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36:07 | 查看全部
一个逃兵
时间:2012-11-28 作者:小小Z 点击:1002次

  佩雷是山德尔的艺术家朋友。在美国,艺术家是一个宽容度最大的帽子了,戴在谁头上都合适。所以。一个流浪汉说自己是艺术家,没有人会奇怪,因为这是很多艺术家的生存状态。艺术是一回事,如何换成晚餐的面包,又是另外一回事。

  佩雷长得高高大大,一点没有美国中年人常常难免的啤酒肚。他腰板笔挺,坐立都有一股气撑着的感觉,一反平常美国人很松散的模样,隐隐觉得他有点军人架势。可是一开口,又难掩他富于幻想、迷茫的艺术家气质。

  佩雷当过海军,山德尔告诉我。

  我很奇怪:一个艺术家怎么就想到去当兵?

  山德尔讲起了佩雷与众不同的当兵故事。“那是因为一个阿拉伯女孩。”他向我们眨眨眼睛,“女孩是叫叶海娅吧,她想甩了佩雷,可怜的佩雷紧盯不放。于是她就参加梅军,佩雷就跟着也要去参加海军,也不想想,海军那么大,还不是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叶海娅当然还是离开了佩雷的生活。可是,佩雷却已经竭尽全力,说服海军收下了自己。

  进了海军,山德尔笑着说,艺术家佩雷只能悬在军舰外面刷编号。外人都以为美国人很放松,美国大兵也一定吊儿郎当,其实军队令行禁止,训练强度大,管理严格。佩雷完全不能适应。硬挺了两年。他觉得自己无论如何熬不到退伍,终于出了个下策:当逃兵。

  当逃兵被抓住是要上军事法庭的,判决根据情节轻重。所以,下这个决心不容易。

  那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佩雷还是感激老朋友山德尔在关键时刻帮了他。逃兵如同罪犯般受到通缉。佩雷需要躲躲藏藏,躲躲藏藏的同时还需要谋生。每当他走投无路,路的尽头总有山德尔在那里,留给他最后一个工作机会。山德尔开着一家饭店。更重要的是,山德尔给了他忠告,兄弟,你要面对现实,不能回避。

  游走几个州,打了两年散工,他反复考虑朋友的忠告,决定把自己“交进去”,投案自首。

  我们这里附近原来有个海军军需学校,他走进去,说明自己是逃兵投案,接待他的军人很是惊讶。佩雷以为自己会被立即戴上手铐,结果却没有。那军人只是告诉他,负责的军官不在,要他等候。等到吃饭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先去吃饭。军官来了,下面的事情更出乎他的意外,军官联系了一下,就给他买了一张机票,让他独自飞回自己原来的部队,回弗吉尼亚军事基地去投案。佩雷踏上旅途,“都没有派个人跟着我。”

  他有点紧张地回到弗吉尼亚海军基地,没想到原来部队给他的第一个选择是:免于处罚,只要把剩下的兵役服完。佩雷的问题就是实在无法适应军旅生涯。所以,他考虑之后,还是谢绝了部队的好意,他觉得自己无路可走,只能接受军事审判和惩罚。于是,他进入拘留所,紧张地等候军事法庭审判的日期。就在这段日子里,他给老朋友山德尔写了很多信,描绘自己沮丧的心情,他想,这下,要在牢里过上半辈子了。

  海军给佩雷安排了一个免费律师,他还有个律师朋友,听说佩雷有难,就前来做法律协助,最后只象征性地收了他几十美元。两个律师辩护的落点是,佩雷的个性和个人素质,完全不适合做一个军人。他们的全部努力就是向法庭提供证据说明这一点。佩雷至今还记得承接他案子的军事法庭法官的名字,法官在判决时说:“孩子,真抱歉。我想是我们弄错了。”原来,美国军队接受年轻人入伍,有一条规定,不能接受不适合当军人的人参军。

  作为现役军人,佩雷当然是有错的。他当初应该申请提前退役,而不是当逃兵。所以,法官依法给了他最轻微的处罚,判了他入狱一个多月,并且宣布他“不荣誉退伍”。佩雷因逃兵事件而得到教训,也变得成熟。

  回想起来,佩雷感激所有在关键时刻帮助过他的人。山德尔的忠告,律师的敬业,海军部队和军事法庭法官对他的公平处理。“每个人都可能有走错一步的时候,不是吗?”佩雷举起香槟。“祝我们大家新的一年好运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36:15 | 查看全部
我出售的是梦想
时间:2012-11-28 作者:小小Z 点击:996次

  在欧美,如果哪个好莱坞明星或者亿万富豪想买个私人岛屿,他脑中首先出现的很可能是法哈德・维拉迪先生那憨厚的笑容。因为35年来,全球私人岛屿交易的一半以上都出自他手,从电影明星梅尔・吉布森到伊朗王子沙拉姆都是他的客户。
在时光荏苒中,维拉迪也从迷恋岛屿的少年变成知名岛屿经纪人,最终自己也成为岛主。维拉迪说,他还要帮更多的人实现岛屿梦想,因为“你买得起汽车就能买得起岛屿”。

  伊朗王子成为第一批顾客

  维拉迪长得平平常常,浓密的白发,亲切的笑容,外表丝毫没有王者的霸气。小时候的他,也不过是个怀揣着鲁滨逊梦想的普通少年,幻想着在渺无人烟的孤岛上当岛主。后来这个少年进入汉堡大学,选择了国民经济学专业,甚至曾梦想成为一名摄影师,就是没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能出售岛屿。

  时光回到1971年,25岁的维拉迪一边为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而用功读书,一边在德意志银行实习工作。“我偶然看到报纸上的一条消息――印度洋上的一个热带岛屿被人以仅两千美元买下。”维拉迪说,“就是这一瞬间改变了我的一生。我突然意识到,我也能买得起小岛了!”

  这片岛屿当时属塞舌尔共和国。当年的飞机票价昂贵,还没有直达航班,等维拉迪从印度孟买转机来到目的地时,发现最便宜的小岛也已经被炒到10万美元,远远超过他的承受能力,维拉迪失望地回了家。为了挽回自己经济上的损失,他联络到汉堡一位知名的商人,游说他买下这座叫库辛的小岛。出人意料的是,这个商人在未亲临岛屿的情况下就一口气买下库辛岛和另外两座小岛,并支付给维拉迪5%的佣金。

  “我用我永不离身的岛屿照片把他说服了。”维拉迪永远揣着岛屿照片和相关资料出现在各种鸡尾酒会上,接近那些成功人士,问他们对买个私人岛屿有没有兴趣。“最初,我没有任何资源,口口相传是我能想到的最廉价的推广方式。”维拉迪说。很快,又有几个汉堡商人对维拉迪表示自己有意购买岛屿。维拉迪着手进行了市场调研,发现很多人都有买岛的愿望。于是,他花了约相当于现在如欧元的费用,在一家报纸上做了条提供岛屿买卖中介服务的小广告,正式开始了岛屿经纪人生涯。

  巧合的是,维拉迪在完成第一笔交易时结识的一位塞舌尔年轻律师詹姆斯・曼卡姆,居然不久后当选为塞舌尔总统。维拉迪顺利地成为当地15座岛屿的经纪人,并成功卖出了其中的7座。这是他接手的第一单大生意。在维拉迪这一批顾客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伊朗王子沙拉姆。这位王子为了方便从首都德黑兰来的飞机起降,居然在岛上修了一条飞机跑道。

  只有22人的全球公司

  维拉迪很快把下一个目标锁定在欧洲。苏格兰、爱尔兰以及法国布列尼塔一带,不但岛屿买卖自由。而且这些岛屿往往都有传奇般的历史,仅那些宏伟的古堡就足够吸引人了。维拉迪遭遇的惟一问题,就是要找出这些岛屿属谁所有。他加入了一个飞行俱乐部,说服飞行员带着他沿海岸线考察。他仔细观察岛上从豪宅到码头的每一处建筑。随后,他开始骑车沿海岸线行驶,和遇到的每一个渔民聊天,搜集线索。一旦岛主确定,生意也就接踵而至。

  在维拉迪办公室里,文件柜遮住了整整一面墙,这里面存放着维拉迪公司的核心资源――全世界数千座岛屿的资料。每座岛屿的资料占一格:地图、照片、测量数据、交易历史、历任岛主的资料、相关的剪报、地产乃至税收方面的证明……文件柜里存放的简直就是世界岛屿的百科全书。为了搜集这些资料,维拉迪的足迹遍布全球,不断地沿着岛屿拍照、了解岛屿的所有者、向当地政府了解政策。“一旦我得到信息,某个岛主打算将岛屿出售,我会第一时间出现。帮助他预测市场前景并寻找买家”。出名之后,不少卖家和买家会主动找上门来,但直到今天,维拉迪一年中还会有3到4个月在天上飞来飞去。
“现在我手头就有126座等待出售的岛屿,平时差不多也是这个数量。平均每年能达成交易的大概30来座。”维拉迪说。如今,公司的经营收入每年达到了2000万到3000万欧元,成了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出租岛屿业务更是蓬勃发展,每年可达10万人次之多。有趣的是,这样一个知名的公司,所有员工加起来才不过22人,工作效率之高足以让人惊叹。

  1500美元也能圆岛屿梦

  “虽然有那么多亿万富翁在买岛,但我们主要的交易集中在20万美元到80万美元之间,成交岛屿的平均价格是30万美元。”维拉迪解释说,“只要你买得起汽车,就能买得起岛。”除了名流,维拉迪的顾客也有普通人,德国人罗那德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汉堡一家电脑公司的电脑程序设计师,由于酷爱航海运动,他花5.5万美元买了一个位于瑞典的小岛,又花10万欧元建了一座1000多平方米的别墅,过起了真正的海岛生活。实际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数千座私人小岛,并非每座都身价不菲。维拉迪出售过的最便宜的小岛在加拿大,算是湖心岛,500平方米,只有1500美元。“我曾经帮助一个只有5万美元预算的德国工人买下一座加拿大小岛,还帮另一名客户在同一地区花6000美元买了一座迷你小岛。所以,不一定等你成了百万富翁或者像鲁滨逊一样遭遇海难才能当上岛主。”

  “现在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日常的工作压力、拥挤的人口,也促使更多的人有买岛的欲望。何况从技术上讲,如今在岛上生活要方便多了。三个月的时间,足以在岛上搭建起充足的水电设施。”维拉迪说,“在买岛前不妨租一个岛屿体验一下。如今有各类设施不同的岛屿可供选择租赁,喜欢露营的可以租用原始岛,一天才几十至几百美元。喜欢成群结队搞活动的,可以租一个设施完备的旅游岛,一星期也就几千美金。通过实际体验,你会了解岛上的生活,也会更清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岛屿。”

  在维拉迪最喜欢的一张照片里,他穿着休闲装,戴着太阳帽,手里扶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出售”,脚下是一座非常非常小的岛屿。这张照片显示的就是维拉迪的姿态――私人岛屿不在大小和价格,而在于你喜欢。“我是在经营梦想。我已经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拥有了自己满意的海岛。”维拉迪说,“虽然我是个商人,但我一直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在帮别人实现着梦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36:28 | 查看全部
智慧“推销”
时间:2012-11-28 作者:小小Z 点击:1136次

  浅萌是一位刚从大学美术系毕业的女孩,对于设计服装的布料和花样颇有些研究,准备涉足这一行。只是,初入此行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论是服装设计师还是服装制作厂家,都有自己固定的供应商。

  一次,浅萌拿着一堆自己呕心沥血设计的作品,来到一家著名的服装设计公司。助理设计师本想打发她走,可是见她一副渴求的模样,便于心不忍地对她说:“好吧,我拿进去给我们的设计师看一下。”过了一会儿,助理设计师出来对她说:“设计师说,我们的设计图太多了,根本没时间看。”浅萌又跑到制造服装的工厂,结果也是一样。她四处碰壁,心情十分沮丧。但她心想一定要坚持下去,只要方法对了,不断地尝试,就一定能打开僵局。

  有一天,浅萌参加一位歌星的签名会。这位歌星拥有许多歌迷。浅萌挤在追慕歌星的众多歌迷之中,以十分崇拜的眼神望着歌星。好不容易轮到她和歌星握手时,浅萌从背包里拿出一些布料和自己的设计图,对歌星说:“我好崇拜你哟!我想为你设计一套漂亮的服饰。请您在这几块布上为我签个名好吗?”浅萌显出一副谦逊崇拜的模样。

  这位歌星看了这些布料和设计图说:“哇!好漂亮哟!请你和我的服装设计师联络,我想用这些布料做衣服。这是她的电话,就说我叫你去找她的。”

  浅萌开心地说:“好啊!我明天就去。”

  第二天一大早,浅萌又来到了先前被泼了一头冷水的著名设计师的公司。她拿出有歌星签名的布料来,对助理设计师说:“是她叫我来找你们的,她说要用这些布料做衣服。”

  助理设计师进办公室不到几分钟,设计师就带着满脸的笑容走出来见她。这样,浅萌很光彩地走进了这家公司,而且凭借她出色的能力,越来越受到客户的欢迎。

  浅萌的胆识和聪慧着实令人敬佩。她自知自己在专业上的优势,但又了解入行的艰难。通过分析,她认识到必须寻找到一个中介进行“推销”,她不失时机地以歌迷的身份赢得了对方的信任,从而为自己打开了成功之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36:35 | 查看全部
永远不能放弃
时间:2012-12-01 作者:小小Z 点击:1678次

  1941年的一个清晨,他的母亲正在为他准备早饭,一群荷枪实弹的警察突然闯进了他的家,砸碎了房间里面所有能够看得见的东西,并且给他的母亲戴上了手铐。因为他的母亲是反战联盟的一员,写了大量反对德国纳粹的文艺作品。

  他哭泣着去拉母亲的衣角,希望能够和母亲一起被带走,可是蛮横的警察却推开了他。

  他的母亲对着他大声喊:“不要哭!男孩子需要的是坚强,记住了儿子!等着妈妈回来和你在一起,记住了,再苦再难都要等着妈妈。不能够放弃!记住了吗,儿子,活着就永远不能够放弃。”

  母亲被带走了,当时他只有4岁!4岁的他茫然地看着惨遭洗劫的家,他不知道自己今后的生活如何过,自己要等待母亲到什么时候?

  他开始四处流浪,寒冷和饥饿不时光顾他的身体,他只能蹲在街头的一个角落里,碰巧这天运气好的话,他能够乞讨到一块面包充饥,如果运气不好,他只能拼命地喝水。这些还不是令他最痛苦的,最让他痛苦的是那些比他大的乞丐经常找各种理由欺负他,每当被人打得发晕的时候,他就想到死,但这时候母亲那双看着自己的眼睛就在脑子里面显现。他就对自己说:“妈妈一定会回来的,妈妈一定会回来的,我不能够放弃!”

  晚上睡在桥洞里的时候,他就会在心里呼唤自己的母亲:“妈妈,你在哪里?”而这个时候,他的母亲正躺在慕尼黑附近的达豪集中营里,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他母亲的心里同样在想着他,并且也对自己说不能放弃,永远不能放弃!

  终于,美国大兵打开达豪集中营的大门,从成堆的囚犯尸体中发现了他的母亲,并且迅速送往医院抢救。一个月之后,他的母亲刚刚恢复了一些体力就固执地要求出院,并且对医生说:“我不能再住在这里了,我要去找我的孩子!”

  4年,整整4年!他的母亲不知道能否寻找到他,他的母亲一个城市一个城市疯狂地找,最后在一个街头的角落,他和母亲同时认出了对方。但让母亲惊呆的是快9岁的他,瘦得已经没有了人形,而且正发着高烧,母亲抓住他的手,他从嘴角挤出一丝微笑说:“妈妈,我终于等到你了。”说完他就晕了过去。

  母亲把他抱到维罗纳的医院,医生都不敢相信,这个体重只有20多斤的孩子竟然快满9岁了。严重的营养不足加上发烧正在摧毁着他的身体,他的母亲天天都拉着他的手在他耳边说:“好儿子,妈妈回来了,我们不能够放弃,永远不能够放弃!”就这样他在维罗纳的医院躺了一个多月,终于缓过来了。

  他的母亲从他住进医院的这一天,就决定了要带着他投奔在美国从事物理研究的哥哥,因为母亲不希望他未来的生活再次出现颠沛流离。

  在美国,他对学习展现了极大的热情,并且在哈佛大学取得生物博士学位,开始了人类遗传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也许因为幼年时那段苦难生活的磨炼,他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即使遇到天大的困难,也从来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

  他就是2007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人类遗传学与生物学杰出教授――马里奥・卡佩奇,人们在他获得诺贝尔奖后采访他,他笑着对采访他的人说:“我为什么成功?就因为我从来都不懂得什么叫做放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36:43 | 查看全部
聪明的珀金斯
时间:2012-12-01 作者:小小Z 点击:3133次

  在1912年美国总统竞选活动接近尾声时,西奥多・罗斯福(1901~1909年间任美国总统)准备进行最后一次角逐,他计划每到一站都向选民散发一本精美的小册子,以此争取选票。这本小册子封面印有总统神情坚定的照片,内部印有振奋人心的“信仰声明”。当大约300万份小册子已经印好的时候,一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每本小册子里的照片底下都有这么一行小字:“芝加哥莫菲特摄影室”。这样,问题就出来了,因为莫菲特拥有版权,如果未经授权就在宣传册上擅自使用照片的话,需要向莫菲特支付每册1美元的版权费。

  当时,已经没有时间重新印刷宣传册了。用,还是不用?这是个问题。如果将印好的宣传册继续使用,可能导致竞选丑闻,竞选委员会也很可能要赔偿一笔付不起的费用。而若弃之不用,又将影响罗斯福的竞选前景。工作人员很快意识到,必须立刻和莫菲特谈判。更糟糕的是,芝加哥私人侦探的调查提供了一则不妙的消息:作为一位摄影师,尽管莫菲特在其职业生涯前期被公认在这一新兴领域极具潜力,但现在却没有什么名气。此刻,莫菲特面临财务困境,正一心想多搞点钱后再退休。

  沮丧的工作人员找到罗斯福竞选委员会的总经理乔治・珀金斯,请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珀金斯沉思片刻,马上叫来他的速记员,给莫菲特摄影室发了如下电报:“我们计划散发几百万份封面印有罗斯福总统照片的小册子,这将给提供照片的摄影室带来巨大的宣传效果。如果我们使用你们的照片,你们愿意付给我们多少钱作为宣传费?请速回电。”

  很快,莫菲特摄影室回复:“以前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交易,但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愿意支付250美元。”当然,珀金斯接受了这个价钱,没有要更多的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36:51 | 查看全部
错出成功
时间:2012-12-01 作者:小小Z 点击:2331次

  换一种思维,从错误中看到成功,那么错误也就成了我们的老师。很久以前,据说去黄山的鱼贩都是千里迢迢徒步去的,等到把鱼送到目的地,鱼已经开始腐烂。黄山人死马当作活马医,把臭鳜鱼腌制一下,再入锅烧煮。烧好的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却异常香。这以后,鱼贩就索性用一层盐一层鱼的方法储存鳜鱼,再运进黄山。于是,便有了闻名遐迩的黄山臭鳜鱼,不知有多少食客被这独特的滋味所倾倒。臭鳜鱼歪打正着,成就了人间美味,化腐朽为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

  日本的清酒与我国江南的黄酒较类似,都是深受欢迎的普及型大众米酒。

  但据说日本的米酒在明治之前是比较浑浊的,这是美中不足之处。很多人想了各种办法,却找不到使酒变清的法子。那时候,在大阪有一个名叫鸿池善右卫门的小商人,以制作和经营米酒为生。一天,他与仆人发生了口角。仆人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在晚间将炉灰倒入做成的米酒桶内,想让这批米酒变成废品,叫主人吃亏。干完了这个小勾当,这个卑劣的仆人就逃之夭夭。第二天早晨,善右卫门到酒厂查看,发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现象,原来浑浊的米酒变得清亮了。再细看一下,桶底有一层炉灰。他敏锐地觉得这炉灰具有过滤浊酒的作用,立即进行试验、研究。经无数次改进。终于找到了使浊酒变清的办法,制成了后来畅销日本的清酒。

  生活中出现错误,这很正常,难能可贵的是从错误中发现成功的契机。

  换一种思维,从错误中看到成功,那么错误也就成了我们的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5 14:36:58 | 查看全部
命运不可选择
时间:2012-12-04 作者:小小Z 点击:960次

  当那个半截人移到我对面的腕力赛专用桌下时,我吃惊得半天合不拢嘴。

  这是一个肢残的中年妇女,敦实的上身像厚厚的一堵墙壁。黝黑的“国”字脸、齐耳的短发、中性化的着装和粗糙的皮肤,找不到丝毫女性的妩媚。她的臀部以下全没了,特制的裤子像个网兜一样把残余的臀部包住,“竖”在地上像个桩子。
她是用两手撑住砖头移到这个残疾人腕力赛的赛场上来的。

  两个裁判员把她“提”到凳子上,那女人伸手在腕力桌上摆出了“战斗”的姿态,而我却吃惊得忘了这是比赛。

  直到裁判员碰了我一下,我才醒悟过来。迟疑着伸过手,握住的是满手的硬茧……

  赛罢,裁判员把她从凳子上放回地面,她又那么以手当足地撑着身子“走”下赛场。

  我不敢想象,她是怎样以半截之躯承受起漫漫人生的风雨。

  心情沉重地走下赛场,一直在观看比赛的朋友问我:“如果命运注定你有一种残疾,你会选择哪种?"

  我一时语塞。环视四周,不远处就是一位眼眶凹陷、一脸茫然地让人扶着走进赛场的盲人。

  我无法想象,终极一生摸索在黑暗中是怎样的凄凉。看不到亲人的笑脸,看不到鲜花簇拥的春天,永远猜不透颜色是什么东西,甚至不知道与你生活了一辈子的人是什么模样,还有什么能比这更痛苦?

  肢残人呢?那个半截人的情况是让人想都不敢去想的事,附近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男子的情况也强不了多少。想想如果不能走、不能跑,甚至不能起身为你爱的人做一碗面,那是怎样残酷的事啊!

  “快说啊,问你呢!”朋友推推发愣的我。

  “还是有什么都别有残疾最好!如果非要有一种残疾,那还是选耳聋吧。”我的心情很复杂。

  朋友不失时机地开导我:“你曾经为聋了双耳痛苦不堪,以为聋人是天下最不幸的人了。现在知道了吧?还有多少人比你更不幸,却仍这样坦然地面对生活。”

  我反唇相讥:“你也对我说过你是多么不幸,感叹怎么会有那么多倒霉的事落在你头上―――炒股深套、升职无望、工资菲薄、新车被盗,失业后伤心得简直想跳楼……”

  朋友有些不好意思:“我现在才知道,与你们残疾人相比,我是多么幸运啊!”

  一旁坐在轮椅上一直在听我们对话的截瘫男人笑笑,并不言语。

  当我们在为自己某种残缺痛不欲生的时候,最有权利诅咒命运的那些人,却缄默不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19:09:28 | 查看全部
感谢新宇老师带来精彩分享,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19:10: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5 19:10:3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