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洛阳古城改造拆迁腾讯大豫网 阿文2014-04-04 11:18
作者:阿文
前不久,洛阳266户居民状告老城区政府非法征迁案在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在庭审现场,老城区政府拿出两份居民来电来访登记表,证明老城人欢迎拆迁。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两位居民,一位死亡14年,一位死亡4年。
此前老城区房屋征收办公室提交的一份报告中称:同意、支持洛阳古城改造项目的意见占97.90%,不同意洛阳古城改造项目的意见仅占2.10%。
虽然老城拆迁动员工作已经开展大半年,但留守在老城的居民仍然有数千户,之于全体9000户居民而言,占比绝不止2.10%。现在看来,所谓绝大多数居民都同意古城改造项目的说法是在强奸民意,而且不分活人死人的民意。
洛阳老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有其不可估量的文物价值,所以旧城改造,至少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改造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洛阳老城居民,以居民的福祉为依归。二是除一般法律外,还要遵守有关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的法律法规。
每个人对自己的切身利益最有发言权,政府应该广泛征集民意,尊重民意,以民主公开的方式与老城居民协商改造事宜。老城区政府拉死人来证明改造受欢迎,实在令人不齿,这说明当地政府根本不把民意放在眼里,改造自然也无法造福居民。
在洛阳老城公布的征迁决定中,要求老城9千户、2万多居民搬离,不安排回迁。安置点之一则是自古埋葬死人之地的邙山。老城居民以老年人居多,物质条件虽不富裕,但老城生活水平低,很多人靠退休金或做小买卖,也可以在老城安居。老城人早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几十年的邻居街坊,相互熟识,生活中互相帮助,感情深厚。东西大街上遍布各种店铺,购物饮食都很方便。叫这些老人住进邙山的高楼,不仅切断现有的人际关系,还要重新适应高楼里的生活。老城的房租低廉,很多居民租房子做小生意,开小店铺,以此养家糊口。旧城改造完成,房价飙升,他们很难再租起房子,店铺关门,很可能就此沦为失业者。
洛阳老城区政府在《行政复议答复书》中“坦言”:“将来古城建成后,来往人流比现在增加好几倍,不适合于居民在此居住。”老城区政府一方面要在老城建仿古别墅出售,一方面又说不适合居民居住。那么我想知道,不适合居民居住的地方到底要给谁居住?
有老城居民认为,洛阳老城区的改造项目就是要对老城推倒重建,意在商业开发,而不是保护老城。老城是洛阳唯一留存的古城,格局基本完整,老城及周边文物古迹众多,现存古迹64处。现今的改造项目,则是要破坏老城原有建筑格局,很多名人故居也在拆迁之列。洛阳老城之所谓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在于这些物质遗产,还在于老城人特有的民俗和生活方式。例如,老城人会讲纯正的洛阳话,在他们的生活圈子内,用纯正的洛阳话相互交流。如果将他们赶出老城,四分五散,恐怕洛阳话不久将成为“绝响”。
既不能造福老城百姓,又不能保护老城的文物和文化,让人不得不怀疑老城区改造项目乃是官商勾结,与民争利。早在2012年,老城区政府与上海某公司签署协议,将老城区920亩土地以20万/亩的价格出让使用权,该公司享有旧城改造所有优惠政策。项目公司则向老城区政府无偿提供4000个地下室停车位,供其使用或对外出售,每个停车位含公摊建筑面积约为40平方米,共计建筑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
据媒体报道,起诉老城区政府的几位居民代表曾遭受各种威胁利诱。老城区政府在一封致辖区居民的信中称,少数人暗地里与反华势力支持的媒体勾结,借项目实施之机,妄图绑架民意,以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种给人盖帽子,将反对者斥为阴谋分子的做法,突显了了致信者是个法盲。即使真如其所言,少数人与所谓的反华势力支持的媒体勾结,这触犯了我国哪条法律?如果违法,为何不将这些人绳之以法?如果没违法,自然不牵涉调查问题,政府如何知道这些人的举动?既然不可告人,当地政府可知道他们的目的,如何知道的?看来当地政府不仅监视居民举止,还要将其丑化成勾结反华势力,并公之于众。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在官方的一份工作简报中,当地官员表示:“对于重点户,我们都有手段和预案,一旦征迁开始,只要触犯到我们的底线,区里是不会客气的。”在开庭前一周,何伯亭等居民因涉嫌扰乱社会秩序,被警方传唤。
媒体发布老城征迁的报道后,引起网友热议。有人说,多数居民或是同意拆迁,或妥协,或观望,只有266户起诉居民,似乎无力挽回大局,何必多次一举?公民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状告政府,这是每个人应有之权利。别说266户居民起诉政府,成为河南最大规模的行政诉讼案,即便只有一户起诉,其正当权利也应该得尊重。
还有人认为老城脏乱差,街道拥挤,公共设施简陋,就应该拆迁。殊不知,街道拥挤,是因为老城保留着原始的格局,一旦扩建,便失去了文物价值。公共设施简陋,则说明当地政府的失职和不作为,再说解决问题要对症下药,如果老城卫生有问题,就应该配置人力打扫卫生,如果老城公共设施陈旧,就应该修复或换新。何必将人赶出来,来个整体拆迁?
老城的经济落后,部分原因在于老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允许商业开发,不允许私自扩建,从这个角度讲,老城的贫穷也是居民为保护古城付出的代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