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3|回复: 0

(导游)初访剑桥

发表于 2014-5-3 13:24: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先生,您去过牛津吗?”我一愣:“嗯?没有。”

“啊,太好了!”老太太认真地说,“千万别去!”

考察结束,下一个行程是前往剑桥大学,并在商学院演讲。

11月9日早上,车进入剑桥校园,即刻感受到震撼:与其说我是震撼于那些古老、庄严的建筑,不如说是震撼于游荡在古老校园里的精灵—处处令人感觉到,仿佛真有一个求知的精灵在校园游荡。成立于1209年的剑桥,哈佛大学最初即得名于此,是不是有一些东西,是在哈佛无法体会到的?

走上演讲台,听众席上坐满了人。这一次,不像哈佛那样满满是青年学子,而是许多白发苍苍的教授,身着长袍。稍微感到紧张,似乎自己不是来演讲,而是来作毕业论文答辩。

演讲主题是“创新”,其中一个故事:日本人从中国学会了精湛的瓷器制作,但并未能超过中国占领欧洲家用瓷器市场,怎么办?中国人生产的茶杯,窄口,上下差不多一样大。日本商人注意到西方客户的特点,作了创新:敞口茶杯,更加适合高鼻子的欧美人。听众席上的高鼻子教授都会心地笑了。

演讲结束,勒蒙特教授安排校园参观,导游是镇上的一位老太太珍妮·杰科克。刚一走到街上,老太太珍妮突然拽住我的胳膊:“王先生,您去过牛津吗?”

我一愣:“嗯?没有。”

“啊,太好了!”老太太认真地说,“千万别去!”脸一板,很严肃。

“哎……那是必须的。”

“关于剑桥,您一定听过许多故事,比如皇后学院的数学桥,据说是牛顿设计的,没用一根钉子。后来有个学生心想,牛顿有什么了不起,就把桥拆了想重装,然后……就装不上去了,所以现在桥上有钉子。这些孩子气的传说,我就不重复了。今天,我先带您去一个酒吧。要知道,酒吧才是剑桥的特色。”

珍妮把我们引到一家酒吧门口,推门进去,找到一张桌子,背后墙上镶嵌了一块铜牌,凑近了看:“克里克和沃森在这里宣布发现DNA的双螺旋结构。”嚯,好家伙!

老太太介绍道:“沃森的自传中说,1953年的一天,克里克冲进老鹰酒吧,大声宣布:‘我们发现了生命的秘密!’沃森认为,这样说过于自大了。不过克里克也在回忆录中说,他不记得自己曾这么冲动。”

“就算克里克真的这么说过,我也不觉得他过于自大呀。”我回答。

“我同意您的看法,”珍妮乐呵呵地说,“剑桥有89位诺贝尔奖得主,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曾经在这里工作或执教过的人。类似这样的奇人异事,在校园里比比皆是,每个角落里都能找到故事。现在,您抬头看天花板上的字迹,这是‘二战’时期,英国和美国飞行员用打火机烧出自己名字和部队番号,然后从附近的一个军事基地出发去轰炸德国!这个酒吧出去不远就是老卡文迪什实验室,1897年,J·J·汤姆逊在那里发现了电子。”

推开酒吧门,回到街上:“好了,现在我带你们去找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诗碑。顺便说一下,许多人来到剑桥,都会对这里优美平整的草坪印象深刻。”

“剑桥的草坪这么美,有什么秘诀吗?”

“噢,并没有特别的秘诀,只不过要用比较长的时间来修剪。”珍妮回答。

“那么,得用多长的时间呢?”


“800年,王先生,要修剪800年,哈哈哈!”老太太边走边说,从包里抽出一张纸,扭头对冯楠说:“对了,蒂姆,我打印了《再别康桥》的中文,一会儿到了那里,你要为我们朗诵一遍哦!”

说到剑桥有名的中国人,一个是徐志摩,一个是金庸。一提到剑桥,中国人就会想到徐志摩和他的《再别康桥》。不过,在剑桥这个知识殿堂中,一首咏别诗恐怕还排不上位子。金庸则是82岁到剑桥来读书,读完了硕士和博士,都是硬邦邦拿下来的,令人钦佩!

参观校园结束,回到彭布鲁克学院办公室,与理查德爵士、拉齐院长、勒蒙特教授会谈,口头商定:2013年秋季学期,我将进入剑桥大学开始访学,开展犹太文化的研究课题。

来源:北京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