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2|回复: 1

际华3542公司“美丽女工”的精彩故事

发表于 2014-4-28 22:10: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际华3542公司美丽女工的精彩故事
     在一个纺织企业,女职工不再是顶半边天,而是顶大半个天。新兴际华集团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就有这么一群女职工,她们不是什么大人物,却令人油然生出一种敬佩;她们做的事不惊天地泣鬼神,却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公司也因有这些“美丽女工”而“精彩”。
沈翠平:你们快乐我就快乐
    “沈师傅,一会儿把3号桶直接推到这边来,我在这边上条。”
    “好的。马上推来。大家的水我已经打好了。”
    “好的,谢谢啊。”
    “不用谢,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这个热心的50岁沈师傅就是前纺丙班并粗推桶工沈翠平。
    才进公司不久的沈师傅对待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还特爱帮助别人,班组人都很喜欢她。比如粗纱工序有时在车的左边上棉条,有时又在车的右边上棉条, 但是推桶工推来的棉条是要按规定放在定置线内的,这样一来落纱工在需要上条时难免会遇到要把条桶从这头推得那头的情况,满满的条子推得又累人又耽误时间。因此,沈师傅在来回推条时若发现落纱工准备或正在上条时,就赶紧帮着把棉条桶送过去,大大减轻了落纱工的劳动强度。
    沈师傅不仅在工作中想方设法的帮助大家,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看到她帮助别人的身影,她常常会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就把班组员工的水杯打满了开水。
    “谢谢沈师傅,因为有你,我们很快乐,谢谢你!你辛苦了!!”轮班人都感动地对她说。
    “小事一桩,不足挂齿,有缘和大家在一起,你们快乐我就快乐!”沈师傅总是乐呵呵地说。
曾玉琴:带徒弟光荣
    “曾玉琴,今天我们气流纺又招来个新工,你帮着带一下。”教练黎海宏说。
    “行。”曾玉琴满口答应。
    30岁 的曾玉琴,个头不高,身体单薄。 2010年她带着满心的希望,带着对未来美好的向往来到了公司。进厂后,她被分配到气流纺丙班当上了一名挡车工。工作中她干活麻利,责任心强。而且她还有个最大优点就是不管多忙、不论任何时候她都面带微笑的对待身边的员工和工作,始终默默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一晃过去了4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各方面的技术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稳定在优一级,已成为班组的顶梁柱。带学徒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不仅要管操作,还要管做思想工作,所以老工们都不愿意带徒弟。可曾玉琴这几年带了不少徒弟,尤其是去年气流纺人员紧张,新工朱正银分到丙班后,曾玉琴就按照新工培训计划耐心帮 教,不到一个月就能独立看一台车,第二个月就能达到看两台车的操作水平,及时解决了轮班人员紧张问题。这样的成绩是与她平时的付出分不开的。
    这不,曾玉琴又在微笑着手把手的帮教新工呢,穿条、分丝、搭头、接头……
王丽:丙班的骄傲
    “刚别人问我们班谁是雷锋,王丽,我说你就是活雷锋。”
    “呵呵,我比起雷锋差远了” 小组长王丽谦虚地说。
    话没说完,只听“嘘嘘……”一声哨声,王丽喊着搭档马扬快速循声赶到5#粗纱车上,只见他们弯着腰,手脚麻利地落着纱,不一会儿功夫,120个粗纱便被他们落完了,不仅落纱速度快、而且包头质量好。
    王丽是前纺丙班的一名落纱工,自进厂以来,王丽一直默默无闻、勤勤恳恳的干着自己热爱的工作,当看到身边三三两两的伙伴离开后,有人问她:你后悔当初的选择吗?她笑着回答:我既然选择了四二,选择了前纺车间,我就要干好,干一行爱一行,纺织行业的确苦,但我不后悔。
任务紧张时,小组长王丽和搭档马扬,就毅然担负起重担,她们克服种种困难,团结协作,16台粗纱机,每天上条多达34段,落纱近40落,繁重的劳动可想而知。可是她们不管有多累,只要一听见“嘘嘘”的哨声,便开始忙碌起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这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纺织女工,在这个枯燥、单一的岗位上,用执着和顽强的毅力谱写着自己精彩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8 22:23:2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