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美矿工”打造幸福杨村升级版
——杨村矿老中青三代劳模事迹采撷
截至2014年5月1日,山东兖矿集团杨村矿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2862天,安全产煤846万吨,创建矿以来最长安全生产周期。成绩的取得无不凝结着杨村矿干部职工的拼搏奉献,无不展现着各条战线上劳动楷模的时代风采,他们前赴后继、勇于担当,在打造幸福杨村升级版的道路上创造着一个个“劳动美”。下面,我们就通过老中青三代矿工的缩影,见证一下最美“杨村人”。
最美一线矿工张振华
“我就像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发挥作用。”杨村矿掘进二区职工张振华这样说道。年近半百的他,1986年12月参加工作,200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杨村矿普采工区、采煤一区、综采工区、综掘工区等井下生产区队担任副班长、班长等职务,2012年因工作需要调入掘进二区。
参加工作28年来,张振华每年出勤均在310个以上,被誉为“出勤状元”;他第一个提出在薄煤层溜前使用前探梁支护技术,保护工友生命安全;第一个设立“杨村矿困难职工子女助学金”,帮助失学孩子重返校园。他多次被集团公司、煤业公司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获济宁市、山东省劳动模范,2002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张振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矿党政给予他1万元现金奖励,他毫不犹豫地将这笔奖金交到了矿工会,设立了“张振华助学救助金”,救助了8名考入大专院校的困难职工子女。 近几年,张振华共带了28名徒弟,个个都是生产骨干,先后有23名被评为“明星职工”。张振华用他的朴实和爱心书写了一名普通煤矿人的绚丽华章。
最美护卫队员高腾环
元月6日,杨村矿保卫科收到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见义勇为,品德高尚”八个大字,落款“刘金苓敬赠”。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2013年12月15日,这个矿保卫科护卫队员高腾环在开车上班的路上,途径兴隆庄矿塌陷路段时,看见路边有一位五、六十岁左右的大妈捂着肚子蹲在地上,他迅速靠边停车,看见这位大妈面色焦黄,表情十分痛苦。“我送您去医院吧”,话音未落,他就搀扶着大妈上了自己的车,送至兴隆庄矿医院诊治,并一直等到她儿子到医院后才离开,临走时连个名字都没留,只说了句“是杨村矿的”。事后,大妈感觉过意不去,委托儿子到杨村矿多方打听,才得知这位好心人是矿保卫科护卫队员高腾环,并特意赠送了一面锦旗以示感谢。“如今老人倒了,都没人敢扶。我们没想到会碰到这么好的人!”刘金苓的儿子送锦旗时这样说道。保卫科科长马庆恩说:“要不是家属送锦旗来,科里还真不知道这事呢。”“大妈没事了就好!”当得知老人身体康复了,高腾环一脸的开心……
最美煤机司机王庆宝
多少次,在仅仅1米高的薄煤层工作面中摸爬滚打,只为尽快解决采煤机出现的安全技术难题;多少次,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伏案苦读,只为尽早掌握煤机故障处理技巧和新煤机的电气特性……在入矿5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年仅26岁的小伙子,从一名煤机司机迅速成长为一名带领30多号兄弟的“一线矿长”,在杨村矿举办的首届“感动杨村”道德模范评选中荣获敬业爱岗模范提名奖。他,就是杨村矿综采二区检修班班长王庆宝。
王庆宝带领着30多号人在干中学、在学中干, “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处处有标准”是他现场管理一贯坚持的原则。严厉的工作机制让班组中80后居多的年轻人有点儿吃不消,但他很注意把握严与爱的“度”,像亲兄弟、好朋友一样在工作中和职工打成一片,生活中和职工连成一心。他用兄弟意、朋友情把30多条心凝聚在一起,他所在的班组每月都能被评为“五好班组”。当笔者问他是什么让你工作如此卖力时,他坚定地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振华老师曾经在我们区队干过,他是我们青年一代的好榜样!”(王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