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5|回复: 6

[已见刊] 【热点·独家视线:春之旋律三】技工的春天在哪里?

发表于 2014-4-22 12:53: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热点·独家视线:春之旋律三】
本期主持人:

■中企互动   晓  舟
郑州铁路局杨淑光
■锦州开元石化李新宇
■山东兖矿董朋



◆主持人说题

四月的忙碌不言而喻,奋战第一季,降本、技改、创新……充满挑战性的生产现场,让许许多多的技术工人投身其中、忘情其中。窗外、路边的春色他们匆匆掠过,或许,他们疏忽甚至淡忘了这些季节色彩。然而,他们却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心中深藏的向往,做一名技艺高超的技工,用练就的技能帮自己的企业竞争市场、挺起中国制造的脊梁!眼下,他们需要成长的土壤,需要像路边盛开的春花一样,拥有春风、阳光和养料。建技工大国的声音至今犹言在耳,关注、培养、支持技工的行动是否也在企业中如火如荼呢



技工的春天在哪里?
晓  舟杨淑光李新宇  董朋
 
两会的帷幕已落下许久,但放射出的声音却持续绕梁。其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许振超对技能人才的一提三呼,在全国各大企业班组中引起了广泛的热议、产生了一致的共鸣。“一提”即许振超在人大会上提交的题为《加快技能人才培养提高技能人才待遇》的提案,“三呼”,即振超在提案中的三点呼吁:“1.全社会要尽快建立机制、出台政策,按贡献比例给技术工人提成;2.提高技术人才的政治待遇,评先选优提职等应首先考虑;3.企业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职工技能培训经费必须足额提取、专款专用。”在许许多多班组职工看来,这三点如果真能实现,那无疑就是给了技术工人一个明艳的春天,这个春天,是他们心中久已深藏的向往!多少年了,他们起早贪黑、摸爬滚打、苦练技术,不就是为了能等到这个春天吗?
应该说,技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力量,从来都是处在企业发展的最前沿阵地,称得上是攻坚中的利剑、克难上的拳头。按理说,在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贸易国的背景下,这样的一群人,他们的发展前景不可能会不好。但令人遗憾的是,工作环境不好、个人待遇不优、薪酬收入不高,仍然是大多数技工的真实写照,越来越多的班组职工不愿意学技术、不愿意当技工了。
在3月15日晚20时,全国各大企业班组的49名职工,齐聚中企互动《班组天地》聊天室,就如何缓解企业技工人才短缺这一话题展开了广泛的热议。大家一致认为:尽管大多数企业能够认识到技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在培训、使用、待遇和发展等方面,仍然欠缺一些具体的做法和行动,甚至会出现说起来重要、办起来次要的两张皮现象。有些企业,一面喊着高技能人才短缺,一面对本企业那些技能突出的人才薄施厚望,以为象征性地给点奖励,就算是对这些付出了汗水和心血的技术人才表示尊重了,要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笔者就采访过一个在中石油系统技术比武中获得金牌的武状元,据他讲,能够在众多高手中博弈,靠的就是耐力和钻劲,他在学习技能中抛家舍业,废寝忘食是常事,那金牌是双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换回来的。其实他不说笔者也知道学技术的不容易,特别是现在是技术提速时代,任何想学技术的人只有不断地去接受新知识,才能保证自己的技术不落伍,所以他们只能每天将自己与枯燥的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相融合,确保自己时刻不掉队。就是这样一批热爱技术,甚至有些痴狂的人,却挣得很少,自然有些说不过去,更可怕的是如果没人去理会这群技能狂人,那慢慢地就会让更多人对学技能看不到希望而失去兴趣,从而导致了企业技工人才培养的一再遇冷,技工的春天姗姗来迟。
如何缓解企业技工人才短缺、发展遇冷问题呢?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许振超说:薄施厚望者不报,又让马儿跑又不给吃草是不行的,李克强总理讲了,不但要吃草,还要吃精饲料。作为一名代表,许振超每年都在关注高技能人才群体,他说,有些掌握尖端技术的高技能人才的确获得了较高的待遇,但这样的人才凤毛麟角,而从整个技能人才队伍的待遇分配上看还是不尽如人意。所以他今年提案的内容依然针对技工的培养和待遇问题。
作为企业,应当重新审视一下当前技工队伍的发展现状,以时不我待、如临深渊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珍惜为数不多的技工人才、培养具有潜力的后备技工。
首先,要鲜明导向。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良好的技工价值导向,从上到下不仅要说技术话,还要干技术活,更要拿技术钱。并在评先评奖、住房分配、职位升迁等方面上给予重点倾斜,让更多想要从事技术、已经从事技术的职工,能够充分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关注和关怀,看到技工这个行业的美好发展前景,并公平分享到技术劳动和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效益和产生的成果,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投身到技工行业。
其次,要优化机制。就是要在现行企业人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从技能人才的挖掘、培养、使用、待遇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优化技能人才管理机制。特别是在分配机制上,要敢于冲破困惑大多数技工多年的多劳不多得、多干不多获的桎梏,变按职分配为按劳分配,让会干的技工能拿钱、多干的技工多拿钱,不断提高技工队伍的薪酬待遇。
第三,要提供环境。就是要以满足技工人才生产和发展需求为目的,着眼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高精尖技术领域,加大技能人才培养投入力度,让更多的技工能够通过专业的培训、针对的学习和适当的交流,补强自身业务短板,最大限度地解决一些企业空有先进设备、没有先进技术的尴尬。同时,还应为技工成长创造条件,真正让劳动最光荣从空虚的口号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从而增强他们对自身岗位的自豪感和对自家企业的归属感。
“人才兴则事业旺,无论国企的发展还是私企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大批能够为企业出谋划策、献计献策的拔尖人才,而技工人才队伍更是在企业充当着冲锋陷阵、冲关夺隘的重要角色,是一个企业生命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综合体现。职工们期待更多的企业能够真正重视起技工队伍的建设,从完善机制、健全体制入手,多给他们一些重视、关爱、培养和保障,到时候,企业将会从他们那里收获意想不到的更大、更多的回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5 20:20:4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5 20:23:4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6 13:37:59 | 查看全部
主持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1 17:41:0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12 17:21:46 | 查看全部
技工的春天迟早会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16 12:09:59 | 查看全部
每次读都有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