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岩泉 这个村子不大,只有十几户人家,八、九十口人,二十几个青壮年,而且大都是生理上有些缺陷的残疾人,如:王拐子、肖只子(独眼)、李聋子、袁瘸子、邹撇子、刘矮子、罗驼子等等。
但是,值得让人敬佩的是,这些人都并不自卑,从小就根据自己的“特长”各学了一门谋生手艺也叫挣饭吃的本事。有的学做篾匠、有的学做裁缝、有的学兽医、有的学雕刻、有的学弹棉花……虽然都登不了大雅之堂,却也靠本事走千家门吃百家饭,足以安身立命。
那一年,国民党在大陆兵败如山倒,急得到处去抓壮丁充军。这偏远小村也未能幸免,除了以上那些残疾人,几乎一个不留地被抓走了。更悲惨的的是,那些被抓去的人,竟然没有一个活着回来。据说有的死在路上,有的想逃走被抓住后也吃了枪子,有的战死沙场。这一来就苦了村里那些年轻的媳妇。
解放后,政府号召移风易俗,年轻的寡妇们先后都嫁给了本村的这些身患残疾的手艺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些再婚的媳妇们,有时在村前小河边洗菜浣衣时,常会沧海桑田般地感叹道:“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一开头就嫁给这些男人。”
有人附和着:“是这样,是这样。可是,谁又有后眼呢?再说那个时候,我们的父母也不会把自己的女儿眼睁睁嫁给这些残疾人……”
或许正因为这个村子地处偏僻,所以也就山青水秀,风光宜人。尤其是村子后面那一片好大的树林,那可都是些珍贵树种:有红杉、香樟、白花树,美人松、南木、檀香树等等。
后来,随着山门的敞开,一些树种也身价倍增,不断地被高价出售。起初,一些老年人坚决不让卖,说那是“后龙山”,若是这些树都被砍光了的话,“风水”也就没了。这些年村子里之所以能接二连三考出去几个名牌大学生,用过去的话说,这村子可是个出举人、出状元的地方。靠的是什么?靠得不就是咱村这后龙山上的龙脉吗?!
可村长说:“都啥年代了,还信奉什么‘龙脉、蛇脉’的。卖!”就这样,这后龙山上的千年古树,像模像样的几乎都被砍光了。老人们仰天长叹,还不时骂骂咧咧:“这些个败家子,老祖宗的基业就毁在他们的手里……! ”
一年春节,本村的一位大学生参加工作之后第一次回家探亲。一天,他漫不经心地来到后龙山,目睹此情此景,感慨万千地说:“七、八年没回来,这林子怎么就只剩下这几百棵畸型树?简直就是‘畸树林’。”
当晚便一气呵成写了一篇几千字的随笔——《故乡的畸树林》,投往一家小报副刊。不久竟然被一家国内颇有影响的旅游报转载,后又被全国数十几家报刊转载,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此后,又有不少报社记者和国家旅游局、森林研究所,还有生物研究院及考古学者、专家纷至沓来。小小山村便“一举成名天下扬”了。
人们做梦也没想到,昔日这些被村民认为当柴烧都懒得劈的畸树怪木,霎那间成了世人眼里风情万种的风景线。
从此,这村这林这山先后被列为国家级自然风光旅游区和全国生态环境示范村。中外游人络绎不绝,年创利税上百万元。
村长乐呵呵地对那些老年人说:“怎么样?若不是我这些年把那些‘不中用’的直树都统统地间伐掉了,就不会有今天这片独具特色的‘畸树林’。这就叫‘眼光’是不是?大叔大伯!”
几个老年人笑了笑,但是心里并不服地说:“啥呀,谁能想到你造孽反倒成了造福,什么眼光?这叫天意,懂吗?!”
yqyds@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