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19:56 | 查看全部
在承受痛苦中感受幸福时间:2012-04-06 作者:小小Z 点击:380次   我曾有过一次车祸。很多人惊讶我当时的理性和坚强。

  有朋友问:“你怎么就不哭呢?”我只是笑笑。

  其实,在那场浩劫中,我感觉到最多的是朋友给我带来的铺天盖地的幸福。

  在被车撞到的那一刹那,我是有知觉的。我想:我完了。后来感觉到没有完是因为疼。火辣辣的疼痛让我渴望抓住点什么,然后,我就真的抓住了。我想,只要活着就好,活着就什么都来得及。

  那个夜晚,我身上被安上了好多仪器,我被反复地搬来搬去,直到听身边的朋友说:“没事儿,不过是断了一根骨头。”那一刻我多么欣喜,甚至对着天花板微笑了一下。我觉得我是全世界最幸运的人。比起失去生命,有什么比断一根骨头更幸福的呢?

  我一直很害怕疼,小时候甚至因为害怕打针而逃学。但当时,我却坚决地对床边的所有人说:“我要手术,马上。”我固执地相信:将要来临的疼是最幸福的事。

  手术之后的那个夜晚,我被告知没有申请过麻药,心里有些惶恐。

  朋友在电话里问:“想吃什么?”我刁难似的说:“罐头,好多好多的罐头。”我想那是午夜12点,没有罐头可以卖了吧。可当我听到粗糙的玻璃瓶子间快乐的碰撞声时,我幸福得不敢睁开眼。

  他说:“看在你没有打麻药的份上,我跑了4条街。”我立刻就满足了,觉得幸福莫过于朋友在你最需要的时刻出现!

  躺在床上的日子,除了接受探视,我无事可干。直到一个远方的编辑说:“请你给我写文章,一定要写。”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需要你的文章。”对我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再没有什么比这句话更让人喜悦的了。一个人,她还被别人需要着,她该有多幸福啊!而曾经,这种需要被我看来是那么的不值一提。

  日子就是这样,当你心里暗示它是灰暗的,它也就灰暗了。可是你这样想:什么事只要努力地解决了,明天,你就仍可以幸福地喝茶,听音乐,写喜欢的文字……这样,你在解决的那一刻就幸福了起来。

  这世上只有巨大的痛苦,没有巨大的幸福。但痛苦是可以拆解的,幸福不是。如果把巨大的痛苦拆成一小份一小份的,幸福就大于痛苦。而幸福,就在承受并解决的过程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20:08 | 查看全部
错了就承认时间:2012-04-06 作者:小小Z 点击:661次   从我家步行不到一分钟,就有一片树林。

  春天来到时,树林里野花盛开,松鼠筑巢育子,马尾草长到马头那么高。这块完整的林地,叫做森林公园,我发现它时就像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

  我常带着我的哈巴狗雷克斯到公园中散步。它是一只可爱温顺的小狗,由于园中不常见人,所以我总是不给它系上皮带或口笼。

  一天,我们在公园中遇见一位警察―――一个急于要显示他的权威的警察。

  “你不给那狗戴上口笼,也不用皮带系上,还让它在公园里乱跑,你不知道这是违法的吗?"

  “我知道是违法的,”我轻柔地回答说,“但我想它在这里不至于会伤害什么。”

  “你想不至于!你想不至于!法律可不管你怎么想。那狗也许会伤害松鼠,或咬伤儿童。这次我放你过去,但如果我再在这里看见这只狗不戴口笼,不系皮带,你就得去和法官解释了。”

  我真的遵守了几次。但雷克斯不喜欢戴口笼,所以我决意碰碰运气。起初倒没什么,后来有一天下午雷克斯和我到了一座小山上,忽然我看见了那个警察,他骑着一匹红马。雷克斯在前面正向着那警察冲去。我知道事情已毫无办法了。

  所以我没等警察开口说话,就先发制人。我说:“警官,我愿意接受你的处罚。我没有托辞,没有借口。你上星期警告我如果我再把没戴口笼的狗带到这里,你就要罚我。”

  “哦,好说,好说,”这警察用温柔的声调说,“我知道周围没有人的时候,让这样一只小狗在这儿跑一跑,是一件诱人的事。”

  “那真是一种引诱,”我回答说,“但那是违法的。”

  “像这样一只小狗是不会伤人的。”警察说。

  “不,但它也许会伤害松鼠。”我认真地说。

  “哦,我想你对这事太认真了,”他说,“我告诉你怎样办,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我看不见它,就没事了。”

  其实,那位警察也挺有人情味,他只不过要得到一种被人尊重的感觉。所以当我开始自责时,他惟一能滋长自尊的办法就是采取宽大的态度,以显示他的慈悲。

  我不与他争辩,因为我承认他是绝对正确的,我绝对错误。我迅速地、坦白地、热忱地在承认。我们各得其所,这件事就友善地结束了。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一定会遭到责备时,我们首先应该自己责备自己,这样岂不比让别人责备好得多?

  听自己的批评,不比忍受别人的斥责容易得多吗?

  如果你将别人正想要批评你的事情在他有机会说话以前说出来,他就会采取宽厚、原谅的态度,以减轻你的错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20:20 | 查看全部
马马虎虎造成的惨剧时间:2012-04-08 作者:小小Z 点击:223次   一个家住偏远山村的男孩在上学时被老师发现视力有问题,因为这个孩子写字的时候总是将字叠在一起写。

  问孩子是怎么回事时,孩子说他总是看不清楚本子上的行列。

  根据老师的经验,这个孩子的问题绝对不是简单的近视,于是,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一看眼睛。

  其实早在这之前的很长时间,家里人就发现这个男孩的眼睛有些问题,但是长期以来都没当作一回事。听到老师的建议后,家里人决定带着孩子到县医院去检查一下。

  县医院的设备十分落后,医生通过仅有的一台观测仪器观察到孩子的左眼中有一个小斑点,于是将孩子的病诊断为当地常见的白内障,并且告诉家长不必着急,可以等孩子再大一点的时候到大医院去做手术。

  之后,孩子的视力不断变差。

  两年以后,孩子的左眼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了,而且他的右眼看东西也十分模糊———他根本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地上学了。

  父母此时才感到了事情的严重,于是带着孩子来到了离家乡最近的一座城市。他们希望能在这座城市中找到一家医院治疗孩子的眼疾。

  经过几天的问询和查找,他们终于找到了一家据说在治疗眼疾方面比较权威的医院。

  当医院的医生对孩子的眼睛进行了全面检查之后,他们告诉家长,这个孩子的病情已经被耽误了很长时间,孩子左眼中的那个小斑点根本就不是什么白内障,而是一种肿瘤,如果当初及早治疗的话,这个孩子的病情就不至于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家长既为自己过去对孩子的疏忽感到懊悔,又对县医院当初的误诊感到痛恨,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为时已晚,他们现在能做的只是听从这里医生的安排。

  医生告诉家长,孩子必须及早做手术,这样可以防止肿瘤继续增长压迫眼部神经,而且还可以彻底解决孩子眼睛面临的问题。在家长将手术费交齐之后,手术开始了。

  在手术“成功”后的几天,孩子的眼睛可以拆线了,在拆开绷带的一刹那,孩子没有看到久违的光明,他的眼前一片漆黑。当他问母亲“为什么不开灯”时,母亲感到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可是事情的发展要比母亲最担心的严重得多。原来在做手术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医生的手术刀不仅完全破坏了孩子的视神经,而且还将离视神经较近的脑垂体给破坏了,而脑垂体是分泌生长激素的器官。也就是说,孩子除了今后再也看不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之外,他的身体还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成长———做手术那一年他9岁。从那以后,他的身体一直停留在9岁时的样子,他再也看不到自己喜爱的课本和玩具,儿时的伙伴也始终只能以小孩子的形象留在他的脑海当中。

  一系列人的马虎大意,使一个原本可以和同龄人一样享有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和青春逼人的年轻岁月的孩子就这样毁掉了一生。

  也许人们因为事情过于细小而不愿意花费时间关注,可是当这些小事及细节被人们所忽视的时候,人们就要为此付出几倍、几十倍,乃至千万倍的代价。任何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可怕的惨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20:30 | 查看全部
小举动赢得大成就时间:2012-04-08 作者:小小Z 点击:186次   上个世纪中期,前苏联先进的航天技术曾经令世人折服。当由前苏联研究制造的载人航天飞船首次遨游太空之后,无论是当时到太空遨游的航天飞船“东方1号”,还是当时乘坐“东方1号”在太空遨游108分钟的飞行员加加林的名字都从载人航天飞船成功返回地球的那一刻起被载入了全人类的史册,永远被世人所铭记。

  “东方1号”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精密的制造工艺自然令前苏联的军事科学研究者们感到无比自豪,而随同载人航天飞船一同遨游太空的加加林也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世人的赞扬。不过,当初在选择随同载人航天飞船一起遨游太空的最佳人选时,包括“航天1号”的设计者在内的所有人其实都感到了很大的为难。因为从体能、技术、品德素质等方面来看,符合条件的航天员有加加林、季托夫、涅留波夫三人,究竟选择谁更合适呢?从“东方1号”研制成功以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航天飞船的设计者和整个航天计划的领导者。

  在航天飞船飞入太空的前一个星期,这个困扰人心的问题总算尘埃落定———被有幸选中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随同载人航天飞船遨游太空的航天员就是后来名垂千古的加加林。加加林究竟以什么样的优势赢得决策者的青睐呢?“东方1号”的总设计师罗廖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令当时的人们感到十分意外,但是如今关于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已经被传为人类历史上的佳话。罗廖夫是这样回答记者的:“其实当时被选送来的航天员的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而且彼此之间的差距又微乎其微,这对我们来说实在是一个难题。不过当时的选拔过程中,我总感觉航天员们的表现有些美中不足,但是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我自己也不太清楚。直到加加林进入飞船的那一刻,我才清晰地意识到其他航天员的不足之处。”说这话的时候,罗廖夫仍然掩饰不住心中的激动,他顿了顿接着说:“加加林在进入航天飞船之前,他轻轻地脱下了自己的鞋子,只穿着袜子进入了座舱。就是这个在很多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举动一下子打动了我,因为我从他的这一举动中看出了他平时追求完美的习惯,而且还感受到了他对航天飞船的无比珍爱。要知道,他对航天飞船的珍爱实际上就是对我们这些设计人员的尊敬,同时也是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在后来的技能测试和知识问答中加加林的表现同样完美,所以最终我们决定让加加林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

  加加林通过一个再细小不过的举动赢得了罗廖夫以及其他人的青睐,从而成为遨游太空的第一人,使自己的名字在浩瀚的人类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其实正如罗廖夫所说的那样,加加林当时的那一举动虽小,但绝不是偶然,而是其长期以来对细节重视的必然结果,也正是这种长期以来对细节的重视为其赢得了必然的伟大成就。

  所有看似偶然的幸运其实都是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古人从无数人的经历中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教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20:42 | 查看全部
  原来,那人带他们去的地方正是他发现骆驼足迹的地方。他之所以会对那只骆驼的情况了解得那么详细完全是因为他善于从细微处观察。那人是这样解释他的推测过程的:“那头骆驼的脚印三只一样深,而只有一只脚印明显比较浅,足以表明那头骆驼很可能有一条腿瘸;而且那个地方的路两边都有一些细嫩的小草,而只有一边的被啃光了,而另一边却丝毫未动,可以表明这只骆驼那侧的眼睛一定看不到东西;至于骆驼背上驮的东西,从道路两边洒下的细碎谷子就可以看出来。”说完这些之后,那人接着对阿拉伯商人说,“通过对骆驼脚印的观察不难看出那头骆驼的前脚一直朝西,而且它一直是一边吃一边走,可以由此推测那头骆驼很可能还会朝西一直走下去,而且走得不会太远,你顺着这条路往下走,应该会找到你的骆驼。”

  果然,沿着那人指引的方向追了一段时间,阿拉伯商人找到了自己的骆驼。

  聪明人见一叶可以知秋,愚钝者往往是因一叶而障目,其中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们对细节的观察是否敏锐、是否具有从微小事物中把握大局的统御能力。小问题可能会带来大祸患,小变化可能引起大事件,千万不要随意忽略身边小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21:13 | 查看全部
别让自己受小事左右时间:2012-04-08 作者:小小Z 点击:344次   凡是去过非洲草原的人都会为那里郁郁葱葱的植物和种类繁多的动物所震惊,可是如果真让那些喜欢大自然的人在那里住一段时间的话,他们又常常会感到受不了。这不仅仅是因为那里天气的酷热难耐,而且更多的时候让人们感到难以忍受的其实是那些无处不在的、以吸血为生的小动物。

  有一种叫吸血蝙蝠的小动物在非洲草原上随处可见。它小得有些不起眼,不过吸血的本领却一流,据说每年死在吸血小蝙蝠嘴下的野马不计其数。体格庞大的野马怎么会死在吸血小蝙蝠嘴下呢?难道小小的蝙蝠竟然能使野马因失血过多而死吗?

  带着一连串的疑问,一批马上就要毕业的大学生来到了非洲草原,他们想要了解野马究竟是如何死于吸血小蝙蝠嘴下的。他们将几十部特制的微型摄像机放到了野马出没的地方,经过几天的跟踪拍摄,大学生们终于看到了野马与吸血小蝙蝠“搏斗”的全过程。

  吸血小蝙蝠轻轻地附在野马腿上,然后用锋利的牙齿迅速刺破野马腿上的一块皮肤,同时开始将尖尖的嘴伸到伤口处用力吸血。感到疼痛的野马迅速踢腿、狂奔,可是任凭野马怎样剧烈运动,吸血小蝙蝠都不肯放弃,仍然将嘴埋在那里用力吸血。野马越是剧烈地运动,伤口处的血就越是往外涌,这会吸引更多的吸血小蝙蝠。当越来越多的吸血小蝙蝠飞来的时候,野马仍然不停地奔跑,使劲用力踢踏脚下的植物。吸血小蝙蝠们终于吸得肚皮鼓鼓的飞去,可是野马却被它们折腾得愤怒至极,到处横冲直撞,简直就像发了疯一样不住地奔跑,最后终于在精疲力竭中死去。

  当这些大学生反复对这些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之后,又结合吸血小蝙蝠的吸血量和野马的体格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结果他们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吸血小蝙蝠吸取的血量对于野马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真正使野马死去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失去的这些鲜血,而是野马在被小蝙蝠袭击之后的暴怒和剧烈运动。也就是说,如果野马能够按捺住怒气,不理会吸血小蝙蝠的袭击,任凭小蝙蝠吃个饱,它也不会失去多少血,更不会因此丧命。

  面对强敌,人们常常依靠勇气和毅力来唤醒无尽的潜力,最终获得胜利的往往是自己;可是当面对微不足道的小事时,人们往往不能沉着冷静地处理,结果小事扰乱了人们的心绪和生活,使人们最终在琐碎的烦恼中终其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21:26 | 查看全部
谁更有资格寻找借口时间:2012-04-08 作者:小小Z 点击:275次   肯德基的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原本像其他孩子一样生活在一个虽不富裕但是却很幸福的家庭中,父母对他十分疼爱。但是不幸的是在他刚刚5岁的时候父亲就在一次意外中离开了人世,而母亲在不久之后因为不堪生活的重负也改嫁他人。小小年纪的哈伦德从此以后就没有人照顾了,所以十三岁他就辍学开始到处流浪。

  在流浪期间,他几乎从来没有穿过一件干净漂亮的衣服,甚至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为了维持生计,他不得不寻找各种各样的工作来做。他曾经当过餐馆的杂工,也当过汽车清洁工,在农忙季节他还到农场谋一份工作。在他16岁的时候军队来招募士兵,虽然还不到规定的年龄,但是他还是通过谎报年龄的方式参了军。军队生活虽然枯燥无味,但是却锻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在服役期满之后,他利用在军队中学习的技术开了一个简陋的铁匠铺,由于竞争激烈,在不久之后铁匠铺就关门大吉了。

  他的生活几乎又回到了参军以前,不甘现状的哈伦德·山德士又通过自己的勤劳肯干谋得了一份在铁路上当司炉工的工作,而且不久以后他就因为工作表现好从临时工变成了一名正式工。哈伦德·山德士感到从未有过的高兴,因为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份安定的工作,可以结束飘浮不定的生活了。

  但是好景不长,在经济大萧条前夕,他失业了,而当时他的妻子刚刚怀孕。更不幸的是,就在他的事业处于低谷之时,妻子也离开了他。他到处寻找工作,却到处碰壁,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这段时间,他不得不从事多种工作,如推销员、码头工人、厨师等,但是无论哪种工作都不能长久,他不得不一次一次地更换工作以维持自己的生活。其实在这期间他也试着自己开过加油站或经营其他小生意,但是均以失败告终。后来他的朋友们都劝他不要再折腾了,认命吧,你已经老了。

  哈伦德·山德士从来没有认为自己已经老了,所以对于朋友的劝告一直不予理会。直到有一天当邮递员给他送来一张属于他自己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时,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真的老了。也许真如朋友所说,认命吧,折腾了一辈子都没有折腾出什么成就,现在已经老到了领社会保险的时候了,难道还不放弃吗?哈伦德·山德士曾经多次这样问过自己,但是每次他给自己的答案都是“绝对不能放弃”。

  之后,他就用那张105美元的社会保险支票创办了闻名于全球的肯德基快餐店,终于在他88岁的耄耋之年迎来了欣欣向荣的伟大事业。

  哈伦德·山德士比其他人更容易找到放弃努力的借口,但是他从来没有找任何借口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哈伦德·山德士都没有借口放弃努力,我们又有谁具有寻找借口的资格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21:36 | 查看全部
一张椅子时间:2012-04-08 作者:小小Z 点击:260次   黄哥的儿子考上重点高中没钱上。

  一天,有一个外地姓李的人找到了学校的校长,说他愿意资助黄哥3000元钱送儿子读书。不过,他要到黄哥的家里看看。

  黄哥家在一片竹林子的边上。竹林子有几十亩,一眼望去,尽是密匝匝、修长修长的竹子。黄哥家里很穷,什么也没有,坐的是破板凳,连一张椅子也没有。

  李先生看了一会儿,就走了。

  走出了好远,李先生说:“我不资助了,他家人懒,你看这个黄哥,屋边就是大片片的竹子,怎么也不砍来做几张椅子坐?”校长一想,是啊!

  回去后,校长问李先生还有没有商量的余地?李先生说:“这样吧,过十天我再来看看。”

  李先生走后,第2天,校长就去了黄哥家,把情况告诉了黄哥。

  校长埋怨说:“这么多竹子,你也不砍几条做几张椅子!”

  黄哥一听,说:“这不行!”

  黄哥便拿出一份合同书。

  原来,这片竹林是一个王老板在8年前包下这片洼地种的,种下了叫黄哥看管,签了合同书,黄哥如果管好了这片竹林子,自己不乱砍、别人也不乱砍,十年后,卖竹子的收入对半分;如果乱砍了,王老板一年只给他200元工钱。眼下,差一年就满十年了。

  校长一听,说:“你砍几条竹子做椅子怎么算乱砍呢?”

  黄哥说:“我砍几条,别人也砍几条,那就不行了。”

  一年后,这个李先生拿着合同书来找黄哥,他是王老板的女婿。

  校长和黄哥这才知道,一年前的一张椅了,是商人的狡诈和黄哥老实守信的较量。现在,黄哥的儿子已读大学了,用的就是竹子的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21:45 | 查看全部
小男孩的自信时间:2012-04-08 作者:小小Z 点击:421次   有个小男孩头戴球帽,手拿球棒与棒球,全副武装地走到自家后院。

  “我是世上最伟大的打击手。”他满怀自信地说完后,便将球往空中一扔,然后用力挥棒,但却没打中。

  他毫不气馁,继续将球拾起,又往空中一扔,然后大喊一声:“我是最厉害的打击手。”他再次挥棒,可惜仍是落空。

  他愣了半晌,然后仔仔细细地将球棒与棒球检查了一番。

  之后他又试了三次,这次他仍告诉自己:“我是最杰出的打击手。”然而他第一次的尝试还是挥棒落空。

  “哇!”他突然跳了起来,“我真是一流的投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5:21:55 | 查看全部
长街短梦时间:2012-04-09 作者:小小Z 点击:240次   有一次在邮局寄书,碰见从前的一个同学。多年不见了,她说咱们俩到街上走走好不好?于是我们漫无目的地走起来。

  她之所以希望我和她在大街上走,是想告诉我,她曾经遭遇过一次不幸:

  “她的儿子患白喉死了,死时还不到4岁。没有了孩子的维系,又使本来就不爱她的丈夫很快离开了她。这使她觉得羞辱,觉得日子是再无什么指望。她想到了死。她乘火车跑到一个靠海的城市,在这城市的一个邮局里,她坐下来给父母写诀别信。这城市是如此的陌生,这邮局是如此的嘈杂,无人留意她的存在,使她能够衬着这陌生的嘈杂,衬着棕色桌面上糨糊的嘎巴儿和红蓝墨水的斑点把信写得无比尽情―――一种绝望的尽情。”

  这时有一位拿着邮包的老人走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抬起头来,眼前的老人白发苍苍,他那苍老的手上,颤颤巍巍地捏着一枚小针。

  我的同学突然在那老人面前哭了。她突然不再去想死和写诀别的信。她说,就因为那老人称她“姑娘”,就因为她其实永远是这世上所有老人的“姑娘”,生活还需要她,而眼前最具体的需要便是需要她帮助这老人纫上针。她甚至觉出方才她那“尽情的绝望”里有一种做作的矫情。

  她纫了针,并且替老人缝好邮包。她离开邮局离开那靠海的城市回到自己的家。她开始了新的生活,还找到了新的爱情。她说她终生感激邮局里遇到的那位老人,不是她帮助了他,那实在是老人帮助了她,帮助她把即将断掉的生命续接了起来,如同针与线的连接才完整了绽裂的邮包。她还说从此日子里有了什么不愉快,她总是想起老人那句话:“姑娘,你的眼好,你帮我纫上这针。”她常常在上班下班的路上想着这句话,在街上,路过一些熟悉或者不熟悉的邮局。有时候这话如同梦一样的不真实,却又真实得不像梦。

  然而什么都可能在梦中的街上或者街上的梦中发生,即使你的脚下是一条烂熟的马路,即使你的眼前是一条几百年的老街,即使你认定在这老路旧街上不再会有新奇,但该发生的一切还会发生,因为这街和路的生命其实远远地长于我们。

  我曾经在公共汽车上与人争吵,为了座位为了拥挤的碰撞。但是永远也记不住那些彼此愤怒着的脸,记住的却是夹在车窗缝里的一束小黄花。那花朵是如此地娇小,每一朵才指甲盖一般大。是谁把它们采来―――从哪里采来又为什么要插在这公共汽车的窗缝里呢?怨气冲天的乘客实在难以看见这小小花束的存在,可当你发现了它们才意识到胸中的怒气是多么地没有必要,才恍然悟出,这破旧不堪的汽车上,只因有了这微小的花束,它行驶过的街道便足可称为花的街了。

  假若人生如一条长街,我就不愿意错过街上每一处细小的风景。假若人生是长街的一个短梦,我愿意把这短梦做得生意盎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