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4-25 08:39:05
|
查看全部
总而言之,人体气功的医学作用不可忽视,人体意念气功源于世界古老的宗教意念修炼。手掌在发放外气时,掌心的温度多在40摄氏度左右,当在外寒入侵病态下的其他人手掌放置于气场中时,他会感觉到手掌象置身于在火炉旁一样而暖烘烘的。在阴阳相补的过程中,并附加于能够改变人体病态细胞生物电场的同时,人体病态就会在短时期内痊愈,这就是我国民间以及宗教界和气功武学界的治病机理。
心身疾病的气功治疗
以下列举了一些心身疾病的气功治疗,可以看出有关生理心理因素在疾病康复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高血压
高血压的一个致病因素就是情绪紧张与情绪急躁,气功锻炼可使人逐渐做到心静体松,消除身心的紧张状态,因而能起到降压的作用。
宁心入静,心平气和,调整大脑的功能,调节下丘脑植物神经中枢,有利于大脑皮层对皮层下血管舒缩中枢的调节,使周围小动脉痉挛状态得到解除,外周阻力减小,起到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意守涌泉穴,引气血下行,不仅有中医经络理论的依据,而且还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暗示因素,因而也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冠心病
冠心病病人多有急躁、焦虑、紧张的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会诱发冠心病或加重冠心病的症状。练气功能够稳定人的情绪,减少焦虑,从而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练功使心身平静、舒适、放松。在入静状态下,人体耗氧量降低,心率减慢,每分钟心搏输出量减少,外周小动脉阻力减低,心脏负荷减轻,心肌耗氧量减少,可使心肌缺血得到改善。节律缓慢的腹式呼吸,对内脏有柔和的按摩作用,由于胸腹腔压力的改变,也改善了心肌供血。
哮喘病
有的学者认为过敏原、感染、心理因素三者相互作用引起哮喘病的发作。心理因素是诱发哮喘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哮喘病被列入心身疾病的范围。不良的心理因素引起人们的情绪紧张,通过下丘脑及其控制的内分泌系统而使免疫功能受到影响,例如,抑制抗体反应等。气功的心理学研究证明,气功可使练功者情绪稳定,心情愉快。积极、良好的情绪能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哮喘病患者对过敏物质的适应能力,防止与减少哮喘病的发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