30年后,老六又回到阎王面前,大说阎王骗他。阎王笑道:怎么就说我骗你呢?老六说:听了您的话,我做了一辈子的乞丐。阎王说:那就对了!一万个人供养一个人,指的就是乞丐呀!你不能怪我,只能怪你自己贪心!
  
  老六一听,便对阎王说:阎王老爷,我接下来的一世,求您一定得让我过点好日子啊!阎王说:这个好说,现在有两份好差事:一份是看守一座金山,一份是看守一片土地,你选哪份呢?老六这回仔细地想了想,觉得还是看守金山的好。
  
  阎王看着老六远去的背影说:这人生就是个穷命啊!众小鬼问为什么?阎王说:这看守一片土地的差事,实际上是在一个地方当个大官;而那个看守一座金山的差事,实际上是当只老鼠,守一座谷仓啊!

  
  生活,是你自己过出来的。
  同样的路,有人漫步,有人奔跑,有人驾车……方式不同,结果就会不同。
  同样的命运,有人笑着抗争,有人哭着哀求,有人静默地承受……态度不同,结果就会相异。
  没有谁能规定你的生活模式,一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人,性格不同,选择就不同;选择不同,命运就跟着不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11:04 | 查看全部
改变我一生的一句话
时间:2015-05-22 作者:未详 点击:3065次

  当我3岁的时候,父母发现我完完全全是一个聋子。这时迫使他们对我的教育作出重要决定。在咨询了众多的专家和医生之后,他们作出了一个将永远改变我的未来的决定。父母并没有把我送到私立聋哑学校,而是把我安排到普通班级中。
  
  自从我在纽约州僻静小镇莱瑟姆的兰溪小学上三年级开始,我便是学校里唯一聋的孩子。几乎从第一天起,其他孩子就经常因为我的助听器和我说话的方式而奚落我,或辱骂我。我记得那时我总在想:“我做错了什么?”
  
  我的助听器是一个矩形的盒子,它像无法摆脱的重担一样拴在我的肩膀上。电线从我的耳朵绕到机身,在我的胸前结成一个类似“肿块”的东西。
  
  我在小学阶段处于严重的焦虑和不安中,除了融入同学群体的问题,学校功课同样需要我付出巨大的努力。我几乎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花在功课上,也只能勉强跟上班级。老师也不知道该拿我怎么办。
  
  因为我的听力障碍,我不断地问大家:“他(她)说什么?”但我也担心同学们很快就会对不断回答我的问题感到厌烦。
  
  因为融入同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所以每次当我周围的人大笑或微笑时,我都会照做,即使我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其他孩子取笑我时,我也只是把它藏在心里,默不做声。我确信自己是个坏孩子,我甚至觉得他们对我的嘲笑是我应得的。从表面上看,我是个合群、外向的乐天派,但实际上,我的自尊是相当低的。
  
  乔丹夫人是我五年级的老师,她仅用了一句话就改变了这一切。她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女人,灰白的头发,棕色的眼睛看起来炯炯有神。一天上午,她在课堂上提问。我坐在教室前排,从她的嘴形,我读懂了她的意思,并立刻举起了手。
  
  我难以置信,竟然有那么一次我知道答案。但是,当她叫我回答时,我胆怯了。尽管有点害怕,我还是一反常态地自信起来,因为这一次,我确定我的答案是正确的。我深吸一口气,忐忑不安地回答了乔丹夫人的问题。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接下来发生的事。她的反应是爆炸性的,震撼了所有人。她先是激动地用右脚在地板上跺了一下,然后右手在空中绕了一个大圈,最后直接指向我。她的眼里闪着光,咧嘴笑着冲我喊道:“答对了,史蒂芬!”
  
  在我年幼的生命里,第一次感到自己仿佛一下子成了明星。我咧嘴大笑,一阵自豪感油然而生。我直起脊背坐起来,并挺起胸膛。我从未这样自信满满过。就在此时此地,我决定要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谋得一席之地。
  
  “答对了,史蒂芬!”这样简单的一句话,饱含激情地传达给我,彻底改变了我年轻的生命。从那天起,我的成绩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始突飞猛进。我在同龄人中愈发受欢迎,我的人生观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都始于乔丹夫人的这句“答对了,史蒂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