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4:12 | 查看全部
  三人同卧
  有3个人挤在一张炕上睡觉。
  一个人在睡梦恍惚中觉得腿上奇痒难忍,便用手去狠命地抓,谁知抓在第二个人的腿上,因此怎么抓也不止痒,倒把第二人的大腿抓得血水淋漓的。
  第二个人在朦胧中摸到腿上的湿处,以为是第三人尿在炕上,急忙催他起来解手。
  第三人便披起衣服站在门外解手,隔壁正好是一家酒店,榨酒声嘀沥嘀沥地响个不停,他以为是自己还在解手,竟一直站到天亮。
  大道理:这种懵懵懂懂、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是很可笑的。在实际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人,他们情况不明,对于自己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对症下药,这也必然会出现这种可笑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4:26 | 查看全部
  如此朋友
  西郭子侨和公孙诡随、涉虚三人一起改变装束,鬼鬼祟祟地出门去,经常在夜里翻越邻居的墙壁。这位邻居非常憎恶他们,就在他们来回的路上挖上一个坑,在坑里放入粪便。
  一天晚上,他们又要出门去。西郭子侨在翻墙的时候,首先落入粪坑,但他却不吭声,反而招呼公孙诡随快翻。公孙诡随跟着也落入粪坑,正想呼叫,西郭子侨掩住他的嘴巴低声说:“不要出声。”一会儿涉虚也来了,同样也落入了粪坑。
  西郭子侨于是说道:“大家都一样,我想也就没有什么可以互相讥笑的了。”
  大道理:自己受了挫折,不把教训告诉大家,反而引诱别人犯同样的错误,以求得心理平衡,这样的朋友绝对不是真正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4:41 | 查看全部
  县令的誓联
  古时候,有个县令刚刚上任,为了表明自己为民父母,廉洁公正的决心,就请来匠人,用上好木料制做了两幅烫金誓联,悬挂在衙门两边,上联写道:“得一文,天诛地灭”,下联写道:“徇一情,男盗女娼”。
  百姓人等见了这两幅誓联,都高兴地说:“可好啦,总算盼来了清官!”
  谁知道,任职不久,上衙门来行私贿赂的人络绎不绝,凡有金银丝帛,这个县太爷无不一一收下,土豪劣绅欺压百姓,犯了罪恶,请他徇情枉法,他也无不一一答应,全县搞得天昏地暗。
  有人看不下去了,对他说:“老爷忘记自己挂的誓联了么?”
  县令捻着鼠须,不动声色地说:“我倒是确实按誓联办的哩,你没看见,我所得的并非只有一文钱,我所徇的情也不止一件吧。”
  大道理:讽刺了封建社会官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处世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4:52 | 查看全部
  倔强的驴子
  驴夫赶着驴子上路,刚走一会儿,就离开了平坦的大道,沿着陡峭的山路走去。当驴子失足将要滑下悬崖时,驴夫一把抓住它的尾巴,想要把它拉上来。可驴子却一直朝着相反的方向拼命挣扎。
  当用尽力量后,驴夫便放开了它,说道:“好了,让你得胜吧!但那是个悲惨的胜利。”
  大道理: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是正确的。执著于这种坚持,即便胜利了,那也一定是悲惨的。错误所付出的代价,往往更悲惨。坚持,就一定要选择好正确的方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5:02 | 查看全部
  竞选演说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竞选时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
  一次,他正在发表竞选演说,突然,一个破坏分子高声叫道:“垃圾!狗屎!”
  很显然,这个人的意思是说“胡说八道!”或是“少说空话!”
  但是,克林顿却报以容忍的笑,并不理会他的本意,只是安抚地说:“这位先生,我马上就要谈到你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大道理:聪明的人善于将不利化为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5:13 | 查看全部
  三个“近视眼”
  有三个学生眼睛都近视的很厉害,他们戴的眼镜都像瓶底似的,要是不戴眼镜的话,巴掌大的字写在地上他们也看不见。
  一天,这三个同学在一起,都认为自己的视力在三个人中是最好的。最后,他们决定比试比试。下课后,他们各自取下自己的眼镜,来到教室外面。
  第一个学生看着远处的天说:“我看见有一架飞机往这边飞过来。”另一个接着说:“我也看见了,那架飞机有四个涡轮发动机。”第三个连忙说:“哼,这谁没看见啊?机身上写着‘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呢!”他们还是争论不休,谁都不服气。
  正在他们看“飞机上还有什么”的时候,旁边一辆汽车呼啸而过——“不好,飞机掉下来了!”三个人边喊着边向教室飞奔。众同学出来一瞅,哪里有什么飞机,一只鸽子刚刚飞过,地上还有一摊鸽子屎。
  大道理:眼睛近视的人还可以补救,心若是“近视”了,那就难办了。不懂装懂,只会成为别人的笑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5:27 | 查看全部
  员外的儿子
  从前有个员外,很有学问,可是却有个笨儿子,尤其是和别人谈话的时候,常常闹出笑话。
  一天,员外收到岳父捎来的口信,说近日要前来探望。可他已经答应了去跟寺里的主持下棋,于是把儿子叫到身边,怕他又信口雌黄,便在出门前事先教儿子如何回答外公的问题,交代他一定要牢牢记住。
  问:你家门前的石狮是哪位石匠雕的?
  答:小小畜生何劳询问。
  问:令尊何往?
  答:上山与名僧下棋。
  问:何时归来?
  答:早则日暮,迟则与僧同宿。
  问:壁上所挂何画?
  答:唐朝古画。
  问:案上所置何物?
  答:传家之宝,一代一个。
  父亲走后,笨儿子不停地背诵着父亲教给自己的回答,很快便乱熟于心。过了一日,员外的岳父如期而至。
  问:令尊大人呢?
  答:小小畜生何劳询问。
  问:令堂大人呢?
  答:上山与名僧下棋。
  问:何时归来?
  答:早则日暮,迟则与僧同宿。
  问:你这是讲的什么话呀?
  答:这是唐朝古画。
  镮:你真可笑!简直是个活宝。
  答:这是传家之宝,一代一个!
  大道理:现实生活中虽没有如此生刨的笑话,但也不乏如此之类的人。他们不笨,不傻,甚至满腹繏纶,却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不懂得融会变通,灵活运用,往开难成大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5:40 | 查看全部
  柴火
  一位收藏家在一户村里人家发现了一个非常珍贵的老式柜子,他决定买下它。
  主人说:“这个柜子太旧了,木头已经朽了,正准备劈了它当柴火烧呢!”
  收藏家想:“既然他这么说,这个柜子他一定不会要高价。”于是便对主人说道:“多少钱?我就是要它作柴火呢!”
  收藏家满意主人出的价格,立马掏出钱来付给主人。告之主人次日来取柴火。
  第二天早上当收藏家开着车来装运柜子时,看到门前堆着一堆柴火。
  主人走出来对他说:“你老远来一趟不容易,我已替你把柴火劈好了。”
  大道理:利用他人的无知来欺骗他人,结果被愚弄的却是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5:51 | 查看全部
  父亲与儿子
  一天晚上,两个英国男子相互谦虚地说他们的儿子很笨。谦虚到了极点,他们争了起来,于是他们决定用事实来证明。
  “过来,我的乖儿子,”第一个人说,“杰克,我给你一英镑,现在进城去买一辆劳斯莱斯汽车。”于是杰克拿着钱进城去了。
  “这算什么!让你看一看我儿子的表现吧!”第二个人说,“来,我的儿子,彼得,现在进城到弗兰克酒店看看我是不是在那里。”于是彼得也进城去了。
  在路上,杰克与彼得相遇。他们开始说他们的父亲有多傻。
  “就说我爹吧,” 杰克说,“他刚才给了我一英镑让我去买辆劳斯莱斯,可再笨的人也知道现在所有的商店关门了呀!”
  “这算什么!” 彼得说,“我那老头子才真是蠢到了极点。他刚才打发我去弗兰克酒店看看他是否在那儿。其实他只需要自个儿拿起手边的电话筒不就可以马上知道了吗?”
  大道理:当我们嘲笑他人的愚笨时,我们在他人的眼中也不过如此。从每一个人的身上看到自己,你一定会深有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4 11:46:05 | 查看全部
  两个疯子
  一个作家为了写一篇关于精神病人的小说,特地到一个精神病院去观察、体验病人们的生活状态。
  他去的第一天,负责管理这些病人的一位医生陪同他察看了每个病房。
  在一个房间里,有一个病人在放声大哭,并不停地用拳头捶自己的脑袋,似有莫大的痛苦。作者问医生这个人是因为什么疯了的,医生告诉他:“他爱上了一个女人,可是她却嫁给了别人,所以他就疯了。”
  然后在另一个房间里,一个病人正在向一张女人的相片上吐唾沫。“这个人也是因为女人的缘故?”作家问,“他的经过是怎样的?”
  医生说:“是啊,而且和前面那个病人是因为同一个女人。这个人也爱上了她,不过他得到了她,这就是他发疯的原因。”
  大道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的好坏没有固定的标尺,惟有保持恬淡的心境,方能超脱世俗的烦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