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的确 ,许多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的事迹都是用“加班加点、无私奉献”来赞扬的。但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确实需要凭点什么。
几十年前,他们凭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贡献着自己的美好年华。
而今是市场经济,人们的一切行为都是以钱为中心的,因此,八小时之外的加班。的确需要凭点什么。既然需要加班,那就说明企业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所为之的。那么只凭些许加班费,工人有没有权利拒绝呢?当然,企业如果遭到工人的拒绝将会是很尴尬的,我们且不急着结论孰是孰非,让大家先来看看当前的一些现象吧:
每年的春运季节,一些运输企业不是就乘机大捞一把吗?打工族没有讲价还价之力,只能任人宰之。
一些销售走俏的产品,在旺季时也是将价格一而再再而三的向上调价!比如;奶粉、药品、住房等。
这样的实例比比皆是,不用再多例举了。
那么劳力的价值就不可以随行就市,见机调价吗?我看是可以的。既然是企业急需加班,就说明企业是急需,而且还存有较大的利润空间,那么,依据上述市场价格的调价规律,工人们和企业讲讲价是完全有理由的,而且,不管给多少钱,家里的确有事不愿意加班,也是无可厚非的。这完全不需要扣上奉献不奉献的帽子。
如此一来,企业应该怎样调节这种尴尬的讨价还价的僵持局面呢?其实,只要将心比心,多站在工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想这点小矛盾还是很容易解决的。因为我们的职工队伍,绝大多数都是勤劳,朴实,善良,具有优良传统和奉献精神的。假如追溯到40年以前,他们是不会计较报酬和加班费的,他们仅仅凭着建设祖国,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就会毫无所求地奉献自己的全部能力,而且兢兢业业,孜孜不倦。这是一种共产主义精神在支撑着他们。他们虽然在物质上相对贫乏,但是在精神上却很富有,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后顾之忧,每天乃至终身都快快乐乐的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而今社会已经转型为市场经济了,人们不为自己谋取财富将面临无法生存之境地,在这种情形之下,企业再想让职工全心全意地为企业着想,那除非就是企业要首先为职工着想,精神上,物质上,以及老有所养上为他们谋划一条出路,这样把工人为企业的奉献转化成为自己的后路而贡献。
总之,好事是两厢情愿的事,没有永久的一头热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