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阳有点哽咽了。
回想起自己十年舞台生涯里曾经的艰难片断。
因春晚一夜成名的小沈阳,昨天在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文化讲坛上,真情流露地回答了观众的提问———十年打拼最大的历练是什么?这亦真实地解答了“快乐文化”创造者,用岁月、用生命的体验来提炼快乐的艰辛过程。因而,这被需求又被拥有的快乐,才显得如此真挚、动人,能够点亮千家万户的生活。
首次来上海,小沈阳黑土地式的幽默,在黄浦江畔,光彩依然。“来之前我师父也告诉我,你到那儿有啥说啥,别瞎说就行了。咱也不是来演讲,谈不上讲,就跟大伙唠唠嗑。”张口即引得全场笑。
“把握喜剧表演的分寸这个话题吧,我就说说自个儿的体会。因为好多媒体都问过我这个话,你怎么把握表演的分寸?其实这个很简单。我这个表演方式吧,要是夸大了演,就放大了,太像女的吧,就不好看了,观众起反感,说这个人讨厌。你要整小了,它又不好玩儿。所以我师父告诉我,你要把握那分寸,不能大也不能小。”始终牢记师父赵本山关于“分寸”的教诲,小沈阳在文化讲坛上以言简意赅的方式“落实”了自己对“分寸”的理解。
文化讲坛上的小沈阳,话不多,但快乐已然呈现。
特别是,他高歌一曲《不亦乐乎》,观众都乐了。
而当他邀上自己的爱人沈春阳,表演一段现场编词儿的二人转,观众更乐了。
如果说,小沈阳是直白朴素地讲述了自己关于“生活需要‘快乐文化’”的感悟,那么,春晚总导演郎昆和著名剧作家崔凯的讲演,则洋溢着一种视野的宽阔、思考的厚重。一年年,为亿万观众奉献着快乐文化的他们,用有故事有观点、亦幽默亦深刻的方式,在文化讲坛上表达了他们关于这一命题的理解、践行,以及憧憬,引人入胜也引人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