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为生歌唱

【留声机】事评——小故事点亮你的智慧人生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3:51 | 查看全部
挖藕的人生感悟时间:2014-09-09 作者:未详 点击:679次   每年母亲都要在寒冷的冬季去塘里挖藕卖钱,我曾多次要求去,但她总是以我身体羸弱为由拒绝。

  我参加工作那年,冬天特别冷,母亲却一反常态,要我和她一起去挖藕,我欣然应允。
  
  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下水之后,我还是感到前所未有的冷,不知道母亲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奇怪的是,母亲虽然不怕冷,但是挖藕的动作却很慢,挖出的数量不多,而我三下五除二就挖了许多。我笑着对母亲说,你白白挨冻这么久,如果像我这样的速度就快多了。母亲只说了一句话,要把藕卖出去才知道谁挖的藕好。
  
  结果,到了市场上母亲挖的不一会儿就被抢空了,而我挖的那些,卖得却差多了。
  
  看着我疑惑的神情,母亲说,她挖藕是整根地起获,完好无损,便于保存。而我为了追求数量,一节一节地起获,虽然省时省力,但是藕破了口子,泥土都进了藕孔里,既污染了藕,又不便清洗。母亲还说,有些人在挖藕的过程中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藕碰破,好灌进一些泥土,增加出售时的分量,可结果却适得其反。
  
  那一刻,我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她是以挖藕教育我该完整的应尽量完整,不要随意开口子。

  开了口子,也许能满足一些欲望,获得一时之利。

  殊不知,破坏的是整体的完美,失去的是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4:02 | 查看全部
用微笑钓鱼时间:2014-09-09 作者:未详 点击:838次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池塘垂钓。

  两人各展身手,不久的工夫,皆大有收获。
  
  忽然间,池塘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

  看到这两位高手轻松把鱼钓上来,不免羡慕,于是也都买了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

  没想到,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那两位高手,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搭理人,而另一人,却是个热心、爱交朋友的人。

  爱交朋友的这位,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钓到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
  
  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篓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

  而另一位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乐趣,闷钓一整天,收获远没有同伴的多。
  
  人生就如同钓鱼。

  用微笑钓鱼,好过用渔竿钓鱼。

  倘若你一个人静静钓鱼却不曾仰望蓝天,那么,你终会发现原来你收获的鱼儿实在太少。

  也许,一个微笑对蓝天,很多美丽的鱼儿便会涌向你的鱼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4:14 | 查看全部
知恩,才能图报。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289次   知恩
  
  知恩,才能图报。
  
  问题是,很多时,我们并不知恩。
  
  父母将你养育,你知,这是恩;朋友助你成功,你知,这是恩;上司将你提拔,你知,这是恩;医生救你性命,你知,这是恩。
  
  可是有些恩,也许,你并不知。或者,并未意识到。比如,一棵树。
  
  烈日炎炎之下,汗流浃背,无处躲藏,恰逢一棵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你坐在树下,乘凉休息,体力回归,重新上路。这时,树对于你,是有恩的。一荫之恩。救命之恩与一荫之恩,人类之恩与植物之恩,或有大小,但无贵贱。你须知。
  
  那么,栽树之人于你,也有恩吧!他(她)早已死去,化成一把青灰,这不要紧,他(她)栽下的树,仍然活着。树没有延续他(她)的生命,却延续了他(她)的恩泽。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是乘凉的后人,你在享受前人给予的一荫之恩。你须知。
  
  那么,你可曾意识到,养育这棵树的——我指的是我们的环境——我们的世界——或者更大些,我们的宇宙——对于我们,更是有恩泽的。它将树养育,送你一荫。还有,我们所有的一切,大到一座山,小到一粒米,大到一生,小到一时,都由它所赐。它养育我们的前人,它有恩;它养育我们,它有恩;它养育我们的后人,它有恩。你须知。
  
  知恩,如何去报?对一棵树,如何去报?对逝去之人,如何去报?对世界、对宇宙,如何去报?我说,可以报。对树,对前人,对环境,皆心存感激,不打扰,不惊扰,便是报恩的一种吧?知恩,感恩,报恩,由心生,由心始,无终。
  
  生命里的恩泽,无处不在。一朵花,一株草,一缕阳光,一阵清风,一把黄土,一片蓝天,一杯白水,一顿美食,一点空闲,一掌阴凉,皆为恩。我们知,心存感激,然后享受恩泽,如可以,栽一棵树,点一粒种子,留待后人,足够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4:27 | 查看全部
你也在绕圈子吗?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252次   玄奘前往西天取经,选了一家磨坊里的一匹白马同行。这一去,就是17年。待玄奘返回大唐,这匹马也成了功臣,被誉为“大唐第一名马”。白马衣锦还乡,来到昔日的磨坊看望老朋友。一大群驴子和老马围着白马,听它讲西天途中的见闻以及今日的荣耀,大家称羡不已。
  
  白马很平静地说:“各位,我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有幸被玄奘大师选中,一步一步西去东回而已。其实这17年间,我走一步,你们也走一步,咱们走过的路还是一般长,也一样的辛苦,只不过你们是在家门口来回打转。”
  
  众驴子和马都静了下来。是啊,自己也没闲着啊,怎么人家就“功成名就”,自己还是老样子呢?
  
  心理学家法兰克尔曾说:“受苦要找到受苦的意义。”

  其实,同样走着的磨坊里的那些驴子和马之所以没能走出白马的精彩,正是因了他们在受苦时没有去找受苦的意义所在,也没有为那意义而找到走出房间的门,不去找到房间的门,就算走一圈两圈,一年两年又有什么意义呢?时光越是轮回,碌碌也就越望不到尽头。
  
  杜斯妥也夫斯基说:“我只害怕一件事情,我怕我不值得自己所受的苦。”

  同样一直在路上走着的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害怕呢?

  你也在绕圈子吗?

  如果在,那么赶紧找到一扇外出的门吧,这样你路途上的风景才会更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4:37 | 查看全部
谁能发现我们的价值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411次   一个年轻人找到智者:“老师,我觉得自己什么事也干不好。没有人看重我,我该怎么办?”
  
  智者说:“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不能帮你,因为我必须先处理好自己的问题。如果你愿意帮我,我就可以很快处理好自己的问题,然后也许就能帮你了。”年轻人犹豫着答应了。
  
  于是智者将一枚戒指交给年轻人,吩咐道:“你到集市上把这枚戒指卖了,因为我需要钱还债。换回的钱越多越好,无论如何不能少于1个金币。”年轻人到了集市,当他说戒指的最低价不能少于1个金币时,集市上的人有的哈哈大笑,有的说年轻人头脑发昏,只有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告诉年轻人他要价太高了。年轻人穿过集市,到处兜售戒指,但没人肯出1个金币。
  
  年轻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智者笑了笑道:“你再去一趟珠宝店,跟珠宝商说我要把戒指卖掉,问他能出多少钱,但不要真卖戒指,问完价格后你再带戒指回来。”
  
  珠宝商仔细看了看戒指后说:“告诉你老师,如果他想卖戒指,我最多可以给他58个金币。”“58个金币!”年轻人惊呼。珠宝商说:“如果不着急的话,我可以出70个金币,可是如果你着急脱手……”
  
  年轻人兴奋地跑回去,将发生的一切告诉智者。智者将戒指套回手指上,笑道:“你就像这枚戒指,珍贵、独一无二,只有专家才能真正判定你的价值。你怎能期望生活中随便一个人就能发现你真正的价值呢?”
  
  的确,我们常常会像那位年轻人一样,迫不及待地向我们遇到的任何人求证自己的价值,迫不及待地以他们的价值为判定自己的依据,可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发现我们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4:48 | 查看全部
你的容量有几何时间:2014-09-10 作者:未详 点击:665次   十年前的夏天,我一个人去崑嵛山区旅游。晚上,宿在山下的一个旅店里。天热得让人睡不着,只好搬了马扎到院子里乘凉。那晚有淡淡的月光,我发现不远处的一棵柳树下,正坐着一位微胖的中年人,穿着大汗衫,倚着树干,嘴里好像还哼着什么小调。
  
  一个人呆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便走过去,跟中年人搭讪。对方自我介绍后,我吃了一惊。因为他的名子我早有耳闻,是一位很有名气的教育理论家,并且,我以前曾零零散散地读过他的一些书。想不到,今夜竟能在这里遇见。
  
  和他聊了很多。一开始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后来就开始向他讨教,并向他倾诉我的苦闷。这时天突然变了,下起雨来。可是我却意犹未尽,于是随他去了他的房间,接着聊。
  
  “你刚才说你很苦闷?”他问。
  
  “是的。”我说,“我正在跟一位很有名气的美术教师学画,可是我总觉得自己进步太慢。并且我最担心的是,他在短时间内,不会把所有的东西全都传教给我。”
  
  “你的基础怎么样?”他继续问,“我是说,就算他明天就把他的所有都传授给你,你能全部装得下吗?”
  
  “这……”我有些没有信心。
  
  见我支支吾吾,他拿出两个瓶子,一大一小。他把大瓶装满水,然后把两只瓶子都递给我。“现在,你把大瓶的水全部倒进小瓶里试试。”他说。
  
  当然不可能全部倒进去。当小瓶灌满水后,大瓶里剩下的水就再也灌不进去了。
  
  “你的薄弱的基础,不成熟的思想,以及你的年龄,决定了你现在的容量——就像这个小瓶。”他说,“而你那位老师的容量,就像这个大瓶。就算现在他把他的东西全都倒给你,你能装得下吗?……不过不要紧,你会慢慢地进步的。随着你基础的积累、思维的成熟、年龄的增长,你的容量就会越来越大,那时候,只要你努力,自然会把老师的东西全部拥为己有。并且,你的进步肯定会越来越快。”
  
  我记住了他的话。回去后不再急躁,牢牢地打着基础,一点一点地锻炼着自己在各方面的能力,果然,进步比想象中要快很多。可是两年后,问题又来了。我发现自己再一次陷入到一种毫无方向的焦虑之中,(www.rensheng5.com)好像,我再一次开始停滞不前。
  
  于是,我拿着他留给我的地址,再一次找到他。
  
  听了我的诉说后,他再一次拿出一大一小两个瓶子。不同的是,这次他把小瓶灌满了水。他再一次把两个瓶子同时递给我,“现在,你把小瓶里的水全部倒进大瓶。”
  
  就照他说的做。当然,小瓶的水全倒入大瓶后,大瓶里也不过只有半瓶水。
  
  “现在,你已经达到这只大瓶的容量了。”他说,“而你的那位老师,相比之下,可能是那个小瓶的容量。就算把他的所有东西都倒给你,你也不会满的。”
  
  “那怎么办?”我问,“难道我再也不能进步了吗?”
  
  “那倒不一定。”他说。接着他再一次取出一个小瓶,灌满水,然后让我倒进大瓶。
  
  当然,这次大瓶被灌满了。可是我不解,这是什么意思呢?
  
  他仿佛看出了我的困惑,“你很想把自己这只‘大瓶’灌满是吧?那么,你只能再寻一只或者几只这样的‘小瓶’。也就是说,你必须继续拜师。显然,你现在的这位老师,已经满足不了你日渐增长的容量了。——当然,你永远别想把自己这只瓶子彻底装满。因为你必须不断增加自己的容量。一旦你的容量固定下来,那么,你就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当然,也就不可能有进步了。”
  
  他的话,再一次让我顿悟。
  
  回去后,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再一次进步神速。后来我的作品多次在市里得奖,并最终在一个独资企业做了一名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我想,这与这位教育理论家的点拨,肯定是分不开的。
  
  当然,我还要感谢所有教过我的老师。没有他们,我的这个瓶子,不管是大在小,也永远是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4:58 | 查看全部
给错误换个方向就是成功时间:2014-09-11 作者:未详 点击:125次   1968年,美国3M公司的科学家斯班赛·斯尔沃博士发明了一种胶水的配方,却不是很成功。这种胶水看上去很黏,可就是粘不牢东西,即使晾了很长时间,粘上的东西还是会掉下来,所有的人都认为斯班赛彻底失败了,这让斯班赛博士大为恼火。他的发明从此被搁置了下来,再也无人提及。
  
  几年后的一天,他的同事亚特·弗雷遇到了一个麻烦。原来,弗雷在教堂的唱诗班里演唱时,他的书签老是从曲谱中掉下来,害得他找不到歌词,唱着唱着就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了。弗雷很是烦恼,他需要一种有黏性但是又不会永久粘住的东西。如果用黏性很大的胶水把它粘在书上,想把它揭下来时,不是揭不掉,就是扯坏页面。这时,他想起了斯班赛博士那个不成功的发明,灵机一动:把这种胶水涂在书签上,书签不就掉不下来了吗?于是,他试验了一下,把斯班赛博士发明的胶水涂在了书签上,发现书签不但变得很听话,而且在上面记一些东西也非常方便。无论把这些书签贴在哪里,它都会乖乖地待在那里,不需要时就把书签揭下来,书也不会有任何损坏。就这样,一种带有黏性的书签诞生了,大家都觉得很实用。
  
  按照3M公司的规定,每个搞研究的员工可以把他15%的工作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这样,弗雷又研究了3年,终于在1977年首次研制成功了不干胶即时贴。到1980年开始大规模生产,后来发展到600种左右的产品,行销到全世界。
  
  生活中,遇到一些错误是很正常的事。可是,很多人一旦遇到了错误就会想放弃。如果给错误换个方向前进,说不定就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遇见你前所未见的奇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5:16 | 查看全部
爱的圆心时间:2014-09-11 作者:未详 点击:132次   作家王蒙给鲁迅文学院的学生上课,向学生们提了一个问题:“在你的人生当中,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是什么?”
  
  一位哈萨克族学生的回答让王蒙感动不已。
  
  他说:“父亲那年去世,我很难过,可有个人对我说,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要太悲伤。你的父亲虽然不在了,但和他吃过饭的人还在,和他说过话的人还在,和他一起长大的人还在……”
  
  爱他,就以他为圆心画圆。

  这是爱的圆规,一种温暖的诉求,一场幸福的丈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5:24 | 查看全部
内在的导向时间:2014-09-11 作者:未详 点击:101次   黄昏,有一个人在森林中迷了路。天色渐渐地暗了,眼看黑暗的恐惧和危险,一步步移近。这个人心里明白:只要一步走错,就有掉入深坑或陷入泥沼的可能。潜伏在树丛后面饥饿的野兽,正虎视眈眈着他的动静。一场狂风暴雨式的灾难正威胁着他,侵袭着他。万籁俱寂,对他来说是一片死前的寂静和孤单。
  
  这时,凄黯的夜空中,几颗微弱的星光,一闪一闪,似乎带来了一线光明,却又不时地消失在黑暗里,留给人迷茫。但是对汪洋中的溺水者来说,一根空心的稻草都是珍贵的,都会被认为是救命的法宝,虽然一根稻草是那么地无济于事。
  
  突然,眼前出现了一位流浪汉踽踽途中,他不禁欢喜雀跃,上前叫住,探询出去的路。这位陌生的流浪汉很友善地答应帮助他。走呀走,他发现这位陌生人和他一样的迷途。于是他失望地离开了这位迷途的陌生伙伴,再一次回到自己的路线上来。不久,他又碰上了第二个陌生人,那人肯定地说他拥有逃出森林精确的地图,他再跟随这个新的导引,终于发现这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人,他的地图只不过是他自我欺骗的想象而已。于是他陷入深沉的绝望之中,他曾经竭力问他们有关走出森林的知识,但他们的眼神后面隐藏着忧虑和不安,他知道:他们和他一样地迷茫。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一路的惊慌和失误,使他由彷徨、失落而恐惧起来。无意间,当他把手插入口袋时,找到了一张正确的地图。
  
  他若有所悟地笑了:原来它始终就在这里,只要往自己本身去寻找就行了。从前他太忙,忙着询问别人,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事——回到自己身上找。
  
  情绪性的恐惧是多余的,每个人天生都具有一份内在的导向,指引你离开忧虑和沮丧的黑森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35:53 | 查看全部
人生如笔,年少时你是一支铅笔时间:2014-09-06 作者:未详 点击:535次   人生如笔,年少时你是一支铅笔。
  
  你的心过于率直、简单,你宁折不弯,你一次次地被折断,又一次次地重新开始。
  
  你不必为你做的事情负责,你的行为都可以不算数,你可以尽情地描绘人生的幸福,即便是错了也可以用橡皮立即擦去,了无痕迹。
  
  你总是不断地写,不断地擦。为了节省橡皮,你努力地不重复犯错。当你的青春越来越短,当你不再频繁地使用橡皮,你觉得你简直就像一支钢笔,可是你仍然是一支铅笔,没有人会太认真地看待你。
  
  人生如笔,成年后你是一支钢笔。
  
  你将得到别人的承认,可是你应该慎重,因为你需要习惯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你仍然有权力犯错,你也仍然有机会改正,可是你已经不再是一支铅笔,你的错是那样的显著,改正错误需要更大的成本和努力。一个笔误就会是你人生的污点,改正它们,你会擦破你人生的白纸,留下永不磨灭的伤痕。
  
  当你春风得意的时候,你可以尽情展示你的才华,可是你别忘记了,你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其实很有限,在闲暇的时候,你需要不断地给自己注入新的资源。否则,你的痕迹会越来越淡,淡得让人无法看清。
  
  人生如笔,年老时你是一支毛笔。
  
  这是人生最为浓墨重彩的时候,你满腹经纶,你已经看到了白纸的尽头。
  
  你会看见,那些曾经的铅华淡漠了,你曾经用钢笔写下的字迹,只占据了你人生白纸的一隅。人生如此宽广,留下的空白太多了,你还有太多的事情没做,可是你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了。
  
  你饱含人生的沧桑,面对白纸,你思绪万千,你想在短暂的晚年泼洒出人生最闪光的华彩,这时,你或许会写一个“福”字,或许会写一个“寿”字,或许会写一个“神”字,而更多的人,只会画上一个大大的圆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