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3:37 | 查看全部
许多人不懂的浅显道理时间:2012-03-10 作者:小小Z 点击:272次   1930年,德国出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知道后,耸耸肩说:“一百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绵羊再多,对狮子却毫无威胁。

  一千只母鸡的翅膀也不如老鹰一双翅膀有力。

  这是浅显的道理,无奈许多人不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3:51 | 查看全部
我只要一个布娃娃时间:2012-03-11 作者:小小Z 点击:236次   快毕业了,教室里每天都被沉闷而略显悲伤的气氛所笼罩,朝夕相处所培养出来的友情眼看就要被毕业活生生地撕裂。再加上前途未卜,大家都感到有些迷惘、沮丧,连平日里最活泼的男孩儿,此时也静静地坐在课桌前为大家写毕业赠言。

  一天,班长提议:“我有个建议,大家能不能讲讲自己这些年来所听到的最开心的故事,就当这是最后一次班会吧。”
大家都在心里“骂”班长:这是什么时候了,还有心思讲故事。埋怨归埋怨,大家还是一个个站起来走上讲台,连平常最不爱说话的同学也走上了讲台,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尽自己所能讲起了最开心的故事。 班长的这个办法挺见效。转眼间就把同学们逗得开怀大笑,气氛活跃了起来。

  最后讲故事的是班上最不起眼的一个女孩,此时站在讲台上的她笑靥如花,她对大家说:“我没有准备最开心的故事,但是我给大家讲一个最平常不过的故事吧,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

  她讲的故事是这样的:圣诞节到了,父亲和他的三个孩子围在炉旁烤火。父亲说:“孩子们,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你们说说各自心中的愿望吧。”

  大儿子说:“我最大的愿望是当个科学家,研制出世界上最棒的科技产品!”

  二儿子说:“我长大后希望当个将军,指挥千军万马,杀敌立功!”

  轮到小女儿了,她歪着头认真地想了一会儿,然后天真无邪地对爸爸笑道:“爸爸,我现在只想要一个布娃娃,您能满足我的这个心愿吗?”

  故事讲完了,台下静了几秒钟后,接着是一阵如雷的掌声。大家忽然明白了许多:不是每一个远大的理想都会如期地实现,重要的是一步步朝目标靠近。而我们现在就要毕业走出校门,在人生的道路上行走,抛开那些不切实际的大志吧,还有什么比现在找到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布娃娃更为重要更为现实的呢?

  几天后,大家都精神抖擞地走入了社会,寻找属于自己的“布娃娃”,不过它或新或旧、或大或小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4:04 | 查看全部
土拨鼠哪里去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哪去了?时间:2012-03-11 作者:小小Z 点击:281次   上初中时,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有三只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一个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口,可不一会儿,居然从树洞里钻出一只兔子,兔子飞快地向前跑,并爬上另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仓皇中没站稳,掉了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终于逃脱了。

  故事讲完后,老师就问大家:“这个故事有什么问题吗?”我们说:“兔子不会爬树;一只兔子不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还有呢?”老师继续问。直到我们再也找不出问题了,老师才说:“可是还有一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提到,土拨鼠哪去了?"

  土拨鼠哪去了?老师的一句话,一下子将我们的思路拉到猎狗追寻的目标上―――土拨鼠。因为兔子的突然冒出,让我们的思路在不知不觉中打岔,土拨鼠竟在我们头脑中自然消失。

  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我们有时也会被途中的细枝末节和一些毫无意义的琐事,分散了精力,扰乱了视线,以至中途停顿下来,或是走上岔路,而放弃了自己原先追求的目标。

  不要忘了时刻提醒自己,土拨鼠哪去了?自己心中的目标哪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4:23 | 查看全部
99元金币时间:2012-03-11 作者:小小Z 点击:329次   皮克很快乐,皮克是地球上最快乐的叫花子。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每天都能讨到填饱肚子的食物,甚至有时还能讨到一截好香肠;每天还有这座破庙可以挡风雨;我不为其他的人做工,我是自己的上帝。我为什么不快乐呢?皮克这样回答那些羡慕他的人。这样回答问题的皮克总是快乐得像个天使。

  可是有一天,皮克脸上的快乐突然丢失了。

  那是因为,在一天上午,皮克在回破庙的路上捡到一袋子金币,精确的说是99块金币。

  其实拾到金币的那个晚上,皮克是最最快乐的。“我可以不做叫花子了,我有了99块金币!这够我吃一辈子啊!99块,哈!我得再数一数。”皮克怕这是一个梦,皮克不敢睡觉,直到第二天太阳出来时他才相信这是真的。

  第二天,皮克很晚也没有走出破庙,他要把这99块金币藏好,这真的需要费一番功夫。“这钱不能花,我得攒着。我要是拥有100块金币就好了。我要拥有100块金币。”从来没有什么理想的皮克现在开始有了理想,他还需要一块金币,这对一个叫花子来说,绝对是一个非常远大的理想。

  半晌午皮克才出去讨饭,不!他开始讨钱,一分一分的。中午他很饿,他只讨了一点儿剩饭。下午,他很早就“收工”了,他得用更多的时间守着他的金币。

  “还差91分。”晚上他反复地数着他的金币,他开始忘记了饥饿。一连几天,皮克都这样子度过,这样度日的皮克就再也没有吃饱过,同时也再没有快乐过。

  攒钱越来越难了。难的原因一是别人愿给剩饭而不愿给钱,还因为皮克用来讨钱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当然也因为他不快乐了别人也不愿再施舍给他了。

  “皮克,你为什么不快乐了?”

  “咱是叫花子,快乐个啥!”

  “你原先可不这样。”

  “……”

  皮克越来越忧郁,越来越苦闷,也越来越瘦弱了,终于有一天皮克病倒了,这一病皮克就几天没有起来。这几天里皮克就想着一件事:还差16分就攒足100块金币了。

  “皮克,你没有收到我的金币?!你为什么不去看医生?突然,一个富商找到破庙里的生命垂危的皮克。

  “什么?”皮克惊问。

  “皮克,你的快乐,是你的快乐救过我。”三年前,我在一次买卖中赔尽了家产,我正准备自杀,我见到了快乐的你,我明白了身无分文的人也能过快乐的生活。后来,我就东山再起了,赚了很多钱,那一次,我带着99块金币出来游玩,见到你,就把钱丢到了你要走的路上,可是你现在为什么还做叫花子呢?为什么不快乐呢,生了病为什么不拿钱去看医生呢?

  “我想拥有100块金币,还差16分,只差16分。”

  富商从腰里取出一块金币给他,皮克接过来,把钱装进袋里,然后又全部倒出来,很细心地数。他终于有100块金币了,对了还多84分。

  皮克笑了,然后就昏倒了。

  这时一个游僧路过这里,见到昏倒的皮克,向富商问明了情况,便开始为他诊治。

  “什么?你又给了一块金币?”

  “是的!”

  “这下,完了!”

  “怎么了?”

  “因为他有了99块金币的时候,就会希望有100块金币。这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贪欲,贪欲夺走了他的快乐,你要救他,你得向他索回那99块金币,这样他或许有救。现在,你反倒满足了他的欲望,重病的他就失去了支撑下去的动力了。你送给他99块金币,你使世界上少了一个天使;你又拿出一块金币送给他,这就使世界上少了一个生命。”

  富商试了试皮克的鼻子,皮克果然什么时候都不会快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4:36 | 查看全部
你怎么看你自己时间:2012-03-11 作者:小小Z 点击:923次   她站在台上,不时不规律的挥舞著她的双手;仰著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著,眼睛眯成一条线,诡谲的看著台下的学生;偶然她口中也会依依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麽。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伸出右手,用两个指头指著你,或者拍著手,歪歪斜斜的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她就是黄美廉,一位自小就染患脑性麻痹的病人。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从小她就活在诸多肢体不便及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泪。然而她没有让这些外在的痛苦,击败她内在奋斗的精神,她昂然面对,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於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她用她的手当画笔,以色彩告诉人「寰宇之力与美」,并且灿烂的「活出生命的色彩」。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摄住了。这是一场倾倒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演讲会。

  「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的问:「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麽看你自己?你都没有怨恨吗?」我的心头一紧,真是太不成熟了,怎麽可以当著面,在大庭广众之前问这个问题,太刺人了,很担心黄美廉会受不了。

  「我怎麽看自己?」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的写下这几个字。她写字时用力极猛,有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歪著头,回头看著发问的同学,然後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的写了起来: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这麽爱我!

  四、上帝这麽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八、……」

  忽然,教室内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人敢讲话。她回过头来定定的看著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掌声由学生群中响起,看看美廉倾斜著身子站在台上,满足的笑容,从她的嘴角荡漾开来,眼睛眯得更小了,有一种永远也不被击败的傲然,写在她脸上。我坐在位子上看著她,不觉两眼湿润起来。走出教室,美廉写在黑板上的结论,一直在我眼前跳跃:「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十几天过去了,我想这句话将永远鲜活的印在我心上。

  --我只看我的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看完这篇文章,我的脑海也一只回响着这几个字。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我的爸妈很爱我,我的老婆非常爱我,我与兄弟们相处和睦,有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支持我,我可以做我喜欢的工作,可以自由地表达我的看法,有一台电脑,可以上网......,我真的没有理由抱怨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4:47 | 查看全部
生命清单时间:2012-03-11 作者:小小Z 点击:380次   五官科病房里同时住进来两位病人,都是鼻子不舒服。在等待化验结果期间,甲说,如果是癌,立即去旅行,并首先去拉萨。乙也同样如此表示。结果出来了。甲得的是鼻癌,乙长的是鼻息肉。

  甲列了一张告别人生的计划表离开了医院,乙住了下来。甲的计划表是:去一趟拉萨和敦煌;从攀枝花坐船一直到长江口;到海南的三亚以椰子树为背景拍一张照片;在哈尔滨过一个冬天;从大连坐船到广西的北海;登上天安门;读完莎士比亚的所有作品;力争听一次瞎子阿炳原版的《二泉映月》;写一本书。凡此种种,共27条。

  他在这张生命的清单后面这么写道:我的一生有很多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现在上帝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为了不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我打算用生命的最后几年去实现还剩下的这27个梦。

  当年,甲就辞掉了公司的职务,去了拉萨和敦煌。第二年,又以惊人的毅力和韧性通过了成人考试。这期间,他登上过天安门,去了内蒙古大草原,还在一户牧民家里住了一个星期。现在这位朋友正在实现他出一本书的宿愿。

  有一天,乙在报上看到甲写的一篇散文,打电话去问甲的病。甲说,我真的无法想象,要不是这场病,我的生命该是多么的糟糕。是它提醒了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实现自己想去实现的梦想。现在我才体味到什么是真正的生命和人生。你生活得也挺好吧!乙没有回答。因为在医院时说的,去拉萨和敦煌的事,早已因患的不是癌症而放到脑后去了。

  在这个世界上,其实每个人都患有一种癌症,那就是不可抗拒的死亡。

  我们之所以没有像那位患鼻癌的人一样,列出一张生命的清单,抛开一切多余的东西,去实现梦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因为我们认为我还会活得更久。

  然而也许正是这一点量上的差别,使我们的生命有了质的不同:有些人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些人把梦想带进了坟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5:01 | 查看全部
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时间:2012-03-11 作者:小小Z 点击:308次   要比别人聪明――如果可能的话,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即使你知道是错的,你一定这么说更好:“噢,这样的!我倒有另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

  用“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这一类句子,确实会收到神奇的效果。

  你承认自己也许会弄错,就决不会惹上烦恼。因为那样的话,不但会避免所有争执,而且还可以使对方跟你一样宽容大度;并且,还会使他承认他也可能弄错。如果,你肯定别人弄错了,而且直率地告诉他,结果会如何呢?

  有一次,彼得请一位室内设计师为他置办一些窗帘。等账单送来,他大吃一惊。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看彼得,看到那些窗帘,问起价钱,他面有怒色地说:“什么?太过分了,我看他占了你的便宜。”

  真的吗?不错,他说的是实话。可是很少人肯听别人羞辱自己判断力的实话。身为一个凡人,彼得开始为自己辩护。他说贵的东西终究有贵的价值,你不可能以便宜的价钱买到质量高而又有艺术品味的东西,等等。

  第二天,另一位朋友也来拜访,开始赞扬那些窗帘,表现得很热心,说她希望家里购买得起那些精美的窗帘。彼得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了。“说句老实话,”他说,“我自己也负担不起,我所付的价钱太高了。我后悔订了这些。”

  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而如果对方处理得很适合,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直率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你想,我们的感觉将会如何?表现得聪明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你想知道一些有关处理人际关系、控制自己、完善品德的有益建议,不妨看看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它是最引人入胜的传记之一,也是美国的一本名著。

  在这本自传中,富兰克林叙述了他如何克服好辩的习惯,不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比别人聪明,使自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能干、最和善、最老练的外交家的。

  当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有一天,一位教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训斥了他一顿:“本,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位和你意见不同的人。你的意见变得太珍贵了,没有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在场,他们会很不自在。你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人再能教你什么,也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的,而且又弄得不愉快。因此,你不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

  富兰克林的优点之一,就是他接受那次的教训。他已经能成熟、明智地领悟到他的确是那样,也发觉他正面临失败和社交悲剧的命运。他立刻改掉了傲慢、粗野的习惯。

  “我立下一条规矩,”富兰克林说,“决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有太肯定的意见表达,比如。‘当然’、‘无疑’等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我想像一件事该这样或那样’或‘目前,我看来是如此’。当别人陈述一件事而我不以为然时,我决不立刻驳斥他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好像稍有两样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我这种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了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时,我没有什么难堪的场面。

  而我自己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我最初采用这种方法时,确实和我的本性相冲突,但久而久之就逐渐习惯了。也许50年来,没有人听我讲过些什么太武断的话,这是我提交新法案或修改旧条文能得到同胞的重视,而且在成为民众协会的―员后具有相当影响力的重要原因。我不善辞令,更谈不上雄辩,遣词用字也很迟疑,还会说错话,但一般说来,我的意见还是能得到广泛的支持。”

  如果把富兰克林的方法用在经商上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

  纽约自由街114号的麦哈尼,专门经销石油所使用的特殊工具。一次他接受了长岛一位重要主顾的一批订单,图纸呈上去,得到了批准,工具便开始制造了。然而,一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那位买主同朋友们谈起这件事,他们都警告他,他犯了一个大错,他被骗了。一切都错了,太宽了,太短了,太这个,太那个,他的朋友把他说得发火了。于是,他打了一个电话给麦哈尼先生,发誓不接受已经在制造的那一批器材。

  “我仔细查验过了,确知我方无误,”麦哈尼先生事后说,“我知道他和他的朋友们都不知所云,可是,我觉得,如果这样告诉他,将很危险。我到了长岛。当我走进办公室,他立刻跳起来,一个箭步朝我冲过来,话说得很快。他显得很激动,一面说一面挥舞着拳头,竭力指责我和我的器材,而我却耐心地听着。结束的时候,他说:‘好吧,你现在要怎么办?’
“我心平气和地告诉他:我愿意照他的任何意见办。我说:‘你是花钱买东西的人,当然应该得到适合你用的东西。可是总得有人负责才行啊!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请给我一张制造图纸,虽然我们已经花了2000元钱,但我们可以不提这笔钱。为了使您满意,我们宁可牺牲2000元钱。但我得先提醒你,如果我们照你坚持的做法,你必须负起这个责任。但如果你放手让我们照原定的计划进行,我相信,原计划是对的,我们可以保证负责。’

  “他这时平静下来了,最后说:‘好吧!照原计划进行。但若是错了,上天保佑你吧。’

  “结果没错。于是他答应我,本季还要向我们订两批相似的货。

  “当那位主顾侮辱我,在我面前挥舞拳头,而且还说我外行的时候,我要维护自己而又不同他争论,真需要有高度的自制力。的确,我们常常需要极度的自制,但结果很值得。要是我说他错了,开始争辩起来,很可能要打一场官司,感情破裂,损失一笔钱,失去一位重要的主顾。所以,我深信,用这种方法来指出别人错了,是划不来的。”

  显而易见,虚心的态度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让你受益匪浅,使你获得生意上的、名声上的、人品上及人际关系等诸多收益。

人生箴言:

  所谓虚心,就是能够自觉修正错误,敢于接受真理。哪怕这种真理,自己很陌生。因为真理之光毕竟能照亮前进的道路。孜孜以求成功的人,在虚心中接受真理,就意味着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5:11 | 查看全部
肯德基的特殊顾客时间:2012-03-12 作者:小小Z 点击:380次   美国肯德基国际公司的子公司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达9900多个。然而,肯德基国际公司在万里之外,又怎么能相信他的下属能循规蹈矩呢?

  一次,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收到了3份总公司寄来的鉴定书,对他们外滩快餐厅的工作质量分3次鉴定评分,分别为83、85、88分。公司中外方经理都为之瞠目结舌,这三个分数是怎么评定的?原来,肯德基国际公司雇佣、培训一批人,让他们佯装顾客潜入店内进行检查评分。

  这些“特殊顾客”来无影,去无踪,这就使快餐厅经理、雇员时时感到某种压力,丝毫不敢疏忽。

  很多企业,员工与老板经常打游击战。当老板在的时候,就装模做样,表现卖力,似乎是位再称职不过的员工了;而等老板前脚刚走,底下的人就在办公室里大闹天宫了。很多老板,会在这个时候杀个回马枪,嘿嘿,刚好逮个正着。不过,这样也不是个长期办法,老板也没有这么多精力去跟员工玩游击战,主要还是制度的确立。如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让员工意识到,无论任何时候,都须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那么,底下的员工就不会钻空子翘懒了。

  人做一次自我检查容易,难就难在时时进行自我反省,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一点提醒。公司管理者就需要充当这个提醒者,时时给他们一点压力,一点动力,以保持员工不懈的进取心。

  经理的最大考验不在于经理的工作成效,而在于经理不在时员工的工作时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5:20 | 查看全部
要么竭尽全力,要么干脆放弃时间:2012-03-12 作者:小小Z 点击:363次   花费了不知多少心血之后,我把我的第一本书――《生活的压力》压缩到了三百一十四页。它包括了我整整三十年的研究成果。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它是那么通俗易懂,同时却又那么简洁精炼。

  编辑看完了这本书,然后说:“不错。不过有两个缺点:第一,太专门化;第二,太长。我们还需要个简短的内容摘要给读者看。”

  “好吧,我去试试。”我说。

  我写了个十页的摘要,编辑说这可以出版,可是还需要一个更短的东西――一个摘要的摘要。

  我说:“嗯,我不会灰心的。”

  于是,我回到蒙特利尔,只用了两句话,把它全写出来了。

  那就是:事可为而不为,谓之懦夫;事不可为而强为,谓之蠢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9 10:25:31 | 查看全部
木桶理论时间:2012-03-12 作者:小小Z 点击:270次   由木桶而提出了著名的“木桶理论”,即: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反之,只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怪不得人们常常大声疾呼要补缺补差抓落后环节,原来其意盖出于此。

  如此看来,这个世界处处有哲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