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1:19 | 查看全部
理想,自信,行动,胜利
时间:2015-04-16 作者:未详 点击:2209次

  朋友刚从新加坡出差回来,打电话让我去那纪念品,趁着周末有时间我便去了。
  
  她是一个成功的女性,做化妆品,五年内就做到了地区的代理。我很佩服她,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就有如此成功的事业。我一直想探寻她成功的秘诀,一直把她作为我的榜样。周末去她家,她刚刚起床,因为参加首席训练营,她在新加坡连续上课一周。一见到她,我便问起她在新加坡的经历。最后,我除了羡慕,就是憧憬。
  
  像她这样成功的人,光鲜亮丽的背后肯定有不为人知的事情。为了探寻她成功的秘诀,我几度溜进她的培训班听课。我发现她引用最多的话就是李嘉诚的,一个成功的人在以比她成功的人为榜样。记得一晚她开车带我回家,那时已经凌晨一点了。
  
  但是我并没有在她身上看见疲惫,抱怨,她很高兴,她告诉我,她又充实的过了一天。我问她:你为什么这么能吃苦?她很惊讶的看着我,“这怎么叫吃苦呢?我只是在做该做的事情呀!”“你不觉得累吗?”“有时候当然觉得累,但是为了生存,为了理想,我不允许自己退缩……”“我一直想搞清楚,你到底是怎么成功的。”“我时刻提醒自己要拥有有意义的人生,我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确定了目标,然后全身心投入进去,体会其中的乐趣和成就感。仅此而已,只要做到,每个人都可以成功的。”
  
  我打断了她的话,“我做一件小事都会遇到困难,然后懊恼,你遇到过困难吗?”我话一出,我便后悔了,我竟然问了这么脑残的问题。她笑了笑,说:“时间没有一件事是风平浪静的,就连人吃饭都可能会噎到,何况复杂的事情呢?即便有困难,挫折,那你自己想想,困难挫折会有多大?有天大吗?天塌了还有高个子的人顶着呢!坚持自己的理想,有理想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然后确定自己的目标,切合实际的目标。还需要信心,有时候,觉得自己做得到和做不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有了信心就投入进去,不要先考虑结果,因为上帝是公平的,只要努力了,上帝是不会让你失望的。最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品尝胜利的果实,并得到更多的激情和信心……”我知道,这只是她的轻描淡写,她所经历的,不仅仅是这几句话能概括的。
  
  说到这里,我有些无地自容了,越长大,理想越飘渺,信心越缺失,行动越迟缓……我已经找不到当初的那个支撑点,那个给我动力的支撑点。人生苦短,就算六十年吧,除了睡觉、生病、照镜子、洗刷、穿衣、打喷嚏等,还有多少?
  
  最近读了美籍华人作家刘墉的作品,《下一站,成功》、《相信自己》、《超越自己》、《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飞扬》等。一些简单的故事告诉我很多道理,解开了很多我成长的烦恼和困惑,我佩服他的智慧,处事的态度,激情,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在经历中获得这一切,做一个成功的人。
  
  我该做的就是再次寻找到那个支撑点,就是我的理想,然后自信,然后行动,最后,就是胜利。
  
  理想,自信,行动,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1:27 | 查看全部
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跑
时间:2015-04-18 作者:未详 点击:6082次

  他二十一岁那年从外地来到北京拜师学艺,却四处碰壁。

  不久之后,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了一个小俱乐部,靠在街头卖艺混口饭吃。

  那时候,他住在北京的郊区,从住处到市中心足足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为了省钱,他连公交车也舍不得坐,每天都骑着自行车来回奔波穿梭,每天的行程都需要花费四五个小时。可尽管如此,他从来没耽误一次学艺或是演出。
  
  可命运似乎总爱和努力的人开玩笑,失败一次次降临,成功成了遥不可及的目标。

  有一次,他仍像平时一样练习到深夜才骑着自行车回家。可刚骑出没多远,他就突然发现自行车的链子掉了下来。午夜的街道上,公交车已经停运,而且他也没钱打的。

  第二天下午还有一场重要的演出,他脚一跺,牙一咬,把自行车扔到路边,硬着头皮向郊外的出租屋走了回去。
  
  正值秋雨绵绵的季节,天色微微发亮的时候他才浑身上下湿漉漉地回到住处,头晕目眩的他一头栽倒在床上,发起了高烧,他心里清楚,这样下去非出事不可。

  于是,勉强支撑起身体,翻箱倒柜地找出一个破传呼机,拿到街上卖了十多块钱,买了两个馒头和几包感冒药,硬是挺了过去。
  
  当他下午面色蜡黄地赶到演出地点的时候,他的搭档吓了一跳,连忙问他出了什么事,他笑着说了昨晚的遭遇。

  看着他憔悴的面容,搭档的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轻轻拍了拍他肩,什么也没说,搀扶着他走上了前台。
  
  几年以后,郭德纲已经红透了大江南北,有记者把他当年的这些故事挖掘出来,问他为什么能坚持到现在?
  
  他微笑着回答:“我小的时候家里穷,那时候。在学校一下雨别的孩子就站在教室里等伞,可我知道我家没伞啊,所以我就顶着雨往家跑,没伞的孩子你就得拼命跑!像我们这样没背景、没家境、没关系、没金钱的,一无所有的人,你不拼命工作,拼命奔跑,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1:36 | 查看全部
太阳每天都不辞辛劳地升起
时间:2015-04-19 作者:未详 点击:1771次

  放弃自己该做的事,就是败北。不可轻言放弃。太阳每天都升起。无论阴天雨天,不论冬天夏天,日复一日,太阳都升起来。这是宇宙的法则,是道理。
  
  人生也是要尽全力度过每一天,这是道理。能忍受得起这样反复的人会获得最终的胜利。不论今天如何,人生的胜负是以一生来决定的。棒球也是打了九局才分胜负的,任何事的胜负不到最后谁也不清楚,不是一开始便决定的。英语当中也有这样的谚语:“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好。”
  
  因此,要在困苦中求前进。以前说过我在写《我的人生观》这本书时的事。1970年,学会(指创价学会)正处于受攻击的风暴当中。我身患肺炎,发着三十八九度的高烧。但是在那段日子里,无论如何,每天不忘写稿。一边头上绑着冰袋,一边写下一张张稿子。有人说:“既然那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写呢?”写一张就记一画,写两张就再添一笔,用画“正”字来做记录。就这样直到完稿,那段日子令我难以忘怀。记录“正”字的纸已经交给我的长子,当作传家宝。
  
  总之,就是要“不败、自强”。不要有依赖他人的恶习和推卸责任的卑怯、软弱想法。只会怨恨、羡慕别人,自己成为这样可悲的人,就像被云层遮蔽的太阳。将一切烦恼当作成长的跳板,沉着忍耐,以“有朝一日”来勉励自己前进。默默地吃苦耐劳,在自己应走的轨道上前进。你们都是“太阳”。自己本身就是“太阳”,首先要有这样的决心,就算目前有任何烦恼,只要自己是太阳,“早晨”一定会到来,“晴朗”的日子一定会到来,“春天”一定会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1:47 | 查看全部
上帝只掌握一半
时间:2015-04-19 作者:未详 点击:3468次

  自从你生下来的那一刹那起,你就注定要回去,这中间曲折磨难、顺畅欢乐便是你的命运。
  
  命运总是和你一起存在,时时刻刻。
  
  不要敬畏它的神秘,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
  
  不要惧怕它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
  
  不要因为命运的怪诞,而俯首称臣,于是任凭它的摆布,等你年老的时候回首往事,就会发觉命运有一半在你手中,只有一半在上帝的手里,你的一生就是运用你手里所有的去获取上帝所掌握的。
  
  你的努力越超常,在你手里所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你获得的就越丰硕。
  
  在你彻底绝望的时候,别忘了自己拥有一半的命运;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拥有你一半的命运。
  
  你的一生最大的努力就是: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这就是命运的一生,这就是一生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1:55 | 查看全部
反思是成功的加速器
时间:2015-04-20 作者:未详 点击:2247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思自己,既是修身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生存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反思是成功的加速器。经常反思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可以理性地认识自己,对事物有清晰的判断,也可以提醒自己改正过失。只有全面地反思,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只要真正认识了自己并付出了相应的行动,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应该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反思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反思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反思自己所处的境况,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悟到失败的教训和不完美的根源,并能全力以赴去改变,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反思中清醒,在反思中明辨,在反思中变得睿智。一个学会了反思的人,世界上就很少有艰难险阻,可以妨碍他走上成功的道路。
  
  古人言“吾日三省吾身”。现在是极速发展的时代,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具有高敏感度,时时刻刻都能自我反思。惟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人做一次自我检查容易,难就难在时时进行自我反思,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一点提醒。反思会使你在人际关系上多一些自如,少一些摩擦;也会使你在人生路上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这种精神,让反思成为成功的加速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2:03 | 查看全部
反思是成功的加速器
时间:2015-04-20 作者:未详 点击:2247次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客观地、公正地评价自己。能够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地反思自己,既是修身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又是增强生存实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反思是成功的加速器。经常反思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可以理性地认识自己,对事物有清晰的判断,也可以提醒自己改正过失。只有全面地反思,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只要真正认识了自己并付出了相应的行动,才能不断地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应该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反思其实是一种学习能力,反思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不断反思自己所处的境况,并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悟到失败的教训和不完美的根源,并能全力以赴去改变,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反思中清醒,在反思中明辨,在反思中变得睿智。一个学会了反思的人,世界上就很少有艰难险阻,可以妨碍他走上成功的道路。
  
  古人言“吾日三省吾身”。现在是极速发展的时代,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具有高敏感度,时时刻刻都能自我反思。惟有如此,才能时刻保持清醒。人做一次自我检查容易,难就难在时时进行自我反思,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一点提醒。反思会使你在人际关系上多一些自如,少一些摩擦;也会使你在人生路上多一些成功,少一些失败。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这种精神,让反思成为成功的加速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2:09 | 查看全部
花98%的时间去寻找成功
时间:2015-04-20 作者:未详 点击:2471次

  我的朋友比尔是个成功的演说家和作家,喜欢在闲暇时间观察鸟类。几年前,比尔买了幢新房子,附近草木葱茏,入住后他在后院里装了一个喂鸟器。但在当天日暮时分,一群松鼠弄倒了喂鸟器,吃掉了里面的食物,把小鸟吓得四散而去。在接下来的两周里,比尔绞尽脑汁想出各种办法让松鼠远离喂鸟器,但丝毫不起作用。
  
  万般无奈之下,他来到当地一家五金店。在那儿他找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喂鸟器(带有铁丝网),还有个让人动心的名字,叫“防松鼠喂鸟器”,他买下了它。但天黑前,松鼠又大摇大摆地光顾了“防松鼠喂鸟器”,照样把鸟儿吓跑了。比尔拆下喂鸟器,回到五金店,颇为气愤地要求退货。五金店的经理回答:“别着急,我会给你退货的。不过你要理解,这世上可没有什么真正的防松鼠喂鸟器。”比尔惊奇地问:“你想告诉我,我们最尖端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都不能设计和制造出一个真正有效的喂鸟器,把那脑子只有豌豆大的啮齿类动物阻挡在外?”“是啊”,经理说,“不过花不了你多长时间。”比尔请他说得仔细些。店铺经理说:“先生,要解释的话,我得问你两个问题。首先,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时间,让松鼠远离你的喂鸟器?”比尔回答:“不清楚,大概10分钟—15分钟吧。”“和我猜的差不多”,那位经理说,“现在,请回答第二个问题:‘你猜那些松鼠每天花多少时间来试图闯入你的喂鸟器呢?’”比尔马上会意:在松鼠醒着的每时每刻。
  
  原来松鼠不睡觉的时候,98%的时间都用于寻找食物。在松鼠专一的用心面前,人类智慧的大脑、优势的体魄节节败退。
  
  要做到更好,并不一定需要更高明的设计、更尖端的科学。它所需要的,是为了目标心无旁骛、投入所有的时间、发挥所有的才干。如果你比对手更专注,你就能将他们抛在身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2:17 | 查看全部
加长那块最短的板
时间:2015-04-21 作者:未详 点击:2035次

  上世纪40年代,一位勤工俭学的加拿大留学生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做了一位业务员。而正是这一年,通用汽车的销量产生了极大的下滑,当时的公司总裁阿佛雷特小斯隆经过一番调查后确定问题出现在销售力量上。
  
  阿佛雷特小斯隆在抽看了一些业务员的个人销售状况后,他发现业务员们的个人销售状况有很大的差异。阿佛雷特小斯隆开始把目光停在了那些销量多的业务员身上,他决定挑选出这些业务员来,由他亲自进行有的放矢地特别培训,为公司打造最优秀的业务精英。
  
  那位加拿大留学生因为销售业绩也比较不错,所以也很荣幸地被总裁选中,成为受训业务员中的一位。第一天的培训课程结束后,这位加拿大留学生来到阿佛雷特小斯隆的面前说:“如果是为了提高汽车的销量,您这样做恐怕并不会取得明显的改观!”
  
  “我把你们这些公司最好的业务员培养成最优秀的精英,如果销量还不会有明显的改观,那只能说明你们太让我失望了!”阿佛雷特小斯隆说。
  
  “从个人的角度上来说,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接受您的培训,但是从客观来讲,与其是培养我们,不如找出那些业绩最少的业务来培训!”
  
  阿佛雷特小斯隆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觉得培养那些最差的业务员会更有意义吗?”
  
  加拿大留学生并没有马一回答,第二天一早,他提着一只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小木桶来到了总裁办公室。那是一只很奇怪的木桶,周围一圈的木板不像别的木桶那样齐平,而是各有高低,最让人奇怪的是,在那些长的木板上,还一块接一块钉着许多能使它们变得更长的小木板。
  
  他对阿佛雷特小斯隆说:“这只木桶的主人告诉我说他在不断为那些长板加长,希望能提高这只木桶的容量,然而无论他多么努力,他的木桶却总是无法装下更多的水,您能帮他出个主意吗?”
  
  “这简直太荒唐了!无论把那些长板加得多长,这只木桶的水也只能装到最短的那块板为止,接着加再多的水都流失掉,真要增大木桶的容量,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长那些最短的木板!”阿佛雷特小斯隆觉得这只木桶的主人和眼前这位异国小伙子简直是有意思极了。
  
  “可是总裁先生,您在公司的管理上,不正是采用了那位木桶主人的做法吗?”加拿大留学生说。
  
  “我正在为那些长板加长?”阿佛雷特小斯隆不解地问。他对眼前的木桶和这位小伙子产生了极大地兴趣。
  
  “对,因为您正在不遗余力地栽培那些最优秀的业务精英!可是一个公司其实就是一个木桶,公司的集体力量就等于是木桶的容量,它并不是靠几个特别优秀的精英骨干可以体现出来的!所以现在您真正要做的是努力培养那些业绩最少的业务员,只有这样,整个公司的容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努力培养那些业绩最少的业务员,换句话说就是为木桶加长那些最短的板?”听了这一番话后,阿佛雷特小斯隆若有所思起来。在当天,他就做出了一个新决定:让业绩最少的那一部分业务员接受最好的培训!两个月以后,公司的汽车销量不仅很快得到回升,甚至大大超过了原来的水平!而从那以后,“给最短的板加长”这个原则一直被通用公司沿用,而正是在这种原则中,“世界最大汽车公司”的宝座也让通用汽车在横跨两个世纪的几十年中无人可以动摇!
  
  这位加拿大留学生,就是后来先后取得华盛顿州立大学学士和教育哲学博士的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现代层级组织学奠基人劳伦斯彼得。而当初他向通用汽车提出“加长最短的板”的建议,就是后来他最具代表性的管理学说之一的“木桶理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2:25 | 查看全部
成功的天赋
时间:2015-04-22 作者:未详 点击:3384次

  美术大师要选一个年轻人做他的关门徒弟,前来考试的人很多,经过几轮淘汰赛,剩下两个年轻的画家:一个是从美院刚刚毕业的,他的作品已多次参加各种画展,获得了不少奖项,另一个年轻人则是刚从乡村来的,他酷爱绘画,画出了不少上乘之作,自学成材,倍受画坛称道。
  
  大师说;“你们两位的作品我都看了,难分伯仲。现在我只有看你们各自的天赋了。”大师让他们各自为对方画一张像,两个年轻人立刻支好画板,迅速观察对方画起来。乡村来的这个年轻画家想,画人,一定要抓住一个人美的形态,把一个人外在的美和心神的美完美地结合起来。于是他就仔细观察对方所具有的美的特质,一笔一画地谨慎地给对方画像。对方的额头较窄,他就把他画饱满些,对方的眼睛较小,他尽可能把它画大些,使它更具熠熠神采。
  
  而从美院刚毕业的这位年轻画家就不同了,他暗暗思索:对方现在是我唯一的竞争对手,把他画得太美,无疑对自己不利,不如略微把他画得丑一些,这样对于向来喜欢洁净、纯美的大师来说,自己就不知不觉中多了一份胜算,于是,他就着意渲染对方脸盘的粗糙,着意渲染对方脸上那个不太明显的痞子。
  
  两个年轻人很快画好了,应该说,这两幅作品都是他们难得的得意之作。他们把各自的作品交给大师,等待大师的评判。大师拿起两幅画,又再三瞧了瞧这两个实力都不俗的年轻人,最后大师对从美院刚刚毕业的那个年轻人说:“很遗憾我们两个没有师生缘。”这个年轻的画家很不解。
  
  大师叹了一口气说:“从事美术创作需要一种天赋,那就是从平凡中发现美,渲染美,不管他是你的敌人还是你的竞争对手,你都要观察和着意表达他的美,不能因为其他的因素而掩盖对方的美。画出你的对手美,画出你的敌人美,这才是一个人作为杰出画家所必需的天赋和胸怀,这样的画家才会有前途,才具有成为画坛大师的天赋。”这个年轻人明白了,惭愧地背起自己的画板走了。
  
  是的,不管他是你的对手或朋友。也不管他对你有什么潜在的敌意,用你宽容的心去客观地看待他,用你的善良去仔细发觉和渲染他那一点点的美。那么你就拥有了一种生命博大的气度,你就拥有了一种成为伟人的天赋。
  
  心灵的善良,往往是一个人人生成功的最大天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42:32 | 查看全部
再好的工作也有400次想辞职
时间:2015-04-28 作者:未详 点击:2461次

  再好的婚姻也会有200次想离婚,再好的工作也有400次想辞职。
  
  最近的工作很忙,准确的说是从换了工作以后就变得很忙。遇到的困难不多,但是内心的战斗却很多。每次遇到战斗的时候都愤愤的想要辞职,愤愤的讲现在的工作怎么不让人满意,但是终究没有一次下手写辞职信。
  
  其实没有一份工作是会让我们完全满意的,哪怕是把爱好转变成工作,也会遇到很多困难让人痛苦。因为付出的工钱,不是为重复简单劳动的报酬,而是为解决困难的报酬。那些不断发生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成长,也让工资的数额不断长大。有时候会觉得如果如果今天一天没什么大事,没什么大的问题需要去打电话,去想办法,去谈判,那今天会比较轻松的度过,但是这样的日子一过两三天,就会感到不安,感觉特别对不起公司付给自己的工资。这种很欠抽的想法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很是自虐。
  
  刚上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工资很低,无法生存;房租太高,找不到最好的性价比;老板太严苛,仿佛永远和自己过不去;同事冷漠,看谁都是势利眼。于是,当我们从一个友善的可以乱用毛巾,乱用杯子喝水,乱穿别人衣服的大学环境走出来的时候,会感到从骨子里的陌生和恐慌。于是大家羡慕那些生活的怡然自得的人,心想如果换到他的那种行业和公司里,是不是就能过上那样的日子,舒心,钱多,没啥大事儿闹心。
  
  前几天一个网友写了一段话给我,大体是评论现在的人对于吃苦和收获的态度。她用了很形象的一个例子来讲:当一个小公司成立希望你加入的时候,大多数人觉得没前景工资低困难多,不愿意与创业公司一起成长;他们并不想要伴随一个小公司在困难中不断前进,只是想等小公司飞黄腾达上市的那一刻去分得一杯羹。可是他们又不想等小公司变成大公司,嫌弃规矩多,空间小,层级多,同事冷,各种不开心不愿意。现在的人到底想要什么?恐怕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这个比喻很形象,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这样怯怯的想法。不想去吃苦,总存在侥幸心理,总觉得对方一个各种待遇好的公司可以很侥幸的把自己漏进去,之后自己就能如鱼得水,真的会这样吗?
  
  前几天Winter跟我讲,她申请港大被拒了。我说为什么?她说她雅思太低了,港大录取的大多是没什么工作背景,但是英文好的陆生,她恰好是英文不好但是有工作背景的。可是如果Winter真的不用英语,而是用一年半的背景进去,恐怕会更痛苦。工作背景是个软条件,很难有标准来衡量,倒是英文是实打实的东西,听说读写一样不能差。倘若有一点Weak,如何面对港大的英文授课,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听懂教授的课程?恐怕这才是最可怕的后果。我跟Winter讲了自己的担忧,果然她开始心里舒服起来,不那么愤愤或者难过。
  
  有时候想到自己都工作三年半了,对行业的很多东西还都一知半解,就感到恐慌。特别是在三年半这样一个很节点的时间上,当理想和梦想慢慢变成工资单一点点发下来的时候,会很明显的感觉到,这理想的实现着实慢了点,内心最原始的冲动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决心在慢慢变弱。很多同龄的同事也频繁的发生抱怨性的跳槽,有时候我在想,跳槽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还是Winter,她讲:“昨天有人跟我说,之前我在的公司的那个客户组,一般account都是Bycampaign的换人,三个月一换,结果我一算,我呆了15个月,做了7个campaign,我真的很感激这份工作。”这15个月,她几乎夜夜加班到半夜,很少2点之前回家,她周末都在加班或者睡觉,在一个小气死的台资公司里,拿着很低的薪水,生活在全中国物价最高的城市里。我至少劝她跳槽10次,还帮她投递简历,但是她一直扛着,到现在。她跳槽了一次,现在的工资是去年此时的两倍,这个两倍,是给与她在新工作中需要承担的难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绝不是给她用来重复过去的简单劳动。她用她一年半的经历总结过一段话:
  
  “不能说你工作了1-2年之后AE就应该是SAE,而是,你有没有这些收获,有没有这些心得,更有没有在工作中注意到,title跟年限不是完全的正比例关系。你可以用心去加快这个比例系数,也可以delay你的青春和时间。”
  
  换句话来讲,任何工作最关键的不是做什么内容,不是纯干活,而是从中学会了什么,提炼出哪些对自己未来有用的内容,并能够将自己的未来塑造的更加有价值。
  
  这样的一段历程会很辛苦,遇到很多困难,会有很多的争执以及彻夜不眠的夜晚;我们会容颜不再嫩的滴水,会有黑眼圈和眼袋;我们会有好多次想辞职,你会有很多次愤愤不平。但是,如果我们想要一个平凡而普通的生活,注定不用忍受这样的锤炼;而如果想要一份不平凡的经历,那就要经历艰苦的历练。那些吃过的苦,受过的累,挨过的骂,有一天会噼里啪啦的回报回来。那一天,有一天,我们会看到来自很多人的尊重与仰慕,这才是最公平的奖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