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7|回复: 14

躬耕煤海铸璀璨篇章

发表于 2014-4-16 13:25: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躬耕煤海铸璀璨篇章
——记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集煤矿生产技术科科长杨先纲
■万通、杨振

    对于企业,他无限忠诚,始终敬业奉献,甘愿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用于指导矿井的建设;对于同事,他是“领头雁”,积极调动每位人员的积极性,既呵护有加又严格要求,同时他又是“导师”,精心指导每个人的充电学习,帮助其成长成才成功;对于家庭,他“负债累累”,欠对家人的天伦之乐,欠对孩子的学习指导,然而家人却从未责问过他¬“时间都去哪儿了”,因为他们都知道他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他就是山东丰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优秀管理者”、张集煤矿生产技术科科长杨先纲。
    现年42岁的杨先纲,1993年从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煤炭建井专业毕业后,就来到矿山穿起了深蓝色的工装,成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工余时间,他坚持自学,每天睡前都要坚持看上半个小时的专业书籍。工作期间还参加了自学考试,凭借着顽强的恒心毅力和扎实的业务知识技能,顺利拿到了中国矿业大学矿建专业的本科文凭。由于业务过硬,他很快从技术员走上了技术管理岗位,先后担任技术主管、技术科副科长、技术科科长等职。
    2010年5月19日,丰源集团举全集团之力、倾全集团之智筹建的张集煤矿实现了开工建设。杨先纲被调任到张集煤矿筹建指挥部工作,其指导参建单位进行的主井井筒掘砌工程分别获得全国煤炭行业优质工程和“太阳杯”工程称号,主井筒冻结工程获山东省煤炭工业优质工程奖,副井井筒超厚粘土层冻结技术研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听说了杨先纲过硬的专业技术之后,山东能源集团龙矿集团的一名领导曾想“挖”他,承诺给他“现在工资水平的2倍待遇”,但杨先纲还是婉言给予了拒绝,他说:“我和丰源集团有着很深的感情。工作20多年来,我见证了丰源的发展壮大。而我的成长,也离不开丰源集团的精心培养。这里就是我的根,我愿意为这个‘家’的兴旺发达而奉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2013年1月底,杨先纲出任张集煤矿生产技术科科长。一直就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他上任仅两天,就发现一些问题:由于矿建初期,部门功能配置还不够齐全,生产技术科就涵盖了地质与水文地质、储量管理、井上下测量、技术、生产管理、质量验收、计划统计、调度、通风等诸多功能,功能多、任务重。另一方面,生产技术科人员数量少,专业骨干匮乏,专业结构、年龄经历结构配置不合理,管理基础薄弱。全科只有十多个人,除了他40多岁,其他基本全在30岁以下,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娃娃”,素质参差不齐,工作纪律不入心,管理难度大,专业学习等开展不够……
    对此,他开始“对症下约”,及时采取了应对措施。首先从职能设计、构建管理框架开始,着力构筑金字塔式管理结构,建立人、事、流程、资料、考核相对应机制。并按专业与职能划分为若干专业组,每个专业组相对独立,组长有指挥考核权。其次是突出重点。在管理过程中,先后实行了工程质量隐患管理表格及复查制度、设立井下跟班直通汇报电话、出台《工程质量促进措施》现场悬挂牌板、改进验收表格、延长跟班时间、推进问题现场整改等一系列措施,使井下工程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再次是大胆启用新人。没有成熟人才,但工作还要干,那就自己培养,启用新人,不拘一格,鼎力支持。尤其一些调入时间短、甚至刚毕业的学生,都得到了破格利用。他对年轻人谆谆善诱、诲人不倦、宽严相济,能宽容他们犯错——“谁的青春不曾犯错”,教育他们要有担当,知过能改、不贰过。传授给他们做工作、做人的道理。一次,由于技术科当班验收人员的不认真,出现了验收失误,给矿上造成了经济损失。他严格按照岗位规定,处罚了有关人员,并自罚200元,极大震撼了大家,使大家强化了责任心。打那之后,技术科的工作做到了“零失误”,实现了“高度精准”。
    很多人对杨先纲说,教一个徒弟瞎一个师傅,让他不要带他们。而杨先纳则认为,“青出蓝而胜于蓝,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对此,我愿意将我的全部技术无私地传授给工友,愿意把一人之长变为众人之技,打造出一个技术团队来。否则的话,除了心里有愧以外,那就是一个人浑身都是铁的话,那也能打几根钉呢!”于是,杨先纲自发办起了培训班,每天固定上一个小时的“业务课”进行传授技术。另外,他在一个个具体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把一些原则技巧展现给他们、一一点拨给他们,把多年的经验嫁接给他们的年轻与活力上,让他们少一些坎坷与摸索,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尽快认识本质,缩短成熟时间,降低成长成本,早成栋梁担重任。慢慢的,很多科员和接触过的人都喊杨先纲“老师”,说对他“很崇拜”、“可以上百家讲坛了”。在他的呵护和培养下,公令卫、时丕征、王飞、许磊等5人先后成长起来担任了技术管理主管职务,一名技术人员还成长为掘进工区的技术副区长。
    面对技术管理量大、心细、不得有丝毫马虎的要求,一年到两头,他几乎是天天“来得比别人早、走得比别人晚”。前不久,轨道暗斜井掘进工作面受地质条件影响出现特殊地质结构时,杨先纲主动请战,连续一个半月天天跟班盯靠现场,严把安全生产关键以及工作进度、质量,平均每天下井时间达10多个小时。升井后他还忙着抓工作协调及资料的整理、上报,每天井上下工作时间近20个小时。最终以“5+2”、“白+黑”的奉献精神和顽强意志,确保了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杨先纲的字典里,节假日是个“生僻词”。工作21年来,他很少休过星期六、星期天,连他自己也记不清献出了多少个工休。每逢春节、元旦等重大节假日时,他总是将自己排为值班,让同事好回家休息享受天伦之乐。而他的家人对他的“拼命三郎”式工作作风早已“习惯”,都是在默默支持着他。
    躬耕煤海二十余载,建功家园终不言悔。杨先纲始终以“情系矿山、岗位奉献”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针”,爱矿如家,务实敬业,用自己的行动和汗水展示了一名丰源人的道德情操,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为全矿乃至全集团员工树立了榜样和标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13:36:59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13:37:4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13:38:3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14:47:09 | 查看全部
躬耕煤海二十余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14:47:55 | 查看全部
情系矿山不言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16 14:48:0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57:29 | 查看全部

回 1楼(刘纯庆) 的帖子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57:58 | 查看全部

回 2楼(刘纯庆) 的帖子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4-16 14:58:16 | 查看全部

回 3楼(刘纯庆) 的帖子

谢谢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