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记者从三亚市财政局获悉,三亚市2014年上半年物价补贴发放工作今天启动,符合条件的居民每人将一次性获得360元补贴资金。 |
据悉,本次补贴对象是具有三亚本地户籍的城乡居民,以及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连续6个月以上(含6个月)参加三亚市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本地户籍的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本次物价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补贴60元,补贴6个月(1月-6月),即每人一次性补贴360元,共约补贴62万人,需发放补贴资金共22320万元。 |
三亚一次性派发2.2亿元红包,应该全国推广吗?为此,红辣椒评论作者互动平台——时评聊吧论坛设置“时论锋会”辩论帖,红辣椒评论作者及广大网民纷纷发表观点。感谢各位作者及广大网友的支持与热情参与。经红辣椒评论编辑整理,主要观点如下: |
2.2亿,对政府来说是笔大钱,分到民众手里却是笔塞牙缝的小钱,有多大意义? |
政府的钱原本就是纳税人的,只要不被贪污,最后都是要用之于民的。(时评聊吧网友:贺呵呵) |
360块钱对富人来说是一餐饭,对穷人来说是几百斤米,每个人都发360只是看起来公平而已。(时评聊吧网友:百度不知道) |
俗话说:钱要用到刀刃上。三亚发红包是普惠式的,符合条件的人人有份,不论贫富多寡,对于低保户可谓雪中送炭,意义非凡,但对于富裕者可谓锦上添花聊胜于无。(时评聊吧网友:宝剑锋芒) |
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最实惠的政绩 |
从前总羡慕香港、澳门给居民发放红包,内地这么做还真是第一次看到,三亚开了个好头,虽然钱是少了点,但值得其他地方的政府部门效仿与思考,让治下的百姓过上好日子才是最大、最实在、最值得信赖的政绩。(时评聊吧网友:身份证就叫马甲) |
释放改革红利不必拘泥于“红包” |
改革“红利”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用什么验证群众是否“幸福”?尽管“发红包”的方式简单了点,但却给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从这一点而言,这种方式是可行的,而且也可以推广。只是,在以后的各省市区释放改革“红利”的方式上,可以进一步探索,不应只拘泥于“发红包”这一种方式。(文/吴俊) |
纳税人的钱不能随便发 |
|
为平衡物价持续上涨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政府发放物价补贴的确是一项惠民举措。然而,这也有懒政和“面子工程”的嫌疑。对于抑制物价持续上涨,政府已经无能为力,只剩下“发红包”这一招了吗?发放物价补贴,民众是开心了,可是这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政府物价调控的失败。况且,拿纳税人的钱发给纳税人,这怎么看都是无本而得利。(时评聊吧网友:莱昂纳多) |
直接发现金是治标不治本 |
|
政府直接发放现金给公民,只能说是社会福利的一种。在我们的整个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中,它最多只能算作一点调料品。真正的社会保障是要保低,而不是普惠。没有从如何提高公民收入、如何改善社会分配、如何合理调节物价等等方面考虑的政策,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那仅仅是治标不治本。(时评聊吧网友:一朵小荷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