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1:25 | 查看全部
A面不行,B面开始
时间:2013-08-05 作者:未详 点击:2023次
  她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父亲喜欢摆弄花草。童年的她喜欢站在父亲身边,看他一次次嫁接漂亮的花儿。这让她逐渐有了探索的欲望。
  
  少女时代,她梦想培育出一种植物,上面长西红柿,下面长土豆,因为这两种蔬菜都是她喜欢吃的。
  
  高中时,她心里开始萦绕着一个词——北大。当同学和老师们说起“北大”时,眼睛里的向往与羡慕,让她感到自己的血液里开始有一种别样的情绪在涌动。
  
  高考没有成功,分数只达到一家东北大学的录取标准。她把自己关在屋里默默地流泪。父亲敲开了她卧室的门,对她说:“流泪没用,还想上北大你就继续努力。”
  
  她成了本校第一个复读生,在不流行复读的1982年,足足当了一年笑柄,但最终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她愉快地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在北大,她被浓浓的学术氛围吸引着。她发挥自己性格开朗、口才不错的长项,在各个社团崭露头角。她以《我与中华同崛起》的题目在演讲比赛中拔得头筹,还成了学校文化部的副部长。
  
  人生似乎从此开始焕发光彩。她的志愿是做一名中国出色的女外交官、女大使。她找来许多外交官的传记学习。在她看来,成功的大门已洞开,只需积累力量,迈出坚实的一步。
  
  可是,在大三上半学期初,老师把她叫到系办公室,惋惜地说,学校在改档时发现,她在入校前曾被一所东北的大学录取过,按照国家规定,吊销学籍!
  
  美好的前景在刹那间灰飞烟灭。她的朋友和同学紧张地分成几组,全天盯着她,怕她做傻事。她对同学说:“我要在学校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然后再自谋生路。”
  
  话虽这么说,毕业时看到同学们拿着毕业证和学位证兴奋的样子,她心里格外委屈。为了照顾这个优秀的学生,北大破例为她颁发了一张证明,证明她专业功课优秀,但是因为其他原因,无法拿到毕业证书。
  
  在同学们纷纷去国家机关报到的时候,她悄悄地揣着那份证明来到了中关村,只为寻找一份留京的工作。
  
  在去四通应聘时,她偶遇一个大学同学,同学说:“你为什么不能自己干,我给你找个地方。”
  
  那是一家简陋的小复印部,老板正光着脊梁在稿纸上写着一本叫《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的书。
  
  最终,她留了下来,开始创业。1年后,她拿下了四通公司一个买卖旧电脑的业务。渐渐的,业务范围延伸到其他与电脑相关的设备上。
  
  1994年,她听说沈阳某家公司仓库里有批打印用的胶纸,价格相当低,于是兴冲冲拿着款上路。一路风尘到了沈阳,发现胶纸的价格虽然低,但是回北京的运费很高。自己交完款才知道做了赔本买卖。
  
  为了弥补损失,她不断地寻找机会。终于,在东北买回一些印刷设备,也联系好了北京的买家。可以赚5万元的差价。她为这5万元的收入哭了又笑,笑了又哭。
  
  就是这么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现在成了国内最著名的风险投资公司的老总、达因集团的总裁——张璨。
  
  她对成功的描述很独特:“人生是一盘磁带,如果A面无法顺畅进行,千万不要放弃,从B面开始,奏响乐曲也有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1:32 | 查看全部
飞翔的老鼠
时间:2013-08-05 作者:未详 点击:2491次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老鼠常受到其他动物的欺负,特别是受到猫的欺负。猫好吃懒做,但擅长捉鼠,它把老鼠当成了草芥,饿了就随意捕杀。不管你是否该死,反正当我饿的时候,你就得死。老鼠想对付猫,但是由于身材、力量悬殊而毫无办法。于是,有一只年轻的老鼠经过一番思考,提议大家学习飞翔,只要会飞,猫再有本事,对飞翔的老鼠也是没有办法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不可回避,那就是在此之前,没有兽类学习飞翔成功的先例,倒是有不少兽类因学习飞翔而被活活摔死了。但这群老鼠不怕失败,它们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大胆地尝试一下飞翔,兴许有所收获。
  
  于是,它们开始学习飞翔。第一只学习飞翔的老鼠从高高的峭壁上向远处“飞”去,它拼命地挥动着四肢。但是,它并没有向前飞去,而是向山谷坠了下去,摔死了。它是第一只学习飞翔的老鼠。
  
  活着的老鼠并不因为它没有成功而忘记它,而是把它当成了英雄,为它立下了石碑。这只老鼠明知学习飞翔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但是,为了老鼠家族能够学会飞翔,它甘愿用生命去冒险。它认为这是值得的。
  
  第二只、第三只老鼠开始学习飞翔。但一只只都摔死了,它们被活着的老鼠厚葬了。在它们后面,无数老鼠跟着学习飞翔。它们知道,每一步尝试都面临着危险,但是,它们的尝试是具有重要而伟大的意义的。它们相信,它们的尝试是不会白费的。
  
  不知过了多少年,老鼠的四肢长出了翼膜。终于有一天,有一只老鼠摸索到了飞翔的技巧。它能借助于自己舞动时翼膜形成的“伞”平安地降落到地面上。于是,一只又一只的老鼠学会了平安降落的方法。后来它们又学会了滑翔。为此,它们付出了数不尽的生命。为了这一个小小的进步,它们用了一百万年。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些老鼠不仅能安全降落、滑翔,而且能飞出一段路程。

  又过了许多年,有一天,它们惊喜地发现,造物主已为它们安上结实的翅膀。

  这种翅膀不同于鸟类的翅膀,没有羽毛,但足以与鸟类的翅膀相媲美。

  它们发现,自己已经能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了。

  它们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而这一切,是千真万确的。
  
  这一群老鼠永远摆脱了被猫随意宰杀的历史,成为天空中的自由者。

  它们就是飞翔在夜空中的蝙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1:34 | 查看全部
不要害怕那个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自己
时间:2016-07-26 作者:未详 点击:639次

  为什么我在生活里一直克制自己?也许是因为对一切微小的美好,有畏惧之心。
  美是一种光,触到手心,空落无着,但人人爱追寻它。
  即使美总是从恶的部分提炼和分离而出,但它们原是共同存在,互为一体,密不可分。
  所以人要对美格外小心。
  
  某种渴望被淹没冲击打翻和摧毁的激情,依旧在内心发出声音,仿佛来自远方大海的浪潮起伏,使人跃跃欲试,无法平息。
  世间一切美好幻象,或严酷真相,都应与它们交手过招,而不是擦肩而过。
  不要害怕那个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自己。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只有坚定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才能做完一些事情。
  若一颗心放出去,面对那么多参照映衬,以及纷乱选择,还有众多标准和概念的干扰,如何走路大概都是问题。
  一条狭窄的小道,走到黑,走到头,在人群熙攘的大广场里游荡徘徊。
  在大广场,你只学会游戏和娱乐,失去方向,没有目标。
  
  而那个孤单坚定的人,已经上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1:41 | 查看全部
战胜命运并不难
时间:2013-08-06 作者:未详 点击:1753次
  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曾被人贬得一文不值。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认为她是一个女性,不能吸引听众,拒绝了她。
  
  她来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熟练语言,她花了3年的时间。在波多黎各的日子,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只是有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也是自己出的。在以后的几年里,她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被人辞退,有些电台甚至指责她根本不懂什么叫主持。
  
  1981年,她来到了纽约一家电台,但是很快被告知,她跟不上这个时代。为此她失业了1年多。
  
  有一次,她向一位国家广播公司的职员推销她的倾谈节目策划,得到他的首肯,但是那个人后来离开了广播公司。她再向另外一位职员推销她的策划,不久后,这位职员突然对此不感兴趣。她找到第三位职员,此人虽然同意了,但他却不同意搞倾谈节目,而是让她搞一个政治主题节目。她对政治一窍不通,但是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于是她“恶补”政治知识。
  
  1982年夏天,她主持的以政治为内容的节目开播了,凭着她娴熟的主持技巧和平易近人的风格,让听众打进电话讨论国家的政治活动,包括总统人选。这在美国的电台史上是破先例的。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名,她的节目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政治节目。
  
  她就是莎莉?拉斐尔。现在她的身份是美国一家自办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全美主持人大奖,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她主持的节目。
  
  在美国的传媒界,她就是一座金矿,她无论到哪家电视台、电台,都会带来巨额的收益。

  莎莉?拉斐尔说:“在那段时间里,平均每一年半,我就被人辞退1次,有些时候,我认为我这辈子完了。但我相信,上帝只掌握了我的一半,我越努力,我手中掌握的这一半就越大,我相信终会有一天,我会赢了命运。”

  赢过命运并不难,无论何时,你都要坚信:你弱时它就强,你强时它就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1:57 | 查看全部
搬走多余的凳子
时间:2016-07-27 作者:未详 点击:517次

  开会迟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公司每次开会,总有职员迟到。公司为此制订了种种奖罚措施,但是,开会迟到依然是个问题。
  
  不久,公司新来了一位办公室主任,公司的会议多数由他主持。第一次开会,众多迟到者像往常一样,陆陆续续走进会议室。他们环顾一圈发现:会议室不仅原来预留的会议凳没有了,而且会议室一个多余的座位都没有。来晚的职员,只得在会议室一角站着开会。迟到者一个会议下来,脚都站肿了。第二次开会,迟到者明显比上次少了。第三次开会,竞没有人迟到。
  
  原来,办公室主任发现:会议室平时有多余的会议凳摆放,每次开会,迟到者总不急不慢地进来就座。于是,开会时间一到,他把会议室多余的会议凳全部搬走。如此一来,来晚的都是要站着开会的。于是,人人争先。
  
  其实,人都是有惰性的。
  人的惰性多数来源于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当惰性的依附物消失,人就会改变原来的习惯。
  而管理上有很多事也不必大张旗鼓或大动干戈,只要找准问题的关键所在,事情就像搬走多余的凳子那样简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2:12 | 查看全部
上帝的帮助
时间:2016-07-27 作者:未详 点击:461次

  三个人经过千辛万苦找到了上帝,请求上帝给予帮助。
  
  上帝问他们各需要什么。

  第一个人说,他要一座大宅院,第二个人说,他要一个大农庄,第三个人说,他要一块大金条。
  
  于是,上帝给了第一个人一推砖头,给了第二个人一把种子,给了第三个人一推沙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2:30 | 查看全部
20条泥鳅
时间:2016-07-27 作者:未详 点击:548次

  毕业后,年轻人被分配到山区的一所小学教书。

  那时正值夏季,年轻人发现,学校里仅有的10个学生全都脏兮兮的,胳膊上、小腿上都是泥浆。

  因为这帮孩子经常到河里捉鱼、摸虾,用卖鱼虾的钱帮补家用。
  
  从第一天开始,年轻人就有打道回府的想法,所以教书很不卖力。

  在课堂上,年轻人常常有气无力地讲着根本没有备过的课,声音很轻很轻,他心盼着回城的调令早点到来。
  
  很快,秋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

  一天,就在年轻人又一次心不在焉地讲完课后,10个学生突然齐刷刷地站在年轻人面前,每人从书包里掏出了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有水,水里都养着两条泥鳅。他们认真地说:“老师,你讲课的声音小,是底气不足。爷爷奶奶说,吃用泥鳅炖的汤有好效果,特别讲究的是,多少岁就吃多少条泥鳅!”
  
  年轻人愣了,他今年20岁,他们每人两条,总共刚好20条。

  年轻人问:“你们怎么知道老师的岁数?”

  学生们一乐,说:“星期天,我们一起到乡教育组打听来的。”
  
  年轻人的眼眶里顿时充满了感动的泪花,这儿离乡里有近10公里的山路,在这日渐寒冷的天气里,他们在冰冷刺骨的河里摸泥鳅
  
  从这天起,年轻人再也不想调动的事了,这一条条黝黑的泥鳅、一颗颗至纯的童心足以让他感动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2:47 | 查看全部
“职”慧生活:可忙碌,别盲目
时间:2016-07-28 作者:未详 点击:431次

  这是一个忙碌的时代,忙着追求,忙着攀比,忙着应酬,忙得披星戴月,忙得精疲力竭,以至于我们已经走得太远,忘了为什么出发。职场中的你,可曾抽身审视过你的工作状态或方式?可曾想过,为什么忙碌并没有让你乐享成长,反而不成功便成病,陷入越忙越迷茫的尴尬境地?
  
  在职场,你需要“慧”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3:09 | 查看全部
做一个远见之人
时间:2016-07-28 作者:未详 点击:736次

  一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远,不仅要权衡眼前利益,更要善于谋划未来。只有把眼界放宽,把视线拉长,并脚踏实地去坚守,才能有更好的发展。相反,如果把目光投在眼前,只看到既得利益而没有未雨绸缪的思想,那么成功也只是暂时的。所以,我们要做一个远见之人。一个有远见的人必然会成就一番事业,而一个鼠目寸光之人也只能成为井底之蛙。
  
  个案一
  
  桑尼经营着一家纸张用品小店。由于地处沿海,他最担心的就是下雨发大水,淹了店里的货。
  
  有一年,雨势极大,转眼间雨水涌进小店,几十万的货全泡了。大家忙成一团之时,桑尼跑了出去。几个钟头过去,水退了,桑尼才回来。“你找个帮手去这么久?”老婆抱怨道。桑尼说:“我有更重要的事!”老婆生气地说:“纸都成这样了,还有什么比这重要?”老婆说的没错,这次小店损失不小,有九成的货都报废了。
  
  洪水过后,桑尼将小店搬到一个老旧的公寓,比以前多进了不少货。伙计们都说,桑尼是淹怕了。过了一年,城里遇上几十年来的大暴雨,大多纸张用品店都遭了灾。桑尼的店却因地势高,安然无恙。印刷厂急着买纸,桑尼的生意一下就火了。大家问桑尼:“你怎么这么有眼光?”他说:“上次发大水,我看店里的货反正没救了,就出去观察有什么地方没淹。洪水后房价低,也是换地方的好时候。”
  
  点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把目光拉长,才能看得更远,才能谋求于长久。一个目光远大的人,往往高瞻远瞩,运筹于帷幄之中,引领可持续发展;而短视之人势必会鼠目寸光。一场大雨将小店里的货全都泡了,桑尼并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趁机选好最佳地点,洪水后重新开店,并囤积了很多纸。等再发洪水时,他家的纸成了抢手货,并卖了好价钱。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不要为眼前的损失而沮丧,而要把眼光放远,以此来获得更大的收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20:33:30 | 查看全部
个案二
  
  布塞米和特拉莫是一对农民兄弟。叔父是个富商,没有子女,死后把500万遗产留给了两兄弟。
  
  很快,不少亲友向两兄弟借钱。对此,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哥哥布塞米担心人家说他小气,把钱不断借给别人;而弟弟特拉莫很抠门,一分钱都不往外借。当地盛产棉花,特拉莫准备投资建棉花产品加工厂。很快,工厂竣工了。特拉莫贴出招聘启事,从村里招工人。特拉莫给的薪水相当丰厚,后来很多人都去工厂上班。两年后,工厂发展得越来越好,特拉莫又拿出一笔钱,给村里盖了养老院和学校。人们这时才明白,特拉莫并非想象中的吝啬鬼,而是为了能长久地帮助更多的人。这件事说明,比金钱更值钱的,往往是一个人的远见。
  
  点评: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转机也许就在身边。虽然布塞米和特拉莫以前过着清贫的日子,但叔父死后他们继承遗产,并成了百万富翁。然而,两个人处置金钱的态度截然不同。布塞米很“大方”,将钱借给了有求之人,而特拉莫很“抠门”,一分钱也不外借。但是,他把钱用来投资建厂,为当地人谋福利。相比之下,特拉莫更有远见,不为小利而取悦于人,只求长远的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