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1:16 | 查看全部
假日  一个大家庭聚餐

    一卷胶卷  餐桌上扣掉一半  大哥提议  还有半卷  到后面小山上去拍吧  那里春意盎然

    扶老携幼  登上小山  找一处佳景  大家庭合影  小家庭留影  老人來一张  孩子们來一张  兄弟合一张  爷孙合一张  姑嫂组合  妯娌组合……这卷胶卷格外地长  拍了一张又一张  大家绞尽脑汁把所有的排列组合都想遍了  胶卷才终于拍到头了

    拍完了  大家就轻松了  孩子们开始打打闹闹地疯玩  妯娌们欢呼遍地挖肥嫩的荠菜  奶奶拉着最小的孙女表演《两只老虎》  连人到中年的大哥二哥也在草地上重温起儿时的摔跤游戏來  一直文静地站在一旁打量的大嫂说:“那些胶卷  留着这会儿拍有多好  ”

    与动物不同的是  人会用各种方式  把生命中精彩的瞬间定格、记录、留存下來  其中的一些  后來就成为艺术  可为什么  生活那么精彩  我们却往往只记录了平庸呢  也许就是因为  当精彩出其不意地到來时  沒了胶卷  胶卷已大量地浪费在你对生活的平庸摆弄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1:34 | 查看全部
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  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  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來  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  我來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

    “好  ”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  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  ”老师讲完故事后说  “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  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  你们长大了  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來  “我有一个爸爸  还有一个妈妈  还有……”幼稚的童声在教室里回荡

    然而  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  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來

    “下面  ”老师说  “哪位小朋友來给这个故事配个插图呢  ”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來  画一个“爸爸”  画一个“妈妈”  再画一个“我”  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  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來  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  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  把它们装订在一起  封面上  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  “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來:“孩子  瞧  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  孩子们  写书并不难  你们还小  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  等你们长大了  就能写大书  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  在不知不觉之中  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  我们的教育者    我们的老师、家长、社会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1:53 | 查看全部
在法国里昂的一次宴会上  人们对一幅是表现古希腊神话还是历史的油画生了争论  主人眼看争论越來越激烈  就转身找他的一个仆人來解释这张画  使客人们大为惊讶的是:这仆人的说明是那样清晰明了  那样深具说服力  辩论马上就平息了下來  “先生  您是在什么学校毕业的  ”一位客人对这仆人很尊敬地问

    “我在很多学校学习过  先生  ”这年轻人回答  “但是  我学的时间最长  收益最大的学校是苦难  ”

    他为这苦难的课程付出的学费是很有益的  尽管当时他只是一个贪穷低微的仆人  但是不久  他终于以其智慧震惊了整个欧洲  他就是那个时代法国最伟大的天才    法国哲学家和作家卢梭

    不幸是最好的大学  与其给孩子物质的享受不如找机会给孩子一些挑战自己和克服困难的机会和经历  不能吃苦的孩子成不了大器    这是一个不是真理的真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2:58 | 查看全部
一段演讲过后  一位评委作了这样一个总结:

    “雨果说过:‘美丽的女人是瞎子  沒看见自己逐渐增长的皱纹;挥霍的人是瞎子  只看到开端而未见结局;聪明的人是瞎子  沒见到自己的无知;正直的人是瞎子  沒有看到骗子;骗子也是瞎子  他沒看见上帝;上帝还是瞎子  沒看见创造世界的时候魔鬼也混了进來  ’我也是瞎子沒看见大家是聋子  我们整个评委也可能是瞎子  评价得不一定全面  人人都有瞎的一面  即使错了  你们也要谅解  ”

    人们看问題总会存在片面性  都有瞎的一面  正如一位哲人所说  “这个世界是瞎子背跛子共同前进的时代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3:18 | 查看全部
一位年轻的国王登基  他召集国内的贤士  命令他们收集全世界的智慧  编纂成册  使他能够学习如何做一个最英明的国王

    贤士们辛勤工作了30年  牵了一连串的骆驼  载负着5000卷书回來了  但国王忙于政务  不可能读完这么多书  于是吩咐他们把这些智慧大大压缩  不要如此卷帙浩繁

    15年后  贤士们的骆驼背來了500卷书  可是  国王还是觉得太多  命他们回去进一步压缩

    又过了10年  贤士们带回了50卷书  然而国王已经老了  他已沒时间把这些书都读完  于是命贤士们进一步压缩  要在一本书里给他提供最精华的人生智慧

    贤士们又工作了5年  回到国王身边  这时他们都已垂垂老矣  他们将一生辛勤工作的成果    一本浓缩人间智慧的书送到国王手里  但此时  国王已奄奄一息  连这一本书也來不及看了

    这个哀伤的故事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存在的永恒之间的矛盾  它的寓意也许是:当我们开始领悟生活时  我们已经失去了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3:34 | 查看全部
宋代时期  道学成了一种时髦  很多人都争着模仿道学家的风度

    有一位道学先生到城里去  在大路上恭恭敬敬地弓着腰  背着手  专心致志地踱着四方步  每一小步都不超过规定的角度和距离  走着走着  便觉得腰酸背痛  疲惫不堪

    他左右张望一番  又回头小声问仆人:“看看后头有沒有人  ”

    仆人说:“沒有  ”

    这个道学先生方才直起腰杆  长吁一口气  撩开大步  放肆地走起來

    还有一位道学先生正在路上张拱缓步  忽然乌云翻滚  下起倾盆大雨  这位先生慌忙奔跑

    跑出一里多路  忽然他“哎呀”一声  痛悔地说:“不好  我失足了  君子知过便改  为时不晚  ”

    于是  他冒雨回到刚才起跑的地方  又开始一步步地缓缓踱将起來

    道学即理学  理学家高谈心性命理  把封建纲常伦理说成是永恒不变的“天理”  主张“存天理  灭人欲”  形成一整套虚伪、僵死的道德教条和修养方法  这是极其迂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3:48 | 查看全部
一位年轻律师在城东的一条繁华街新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  他花了很大的一笔资金装修他的事务所  又买了一架豪华的电话机  作最终的装饰  现在这架电话机正漂亮地在写字桌上亮相

    秘书报告一个顾客來访  对于位顾客  年轻律师按规矩让他在候客室等了一刻钟  而后让顾客进來时  律师拿起了电话听筒  为了给客人更深的印象  他假装回答一通极为重要的电话:“可敬的总经理  我已对他说了  我们只是彼此浪费时间罢了……当然  我知道  好的……如果您一定要坚持的话……可是您要明白  低于2000万我不能接受……好  我同意……以后再连络  再见  ”

    他终于挂上了电话  面对那位在门口站着不动的顾客  好像非常尴尬

    “请问您有什么事  ”律师微笑着问这位局促不安的客人

    客人犹豫了半晌  低声说:“我是技术工人  公司派我來给你接电话线  ”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  应该是以诚相待  不能够因为你的虚荣心作祟就弄虚作假  真相揭开  双方都会尴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4:07 | 查看全部
艾子有个老朋友名叫虞任  生下个女儿刚满两周岁  长得玲珑可爱  艾子见了十分喜欢  便对虞任说道:“你女儿这么惹人喜欢  我想为我的儿子跟你提亲  先给他们把事定下  然后等他们长大后再结婚  你看能不能同意  ”

    虞任也挺高兴  问:“你的爱子几岁啦  ”

    “4岁  ”艾子回答

    “什么  ”虞任沉下脸來  “你想要我的小女儿嫁给一个老头子吗  ”

    艾子听完虞任的话后  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于是就问他:“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怎么听不明白  我儿子怎么会是一个老头子呢  ”

    虞任恨恨地说:“你还装糊涂  你儿子4岁  我女儿2岁  你儿子足足要比我女儿大一倍年纪  倘若我女儿20岁出嫁  你儿子就已经40岁了  要是不幸再耽搁到25岁出嫁  你儿子就已50岁啦  你不是想叫我家小女去配一个老头子吗  ”

    艾子听完虞任的解释后  真是哭笑不得

    在错误的前提上  只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把暂时的、偶然的现象  认做自然的、永久的规律  也一定会犯类似的错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4:24 | 查看全部
路旁有座小神庙  香案上供奉着孔子、太上老君和释迦牟尼的三尊泥塑像

    道士跨进庙门  一见老君的泥像放在旁边  便破口骂道:“好不混账  我教祖乃是玄圣之  怎能放在一旁  ”说罢  捋起袍袖  就把老君的泥像搬到香案正中

    老和尚走进庙里  合掌念道:“阿弥陀佛  如來至尊  安能在下  ”念完  就哼哧哼哧地把释迦牟尼的泥像抱到中间

    不久  踱将进來一个秀才  摇头哼道:“孔夫子乃万世师表  理当居  这是谁竟然把孔圣的像放在旁边  成何体统  ”说罢  就把孔子的泥像移到香案正中

    就这样  见一个  搬一个  搬來搬去  把泥像外面的彩皮都搬落了  露出一块块难看的黄泥巴

    三位泥圣人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  叹息说:“你我本來好好的  却被人们搬來搬去  弄得缺腿少胳膊的  ”

    现在为个人或小团体、小宗派的利益而拼命争地位、排名次的人是大有人在  一件事物  人们会给予怎样的评价  这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而不是靠主观的褒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7-30 08:44:43 | 查看全部
一天  齐宣王正坐在堂上看书  无意中看到堂下有个仆人正牵着一头浑身抖的黄牛经过  宣王见了  放下书问道:“你这是干什么  要把牛牵到哪里去  ”

    仆役回答:“今天是祭祀日  杀牛祭神  ”

    宣王看看那头牛哆哆嗦嗦的害怕样子  对仆役说:“放了它  寡人看它很可怜  不忍心杀死它  再说它也沒有罪过就要送它去死  这有悖仁慈  ”

    仆役问道:“把牛放了  神还要不要祭呢  ”

    宣王沉吟了一番说:“神怎么能不祭  这样吧  杀一头羊來替牛祭神  ”

    以某一件物品去代替另一件物品  看起來是很善良的举动  但是实际上本质都沒有生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