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活动经费(故事) 文军甫     某矿有两个采煤队,采一队是一支由“包工队”收编的“杂牌军”,除区队管理人员是矿井安排的“精英”外,班组长和员工都是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散兵游勇,不说纪律涣散,作业也是没有“套路”,什么规程措施在这些职工眼中根本不起作用,制度卡的紧了,他们就“撂挑子”,搞得区队生产组织都无法落实,松了安全问题接连不断,因此被矿井评为“不放心”区队;而采二队则是一支被上级命名为“特别能战斗”的队伍,职工不仅能吃苦,而且技术也过硬生产任务是月月超指标。
   这一年上级对矿井的生产计划指标按两个采煤队翻了一番,为了激发区队的班组活力,矿井专门对两个采煤队每月拨出2万元的活动经费,用于班组开展“竞赛”活动,按当时职工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的标准计算,一个不足200人的采煤队,平均工资上调了10%,,这对职工来说本是件好事,然而正是这件好事却让两个区队走向了两个不同的发展轨迹。
    采二队对这笔经费的支配采取了两种支配方式,一种是分批组织班组长“户外旅游”,经常运用召开“队务会”、“班组长例会”等会议方式组织班组长到饭店大吃大喝。第二种方式是把“活动”消费不完的经费,从队长到组长按职务等级划分进行分配。
按队长的想法是“只要班组长死心塌地的跟着你干,还怕带不好队伍!”
   起初这些常年工作在井下的班组长隔三差五到外面转一转,兴致勃勃游览于山川美景之中,品尝着酒店美味佳肴,枯燥乏味的心情一下子敞亮了许多,对队长的感激之情自然不言而喻。
   然而久而久之周边的山水已经失去了情调,矿区的小酒店也失去了吃喝的胃口。再说组织旅游吃喝毕竟要受到许多限制,于是有人想到了请假休班与家人独自旅游,可这些费用队里是无法在工资帐中“报销”的,怎么办呢,总不能拿自己养家糊口的工资去“消遣”,于是有人想到了“罚款”,反正制度是不会讲话“文字”,怎么操作“我说了算”………
   渐渐的这些班组长虽然表面对队长言听计从,而背地里确实我行我素,吃喝风、浮夸风、敲诈风慢慢在班组蔓延开来,工程质量、隐患治理、任务完成也逐步衰退,最终以一起“伤亡事故”,队长撤职,班组长调整更换。
   采一队对这项活动经费采取的是“切块管理”的分配办法进行安全、工程、生产、经营、创新竞赛,并按照管理权重以安全占30%、工程质量占25%,任务完成占20%,其他如煤质、材料管理、创新、技能等占25%的分配方式对每项奖金严格管理,制订了严格的考核流程,让职工参与监督。同时还把区队管理人员“拉扯”进竞赛活动,让每个区队长包保一个“班组”,与班组同管理、同竞赛、同享奖金分配,为防治竞赛活动中“作弊”,他把每一个考核项目的奖罚标准明码标价,印制成文件征询职工意见,接受职工的监督。
   有了“竞赛”制度措施得到了落实,有了激励团队呈现出来活力,渐渐的他们的各项工作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年中“评先评优”队长不仅配评为“劳动模范”,区队也被评为“标杆区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