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5-1 15:18:21
|
查看全部
当了11年巡道工的老高,要为这座桥接好最后几班车。
即将告别的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
1952年10月31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大桥。该桥是中国铁路大桥之母、建国前中国最长的钢结构铁路大桥,位列郑州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然而,1958年7月,黄河中下游出现特大洪峰,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不堪冲击,遭受重创。黄河铁路桥被冲断几孔,导致京广线断线。经过半个多月的抢修,京广线终于抢通。不过,后来经检测,它已不再适合通行火车,并改造为单行道公路桥。1987年7月,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最终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变迁|新黄河大桥从设计到建造经历一波三折
为双线铁路桥,位于旧桥下游,1960年4月20日通车
将要废弃的这座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从设计到建造可谓一波三折。
郑州“黄河第一铁路桥”修建投入使用后,由于比利时建造的桥墩是扎在淤泥里,而非岩石层,导致桥梁不够稳固。所以,1919年,北洋政府计划在下游再修建一座黄河铁路桥,比利时再次中标,无奈后来北洋政府倒台,建桥之事不了了之。
赵声芳向记者介绍说,1929年,时任中华民国铁道部部长的孙科,请美国桥梁专家设计黄河铁路桥,试验桩打到20米后,桩断而罢。1946年,国民政府再次与美国摩礼逊公司签订修建该黄河铁路大桥的合同,后由于内战而搁置。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2月,该黄河铁路大桥的建造再次被提上日程,并开始设计;1957年,被纳入“二五”计划,并付诸实施。该桥为双线铁路桥,位于旧桥下游约400米处,1960年4月20日竣工通车。据郑州铁路局桥工段的李中华介绍,该桥全长2889.8米,共71跨。由于当时的建桥技术和地理条件限制,大桥桥墩入土深度只有30米,基础较浅。“截至去年,我们已连续23年抛石护桥墩。”李中华说。
5月16日,郑焦铁路黄河大桥启用
结构是钢桁梁桥,客运时速达160公里
从1903年到现在,已经一个多世纪,郑州黄河铁路桥不断“吐故纳新”,在不同的时代,建造起新桥,赋予新的意义和责任。
“5月16日,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将废弃,郑焦铁路黄河大桥启用。”铁路部门一位人士说。至于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是保留还是拆掉,目前还不能完全确定。
昨日,记者来到郑焦铁路黄河大桥上,发现施工工人已寥寥无几。“目前,正在进行工程的收尾工作。”工人李先生介绍。记者发现,大桥东半幅的京广轨道线已经铺设好,而西侧的郑焦城际铁路轨道线还没铺设。轨道车在新轨道上来回行驶,测试轨道数据。
据了解,即将投入使用的郑焦铁路黄河大桥于2010年10月15日开工建设,2013年4月9日主桥顺利贯通。大桥位于即有郑州京广铁路黄河大桥下游110米-190米处,郑焦城际铁路线部分全长9.63公里,京广铁路线部分全长11.28公里,主桥为四线合建,全长2200米,是目前黄河上唯一一座四线铁路特大型桥梁。
“新桥速度提高不少,客运时速160公里,而老桥限速时速为110公里。”郑州铁路局桥工段黄河桥梁车间田志杰说。不仅如此,两个桥的结构完全不同,老桥是钢板梁桥,新桥是钢桁梁桥,后者更加稳固、结实,也更新颖。
除了以上的三座桥,黄河上还有一座桥,同样是一座“未来”桥。2006年,开工建设郑新黄河大桥,原名为郑州黄河公铁两用特大桥,该桥是京广高速铁路和现107国道一级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0年9月30日建成并实施公路通车,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该桥同时投入使用。
在郑焦铁路黄河大桥上,有两条线是给郑焦城际铁路预留的,该线路全长约78公里,新建线路约6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届时,从郑州到焦作旅行时间只需半个多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