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1:13 | 查看全部
再活一次看看
时间:2014-09-30 作者:未详 点击:2335次

  一个商人因为经营不善,多年的奋斗一夜间化为乌有而痛苦万分,终于决定到跳崖台自杀。
  
  谁想,就在关键时刻,前面却有个女人挡住了商人的去路。女人悲痛欲绝,一边哭一边唠叨着什么。
  
  商人问:“姑娘,你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姑娘把商人当做了来劝自己的人,愤愤地回头瞪他一眼:“我就知道你们会找到这里,你们谁也不要拦我,今天我一定得去死!”说着姑娘站起身,直奔崖边。
  
  商人惊出一身冷汗,他大喊:“姑娘,你弄错了,我不认识你,我……我也是来跳崖的!”
  
  站在悬崖边的姑娘收住脚步,惊讶地看他。
  
  商人说:“我和你一样,也是不想活的人。姑娘,你有什么大不了的事,也要跳崖?”姑娘说:“我男朋友又有了别的女人,他抛弃了我,没有他我就活不下去。我真是太痛苦了。”
  
  商人觉得有些古怪,一个人怎么离开了另一个人就要跳崖。商人说:“那以前你没男友时是怎么过来的,怎么说没有他,你就会活不下去呢?”姑娘听罢愣了,显然,商人的话很有道理。
  
  姑娘不哭了,反问商人:“那你为什么要跳崖?”商人也被问得一愣,叹声道:“我跟你不一样,我一夜之间企业赔了个精光,好几千万啊。我痛苦万分,死了也就一了百了!”姑娘不屑地说:“就为这?!你以前肯定也没有那些钱,不是也活过来了吗?没钱就去死啊?那世上得有多少人去死啊!”
  
  商人听了,心里也一惊,心说,是啊,自己劝别人张口就来,怎么到了自己这儿,同样想不开呢。没钱就死,那世上得死多少人啊!一瞬间,商人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些好笑,就笑了起来。一个想要死的人,竟突然笑得一脸绽放……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两个人那天谁也没有死。他们以自己的“死”,点拨了对方,让对方在一瞬间里感到震动,并幡然醒悟。人,有时看别人,会看得清清楚楚,看自己却难上加难。看别人的一切都不值当,自己的问题却比天大,甚至寸步难行。
  
  多少年后,姑娘又有了新的心上人,而且令她更为满意。多少年后,商人也又有了自己的天地,而且更有发展的潜力。人,有时像是把路走死了,眼前全是绝境,只有跳出来,你才能发现,一切并非像你认为的那样。
  
  所谓人要想开,是要站在不同的视角,在这个不同的视角,你的目光会是全新的,你的天地也会是全新的!

  即便你已经站在了死亡的一刻,一切也会被这种全新的视角所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1:34 | 查看全部
退路与出路
时间:2014-10-06 作者:未详 点击:2308次

  古希腊著名演说家戴摩西尼年轻时为了提高演说能力,躲在一个地下室练习口才。由于耐不住寂寞,静不下心来。他总想出去,练习的效果很差。无奈之下,他横下心,把头发剪去一半,变成了“阴阳头”。

  这样一来,因为羞于见人,他只好一心一意练口才,结果演讲水平突飞猛进。正是凭着这种专心执著的精神,戴摩西尼最终成为了世界闻名的大演说家。
  
  法国作家雨果为了能把全部精力放在写作上,把除了身上所穿毛衣以外的其他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然后把钥匙丢进了小湖。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脱稿。而这部仅用5个月就完成了的作品,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文学巨著《巴黎圣母院》。
  
  一个人要想干好一件事情,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追逐既定的目标。

  但人都有惰性、有太多欲望,有时难免战胜不了身心的倦怠,抵御不住世俗的诱惑,割舍不下寻常的享乐。

  一些人因此半途而废,功亏一篑。

  断掉退路来逼着自己成功,是许多明智者的共同选择。

  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1:47 | 查看全部
断了退路,才有出路
时间:2014-10-09 作者:未详 点击:2515次

  谁都不可否认,人在本质上都是眷恋舒适平稳,喜欢懒散闲逸的。但若要让自己的人生有所突破,有所成功,就必须给自己更大的压力,逼自己尽最大的努力。这时,选择自断退路确实是一个绝好的方式。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有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他的许多作品是被“逼”出来的。记者细问究竟,金庸才说了自己主动被“逼”自断退路的事。原来,他在写作《连城诀》时,一度产生了厌倦懈怠的心理,有时一天也写不出1000字。他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就主动与报社签订了连载的合同,合同规定他每天必须得完成多少字,违约就得赔偿。这样一“逼”,他只好控制了自己的心理,让自己静了下来,全身心地投入写作中,每天以5000字的速度抢写,最后竟提前完成了小说。后来,他在写作其他小说时也这样与报社签约后再写,不断尝到了给自己断退路后的丰硕成果。
  
  另外一个世界级的法国大作家雨果也曾这样自断退路。1830年,雨果和一家出版商签订了合约,半年内要写出一部长篇小说出版。出身贵族的雨果有着广泛的社交圈,常常要去参加各种宴会晚会等活动。后来,他觉得这样下去太影响写作了,于是想了一个绝招:把身上所穿的内衣和毛衣以外的其他华贵衣物全部锁在柜子里,然后把钥匙丢进了小湖的深处!这样,由于根本拿不到外出要穿的衣服,逼得他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埋头写作,除了吃饭与睡觉,从不离开书桌,结果作品提前两周就完成了。这部仅用5个月时间就完成的作品,就是后来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巨著《巴黎圣母院》。
  
  自断退路,当然显示了决心之大、信心之强。而有时,别人对你的一逼、一压,尽管并非你所愿,却往往在客观上断了你的退路,同样起着极大的激励作用。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有一个作曲家乔治·格什温,他刚刚小有名气时,从来没有写过交响曲。有一次,美国最著名的斯坎德爵士乐团的著名指挥家非常欣赏他的才华,盛情地邀请他为交响乐团写一部交响曲。格什温虽然深受感动,可是由于他对交响乐一窍不通,怕写不好丢面子,就一口拒绝了。指挥家一再劝他写,他仍执意不肯。这位指挥家见他如此固执,也来了固执的劲儿,竟然不经格什温的允许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说20天后音乐厅将上演格什温的最新作品——交响乐《蓝色狂想曲》!这份报纸发行量非常大,一下子让满世界都知道了消息。不知就里的格什温看到报纸上的广告大惊失色,慌忙来质问指挥家为什么让他难堪出丑。
  
  指挥家微笑着对他说:“反正这件事全城人都知道了,你就看着办吧。”
  
  格什温见事已至此,只好硬着头皮将自己关在屋子里,开始了人生第一部交响乐的创作。这一逼不要紧,他硬是用两周的时间完成了交响乐《蓝色狂想曲》。他自己也未料到,首场演出竟大获成功,格什温的名气也迅速传遍美国,后来一跃成为美国好莱坞最著名的作曲家。
  
  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地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人性是有天生的弱点的。当我们难于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地前行时,不妨斩断退路,逼着自己全力以赴地寻找出路。事实证明:不论是自断退路,还是他断退路,只要是断了退路,不留退路,就更容易找到出路,就更可能获得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2:08 | 查看全部
东非小镇里的世界冠军
时间:2014-10-10 作者:未详 点击:984次

  东非国家埃塞俄比亚中部小镇贝科基以优秀的长跑选手闻名,一个又一个长跑选手在这个有1。7万人口的小镇上诞生,其中7人在奥运会上夺得奖牌,他们赢得了16枚奥运会奖牌,包括10枚金牌。
  
  在贝科基,各行各业的人都喜欢穿跑鞋。商店里,人们常常聚在一起看径赛项目转播,有埃塞俄比亚选手参加的比赛尤其吸引人。
  
  和东非其他地区的长跑选手相比,贝科基选手有些特别之处。乡村生活让贝科基人更坚强,更能吃苦,这对长跑选手来说至关重要。
  
  贝科基是长跑选手理想的训练地。这里的海拔超过2743米,高原空气稀薄,选手在此训练,到低海拔地区比赛时优势明显。这里的森林同样适合练习长跑:选手们习惯了在森林中曲折前进,在平坦的赛场上比赛时会觉得更容易。
  
  小镇上大多数功成名就的长跑选手,都是森塔耶胡·艾什图教练培养出来的。
  
  长跑选手德拉尔图·图鲁是艾什图的爱徒。1992年,她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夺得金牌,成为在奥运会上夺金的第一位非洲黑人女性。
  
  她的成功激励了其他选手,孩子们把一枚枚奖牌带回家,贝科基人对此颇感自豪。
  
  年轻的选手们在体育场上训练,也在起伏不平的野外挥汗如雨。艾什图要求弟子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训练时好好休息。喝酒和约会被严令禁止。
  
  埃塞俄比亚近40%的人口生活在国际贫困线之下,跑步给他们提供了摆脱贫穷的可能。一个成功的马拉松选手每年能赚数十万美元,包括赞助费、比赛奖金和出场费。赚到钱后,许多选手回到贝科基做生意。
  
  “他们最想要的是胜利,而不是收入,”艾什图教练说,“我训练他们是要让他们赢得比赛,而不是赚钱。”
  
  作为小镇上的名人,艾什图坚持说,这没有给他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他依然从政府领取115美元的月薪,依然时常在贝科基的街道上跑步,看到从镇上走出的选手到世界各地比赛时,依然自豪不已。他说:“跑步让我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2:23 | 查看全部
一段铁丝
时间:2014-10-11 作者:未详 点击:2150次

  物理课上,老师拿出一小段铁丝,问同学们这一小段铁丝有多少种用途。
  
  “有很多用途!”一位快人快语的同学抢先回答道。接着他便说出了铁丝能当晾衣绳、能制成弹簧、能捆木头等十多种用途。
  
  老师让同学们再想想看还有没有其他用途。同学们讨论了一会儿,最后总结了一下,发现一小段普通的铁丝有三十多种用途。
  
  “其实,一小段铁丝可以有无数种用途!”物理老师说。
  
  看着同学们诧异的眼神,老师按铁丝的颜色、重量、形状、质地、柔软度等一一分解,列举出一段铁丝在物理、化学、语文、外语等各个方面的用途。按重量可以做成砝码;作为金属物可以和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可以弯曲成1、2、3、4、5、6、7、8、9、0等数字;还可以弯曲成24个英文字母;可以作导线;可以在磁场中有磁性反应;可以制作琴弦……
  
  “如果你是一小段铁丝,你会觉得自己的人生有多少种用途?”物理老师的最后一问,让同学们陷入了沉思。接着老师提示同学们应从自己的家庭、社会关系、兴趣、爱好、性格、身体、气质、风度、相貌等方面综合考虑。
  
  “不要小看一段铁丝,”物理老师最后说,“我们也不要小看了我们自己。一小段铁丝可以有无数种用途,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充满无数种可能。虽然我们貌不惊人,没有天才式的专长,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素质,只要去奋斗,去拼搏,风雨中执著坚强,黑暗中咬牙前行,勇敢地去尝试每一件事,前方一定会有美好的日子在等着我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2:40 | 查看全部
让对手沉迷在美梦里
时间:2014-10-11 作者:未详 点击:1625次

  上世纪20年代,美国汽车行业快速兴起。

  实力雄厚的福特汽车公司企图靠车型单一的T型老爷车继续垄断市场,而通用汽车则在总裁威廉·杜兰特的带领下,推出了一系列样式新颖、更具舒适化和个性化的车型,很快便蚕食了福特的大部分市场。
  
  通用快速扩张,福特节节败退。通用公司上下信心倍增,纷纷建议公司一鼓作气,采取更有杀伤力的措施击垮福特。

  而杜兰特对此却不以为然。经理层担心杜兰特这样会错失良机,于是请来董事会主席,一起做杜兰特的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如今福特还在老爷车上负隅顽抗,我们只需推出价格更低、式样更新的老爷车,就可以彻底击败它!”杜兰特摇了摇头,说:“福特与我们是对手而非敌人,大可不必将它赶尽杀绝。况且我们在此时强攻老爷车市场,或许不仅不会让他消亡,反倒会成就另一个优秀福特。”
  
  众人哄笑了起来,指责杜兰特绕着弯子袒护福特。

  杜兰特接着说:“正是由于福特迷恋老爷车,我们才能顺利推出其他成功车型。(www.rensheng5.com)试想,如果我们将福特的老爷车也逼上绝路。这不等于提醒它必须尽快转移到其他市场,与我们展开正面竞争吗?与其让福特彻底失败后立马清醒,不如让它在勉强成功的边缘持续幻想,这样才能给我们留足机会呀。”
  
  比彻底绝望更可怕的,是对过去成功的顽固迷恋。
  作为通用汽车的总裁,杜兰特深谙此道,所以主张要对对手把握住“尺度”。
  在杜兰特的领导下,福特汽车果然一再实行降价促销,企图重振老爷车市场,结果无济于事,终致老爷车停产。
  而通用汽车则抓住机遇,全力创新,一举奠定了做强做大的根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3:09 | 查看全部
创业不等于成功
时间:2014-10-12 作者:未详 点击:1289次

  一个年轻女读者把一个有关环境保护的创业打算讲给我听,并且坚决而诚恳地说:“我不要做打工者,工字没出头,我喜欢创业,打算明年毕业后做这门生意,你觉得是否可行?”
  
  年纪轻轻即晓得留意时事,从周围环境的需要中生出创业的念头,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前途定然无量。
  
  然而,我告诉她,最好还是毕业后工作几年,再考虑做生意。女读者当即非常急躁地说:“不能等呢,环保运动正在热烈地进行,过一两年就可能热情减退,岂非错失良机?”
  
  见对方那迫不及待的神情,我告诉她,年轻人踏足社会的一个大忌便是志大才疏。简单一点说,是在本身未有足够条件之前,空谈理想,到头来,只会误导自己,从而怀才不遇。
  
  以这个二十多岁的读者为例,从没有在社会上工作过,缺乏与人相处、()沟通、说服、协调的经验,已经证明了主观条件上的单薄。
  
  客观地说,好的创业构想,需要在整体的市场调查及有关资料搜集和分析之后,才能断定其可行性与成功率。另外,行政经验与财务知识等,都需要达到某种成熟程度,创业的基础才稳固。对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条件都拿零分的创业构想,必定无法获得资金与人事上的支持,怎能成功?
  
  年轻人千万不要以为创业是时尚玩意,更别误会创业便等于成功。要创业有成,可能是血汗交融和废寝忘食的结果,更是在很多失败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成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3:36 | 查看全部
十大定律助你走向成功
时间:2014-10-12 作者:未详 点击:2279次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通往成功的不二法门。

  在此基础上,如果能掌握以下心理学法则,无疑会让你的勤奋更有效率。
  

  一、二八定律。

  人们80%的收获来自生活中20%的付出。在我们的付出中,80%的精力可能都是在做无用功。我们往往把大量时间浪费在没意义的事情上。能否将精力集中于能带给你收获、成就的项目上,是决定你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帕金森定律。

  一项任务的难易程度往往由你认为需要花费的时间来决定。如果你觉得一周内才能完成一件事,那么你会用一周的时间去做它。但如果你只给自己一小时或一整天的时间,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也可能在短期内将这件事做完。
  

  三、“打包”处理琐碎事。

  鸡毛蒜皮的小事会造成人的焦虑感。

  一种方法是将它们“打包”处理,一口气全部做完。比如给自己一小时的时间,集中处理信件、家务等。
  

  四、付出先于索取。

  多数人总是在被帮助后,才想着回馈他人。

  其实,很多时候,如果不主动付出,就很难有回报。
  

  五、积极不被动。

  把做事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往往会失望而归。不妨试着成为敢于“吃螃蟹”的人。你会惊奇地爱上那种对生活的“掌控感”。
  

  六、感恩更快乐。

  感恩是将坏情绪转化为好情绪的有利武器。常怀感恩之心,做人的态度就会积极乐观。
  

  七、不攀比。

  攀比会让你获得一时的快感,但如果遇到比自己强的人,又会倍受打击。(www.rensheng5.com)最好的攀比方式是自己跟自己比,用实力让自己越来越强大。
  

  八、不过度担心。

  你害怕的事,十有八九不会发生。它们只是藏在你思维角落里的恶魔。而且事情即便发生了,也往往没有想象的痛苦。
  

  九、不钻牛角尖。

  遇到难关,不要折磨自己的情绪。也许三年后,你都忘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了。将问题看得太重、不愿释怀,只会徒增心灵的负担。
  

  十、机遇无处不在。

  任何经历都是人生的体验。失败和错误有时比成功更重要,它让你知道自己亟待改善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3:58 | 查看全部
和羚羊比拼意志
时间:2014-10-14 作者:未详 点击:1866次

  在非洲东部草原和沙漠交界地带,生活着很多土著居民。这里的居民与世隔绝,远离文明,以最原始的方式生活着。
  
  萨尔斌是一支土著居民的首领,他以擅长奔跑而著称。每隔一段时间,萨尔斌就和几个身强力壮的青年,带上大刀长矛去狩猎,他们主要猎杀当地常见的大角羚羊。大角羚羊比人跑得快,又机敏,想要抓住它绝非易事。
  
  这天上午十点钟,阳光正炽,萨尔斌和几个族人来到草原上狩猎,发现大角羚羊后,便开始驱赶它们,受惊吓的大角羚羊四散奔跑。萨尔斌和族人看准了一只肥大的羚羊,把它引到羊群外面,集中全力追赶它。这只羚羊快速向前跑去,忽然间它钻进一排灌木,不见了踪影。有经验的萨尔斌低下头从半沙漠化的草地上找出大角羚羊留下的脚印,顺着脚印继续向前追赶,过了半个小时,看到那只羚羊在一棵树下歇息。众人吆喝着跑上前去,大角羚羊又撒腿跑开。
  
  这样时断时续地追赶到了下午两点,地表温度越来越高,炽热难耐,大角羚羊的奔跑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萨尔斌带来的几个人都因体力不支落在了后面,萨尔斌却仍在坚持着。他拿出自带的水壶,喝了几大口水,并把剩下的水倒在了后背上给身体降温,又吃了几口干粮,恢复了些体力。而大角羚羊又渴又饿,丝毫没办法补充能量和水。情况向有利于萨尔斌的方向转变了。
  
  下午四点,萨尔斌追赶大角羚羊到一片小树林里,这里有很多动物杂乱的脚印,很难分辨出哪些是那只羚羊的。萨尔斌蹲在地上,把自己想象成是大角羚羊,揣测如果自己被追赶将往哪里跑。很快,他确定了一个方向,继续向前追去。就这样,时断时续地又追了两个小时,到了下午六点,八个小时过去了,萨尔斌感到非常疲惫,而大角羚羊的最后一丝体力也消耗殆尽,无力地躺在地上。此刻,萨尔斌取出随身的长矛刺入了它的胸膛。
  
  这场原始的狩猎活动,没有更多的技巧与智慧,其实仅仅就是一场意志的比拼。人之所以赢得了羚羊,一是有必胜的信念;二是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三是在比拼中补充了能量以便走得更远。
  
  有时,剥离一切复杂多虑,最原始最朴实的走法,反而更容易接近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5 22:34:14 | 查看全部
目标的十大好处
时间:2014-10-15 作者:未详 点击:2475次

  目标的十大好处
  
  1。目标产生积极的心态。目标是你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目标给你一个看得见的彼岸。随着你实现这些目标,你就会有成就感,你的心态就会向着更积极主动的方向转变。
  
  2。目标使你看清使命,产生动力。有了目标,对自己心目中喜欢的世界便有一幅清晰的图画,你就会集中精力和资源于你所选定的方向和目标上,因而你也就更加热心于你的目标。
  
  3。目标使你感觉到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人们处事的方式主要取决于他们怎样看待自己的目标。如果觉得自己的目标不重要,那么所付出的努力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价值;如果觉得目标很重要,那么情况就会相反。如果你心中有了理想,你就会感到生存的重要意义,如果这个理想(人生目标)又是由一个个目标组成的,那么,你就会觉得为目标付出努力是有价值的。
  
  4。目标使你把重点从过程转到结果。成功的尺度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获得多少成果。
  
  5。目标有助于你分清轻重缓急,把握重点。没有目标,我们很容易陷入跟理想无关的现实事务中。一个忘记最重要事情的人,会成为琐事的奴隶。
  
  6。目标使你集中精力,把握现在。目标对目前工作具有指导作用。也就是说,现在所做的,必须是实现未来目标的一部分。因而让人重视现在,把握现在。
  
  7。目标能提高激情,有助于评估进展。目标,使我们心中的想法具体化,更容易实现。干起活来心中有数,热情高涨;目标同时提供了一种自我评估的重要手段,即标准。你可以根据自己距离目标有多远来衡量取得的进步,测知自己的效率。
  
  8。目标使人产生信心、勇气和胆量。信心、勇气和胆量来自于“知彼知己”。对目标及实现过程的清晰透彻的认识,必然使你从容不迫,处变不惊。
  
  9。目标使人自我完善,永不停步。自我完善的过程,其实就是潜能不断发挥的过程。而要发挥潜能,你必须全神贯注于自己的优势并且会有高回报的方面。目标能使你最大限度地集中精力。当你不停地在自己有优势的方面努力时,这些优势必然进一步发展。
  
  10。目标使你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美国19世纪哲学家、诗人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