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深圳商报讯】(记者 谭玲娟)5月1日起,深圳湾大桥以东23平方公里特定海域正式全面禁渔,禁止一切捕捞和养殖行动。根据法规,在禁渔区的非法捕捞行动,严重者可最高入刑三年。昨日,深圳市规土委海监渔政处出动首次专项宣传与执法行动,共出动执法35人、执法船艇5艘,收缴非法捕捞网13000余米,发放禁渔区宣传手册3000余份,但未发现非法捕捞人员和船只。
渔政执法负责人介绍,深圳湾是珠江口重要鱼虾贝类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及洄游通道,是候鸟迁徙、越冬的重要中转地。近年来,由于无序捕捞,深圳湾的渔业资源遭受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禁渔区的设立,对保护深圳湾海域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加强深圳湾执法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据了解,为加强禁渔区执法,市规划国土委海监渔政处已制定《深圳湾禁渔区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将在禁渔区联合公安、边防、公园管理处等部门开展全天候24小时执法巡查。海上执法船艇在深圳湾禁渔区内不间断进行巡查,全面清理深圳湾禁渔区海域和深圳湾公园沿岸涵洞、红树林中的非法网具、“三无”船、套牌船、竹筏、泡沫箱等非法工具,对非法捕捞作业行为进行全面整治,对违法行为予以查处,涉嫌触犯刑法的要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此外,执法行动队还将联合深圳湾公园管理处对深圳湾公园沿岸进行陆地巡查,发现非法捕捞人员下海作业时,联合公安、边防部门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置,其中徒手下海捕捞也在禁止之列。
为让市民了解深圳湾禁渔的意义,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与市规划国土委海监渔政处、深圳湾公园管理处昨日还在深圳湾公园共同举办“深圳湾禁渔我监督”的主题宣传活动,由于正值五一假期,该活动吸引大量市民参与,共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册。活动中还展示了深圳湾底栖生物照片及其模型,配以科普知识讲解,让公众了解底栖生物对深圳湾红树林、鸟类保护的重要生态价值。同时市民们还亲手绘制了禁渔徽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