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6:04:24 | 查看全部
不会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

    罗纳先生住在瑞典的艾普苏那。他在维也纳时,曾当了很多年律师,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逃到瑞典,一文不名,很需要找份工作。因为他能熟练掌握好几国的语文字,所以希望能够在一家进出口公司里找一份秘书工作。他出很多应聘信,但绝大多数公司都回信告诉他,因为正在打仗,他们不需要这一类的人,不过他们会把他的名字存在档案里,等等。但是,一家公司在写给罗纳的信上说:“你对我公司生意的了解完全错误,我根本不需要任何替我写信的秘书。即使我需要也不会请你,因为你连瑞典文也不好,信里全是错字。”

    当罗纳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简直气得疯。于是罗纳也写了一封信,目的是想对那个人大脾气。但接着他就停下来对自己说:“等一等,我怎么知道这个人说的是不是对的?我学过瑞典文,可是这并不是我家乡的语,也许我确实犯了很多我并不知道的错误。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我要想得到一份工作,就必须再努力地学习。这个人可能帮了我一个大忙,虽然他本意并非如此。他用这种难听的话来表达的意见,并不表示他一定错的,所以应该写封信给他,在信上感谢他一番”。

    罗纳撕掉了他刚刚写好的那封骂人的信,另外写了一封信说:“你这样不嫌麻烦地写给我实在是太好了,尤其是你并不需要一个替你写信的秘书。对于我把贵公司的业务弄错的事我觉得非常抱歉。我之所以写信给你,是因为别人把你介绍给我,说你是这一行的领导人物。我并不知道我的信上有很多语法上的错误,我觉得很惭愧,也很难过。我现在打算再努力地去学习瑞典文,以改正我的错误,谢谢你帮助我走上改进之路。”

    不到几天,罗纳就收到了那个人的信,请罗纳去找他,并因此得到了一份工作。罗纳由此现,“温和的回答能带来好运。”

    罗纳放弃了生气,放了狭隘,取而代之的是温和,最终获得了工作。真的,试着做一个温和的人,试着用温和的回答来代替愤怒,你会有另一番收获。

    生气只能使自己失去理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保持温和,你一定能从温和中受益很多。

    能忍一时的委屈,才会有将来的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8 19:38:41 | 查看全部
大家好,新周开启快乐起航,今天7月28日星期一,农历七月初二,中伏第一天,七月份的尾巴,八月份的前奏,聚因缘,散因缘,每一个结束当成一个新的开始,一心一意做好每件事 ,心怀感恩珍惜每一个人,离散是平凡的结果,珍惜却是可贵的永恒。任何事情,总有答案。与其烦恼,不如顺其自然.                                 

天地一逆旅,你我皆行 人。再好再坏,都会成为过去;再烦再苦,也要带上微笑;再紧再急,也勿丢了从容;不要拿着别人的地图,寻找自己的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风景。我们站在桥上看风景时,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着我们。不必艳羡他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该学会相信自己,再学会欣赏自己,试着把自己最亮丽的一面找出来,并呈现在阳光下。生命是自己的,除了必要的担当,更该为自己活着。快乐与地位无关,幸福与身份无关,看顾好自心,尽人事而安天命,做快乐的行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08:53:19 | 查看全部
第六十七则 合作才能生存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
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
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吃完鱼后,他又没有什么办法维持
生活了,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
饿,一步一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看到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最
后的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离开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
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了遥
远的跋涉,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
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
康的生活。

管理寓言67:这是一个活生生的合作才能生存的例子。在现实里,或许你掌握
了生产某个产品的关键技术,他掌握着这个产品的原材料。在这个时候,两个
人想发展的最好方式就只有合作了。如果都想独自发展的话,结果可能就是都
无法壮大起来。这个故事看起来简单,却告诉了我们这个重要的道理:互补的
合作是发展的前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1:40:09 | 查看全部
美国有一家大百货公司门口的广告牌上写着:无货不备,如有缺货,愿罚10万。一个法国人很想得到这10万元,便去见经理。开口就说:“潜水艇在什么地方?”经理领他到第18层楼,当真有一艘潜水艇。法国人又说:“我还要看看飞船。”经理又领他10层,果然有一艘飞船。法国人不肯罢休,又问道:“可有肚脐眼生在脚下面的人?”他以为这一问,经理一定会被难住。经理也的确抓耳挠腮,无以对,这叫,旁边的一位店员应道:“我做个倒立给这位客人看看!”

    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人们掌握的知识也是多门类多学科的,因此,面对一个思维对象,不能,更不必仅仅局限于传统习惯,不能更不必死守一个点。单兵作战毕竟力量太孤单了,假如拓展开去,到思维对象之外找个帮手,将二者合并思考合力作战,不就威力强大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1:40:33 | 查看全部
钢铁大王卡耐基对钢铁冶炼技术懂得很少。他手下有好几百个人,都比他更了解钢铁冶炼技术。

    卡耐基10岁的时候,他现人们对自己的姓名看得很重要,而他正是利用这个现,去赢得了后来的别人的合作。

    有一次,他抓到一只兔子,那是一只母兔。他很快又现了一整窝的小兔子,但没有东西喂它们,可是他却有了一个很妙的办法。他对附近的那些孩子们说,如果他们谁能够找到足够的苜蓿和蒲公英喂饱那些兔子,他就以他们的名字来给那些兔子命名。

    这个方法太灵验了,卡耐基一直忘不了这件事。

    后来,他在商业界利用这一同样的人性的弱点,赚了好几百万美元。

    当卡耐基和乔治·普尔门为卧车生意而互相竞争的时候,这位钢铁大王又想起了那个兔子的故事。

    卡耐基控制的中央交通公司,正在跟普尔门所控制的那家公司争生意。双方都拼命想得到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生意,你争我夺,大杀其价,以致毫无利润可。卡耐基和普尔门都到纽约去见联合太平洋的董事长。有一天晚上,两人在圣尼可斯饭店碰头了,卡耐基说:“晚安,普尔门先生,我们岂不是在出自已的洋相吗?”

    “你这句话怎么讲?”普尔门想知道。

    “于是卡耐基把他心中的话说出来——把他们两家公司合并起来。他把合作而不互相竞争的好处说得天花乱坠。普尔门注意地倾听着,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接受。最后他问这个新公司要叫什么呢了”“以你的名字命名怎么样?”结果,他们达成了协议。

    卡耐基这种记住并重视自己朋友和商业人士名字的方法,是他领导才能的秘密之一。他以能够叫出公司许多员工的名字为骄傲。他很得意地说,他自己任主管的时候,他的钢铁厂未曾生过罢工事件。

    记住对方的名字,并把它叫出来,等于给对方一个很巧妙的赞美。而若是把他的名字忘了或写错了,有时你就可能处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如果你要别人喜欢你,就记住他的名字。记住一个人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任何语中最甜蜜、最重要的声音。在现代社交中,很多人不善于记住他人的名字。其实,这是增进人际关系的一个很好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1:40:54 | 查看全部
第 020 章 中营。肯尼斯看到室友的枕头下有一本书叫《人生的优点》,便问道:“可以借我看吗?”

    那本书给肯尼斯极大的鼓舞和启示。他渴望拥有那本书,但是书的主人却不愿割爱,“借我抄!”他说。室友爽快地答应了。

    肯尼斯成功的秘诀就是立刻去做。他开始逐字逐页誊录,由于书随时会被索回,他日以继夜地抄录。

    抄完最后一页仅仅一个小时之后,他的室友被带到另外一处集中营。被俘的3年期间,肯尼斯一直带着那份手稿,一读再读。那是他的精神食粮,鼓舞他,给他勇气计划未来,使他的身心得以安慰。他说:“成功必须持续行动,否则就会长翅膀飞走。”

    立即的行动,可以实现你最大的梦想!

    很多人有拖延的习惯,可能因此赶不上火车、上班迟到,甚至失去重要的机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1:41:28 | 查看全部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 第 021 章 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20岁,我的两条腿残疾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呢!”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7年。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有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1:41:46 | 查看全部
“我没办法走上山的,”小男孩说,“我做不到。我会变成什么样?我这辈子都要留在这,留在山脚下。它太可怕了!”

    “那真可惜!”姐姐说,“可是你看,小乖乖!我现了一个很好玩的游戏。往前走一步,然后看看你踩的土里的脚印有多清楚。你看我的!每一行的脚印都好清楚哩!现在换你试一试,看看是不是能做得一样好!”

    小男孩往前踩了一步。

    “我的也一样清楚呀!”他说。

    “你也这样觉得吗!”姐姐说,“你看我的,这里又有一个!我踩得比你辛苦,因为我比较重,可是脚印也会比较深。你再试试。”

    “现在我的也一样深了!”小男孩喊着,“你看!这里,和这里,还有这里,它们都一样深呀!”

    “是呀!这样很好。”姐姐说,“不过现在换我了;让我再试一试,然后我们再一起看看。”

    他们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着,一边和他脚印竞赛,一边低头笑看他们裸露的脚趾间飞扬的灰色的尘土。

    不久,小男孩看看四周。

    “咦!”他说,“我们已经到了山顶了!”

    “我亲爱的弟弟?”姐姐说,“我们是已经到了!”

    成功靠的是积累,靠的是一步一步的行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1:42:07 | 查看全部
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这让他新奇不已。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mornnigsir!”陈阿土愣住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coodmorn isng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

    但他非常的生气。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终于他忍不住去问导游,“goodmorningsir!”是什么意思,导游告诉了他,天啊!真是丢脸死了。陈阿土反复练习“coodmornmigsir!”这个词,以便能体面地应对服务生。

    又一天的早晨,服务生照常来敲门,门一开陈阿土就大声叫道:“goodmornisngir!”与此同时,服务生叫的是:“我是陈阿土!”

    人与人交往,常常是意志力与意志力的较量。不是你影响他,就是他影响你,而我们要想成功,一定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大的人才可以成为最强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29 11:42:26 | 查看全部
如果你仔细的去看成功者,会现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他们的人际关系都很广泛。***

    只有拥有了广泛的人际关系了,才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信息网,这样就比别人多了一些成功的机遇和桥梁。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能够成功的赢得竞选,也与他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分不开。在他竞选过程中,他拥有高知名度的朋友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朋友包括他小时在热泉市的玩伴、年轻时在乔治城大学与耶鲁法学院的同学,及日后当罗德学者时的旧识等。他们为了克林顿能够成功,四处奔走,全力的支持他。所以克林顿在任总统后,还不无感慨的说:朋友是他生活中最大的安慰。

    根据《行销致富》一书作者坦利的说法,“成功是一本厚厚的名片簿。更重要的是成功者广结人际网络的能力,这或许便是他们成功的主因。”百万富翁们不仅晓得有谁被蕴藏在他们厚厚的名片簿里,更愿意把这些资源与其他百万富翁分享。

    要有成功的人际关系,你不仅须用基本常识去“感受”,更要有极大的行动去“执行”。“人际网络前进后的意义,其实比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的都还深远。”这是魏斯能为他即将出版的书《不上,则下》,记问了280位企业总裁后所表的感想。他说:“那些企业总裁们,非常致力于展互需关系的基础。虽然每个人都有他们如何步步高升到金字塔顶端的精彩故事,但大多数人把他们的成功归功于身旁的人的提拔”。

    根据美国作家柯达的说法:“人际网络非一日所成,它是数十年来累积的成果。如果你到40岁还没建立起应有的人际关系,麻烦可就大了。”

    要想成功,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人际圈子,要知道仅凭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自己的事业的。只要有人愿意帮你,不断的给你提供各种资源,你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但是,人际关系的圈子是需要你来培养的,只有用真诚和爱心才能巩固起你的人际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