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2:20 | 查看全部
贫穷永远是自己的错
时间:2015-02-10 作者:未详 点击:1428次

  齐国有个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因为没有谋生的手段,他每天只有靠在城里乞讨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刚好在此时,有个马医因为活计太多,忙不过来,需要找一个帮手。这个乞丐便主动找上门去,请求在马厩里给马医打打杂工,以此换取一日三餐。
  
  可是,有人却取笑他说:“马医本来就是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职业,而你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就去给马医打杂,当下手,这不是你莫大的耻辱吗?”
  
  这个昔日的乞丐平静地回答:“依我看,天下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寄生虫,靠乞讨度日。过去,我为了活命,连讨饭都不感到羞耻;如今能帮马医干活,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同时还能学到东西,这又怎么能说是耻辱呢?”
  
  没有多少人能生来就处于社会上层,更多的人都是靠从底层工作奋斗成功的。只要肯吃苦、肯干,必定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尤希在底特律时是个铅管匠,努力了许多年,想发展自己的事业,然而他缺少资金。
  
  为此,他3年前带着老婆孩子搬到了新奥尔良,希望有更好的机会。然而,第一天他找了8家铅笔公司,可是没有人愿意雇佣他,他们告诉他人手已经够了。
  
  第二天尤希跳上一辆公共汽车,走过一条长长的、繁华的大街。那条街上有几家快餐店。最后,总算第5家的经理对他有点兴趣。但经理告诉他,报酬相当低。尤希向经理表示这不成问题,他会提供一流的服务。
  
  他工作很努力,结果在几个星期之内就成为那家连锁店的夜间部经理。
  
  9个月后,连锁店的老板将他叫到办公室去,对他说:“我要派你到城西一座有90户住户的大厦去当助理经理。”这时尤希才知道老板在房地产方面也搞得有声有色。
  
  然而,尤希告诉老板他只当过铅管匠,对管理大厦一无所知。
  
  老板笑着对他说:“我查过你在快餐店的记录,利润增加了55%。管理大厦与管理快餐店的道理是一样的——乐于助人、良好服务和优质高效。我想你一定能让大厦保持客满,准时收到房租,而且保养良好。”
  
  结果尤希接受了那个工作——工资是他在快餐店时的3倍,还有一间漂亮的公寓。
  
  如今抱怨找不到工作的大部分人,并不是真正找不到工作,而是他们不愿从底层干起。他们的态度就像社会欠他们一份工作一样。他们总以为,政府或公司必须为他们的困苦负责任,许多人从不想自己奋斗一番。事实上,绝大多数人只要肯从底层奋斗,都能有一番作为。
  
  你要记住的是:
  
  自食其力远胜过无所事事。
  
  从最底层做起,也会爬到最高处。
  
  贫穷永远是自己的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2:32 | 查看全部
付出,就是成功的根源
时间:2015-02-11 作者:未详 点击:1670次

  人生需要付出,在付出的同时我们也在收获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付出是一棵稚嫩的果苗,由于爱的浇灌,我们收获了一大片果林;付出是一只可爱的小龙,由于心的沟通,我们收获了一只巨龙;付出是一道微弱的光芒,由于我们用心,我们汇成了一道比太阳还亮的荧光!辛勤的耕耘是收获之本,良好的付出是成才之道!你可以放弃,但是别人未必会离开;你可以选择别人,但是别人却没有理由去慰问你;你可以后退,但是无法去阻止别人前进,你可以隐藏,但是别人却会起航;你可以不去理会任何人的过问,而别人却有权来给你写下祝福。
  
  认识自己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是因为要知道的是,自己该如何去说话和行动,要明白眼前的事,去合理的分配,然后把自己应用在该行动时,判断出自己和别人的立场,让自己心宽,接纳更多的话语和事迹。为什么还说容易,因为只要做到不去判断和不去顶撞别人的话,然后在自己内心的深处做一个简单折合,慢慢的去分析事件的正面,再找人询问话语的侧面就可以了。
  
  成功就在身边,只要把握自己路途,然后慢慢的去奋斗,坚持自己的选择,就算是没有收获也是属于自己的劳动。而自己的付出就是最好的成功,若不写出付出,如何能离成功的步伐更近呢?每一滴汗水,都是付出;每一点努力,都是感动;每一步成长,都是收获。付出就是成功的根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6:10 | 查看全部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
时间:2015-02-11 作者:未详 点击:1384次

  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性的,变了形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自己,就是心灵;两个自己需要交谈,如果隔绝太久,日久天长,最后便只剩下一个在地球上跑来跑去,被社会异化的自己。
  
  不要让别人的想法决定你的人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谁,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因为没有人比你更清楚这些。不经你的允许,没有人可以轻视你。你是自己梦想和幸福的惟一主宰。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就看你给不给自己机会,而机会,就蕴藏在自己每一次的成长里面。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才华横溢,亦或是草根布衣,始终都要懂得:佛前的香是靠修行得来的,人前的气是靠能力争来的。
  
  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的人,他们都会陪你走过或长或短的一段生命旅程,就像夜空中的繁星,有的只是一瞬而过,像流星;有的却是无论当你何时仰望天空的时候都能找得到,像恒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6:25 | 查看全部
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时间:2015-02-12 作者:未详 点击:1572次

  有一所大学邀请一位资产过亿元的成功企业家演讲,在自由提问时,
  
  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问:“我参加过多次校内创业,可是没有一次成功,最近参加多次校园招聘也没有一次获得签约机会。请问我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怎样才能成功?”
  
  这位企业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述了自己登山的经历。
  
  这位企业家登的是海拔8848米高的珠穆朗玛峰。由于登山经验不足,加上高原反应很强烈,没有控制好呼吸,氧气消耗得很快。当他爬到8300米左右的高度时,突然发现有些胸闷,原来氧气已经不多了。此时,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是两个,一个是一边往下撤,一边向半山腰的营地求救,生命应该没有危险,但登顶的机会就只能留到下一次了;另一种选择是,先登上顶峰再说。不肯轻易认输的他选择了后者。
  
  当他爬到8400米的位置上时,发现路边扔了很多废氧气瓶,他逐个捡起来掂量。在8430米左右的一个路口,他捡到了一个盛有多半瓶氧气的氧气瓶。靠着这半瓶氧气,他登上了顶峰,并安全撤回了营地。
  
  这位企业家的登山经历告诉我们:干事业,就像登山。受挫时,不要轻言失败,更不要轻易放弃。很多时候,只要再坚持一会,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有一位汽车推销员,刚开始卖车时,老板给了他一个月的试用期。
  
  29天过去了,他一部车也没有卖出去。
  
  最后一天,老板准备收回他的车钥匙,请他明天不要来公司。
  
  这位推销员坚持说,“还没有到晚上12时,我还有机会。”
  
  于是,这位推销员坐在车里继续等。
  
  午夜时分,传来了敲门声。是一位卖锅者,身上挂满了锅,冻得浑身发抖。
  
  卖锅者是看见车里有灯,想问问车主要不要买一口锅。
  
  推销员看到这个家伙比自己还落魄,就忘掉了烦恼,请他坐到自己的车里来取暖,并递上热咖啡。
  
  两人开始聊天,这位推销员问,“如果我买了你的锅,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卖锅者说,“继续赶路,卖掉下一个。”
  
  推销员又问,“全部卖完以后呢?”
  
  卖锅者说,“回家再背几十口锅出来卖。”
  
  推销员继续问,“如果你想使自己的锅越卖越多,越卖越远,你该怎么办?”
  
  卖锅者说,“那就得考虑买部车,不过现在买不起……”
  
  两人越聊越起劲,天亮时,这位卖锅者订了一部车,提货时间是5个月以后,订金是一口锅的钱。
  
  因为有了这张订单,推销员被老板留下来了。
  
  他一边卖车,一边帮助卖锅者寻找市场,卖锅者生意越做越大,3个月以后,提前提走了一部送货用的车。
  
  推销员从说服卖锅者签下订单起,就坚定了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找到更多的用户。
  
  同时,从第一份订单中,他也悟到了一个道理,推销是一门双赢的艺术,如果只想到为自己赚钱,是很难打动客户的心的。只有设身处地地为客户着想,帮助客户成长或解决客户的烦恼,才能赢得订单。
  
  秉持这种推销理念,15年间,这位推销员卖了一万多部汽车。
  
  当你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时,请对自己说,我还有机会。并且坚信,成功就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6:37 | 查看全部
手指创造的奇迹
时间:2015-02-12 作者:未详 点击:1234次

  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之间河流的布鲁克林大桥是个地地道道的机械工程奇迹。

  1883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这座雄伟大桥的设计。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趁早放弃这个天方夜谭般的计划。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确信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构思着建桥的方案,琢磨着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和障碍。他们设法说服银行家投资该项目,之后他们怀着无可遏止的激情和无比旺盛的精力,组织工程队,开始施工建造他们梦想的大桥。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严重受伤,无法讲话也不能走路了。谁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然而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锐。

  一天他躺在病床上,忽然一闪念想出一种能和别人进行交流的密码。他惟一能动的是一根手指,于是他就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和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

  整整13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发号施令,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胜利与失败这间的差距并不似人们想像的那么大,仅仅是一念而已。

  欲望可以将一个人的力量发挥到极至,也可以逼得一个人献出一切,排除所有障碍,欲望使人全速前进而无后顾之忧。凡是能排除所有障碍的人,常常会屡建奇功。

  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当充分发挥我们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6:48 | 查看全部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
时间:2015-02-14 作者:未详 点击:1810次

  著名影星史泰龙,在许多影视剧中演绎过非常成功的主要角色。但是,他的从影之路和成功故事却值得人们寻味。
  
  史泰龙出身贫寒,中学没念完就外出打工谋生。可他不死心,老幻想着能成为生活的主角,成为大名人。而他又不是个空想家,就在他生活最困顿的时候,他开始圆自己的演员梦、名人梦。他先着手于写剧本,然后就拿着这些剧本直接找影视商人和导演们,推销剧本和自己的想法。为了他心中的理想和既定的目标,他不厌其烦地写,不厌其烦地找人攀谈。
  
  几年下来,他创作了百余篇脚本,攀谈、推销过千余人次,可是,毫无成色,得到的只是别人的白眼和嘲讽。可他一点儿也不气馁,而是更加勤奋、更加积极主动。以至于,在当时的影视圈,没有不知道史泰龙其人的——人们称其为“影迷”、“影痴”、“影狂”。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写出一篇像样的脚本,不过,当有人准备签约拍摄时,他又提出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要求:他本人得出演该剧的主角。

  这样一来,当时一没名气、二没资历的史泰龙,难免遭到别人的拒绝。

  据说,他抱着那个脚本,抱着当主角的愿望,一连几年频繁出入于影视棚……

  天道酬勤,他终于闯进了好莱坞,成了一代著名影星。
  
  其实,只要努力进取、百折不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在属于他的那个领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7:00 | 查看全部
今天就出发
时间:2015-02-16 作者:未详 点击:1711次

  安东尼·吉娜是目前纽约百老汇中最年轻、最富盛名的演员之一,她曾在美国著名的脱口秀节目《快乐说》中讲述了她的成功之路。
  
  几年前,吉娜是大学里艺术团的歌剧演员。那时她就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璀璨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先去欧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百老汇成为一位优秀的主角。第二天,吉娜的心理学老师找到她,尖锐地问了一句:“你旅欧完后去百老汇跟毕业后就去有什么差别?”吉娜仔细一想:“是呀,赴欧旅游并不能帮我争取到百老汇的工作机会。”于是,吉娜决定一年以后就去百老汇闯荡。
  
  这时,老师又冷不丁地问她:”你现在去跟一年以后去有什么不同?”吉娜有些晕眩了,想想那个金碧辉煌的舞台和那只在睡梦中萦绕不绝的红舞鞋,她情不自禁地说:“好,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一下,我就出发。”老师却步步紧逼:“所有的生活用品在百老汇都能买到,为什么非要等到下星期动身呢?”
  
  吉娜终于双眼泪盈地说:“好,我明天就去。”老师赞许地点点头,说:“我马上帮你订好明天的机票。”
  
  第二天,吉娜就飞赴全世界最巅峰的艺术殿堂——纽约百老汇。当时,百老汇的制片人正在酝酿一部经典剧目,几百名各国演员前去应征主角。按当时的应征步骤,是先挑选出十来个候选人,然后让他们按剧本的要求表演一段主角的念白。这意味着要经过百里挑一的艰苦角逐。
  
  吉娜到了纽约后,并没有急于去美发店漂染头发和买靓衫,而是费尽周折从一个化妆师手里拿到了将要排演的剧本。这以后的两天中,吉娜闭门苦读,悄悄演练。初试那天,当其他应征者都按常规介绍着自己的表演经历时,吉娜却要求现场表演那个剧目的念白,最终以精心的准备出奇制胜。
  
  就这样,吉娜来到纽约第三天,就顺利地进入了百老汇,穿上了她演艺人生中的第一只红舞鞋。
  
  生活就是这样不可思议。

  每个人都把理想当作太阳,不同的只是,有人企望沐浴着温暖悠闲地前进,有人却敢于立刻踏进遥望理想的冰流,在逆境中前行。

  而开启梦想之门的钥匙常常就藏匿在激流暗涌中,如果你耽于瞻望和等待,理想就永远是一轮止于仰望的太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7:08 | 查看全部
积极与目标
时间:2015-01-12 作者:未详 点击:1545次

  二战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活下来的人不到5%。
  
  根据有过亲身经历的犹太人心理学家弗兰克的研究,大多数的幸存者,都是深知生命的积极意义的人。他们顽强地活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心里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活着与爱着的人重逢”。
  
  弗兰克的一个牢友在那个与死神相伴的环境里,曾经绝望地对他说:“我对人生没什么期待了。”
  
  “不是你向人生期待什么。”弗兰克说,“而是生命期待着你!什么是生命?它对每个人来说,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生命的贡献。”
  
  他通过不断地重复生命的目的意义,使那位牢友抛开了悲观的思想,重新亮起了生存下来的亮光。
  
  目标是积极心态的标志。心态积极,必定是因为有了目标,而目标又让心态更加积极。没有脱离远大人生目标的积极心态,也没有消极心态产生的远大人生目标。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目标受利益趋动。此处所说的利益是广义的,并非仅仅指“功、名、利、禄”,还有健康、尊严等等。利益会引发欲望,欲望成为一种需要确定的目标。
  
  人只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欲求,需要、事业、计划、志向、梦想、愿望、选择、打算、目的、企图、追求、任务、工作、责任、满足等等想法,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叫做“目标”。
  
  从这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有他的目标,只不过目标的层次、规模、时间、性质、内容等等,有所不同罢了。
  
  短的、小的目标,我们常叫做打算、想法;中的目标,我们常叫任务、计划;远的、大的目标,就是事业了。
  
  大到“为真理作证”,救黎民于水火;小到仅为了一顿饭,为了再来一杯,都是目标。
  
  除非死了,活着本身就是一个目标。正像人们常说的“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有希望的地方就有梦想,有梦想的地方就有目标。”
  
  抽象一点儿说,目标就是事物在时空中的某种方向或趋势。
  
  通俗一点儿说,目标就是你欲望的具体化,你的欲求。
  
  说白了,目标就是你到底想要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7:14 | 查看全部
我尝到成功的滋味
时间:2015-01-12 作者:未详 点击:1110次

  每个人都有成功和失败,但成功往往比失败更少些。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有了失败就一定会成功。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坚强+毅力=奇迹(成功)。
  
  前几天,我从一份报纸中看到:一位科学家正拿着自己的成果高声喊道:“我成功了!:”这话在我耳边交响着,人生到底有多少成败呢?沉思中,我眼前浮现出一个高大的年轻女教师深情的握住我的手:“祝贺你,你终于成功了”。记得那时,学校要举行一次联谊会,每个班都要有一个节目。在我们班里,竞选了一向默默无闻,性格偏内向型的我为代表,表演一个单人舞蹈。我那时又高兴又害怕。高兴的事,我被选中了,害怕的是:我根本就没有舞蹈的开赋。
  
  排练的第一天,教我的是一位女教师,一开始,我连最基本的动作都不会做,女教师开口就骂:“这样情景,还谈什么拿奖呢……”那时,我委屈地哭了,但我没气馁,认真做好每一个动作,为班争光。有时在学校里操练得还不够,还在在家里操练好个小时,整天弄得我腰酸背痛。从排练中,我哭过,我生气过,我被老师骂过,轻蔑过……我但没有放弃机会,努力排练。当老师终于表扬我的时候,我笑了。
  
  表演的那一天到了,让我又怕又盼,主持人终于叫到我的名字了。我做了三次深呼吸暗暗说了三遍:“祝我成功”,我吸足所有勇气终于踏上舞台,一身装束朴素的我在灯光下闪烁中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我也不知怎么的,体态好像变得很轻盈婀娜,舞姿也变得那样谌熟优美,那一刻,我与柔媚的灯光,与如水的乐曲融为一体,我觉察到台下的观众在拼命的为我鼓掌。节目表演结束时,不知是否热烈掌声的功劳,我从二十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第一名。“我成功了”我呼唤着,在领奖台上,教练热情地握着我的手,那时,我哭泣了,我不是为悲伤而哭,而是高兴得哭了起来。
  
  成功,人人都会有,就看你是否能把握住。但成功是酸、甜、苦、辣、涩五味俱全的。朋友们,成功是高兴的,但它还蕴含着许多坚辛。可是你们要坚信:坚持就是胜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6:57:26 | 查看全部
洛克菲勒:一滴智慧出大王
时间:2015-01-13 作者:未详 点击:1884次

  有一位青年在美国某石油公司工作,他所做的工作连小孩都胜任,就是巡视并确认石油罐有没有自动焊接好。石油罐在输送带上移动至旋转台上,焊接剂便自动滴下,沿着盖子回转一周,作业就算结束。

  他每天如此,反复好几百次地注视着这种作业,枯燥无味,厌烦极了。他想创业,可又无其他本事。他发现罐子旋转一次,焊接剂滴39滴,焊接工作便结束了。

  他想,在这一连串的工作中,有没有什么可以改善的地方呢?

  一天,他突然想到:如果能将焊接剂减少一两滴,是不是能节省点儿成本?

  于是,他经过一番研究终于研制出“37滴型焊接机”。但是,利用这种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漏油。但他不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

  这次的发明非常完美,公司对他的评价很高。不久便生产出这种机器,改用新的焊接方式。虽然节省的只是一滴焊接剂,但“一滴”却给公司带来了每年5亿美元的新利润。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掌握全美制油业95%实权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

  人生的改变总是从小的方面开始的,“改良焊接机”改变了洛克菲勒的人生。

  他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特别注意普通人往往会忽略的平凡小事,能见别人所未见,才能做别人所不能的事。有了这种基础,企业必定能够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