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26:16 | 查看全部
有一则阿拉伯的传说: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旅途中他们为了一件小事争吵起来,其中一个还打了另一个一记耳光。

  被打的人觉得深受屈辱,一个人走到帐篷外,一言不语地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们继续往前走,一直走到一片绿洲,停下来饮水和洗澡。在河边,那个被打了一巴掌的人差点被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

  被救起之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下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他的朋友好奇地问道:“为什么我打了你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他笑着回答说:“当被一个朋友伤害时,要写在易忘的地方,风会负责抹去它;相反,如果被帮助,我们要把它刻在心里的深处,那里任何风都不能磨灭它。”


  真正的朋友的伤害也许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的真心帮助,你将会发现这世上真心的朋友不断多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26:27 | 查看全部
两年前,素儿刚21岁,大学毕业在一家电台主持热线节目,每天清晨,她都在116路车站牌前等车,那时她青春靓丽,如江南采莲女腕下错过的最美的那一朵。等车的时候,她总是发现有一种目光在注视她,回首却发现是一个帅气的男孩,但是,那男孩一接她的目光,就顺势把目光移走了,素儿没想太多,大概是自己比较吸引人注目吧!

  这时,有人告诉她,有个男孩喜欢听她主持的节目,想要认识她,素儿听说后不以为然,都什么年代了,想和别人交朋友还要别人介绍,真是够土的。想想在热线里也很少出现的事情,如今竟发生在自己身上,素儿想着想着都笑出了声。?

  然而,在偶尔一次的聚会上,当好友把手指偷偷地点向那个男孩时,素儿一下愣住了,那个男孩,她原来见过,就是在116路车上等车时偷偷注视她的那个男孩。聚会上,那个男孩表现太出色了,那沉静英俊的面容,儒雅从容的气度,几乎每一次的举手投足,都能深深牵动素儿的目光,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自己不曾注意的男孩,素儿感到了莫名的心跳。?

  从此,116路车上的第一班车在风中驶来,素儿都要下意识地环视四周,但是,男孩总是不定时地出现,即使出现,也因为车上的人拥挤给冲散了。素儿有点着急,她甚至在想着与男孩攀谈的话语,只是,男孩和她都总不能如愿。?

  真巧,一天清晨,116路车上乘客出奇地少,刚上车,她的心一下跳了起来,不知道是祈祷起了作用,还是别的什么缘?由!素儿看见那个男孩就坐在那里,并且,他一旁的位置穿着。?

  他看见了她,忙站起了身给她让座,嘴里还低声说着什么,素儿心慌的厉害,满面绯红,过度的矜持让她不知怎的,声音很低口不由心地说:“谢谢,我喜欢坐后面。”说完,素儿向后面走,再抬头看那男孩的时候,发现笑容尴尬地滞留在脸上,他原本要请她坐下的,上了很多次车,这是为数不多的空位。?

  她感到内疚,她知道自己是喜欢他的,一站又一站,当她拿定主意准备坐到男孩身边时,发现空位上已有了人,素儿只好期待下一次,下次自己一定不再错过?。?

  她继续做她的热线节目,情感方面的,只是,在116路车的站台上,她再也没有见过他。?

  后来,她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她第一次感觉到累,自己总是能为别人游刃有余地亲仪剪开情感的的硬茧,却不明白为什么会被自己吐出的丝所束缚。?

  其实,两年来,他并没有离开这个城市,知识他改变了乘车路线,他为了他才搭那辆车的,他依然爱听她主持的情感热线,她温柔如水的声音常常不设防流进他心灵深处,他自始至终都怀念那个声音唯美动听的女孩,他不明白自己给她让座,她为什么不坐呢!她爱他吗?不久前,在她主持的开篇语里,她用忧伤的声音朗诵了一篇情感散文,那故事就发生在116路上,一个错失的空位让文中的主人公咫尺天涯的情感故事。她忧郁感伤的声音,如一道闪电准确无比地集中了他的内心,他是唯一知道女主人就是她的人,其实她原是喜欢他的呀!他冲动地想给他打电话,这时身边的女铀早感动得一塌糊涂地环住他的腰说,“我们可不能错过呀!你听听,这个故事太伤感了。”?

  故事的结尾是这样写的,爱情有时就是一个空位。有时候,不是我们没机会和它照面,只是在它空着时,我们不曾想着去坐,等惊觉要去坐时,我们已与它擦肩而过。


  所谓一生的幸福一生的路,在坐与不坐之间已是陌生的旅途,爱请就是这样,它既可以坐成晾缘的甜蜜,也同样可以成为错失它的人一生最隐忍的暗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29:41 | 查看全部
驴子与狐狸合伙去打猎。

  它们突然遇见了狮子,狐狸见大事不妙,立即跑到狮子面前,许诺把驴子交给它,只要自己免于危险。

  狮子答应可以,狐狸便引诱驴子掉进了一个陷阱里。

  狮子见驴子已不能再逃跑,便立即先抓住狐狸吃了,然后再去吃驴子。

【大道理】:

  出卖朋友者从来没有好下场。这不是出自道德意义上的说教,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社会中的真理。记住:朋友不是拿来出卖的,也不是拿来利用的,而是拿来联合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29:59 | 查看全部
从前,在靠近原始森林的一个牧场上生活着3头肥壮的公牛。它们形影不离,总是在一起吃草,一起到河边喝水,一起睡在牧场。

  有一头狮子早就对这3头牛垂涎三尺了,但它始终没有下手的机会,因为3头牛从不分离。最后,狮子想出了一个主意:离间3头公牛之间的感情,然后再一个个地对付。

  一天,一头公牛远离了它的两个伙伴,独自在森林边缘吃草。狮子慢慢地走上前,主动和它打招呼说:“朋友,听着!你要留心你的两个伙伴,因为我听说它俩为了霸占草地想干掉你。你瞧,它俩在窃窃私语,而且还不时地瞅你一眼,生怕你听见了。”

  愚蠢的公牛转过它那笨重的大脑袋,果然看见它的两个伙伴在咬耳朵,一下子便轻信了狮子的话。打那以后,这头公牛和自己的伙伴离得愈来愈远了。

  几天以后,狮子又用同样的诡计,在第二头公牛面前搬弄是非。结果,那头公牛也相信了狮子的挑拨,渐渐地也离开了自己的伙伴。

  就这样,过去曾经亲密无间的3头公牛,现在却视同陌路,再也不团结了,相互离得远远的,去小河喝水的时间也错开了,甚至连晚上躺在树底下睡觉时,也尽量离得远远的。

  狮子的计谋终于得逞,它高兴极了。狮子突然从密林中奔出来,扑向一头公牛,咬断了它的脖子。而另外两头在远处分散吃草的公牛眼睁睁地望着狮子吞食了自己的伙伴,只想着那是它应得的报应。

  第二天,狮子吃掉了另一头公牛。第三天,最后一头公牛也成了狮子口中的美食。

【大道理】:

  不要相信小人或敌人的花言巧语,要相信你的朋友,要团结起来,不给小人或敌人以可乘之机,只有这样才能保存自己,不被小人各个击破或被敌人所消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30:13 | 查看全部
有个人饲养着山羊和驴子。

  主人总是给驴子喂充足的饲料,嫉妒心很重的山羊便对驴子说,你一会儿要推磨,一会儿又要驮沉重的货物,十分辛苦,不如装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到休息。

  驴子听从了山羊的劝告,摔得遍体鳞伤。

  主人请来医生,为它治疗。

  医生说要将山羊的心肺熬汤作药给它喝,才可以治好。

  于是,主人马上杀掉山羊去为驴子治病。

【大道理】:

  为一己私利而出卖、陷害他人的人向来是可耻的,为人所恨的,而出卖亲友的人就更是不会得到好下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30:28 | 查看全部
有一位猎人捕捉到一只野鸡,准备将它杀掉作为全家的午餐。

  “先生,请放我一条生路吧,我一定会引来更多的野鸡报答你。”野鸡向猎人哀求道。

  “我现在要杀你已经不受什么良心地谴责了,因为你想以同伴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生命,就凭这一点,你死得一点也不冤。”

【大道理】:

  出卖别人的人,绝没有什么好下场。只有那些时时、处处为朋友着想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与爱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30:41 | 查看全部
一个人在山路上捡到一只幼小的狮子,便抱回家喂养。他对狮子无微不至,给它喂以美味的食物,给它梳毛,给它洗澡。

  狮子对他也亲密无间,扒他的肩膀,舔他的手脚,陪他散步,和他玩耍。狮子在他的怀中渐渐长大,长成一只威猛的雄狮,也温顺得如一条家狗。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骑着狮子旅游。于是他骑上了狮子,踏上了旅程。一路上狮子很听话,平稳地驮着他。所到之处人们对他夹道喝彩,他更神气了。

  路上有人问他:“狮子不会吃你吗?”

  他说:“那怎么可能呢!”

  路上有条狗问狮子:“你怎么不吃他?”

  狮子说:“那怎么可能呢!”

  一天他们要穿过一片沙漠,路上遇到了风沙,水和食物都被卷了去。他在痛心之时也还去安慰狮子:“朋友忍着点,等过了沙漠,我让你饱餐一顿。”并跳下来步行。一天过去了,狮子饿得围着他打转;两天过去了,狮子饿得舔他的手脚;三天过去了,狮子对他进行了轻轻地撕咬;四天过去了,狮www.rensheng5.com子向他龇起了牙齿;第五天,饥饿的狮子向他瞪起了血红的眼睛,在他正要上前抚摸它时,狮子奋力一纵将他扑倒,瞬间把他撕成了碎片。至死他都不明白,狮子怎么会吃了他呢?

【大道理】:

  世间的友谊,有些是建立在饱暖基础上的,吃饱穿暖了是亲密无间的朋友,生死存亡的时候便会露出凶残的本质。切记:被你视为亲密无间的朋友,有时常常能给你致命的一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30:53 | 查看全部
2005年3月17日,当印度南部马德拉斯的建筑工程师尚卡尔回到家中的时候,看到了令其震惊而痛心的一幕:36岁的妻子塔米兹切维,用一条绕在吊扇上的长围巾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虽然妻子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但是尚卡尔比任何人都清楚,她抛下自己和孩子的良苦用心。

  他们夫妇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库马兰17岁,小儿子莫汉15岁。不幸的是,两个儿子都患有先天性的眼疾。大儿子的两眼分别只有18%和12%的视力,小儿子仅一只眼有2%的视力。对他们夫妇而言,让两个儿子早日走出黑暗的世界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经过警方周详的调查后也认定:这位具有强烈爱子之心母亲是自杀。因为她不忍看到两个学习成绩优秀而眼睛又几乎失明的儿子在痛苦中艰难度日,于是选择了自杀的办法来捐献角膜,以帮助他们早日恢复视力。

  尚卡尔说:“多年前,我们曾经在马德拉斯当地的眼科医院进行了登记,我们两人中先过世的一个,就把眼角膜捐给两个儿子。但是万万没想到,妻子为了让两个儿子早日见到光明,竟然采取了这种极端的方式。”

  为了实现妻子的夙愿,尚卡尔迅速通知了医院,但医生检查后的结果使悲痛欲绝的一家人再次遭受了沉重的一击。该医院眼角膜库的主管伊伦古维尔说:“塔米兹切维的眼角膜已经轻微受损,无法用于移植,只能用作医学研究。”这位母亲白白地送掉了性命,真是令人扼腕。

  毫无疑问,母亲的去世让两个儿子的世界变得更加黑暗,遗憾也无法挽回,但是他们也变得更加坚强。大儿子库马兰说:“妈妈希望我们努力学习,成为政府公务员,我们能回报她的唯一方式就是实现她的心愿。尽管我们有残疾,但我和弟弟一定能做到。”

  母亲是儿女心目中的女神,母爱是儿女心目中的天堂。母亲为儿女的幸福,往往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甚至不惜奉献自己的生命。但母亲如何施爱,如何避免发生令人痛惜的母爱,确实是在当今社会带有普遍意义的一个现实问题。(蒋光宇)

【大道理】:

  不少母爱的失败,并不是失败于过分的吝啬,而是失败于过分的慷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31:19 | 查看全部
驴子请求同行的马替它分载一点背上的东西,但是马不肯帮忙。

  不久,驴子因精疲力竭而死去。

  主人便把驴子驮的东西全部搬到马的背上。

  马呻吟地说道:“我竟然做了这么愚蠢的事。当初我要是稍微帮助驴子一下,现在也不会驮着全部的负担。”

【大道理】:

  强者与弱者应相互帮助,共同合作,各自才能更好地生存。适时地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你也会得到别人的援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7-16 14:31:51 | 查看全部
兄弟姐妹8人,她在家中排行老五,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一类人,再加上别人总说“小秋在这些孩子中长得最丑”,让她感到非常自卑。在她六七岁的时候,父亲带着她的两个妹妹去看杂技。她也闹着要去,父亲很不高兴地答应了。但她没有看出来,仍兴高采烈地跟在了后面。看完杂技,父亲买了两块西瓜发给两个妹妹。父亲的铁路职工,每月工资50多元,应该不差她的那一块西瓜钱。她很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能跟着去玩就满足了,也没表示不同意见。但回到家后,父亲竟然笑着对她说:“小秋,告诉你妈妈,西瓜甜不甜?”她当时就伤心地哭了。

  她我恨极了父亲,并从此经常和他顶嘴。

  后来她得了类风湿关节炎。地处寒冷的东北,这在30多年前,简直是要命的病。有一年,她的病全面发作,浑身上下每个关节都疼痛难忍。大夫也没有办法,母亲甚至连她的装殓衣服都准备好了。那时父亲正在福建出差,母亲给他拍了个电报。等父亲风尘仆仆地赶回家时,她的病情开始有所好转。父亲进门时,她正坐在床上,所以最先看见了父亲。于是她对旁边的妹妹说:“快看,你爸回来了!”但是父亲好像没听到她在说什么,直向她奔过来,问:“你现在怎么样了?”她仍是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你看这不挺好的吗?”

  但让她没想到的是,父亲哭了,那是一场虚惊之后放松的哭泣。看着50多岁的老人哭得那么委屈,她甚至都有点奇怪:父亲对她的感情真的很深吗?后来她得知,得到她病重的消息后,为了抢时间回来,作为铁路职工的父亲,甚至连直达卧铺车都来不及等,自己坐“硬座”倒车回到了家中。她开始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是父亲,带她一趟趟到湖北、上海、哈尔滨去求医问药;是父亲,背着她楼上楼下地跑来跑去;是父亲,为了讨药方在大夫家门口等了好几天……而她总对小时候的一个玩笑耿耿于怀,这简直是一种罪过。此后她理解了父亲,不再故意顶撞他。

  在她给我讲这个故事时,她说:“如今,我已经40多岁,可以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了。我认为,现在的众多家庭,两代人之间可能会经常产生误解。但在这些误解中,绝大多数是儿女对父母的误解,而老人对孩子,只有包容——哪一个父母会嫌自己的孩子长得丑?!”

【大道理】:

  现在的众多家庭,两代人之间可能会经常产生误解。但在这些误解中,绝大多数是儿女对父母的误解,而老人对孩子,只有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