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6:20:48 | 查看全部
毕业后不能再做的21件事时间:2013-08-24 作者:未详 点击:840次   毕业后不能再做的21件事:
  
  1。白天不能小睡一下
  
  2。不能享受廉价的饮料
  
  3。只能在下班后去健身房
  
  4。不能通宵玩电脑
  
  5。没有寒暑假
  
  6。不能和同学坐在一起看比赛
  
  7。没有生活费,得自给自足
  
  8。少了定期的活动,如:春游
  
  9。不能穿宽松的运动服上班
  
  10。不能疯狂地吃喝玩乐
  
  11。少了主题派对
  
  12。很少能看到首播的电视节目
  
  13。没有机会出国留学
  
  14。身边少了许多零食
  
  15。没有学生优惠
  
  16。无法翘班
  
  17。不能和好朋友腻在一起
  
  18。少了爱吃的消夜
  
  19。没有闲暇时间
  
  20。以前还有助学贷款,现在却贷不起款
  
  21。以前容易获得满足,进入社会却感觉事事不满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6:21:00 | 查看全部
人生感悟之对称美时间:2013-08-24 作者:未详 点击:1155次   对称美
  
  恨有两种形式:默默的恨为了记住,喊出的恨为了排遣。
  
  蚊子咬了狮子一口,从此以为自己成了英雄。
  
  今天让位于明天,明天又被后天夺取。这便是人类政治历史的全部内容。
  
  胜利是把句号变为一朵花,失败是把句号变为一片药。
  
  自由好比白云。当你把它作为目标时,它清晰又具体;当你拥有它之后,就变成一片美丽的虚无了。
  
  雪山戴着亮闪闪的皇冠,尊严地凌驾在它亿万万绿色的臣民之上。
  
  人在被迫的情况下强迫自己。
  
  记住眼镜告诉你的一个真理:在去纠正世界之前,先去纠正好自己的眼睛。
  
  所有相爱的人都证实了天文学家的一个论断:太阳的一部分光辉必须在月亮中发现。
  
  对称美到了天平上,就是平等。
  
  一个成功的人身上的枪洞比一个失败的人身上的枪洞多得多。
  
  人的苦恼,都是为了那些得不到的东西。
  
  千万不要做石子儿——别人的脚把你踢到哪儿,你就在哪儿。
  
  窗子是雨的小鼓,篱笆是风的排箫。
  
  酒杯说:“人在吻我的时候,把我拥有的酒全都掠夺去了。”
  
  只要你站着,就一定有阴影;如果你害怕阴影,那就只有躺下去。
  
  真理经常失败,但真理不怕失败。
  
  世界上就是这两种生存方式:兔子吃草和老虎吃兔子。
  
  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6:21:16 | 查看全部
一生得失总是零时间:2013-08-24 作者:未详 点击:5045次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总是有一得必有一失。
  爱情能够给你欢乐,但它同时也给你痛苦;
  财富可以给你享受,但它也会带来苦恼;
  成功使你快乐,但是当失败之后痛苦将变得强烈而无法忍受。
  
  如果你期待某件东西,而你得到了,那是一种快乐。
  当你失去的时候也会感受到等量的悲伤。
  得到时是八分快乐,失去也会有八分的痛苦,那个总数几乎是一样的。
  
  有人得到了财富,却可能失去了健康、家庭或感情;
  而有人在事业和成就少了三分,则在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或时间自由方面多得到三分。
  有些东西看似不公,如果你细想下去,其实是公平的。
  
  有人认为有钱人比较快乐,这是错的。
  一个穷人用几百块就能得到的快乐,等他有钱后,可能要花几万块,甚至几十万才能得到同等的快乐。
  当你口味越重,那些东西的口感就越差;
  当你钱越多,那些钱的价值就越小;
  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给你一个馒头即是美味,但当你吃了五个馒头,你就会食不甘味。
  
  钱太多的人怕被偷被抢,房子太大的怕打扫,吃太多的怕胖。
  你看,现在有钱人都吃些什么,吃生菜水果、蕃薯,根茎五谷类,喝牧草、小麦汁,这些都是以前穷苦人家或者动物吃的。
  
  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
  有一只狐狸,看见围墙里有一株葡萄,枝上结满了诱人的果实,狐狸垂涎欲滴,它四处寻找入口,终于发现一个小洞,
  可是洞太小了,它的身体无法进入。
  于是,它在围墙外绝食六天,饿瘦了自己,终于穿过了小洞,幸福地吃上了葡萄。
  可是后来它发现吃得饱饱的身体,让它无法钻到围墙外,担心园主抓到自己。
  于是,又绝食六天,再次饿瘦了身体,才从原来的小洞里钻出来。所以我说,那个总数是一样的,不是吗?
  终点又回到起点,起点原来已是终点。
  
  鼹鼠是一种寄居在下水道的老鼠。
  一只在大河附近,天天饮滔滔江水的鼹鼠,和一只在下水道饮水的鼹鼠,并没有两样。
  事实上,一只小鼹鼠的腹中又容纳得了多少水?饮水过量,除了撑死之外,又有何益?
  
  即使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我们也只能日食三餐,夜寐一床。
  就算你拥有一百张床,你也只能睡一张床;
  就算你拥有一千双鞋,你也只能穿一双。
  就算你可以点上一百道菜,但你能吃多少?
  最多就只能撑饱一个胃,不是吗?
  
  人来到人世本来就是来体验的,每个人的财富地位或许有高低之分,但对快乐和幸福的体会并没高低之别。
  只是有钱人的快乐比较复杂,穷人的快乐比较单纯,就只是这点差别。
  同时拥有几个男人或女人,并不会比单纯一个的人还幸福。
  
  当你是快乐时,悲伤便在一旁窥视;
  而当你是痛苦时,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欢乐。
  到了最后,你会发觉,每一样都配得好好的,每一种痛苦与快乐,每一样你所得到的和失去的,好的与坏的,到了最后,你仔细去算算看,加加减减之后,那个数字将会是一样的。
  
  或许有人早一点得到,有些人晚一点得到;
  有人先失去,有人晚失去,但那个总数将会一样。
  你曾经有多少快乐,一旦失去就会有多少悲伤。
  到了死去,每件事都会变成一样。
  
  死亡会让一切都变得公平,在死亡当中,没有富人或穷人之分,不会说有钱人死得比较舒服,穷人死得比较痛苦。
  死亡会显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
  有人得到十分,到他离开时候,他就必须失去十分,那将是“十分的痛苦”,这是绝对公平的。
  
  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
  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乐;
  得到七的,拥有七分幸福,却只能得到三分快乐;
  有人先得到,有人后得到,有人什么都没得到。
  
  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后得到的后失去,没得到的就不会失去,那个总数是一样的。

  所以,人们真的不必太计较,不必刻意去算计,只要去体验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6:21:36 | 查看全部
伤心的人生感悟时间:2013-08-24 作者:未详 点击:1334次   伤心,是一种最堪咀嚼的滋味。
  
  如果不经过这份伤的疼痛——度日如年般地经过,不可能玩味其他人生的欣喜。
  
  伤心没有可能一次摊还,它是被迫的分期付款。
  
  即使人有本钱,在这件事上,也没有办法快速结账。
  
  有时候,我们要对自己残忍一点,不必过分纵容自己的哀怜。
  
  大悲,而后生存,胜于不死不活的跟那些小哀小怨讨价还价。
  
  有些人的怨叹是一种习惯,不要认真帮他们解决,这份不快乐,往往就是那些人日常生活中的享受。
  
  有时候我们因为受到了委屈而悲伤,却不肯明白,这种心情,实在是自找的。
  
  挫败使人痛苦,却很少有人利用挫败的经验修补自己的生命。就是这份苦痛,就白白地付出了。
  
  小聪明人,往往不能快乐。
  
  大智慧人,经常笑口常开。
  
  伤心最大的建设性,在于明白,那颗心还在老地方,造化弄人,人靠自我的造化弄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7:14:21 | 查看全部
看不起人是一种病时间:2013-08-11 作者:未详 点击:985次   人的最大共性是相互看不起。人有高矮胖瘦、黑白丑俊,都是先天赋予,非是后天努力所得。

  谁都明白这个道理,但高个仍会讥笑矮个的挫,矮个反过来也会嘲讽高个“人大憨、狗大楞”;胖人会瞧不起瘦人的弱不禁风,瘦人会笑话胖人的腰像个“水桶”;皮肤白的人会讥讽皮肤黑的人像煤球,皮肤黑的人则认为皮肤白不够健康;相貌俊美的人,自我感觉良好,相貌一般的会认为美人皆是摆设,中看不中用。
  
  不仅如此,如果你在人际之间细细观察体味,相互之间的看不起,几乎无处不在。年轻人不屑于老年人的谨小慎微,老年人会摇头于年轻人的稚嫩莽撞;男人认为女人太感性,力气比蚂蚁还小,女人认为男人太自以为是,做事没有耐心;上司瞧不起属下,认为下级愚笨,属下同样看不起上司,认为上级无能。朋友之间同样充斥着相互瞧不起的气氛,男人之间的看不起缘自于都自以为高明,女人之间的看不起多来自于内心的忌妒。这就难怪钱钟书在《围城》里这样写道:大学里,理科生瞧不起文科生,外国语文系瞧不起中国文学系学生,中国文学系学生瞧不起哲学系学生,哲学系学生瞧不起社会学系学生,社会学系学生瞧不起教育学系学生,教育学系学生没有谁可以给他们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老师……
  
  只要有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歧视就在。素质低下的会做在表面,让对方激愤难堪;略有修养的,并不表现出来,暗地里仍会瞧不起对方。

  如果双方在某一方面差距明显,被嘲笑的一方还能勉强接受,最容易引起一方愤怒的,是对方只比自己强一点点,处于同一阶层的歧视,是最让人难以接受、耿耿于怀的。
  
  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皆是由一个个凡夫俗子组成,不夸张的讲,民族间的一些仇恨甚至国与国之间的某些纷争,都是长期相互看不起酝酿和发酵的结果。
  
  相互看不起,其实是在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通病,放大自身的优点,无视自身的“短板”,只盯着对方的不足和缺陷。

  一个狂妄自大、瞧不起多数人的家伙,只会换回大家的厌恶和看不起;一个从心底尊重他人的人,同样会赢得广泛的爱戴和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7:14:39 | 查看全部
有一种拥有叫满足时间:2013-08-12 作者:未详 点击:1081次   有一只老鼠生活得十分快乐。它快乐的原因很简单。老鼠说:“我拥有一颗太阳。这是一颗多么神奇而伟大的宝贝,它给大地山川以灿烂的阳光,给每一种值物、每一个动物带来温暖和光明。”
  
  大家都说老鼠脑筋有毛病。太阳神奇伟大不假,可是,太阳并不只是你的,那是大家的。你想独占不成?
  
  可是,老鼠是一个顽固的家伙。它确信太阳就是自己的。其它动物是不是拥有太阳,它说自己管不着。它说自己要十分珍惜太阳。它每天早晨看太阳从山头跃起的样子,心里高兴极了。它每天晒着太阳,享受着它的温暖。它每天写着赞美太阳的诗,诗写得很一般,很平常,但都是发自心灵深处的。因为,它从骨子里确信太阳是自己的。它觉得,如果对太阳有半点轻视和浪费,那是一件十分可怕和愚蠢的事。它就这样简单而快乐地生活着。
  
  相比之下,狮大王烦恼很多。狮大王因为争夺一块领地失败,丢了面子和尊严。它想到了自杀。它为选择自杀的方式而煞费苦心。如果选择跳海的话,它怕身体被鳄鱼吃掉,它不希望自己死得那样窝囊而没有面子。如果选择坠崖的话,它唯恐被摔得粉身碎骨,它不想死得那样可怕。如果选择上吊的话,它怕许多动物看见自己可悲的样子,会嘲笑自己,留下话柄。它痛苦极了。
  
  它发现老鼠很快乐。心想,自己丢了一块领地,也比老鼠威风多了。可是,老鼠却那样地快乐,而自己却痛苦得要死。
  
  于是它捉住了老鼠。它对老鼠说:“你必须把你快乐的秘诀告诉我。否则我会吃了你。”
  
  老鼠说:“我实在没有什么快乐的秘诀。我只是平平常常地活着而已。”
  
  狮子说:“这决不可能。快乐总是有原因的。”
  
  狮子见老鼠不肯说出快乐的秘诀。心里想,是不是老鼠有十分珍贵的宝贝。
  
  它命令老鼠将自己最心爱的宝贝拿出来。
  
  老鼠说:“我最心爱的宝贝是太阳。难道你不曾拥有它吗?”
  
  狮子说:“太阳是什么好东西。大家都有份呀。”
  
  老鼠说:“假如没有太阳呢?”
  
  狮子感到很吃惊。因为,它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它试图往下想一想。这个假设实在太可怕了。这个假设告诉它:原来,太阳才是最宝贵的财富呀。
  
  狮子明白了:老鼠说的是实话。它从心里对老鼠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它决定放了那只快乐无边的老鼠。
  
  快乐不快乐,只是心态问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学会满足才能使我们变得快乐起来。否则,快乐就会离我们而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7:14:55 | 查看全部
细节中看人品时间:2013-08-12 作者:未详 点击:1114次   日本学者有岛武郎说过,释迦、基督和苏格拉底这三位圣人,生前都没有著书立说,他们留给后世的所谓说教,似乎不过对自己邻近所发生的事件呀,或者与人的质问等,说些随时随地的意见罢了,并不系统地演讲过哲学大道理,日常茶饭和谈话,即是他们给后人留下的大说教。这个现象十分使人反省。
  
  孔子好像也大体如此。这些圣人留下来的传世经典,都是其弟子们记录整理他们的语录。人类的伟大精神,中外的哲学精髓,似乎并不单是那些一大厚本、一大厚本的理论,更深刻的哲学思维大多蕴涵在日常生活的细节中。
  
  并非远古如此,近代也有类似的伟人。本杰明?富兰林克,是美国人骄傲不已的名字,他不仅是著名的政治领袖、外交家、科学家、发明家、企业家、记者、作家……还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者之一,美国独立运动的先驱、《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他给自己制定了十三条戒律严格的“道德格言”,竟然没有任何豪言壮语,几乎都是吃喝穿戴、待人接物等“生活琐事”。如“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贪杯。”如“缄默。说话必须对人对己有益,避免无谓的闲聊。”如“秩序。什么东西放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应当做什么事情。”如“俭朴。花钱必须于人于己有益;切忌浪费。”如“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力求干净。”……一共十三条,是他自定的戒律,也是他的美德修养。
  
  读了富兰林克的十三条终生戒律,我真正感觉到这位伟人“伟大得平凡”,平凡得也与众不同,平凡到每个生活细节之中,每个细节又凸显出他的认真态度。富兰林克的戒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伟大,一点也不可逃避平凡生活的约束。伟大是从爱人、爱己、爱生活开始的,单纯的豪言壮语代替不了日常的平凡生活。这一点,富兰林克与爱因斯坦是一致的。爱氏说:“雄心壮志和单纯的责任感不会产生任何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一个人的伟大不仅仅表现在他的特殊行动上,尤其表现在他的日常行为中。凡出类拔萃人物大体如此。
  
  富兰林克那些“节制”、“缄默”、“秩序”、“俭朴”、“健康”等等戒律。并非无足轻重的小事,只有坚守这些普通道德的人,才可能根植扎实的品行,用点点滴滴的行为构筑做人的基础;日积月累,升华成一种境界;以小见大,折射出一个人的本性和本质,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造就时代伟人。一个人的德性往往不彰显在大事业大成功中,它喜欢隐藏在生活的细节里;它也往往不一定让人们经受极大的痛苦才能获得,它与你内心的良知同在。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学家、文学家卢梭说:“德性啊!你是纯朴的灵魂的崇高科学,难道非要那么多的痛苦与工夫才能认识你吗?你的原则不是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吗?为了认识你的法则,只要返求自我,并且在感情宁静的时候谛听自己良知的声音不就够了吗?这就是真正的哲学,让我们学会安心于此吧!”
  
  做人切不可忽略细节,如果说一个人的大事业大成功是他的框架和骨骼的话,那么若干“细节”就是他的血肉,是来自生活母体的活性细胞。一个人往往因为好多优秀的“细节”,终于筑就了良好的人品与德性。谁如果能从富兰林克遵循十三条戒律的细节与过程中,用心思考,静静地品评,即使表面看来多是平凡无奇的举止,也会从中得到深刻的修养。许多人的德性败坏是从不拘小节开始的。德性就像一架时钟的发条,为了一个辉煌的目标,一分一秒不能松劲,不放弃使命,不放弃责任,不放弃尊严……这些原则都不在豪言壮语之中,而是在生命和生活的细节中体现。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人品与德性的大厦不可能“拔地而起”,只能在一个个的生活“细节”中长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7:15:11 | 查看全部
愈强求,愈无求时间:2013-08-13 作者:未详 点击:679次   竹不必栽成林,笋会成就。
  
  若要栽种满园竹子,不必满园都栽种,三两株即可,一年以后且看去,三变作五,五发成十,百千个笋芽自然蔚然成一片竹林。
  
  久饿不必饱餐,半饱足矣。
  
  若是久饿以后,急于进食,必大开吃戒,毫无顾忌,吃若是刹不住车,胃哪里受得了。内在不消化,势必要倒腾,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翻江倒海,弯腰必吐,万般珍馐且浪费。
  
  率不必众,修己足矣。
  
  修己才能安人。己不修,则欲安人,安人不成,反倒累己。不会修己,不明就里;不懂修己,进退无力。不修己,虽令不从;修己,不令也从。修己后,再率众,必成众头领,不修己,欲率众,必被摔得鼻青脸肿。
  
  有一种智慧叫“曲线救国”。震虎何必要入山给虎当头一棒,敲山即可;儆猴何必要弑猴,杀鸡即可。强摁牛头不河水,提拉牛鼻引其行。
  
  有一种聪明叫“不疾不徐”。好汤需时煮,好弓一年成。一段路1000米,疾走和徐行哪个更容易迅速到达?我看未必是疾走,疾走可能会绊倒,绊倒可能会伤到自己,得不偿失,欲快反慢。徐行,反倒可以由着心劲儿亦步亦趋地到达目的。
  
  有一种策略叫“不争小可”。一根藤上,若求瓜大,未必非要没命施肥,肥料多了,反倒成了废,烧坏了瓜藤,鱼死网破,小瓜也捞不到。正所谓“若争小可,必失大道”,道是无缘却有缘,疲于奔命死于奔命,痴于求索必成痴愚。
  
  俗谚云:有心浇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是一种无为之道,尽管其间掺杂了太多了因缘巧合,细细咂摸个中道理,也不乏真意在。霸王硬上弓,霸王当不成,狗死兔烹;若闲观自在,静坐看风景。
  
  细观身边诸事,不求凡得,苦求反失。若要执着一念,不肯放下,最终是不得不放,不能不方,只有放下。落得个“画虎不成反类犬,酿酒不成反成醋”的悲剧,你还会望天长啸:“我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其实,何必非要索取于明月,心中装着朗朗星空岂不更妙?心中有星空,朗月自来移。
  
  不到南墙不回头,往往头破血流。不到黄河不死心,往往心灰意冷。不见棺材不掉泪,往往欲哭无泪。
  
  到头来,我们总会明白,世间的事,越是强求,就越是无求。越是不求,反倒万般美好躬身自来,春风浩荡入我怀,好不畅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7:15:24 | 查看全部
友情如水时间:2013-08-13 作者:未详 点击:649次   东汉有一位学者叫朱晖,他读太学期间,结识了朝廷重臣张堪,两个人一见如故,很是投缘。朱晖不但学识渊博,为人也很正直,他不是那种一有机会就想着往上爬的人。张堪很欣赏他的学识与为人,再加上他们是同乡,就有意提拔朱晖。可是朱晖婉言谢绝了。这样一来,张堪反倒把朱晖看作是可以信赖的人,他推心置腹地和朱晖说:“你是一个非常自持之人,我愿意把自己的身家与妻儿托付与你!”朱晖虽然嘴上说着“岂敢,岂敢”,内心却非常感激,毕竟有人把自己当作生死之交,也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
  
  后来,两个人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联络。时光如水,张堪去世,因为他本人为官清正廉洁,没有任何积蓄,家人的生活一时间非常困难。就在他们家为生活困窘而发愁的时候,朱晖闻讯赶来,向张家伸出援助之手。这令张堪的家人颇感意外。有人朱晖的帮助,他们全家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朱晖的儿子,对父亲的行为极其费解,他问:“以前也没有见您和张堪有什么深交,为什么要厚待他的家人?”朱晖只得把张堪以后事相托的前情告诉了儿子。朱晖感慨道:“我和张堪其这是彼此倚重、生死相托的朋友,这就足够了。”
  
  儿子更纳闷了,又问:“既然你们是好朋友,怎么长时间也不来往?”
  
  朱晖答道:“张堪以前身居高位,自然不需要我的帮助。现在他不在了,家里人生活困难,我怎能袖手旁观呢?”
  
  朱晖后来官至尚书令,他从来不喜欢炫耀自己,背地里却常告诫儿子说:“你们不一定要学我如何做官,但务必要学我是如何做人的。”
  
  朋友身居高位时,就“君子之交淡如水”,从不拉拉扯扯,为自己谋求好处。一旦朋友有难,哪怕自己并不富裕,也绝不作壁上观,这才是患难见真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5 17:15:36 | 查看全部
最后的一页时间:2013-08-14 作者:未详 点击:473次   最后的一页,是结局。不管故事如何曲折,如何灿烂,如何感人,如何平淡无奇,最后的一页,都是结束。
  
  最后的一页,是酣畅淋漓,宴席将散。不管情谊如何难以割舍,不论恩怨如何纠葛,不问杯中酒是苦是甜,最后的一页,都是离席。
  
  最后的一页,是日子。不管这一年,这一月,这一天,是小有收获,还是碌碌无为,日历都要翻过去。最后的一页,是时间。
  
  最后的一页,是四季的轮换,是爱的开始和结束,是生命的黄昏悠远。一个故事,有多少个最后;一场宴席,有多少场离别;一段日子,有多少段尽头。
  
  春天是冬天的最后一页,抚摸了冬天的冷冽和伤痕,唤醒了万物沉睡的心;冬天是秋天的最后一页,修补了大地的养分,肃杀了浮躁的心;秋天是夏天的最后一页,清凉了万物的燥热,丰盈了收获的喜悦;夏天是春天的最后一页,茂盛地成长,成熟暴风骤雨的礼花;而春天,又将是冬天的最后一页。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最后的一页最好的写照。
  
  恋爱的最后一页,是婚姻;上学的最后一页,是工作;童年的最后一页,是成长;挫折的最后一页,是成熟;城市的最后一页,是发展……最后的一页,是结束,也是开始;是积累,也是发展;是离别,也是再聚;是终点,也是起点。
  
  最后的一页,会反思从前的过失,让自己不再犯同样的错;
  
  最后的一页,是收获和沉淀,让自己更自信和充盈地上路;
  
  最后的一页,有幸福,也会有遗憾,回忆从前的人和事,处世会更融合和淡然;
  
  最后的一页,是年少的悸动,年轻的沉淀,年长的淡然,年老的悠远。
  
  没有开始,又怎会有最后;没有最后,又怎会有新的开始?
  
  开始,要有一个好的开头;最后,也要有一个好的收尾。最后的一页,是善始善终。从开始到最后,谁不遇坎坷,谁不曾落泪,谁会把磨难磨成金,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很喜欢刘若英,她在《后来》中唱道:“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最后的一页,也是“后来”,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爱家人,爱朋友,爱他人,爱自己,爱工作,爱生活,爱生命。
  
  最后的一页,是爱的一页,从爱出发,懂得爱,珍惜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