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7:16 | 查看全部
  2.从音乐盲到小提琴师
  自从偶然听到那位小提琴大师的独奏,这位青年便疯狂迷恋上了小提琴,他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拉出那么动听迷人的曲子。
  于是他倾其所有,买了一把非常名贵的小提琴,每天都起大早到公园里练琴。早练的人们听了他的琴声,都哈哈大笑,讥讽他是个音乐盲,拉出的声音就像青蛙叫。在人们不断的嘲笑声里,青年越来越灰心,几乎就要放弃自己的梦想了。
  有一天,他刚练完琴,就听身后有位老太太对他说:“孩子,你的小提琴拉得可真好,我非常喜欢,你能每天都拉给我听吗?”这一下子,青年信心大增:原来,还有人这么喜欢我的琴声啊!从此之后,青年天天满怀信心地给那位老人拉琴听;但老太太从来都只是微笑着听,一句话都不跟他交流。
  不知不觉中,几年过去了,青年的琴艺大长,最后竟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青年激动极了,他在公园里跑来跑去,到处寻找着老人,想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忽听有人对他说:“你在找那个聋老太太吧?她昨天犯心脏病去世了。”
  聋老太太?!青年一下子呆在了原地。
  并不是因为事情难做,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事情才变得难做——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首先相信自己能行,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7:31 | 查看全部
  3.放大你的优点
  他是一位穷困潦倒的青年,很久以前就失业了,可因为一无所长,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这天,他怀着殷切的希望来到了巴黎,来找父亲的一位旧日好友,希望他能帮自己找份谋生的差事。当时的他并没有意识到,对方帮他谋到的这份“差事”,居然成了他辉煌一生的起点。以下就是那个下午他与父亲的朋友之间的对话:
  “你数学怎么样?精通吗?”父亲的朋友问。
  青年摇摇头,表现出很难堪的样子。
  “历史怎么样?”对方又问道。
  青年依旧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法律呢?法律你懂不懂?”对方口气中的希望依旧不减。
  青年的回答还是否定的。
  ……
  接连问了七八个“怎么样”“懂不懂”之后,父亲的朋友也得到了同样多的回答,但都是否定的。
  “那你说说自己有什么优点吧。”对面的长者也许觉得再这么问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就换了一种方式。哪知青年依旧摇摇头,很腼腆地回答道:“我,没什么优点。”
  “唉,”父亲的朋友轻轻叹了一口气,“那你就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有了差事我好通知你。”
  青年开始在纸上写自己的地址,写好后把纸条交给对方,那位老人便惊喜地拉住青年道:“哎呀,你还说自己没什么优点,你的字写得很漂亮嘛!”
  “这也算优点?”青年的眼中闪过一丝疑问,但很快,他就从对方的眼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你不应该只满足于找一份糊口的差事,”父亲的朋友语重心长地说,“既然你能把字写这么漂亮,你就能把文章写得漂亮;既然你能把文章写得漂亮,你就能写书;既然你能写书,你就能……”
  顺着老人的指点,青年的思路扩展了,一点点放大了自己的优点。
  多年之后,这位“一无所长”的青年果然由字到文章,写出了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法国大作家大仲马。
  成功人生的诀窍在于发现并且不断放大自身的优点,因为只有经营自己的长处,人生才可能无限增值;反之,则只会贬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7:45 | 查看全部
  4.竞争足球队员
  某中学3年一次的足球队员竞争赛开始了,场上的这几十名选手,最终跑到前11位的才能赢得这个资格。
  3圈之后,有一个小男孩突然摔倒在地上,看样子是他的腿抽筋了。但是他揉了自己的腿10来秒钟之后,又爬起来去追前面的选手了。
  5圈之后,刚摔倒的那个孩子又不行了,只见他捂着胃“哗哗”大吐起来。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吐完之后,他竟然一抹嘴又接着跑了。
  10圈之后,这个虽然不太快但一直坚持的孩子已经进入了前20名。意外在这时又一次发生了,他扶着操场边的一棵大树大喘起来,似乎快晕倒了。可是只几秒钟,他便又回到了跑道上。
  最后,这位小男孩终于以第10名的成绩如愿以偿。
  这么差的身体素质,何以到最后竞争成功了呢?要知道那些败下阵去的选手,几乎都比他的身体好得多。面对众人的疑惑,小男孩说:“因为我只有这一次机会,我的家族有一种遗传的腿病,到了十六七岁便会发作。如果这次我失败的话,我就没有下一次机会了。”
  哦,原来那些身体不错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知道还可以有下一次。
  投入做事是成功的前提,切断后路又是投入的前提。倘若事先存下“这次不行,下次再来”的心思,人就不可能全力以赴,失败的机率也便会随之增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8:01 | 查看全部
  5.谁是最优秀的人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已是风烛残年,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他便喊来自己平常看好的一位弟子,对他说:“我的蜡烛所剩不多了,得找另一根蜡烛接着点下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弟子点点头,立刻说:“我明白,老师,您的光辉思想应该很好地继承下去……”
  “可是,”苏格拉底若有所思地说,“我需要的这位继承者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到目前为止我还未曾见过,你能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吗?”
  “当然可以。”弟子很温顺又很恭敬地答道,“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不辜负老师的栽培和信任。”
  听到弟子这么回答,苏格拉底淡淡一笑,挥手让弟子出去了。
  接下来,那位忠诚又认真的弟子便开始不辞辛劳地四处寻找了。可是不知为何,无论他领来谁,苏格拉底都会婉言谢绝。终于有一天,无计可施的他开口道:“老师,我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人了。请您准许我出趟远门吧,我将到五湖四海为老师寻找这位最优秀的人才。”
  “其实……”刚说到这里,已经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便剧烈地咳嗽起来,慌得弟子赶紧上前扶住他,稍稍平静之后,他又接着说了下去,“你找来的那些人,都还不如你……”
  听闻此言,弟子立刻羞愧地低下了头:“老师,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看弟子还不开窍,苏格拉底大失所望地摇了摇头:“孩子,你为什么还不明白?失望的是我,被耽误的却是你自己啊!我告诉你,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自信,只有信心十足的人,才可能懂得认识自己、发掘自己和重视自己……所以,最优秀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可你为什么总是不自信呢?”话刚说到这里,一代哲人便在遗憾中溘然长逝了。
  “最优秀的人是我自己?”弟子长跪在老师床前,惊愕之后开始泪流满面。
  从那以后,这位有才华却一直自卑的弟子一改从前,变得积极自信起来。多年之后,他不但继承了老师的遗志,还发展了老师的思想。而这,可是他原来从未想过也不敢想的。
  每个人都是一座富有的矿山,自信是开凿这座矿山的斧头。只有拥有十分的信心,我们才能迈出挖掘自己潜能的步子,由平凡到辉煌,最终超越生命的底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8:16 | 查看全部
  6.心境的魔力
  维克多·弗兰克是奥地利历史上著名的精神病学博士。身为治疗精神病的医生,弗兰克对精神的力量有独到的理解,这既源于他的知识,也源于他的经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许多不幸的人一样,弗兰克也被关入了纳粹集中营,饱受了纳粹分子的凌辱。在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里,他几乎每天都要看着那些野兽般的人物不眨眼地屠杀妇女、儿童。空气里到处充斥着血腥之气,每个人都活得心惊胆战,不知道下一个倒下去的会不会是自己。对死亡的恐惧显然给所有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集中营里每天都会有疯了的人。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告诉弗兰克,如果控制不好,自己也将难逃精神失常的厄运。所以即便不停地产生死亡的幻觉,他依然强迫自己笑起来,强迫自己幻想正在宽敞明亮的研究室里照顾病人,或者正走在前往演讲的路上,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在那个没有人性的魔窟中,弗兰克一直用这种方法保持着精神上的清醒。
  多年后,当他被释放时,他的朋友几乎不敢相信这个精神状态极佳的人是刚刚从集中营里走出来的。
  这,便是心境的魔力。
  精神是最有力的胜利武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的。只要精神不垮,人便能击败许多厄运;一旦精神垮掉,谁都将无法拯救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8:29 | 查看全部
第三章 意志与信念(2)
更新时间2010-7-26 14:21:11  字数:3744

 7.我的巴黎梦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从懂事那天起就从未有过什么“远大理想”——我学习不好,而在我们那地方,只有通过读书才可能走出去。
  但是即便如此,偶尔做做梦我还是有过的。比如小学五年级,我们刚刚开始学地理。讲到法国时,我被课本上关于巴黎的图片打动了,那一刻我在想:长大了我要到巴黎去。后来,我就东拼西凑地找来了许多有关巴黎的图片,不管吃饭睡觉,我都不会让这些宝贝远离我。
  秋收季节,父母都忙,所以便要由我这个10来岁的毛孩子生火做饭。由于看那些宝贝图片太入迷了,灶坑里的火熄灭了我都不知道。当我有所察觉时,父亲已经满脸怒气地站在我身边了。我刚想逃,便被父亲拽住了胳膊,紧接着“嘶”的一声,我的宝贝便都成了两半,随后它们便都在灶膛里发出了红色的火苗。
  我当时心疼得哇哇大哭,父亲却狠狠地打了我一巴掌:“看什么看,就你这副德行,一辈子也甭想出国!”自打那时,我便记住了这句话,并发誓一定要到巴黎去。
  今天,我坐在香榭丽舍大街上的一家咖啡馆里给父亲写信,满心感激地告诉他:谢谢您当年的那一巴掌,是您把我打到了我梦想中的巴黎。
  梦想是一个人进步的原动力,它不但能使我们活在希望中,还能不断挖掘我们自身的潜力,使我们一直保持向前的姿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8:45 | 查看全部
  8.黄蜂飞舞的秘密
  “看来,这个说法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凡是会飞的动物,它的形体构造必然是身躯轻巧而双翼修长的,比如麻雀、燕子、蜻蜓……”几位动物学家正在探讨动物飞翔的原理,作为主任,张教授最后总结发言道。可是不等他说完,一只大黄蜂就冲着研究室窗台上的花盆飞过来了,弄得数位专家顿时面面相觑、尴尬无比。是啊,为何大黄蜂如此短小、薄弱的翅膀能够带动起它相对来说极为肥胖、粗笨的躯体呢?
  带着这个疑问,几位动物学家带着大黄蜂来到了某著名物理学家的实验室。物理学家仔细观察了半天,又埋头计算了半天,结果还是困惑地摇了摇头:这真是不可思议,它简直就是所有能飞的物种里的一个另类。因为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它应该是根本飞不起来的。如果今天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敢相信这是事实。
  无奈之下,几位专家又把大黄蜂摆在了一位社会学家的办公桌上。没想到不等他们说完,社会学家便哈哈大笑起来:“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得着问吗?”“简单?!”几位动物学家异口同声,个个大跌眼镜。“当然简单,因为答案只有一句话:今生,它必须飞起来,否则,它只有死路一条!”社会学家大声说道。
  没错,当只有死路一条时,不仅仅大黄蜂,我们人类更是能突破所谓的极限,创造出在此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奇迹来。社会学家不曾深入地研究过动物,也不懂什么流体力学,但是他却破解了黄蜂飞舞的秘密。感谢他,否则,大黄蜂也许再也不敢、不能飞起来了。
  阻碍我们前进的,往往不是未知而是已知。其实,生命永远蕴含着无限希望和可能性,当陷入绝境时,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向旧日的自己突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8:59 | 查看全部
  9.驴子的智慧
  农夫牵着驴子去赶集,一不小心,驴子掉进了村口的井里。农夫急坏了,他绞尽脑汁想办法,还是没办法把驴子救上来。
  半天过去了,井底的驴子绝望地哀嚎着,它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处境:虽然井水不太深,不至于把自己淹死,但是时间长了,一定会被活活饿死。
  想想驴子多年来与自己相依为命的感情,农夫心如刀绞,他实在不愿意看着心爱的驴子遭受这种折磨,便狠狠心,拿来一把铁锹打算早点结束这种局面。于是他开始一铲铲地往井里填土,井底的驴子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更加凄惨地叫了起来,叫得农夫心里好生难受,不得不加快了填土的速度。
  但是不一会儿,驴子竟然不叫了。“这么快就死了?不可能吧!”农夫很奇怪地往井底看去,结果,下面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只见驴子正拼命地抖着落在身上的土,把它们填在脚下,然后再站上去,借此一点一点地靠近井口。农夫大喜过望,更加卖力地往井里填起土来。还不到一小时,驴子便“得意洋洋”地叫着上升到了井口。
  人生总有偶尔陷入“死角”的时候,能否走出来,就看你如何对待这不断下落的重负。如果你将之当做负担,它早晚会置你于死地;如果你勇敢地抖落,它就能成为你崛起的垫脚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9:15 | 查看全部
  10.初中时的作文
  罗伯兹的牧马场开业了,他正在场中的豪宅里宴请宾客。席间,他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
  “我之所以要开牧马场,跟一个初中小男孩的作文有关。小男孩的父亲是个马术师,经常带着他四处跑,因此在他小时候的记忆里满都是马。
  “初二那年,老师让他们写一篇题为《我的梦想》的作文。小男孩洋洋洒洒地写了七八页,将他的宏伟理想描述得甚为详细。文中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场,甚至把自己设计的牧马场图也画了上去。图中很详细地标注着每一个马厩与跑道的位置,还有一座看起来相当大的豪宅在其中。
  “但是当男孩满心欢喜地把作文教给老师时,老师却把他狠狠地批了一顿,说他好高骛远,净做白日梦,并命他重新写一篇,否则不给他及格。但男孩却拒绝了,他固执地守着他的白日梦。
  “现在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现在你们正坐在文中所描绘的那片牧马场的豪宅里欢声笑语,我就是那个小男孩。”
  最后一句话一出,全场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你现在最想说的是什么?”有人不失时机地问。
  “幸亏我不是个好学生,没有听老师的话。”罗伯兹微笑着说。
  因为别人的否定而放弃梦想,这是愚者的行为。坚守住自己的热望,适时关闭耳朵走路,你才可能奋斗到梦想实现的那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4 15:19:31 | 查看全部
  11.谁能帮你东山再起
  他原本是位大农业主,可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却让他失去了一切——土地、存粮、钱财,甚至妻子儿女。他成了一个彻底的、一文不名的流浪汉。
  正当他越来越难过、越来越绝望,像个行尸走肉一样不能再思考,成天只想着怎么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时,他偶然听人说起附近有位哲学家,于是他忙不迭地去找那位哲学家。
  不料哲学家听完他的哭诉后,竟然满脸冷漠地说道:“别指望我给你提供任何帮助,因为我根本没有任何能力帮助你。”
  流浪汉一听,眼睛里的希望之火立刻熄灭了,死亡的念头再次涌上心头。可是正当他转身欲走时,哲学家却叫住了他:“不过,我可以给你介绍一个人,他一定能帮你,而且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帮你的人。”
  “谁?”他猛地转过身来,再次点燃了希望之火。
  “跟我来,”哲学家说着,便把流浪汉带到了自己家的镜子前面,指着镜子里的人说:“他。”
  “我?”流浪汉看着镜子里狼狈不堪的自己,既惊讶又羞愧地反问了一句。
  “是的,这个人正是你自己。”哲学家肯定地说道,“整个世界上,唯一能帮你东山再起的,就是镜子里的这个人。不过在此之前,他要首先坐下来,仔仔细细地认清他自己。否则,他将只是一具空壳。现在,我请你再靠近镜子一些,好好想想这个人原来的样子,我想,这一点你最清楚不过了。”
  流浪汉慢慢地走近镜子,用手梳理着自己乱蓬蓬的头发,开始想象自己原来意气风发的样子。渐渐地,镜子里那张脏兮兮的脸微笑起来了。
  “我知道了,谢谢你!”流浪汉突然说了一句话,然后转身跑了。
  几年之后,当流浪汉再次来找哲学家时,哲学家根本认不出他来了。因为他现在衣装整齐、自信心很强,全无当年落魄的样子。
  他拿出一张支票:“这是一张空白支票,数额是应该由你来填的,我实在不知道你当时给我的东西值多少钱,因为它买到了我想要的一切——我现在已经是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了,并且已经找到妻子儿女,安了新家,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我自己。”
  自信心不仅是一个人成功做事的前提,更是一个人活下去的支撑力量。没有了它,人就相当于给自己判了死刑,在进行一种慢性自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