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亚里士多德的误判
文/随其自然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_公元前322年),古希腊斯塔基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是一位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全才,无人能够望其项背,他的主要贡献还是在哲学方面。
在物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成就也非常了得。比如:“物理”这个名词概念就是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的;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判断出地球是圆的。人们更熟悉他的地方,可能是他所犯的错误。下面谈一谈他在物理学方面的三个错误观点。
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假设“凡是运动的物体,一定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也就是说:力是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如果你看到一个东西在移动,你就会寻找一个推动它的东西(像是我们的手、身体);当没什么东西推它时,它就会停止移动,是一个推着一个,假如无限制地追溯上去,“必然存在第一推动者”,中古世纪的基督教说“第一推动者” 就是指上帝,并将亚里斯多德的学说,与基督教教义结合。这样的结合让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成为权威学说,这个学说统治了将近两千年。直到牛顿发现了“牛顿三定律”, 亚里士多德的力学学说才被推翻。亚里士多德和牛顿的力学观点到底有啥不同?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牛顿认为: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二者只是一字之差。一个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下,会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定律。
亚里斯多德认为较重物体的下坠速度会比较轻物体的快,这个观点一直保持到十六世纪。伽利略从比萨斜塔上掷下两个不同重量圆球的实验中才被推翻。对于伽利略从比萨斜塔上掷铁球,很多人表示怀疑,认为这件事情是虚构的。这件事的真伪,没有必要追究。用现在的观点分析:重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速度确实快那么一点点,只是这种差别太细微了,用肉眼和普通仪器根本无法判断。当然用牛顿力学的观点判断,轻重物体下落速度是一样的。实际上牛顿的观点也不是绝对正确。
亚里士多德认为白色是一种再纯不过的光,而平常我们所见到的各种颜色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的光,是不纯净的,这种结论直到17世纪大家都坚信不移。现在我们知道:白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组成,这七种光才是纯净的,它们是赤橙黄绿青蓝紫。阳光就是一种白光,雨后彩虹非常美丽,就是阳光折射产生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我们不能苛求亚里士多德,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对光的本质一无所知,能够有这样的观点已经很了不起了。几百年前,有科学家发现光具有波的性质;也有科学家发现光是一种粒子。于是形成了两派,争吵了几十年,都想否定对方。最后发现大家说的都对,也都有不足之处。光不仅是一种波,也是一种粒子,这就是光的波粒二象性。
对于古人,我们不能用现在的观点判断是非曲直。树上掉下一个苹果,砸到牛顿头上,于是万有引力定律被牛顿发现了。这个故事,人们津津乐道。如果对这件事深信不疑,未免太幼稚了,事情怎么会如此简单,伟人能够站的更高,是因为他们站在了其他伟人的肩上。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毋庸置疑,他的杰出贡献人们会永远铭记。牛顿力学的建立,是偶然,更是一种必然。假如没有牛顿,最多推后几十年,“牛顿三定律”一定会被发现,因为伽利略、开普勒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不过牛顿走的更远。
历史在发展,科学在进步,没有一成不变的真理。不要笑话古人,再过几百年,我们现在的很多观点同样会幼稚可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