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66|回复: 0

走在什刹海周边胡同感受北京历史

发表于 2014-4-30 14:53: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什刹海已经是北京的标识,这里有着美食一条街,还有着北京老胡同,可以说是旅游胜地。

  什刹海,老北京风土人情的浓缩地,一花一草、一砖一瓦,抑或一猫一狗,都尽显北京风情。每每
徒步旅游在什刹海,看到那些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不得不感叹,什刹海,不仅是国人到北京必逛的一个目的地,也已经成为外国友人心目中的北京的一个旅游名片。什刹海的魅力,在于什刹海酒吧街上喧嚣和安静的碰撞,更在于在什刹海的周边一日游那些纵横交错的胡同里,历史与现实的碰撞。
  鸦儿胡同:曾是正黄旗地界
  鸦儿胡同,元代因位于什刹海河沿儿故称沿儿胡同,清代取谐音改称鸭儿胡同,为八旗正黄旗地界。1949年以后改称鸦儿胡同。
  6号院,依稀可见的老门牌蜗蜗居是作家萧军取的名号。从1951年起直到去世,萧军在这座西式小楼里住了37年。而今,蜗蜗居人去楼空,楼下是杂草乱瓦。胡同中段是明代古寺广化寺,寺内梵音悦耳,香火旺盛。这里经常组织佛教活动,每逢初一、十五,更是香客如云。
  白米斜街:形状奇特的胡同


  白米斜街自东北至西南,略呈“S”形。据《燕都丛考》记载,胡同早年有座“白米寺”,白米斜街因此得名。
  白米斜街11号院是清末重臣张之洞住宅,7号院曾是张府的花园,两院内部相通,几乎占据半条胡同。如今,11号院是老石油部宿舍,院内仍有朱漆大门、青砖月洞门、厅堂、古树等遗存。7号院内,昔日的假山、凉亭、花木早已不存,成了大杂院。与末代皇帝溥仪离婚的文绣,再婚后曾在23号院租房居住,至今仍有一些老邻居记得她的样子。
  大金丝胡同:织染所不见影


  大金丝胡同北,有小金丝胡同,明代大、小金丝胡同设有织染所,供应宫廷用的色绢。到了清代,改称金银色绦胡同。“绦”是过去用来装饰衣物的花边,无论平民小户还是大富人家,女人们都离不开它。1965年改成现在的名字。
  胡同1号原为“冰窖岳家”,旧时冬季在什刹海取冰窖藏,夏季供皇宫使用,这家主人就是“供应商”之一,现在这里是家叫“无名”的云南餐厅。12号院和甲33号院都是保存完好的四合院民居,也是市旅游委授牌的“北京人家”,接待胡同游参观和住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