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16|回复: 21

[随笔] 【原创首发】有妈才有家

发表于 2014-5-7 19:36: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30509145229915.jpg

    最近一连读了几本韩国作家写的书,我发现其实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域,关于爱的阐述都是一样的,爱,千万不能等,特别是对父母的爱,享受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天,你才会在他们离开你的时候,没有遗憾。
    《有一天,妈妈老了》是韩国作家洪荣女和黄安娜合著的,黄安娜是洪荣女的女儿。之所以黄安娜能够写成这本书,实际还真要感谢她的妈妈。她妈妈是不识字的,可是为了记录对儿女的思念,她努力学习,虽然她拼写起来非常艰难,而且还会语顺不对,但是她还是坚持写了好多本她对子女的爱。
    读一本书把你感动到痛哭流涕以前也有过,比如《平凡的世界》、《士兵突击》,我承认读这本书时,我也落泪了,因为我看到了妈妈洪荣女写自己失去儿子时那种痛彻心扉的悲痛和内疚。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妈妈洪荣女的公公病逝,她去服丧,那时她的孩子木男才7个月大,她舍不得儿子,可是她根本没法照顾自己的孩子,公公离世后,婆婆又病倒,她只能把儿子寄托在别人家,照顾自己孩子的还是个孩子,木男一哭,她就用凉水对牛奶喂木男,导致木男病倒,可是妈妈洪荣女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医院,耽误了孩子最佳治疗时间,当妈妈描述到:“每天将木男抱到玉米地等死(因为怕孩子死在租房人的家里),当孩子在玉米地不再发出微弱的声音时,她就撕心裂肺般地呼喊,直到木男重新睁开眼睛,就这样坚持了四天,当妈妈再次呼喊‘木男’时,妈妈发现木男的眼角流下了泪水,然后闭上眼睛就再也没有睁开。”哪有妈妈不爱自己孩子的,可是哪个妈妈能够承受得住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臂弯里离开自己,读到这里我落泪了。我知道这种内疚会伴随妈妈洪荣女一生,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她都不会原谅自己。
    一本书写得是否成功,我觉得不在乎这本书写的有多深奥,有多复杂,而是这本书里是不是融进了你的情感。女儿黄安娜在写自己的妈妈时也有一段描述让我再次动情。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女婿因为工作上的原因欠了很多外债,债主经常到女儿工作单位去闹,女儿实在没办法了就去找自己的母亲,其实她知道自己的母亲也非常不容易,大冬天的还没有一件像样的棉袄,可是面对女儿无奈的求助,她只能带着孩子去求生活还算很富裕的孩子姑姑,这是能够帮助孩子最后的一点希望,然而当她们下定决心敲开姑姑家的门时,她们得到的不是帮助,而是回避。那天外面下着大雪,她们母女就那样走在大雪中,母亲不时地安危自己的女儿,你已经到了人生最低谷,要相信,你的明天一定会好起来。离别母亲时,女儿就那样无助地前行着,可是她每次回头时都能看到自己的母亲再向自己挥手,站在原地没有动过。”是呀,这就是伟大的母亲,天下最伟大的母亲。
    韩国人的生活方式略与我们有些不同,比如她们更渴望将自己回归自然,这与我们更渴望走出自然融进钢筋水泥比起来,我觉得韩国人更懂得生活。有些扯远了,这与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没有必然联系,这里主要向大家阐述的是,千万别在爱上留下丝毫遗憾。妈妈洪荣女90岁时觉得70岁时还可以去选择自己的生活,但是现在她90岁了,她更关注的是别拖累自己的子女。96岁时,妈妈洪荣女离开了女儿,带着不舍。看到这我也想起了我96岁的奶奶,她是今年离开我们的,至今悲痛还没过去,所以此时我想说,作为孩子你们此时最应该做什么呢?是不是应该常回家看看啊,看看老妈每天都在做什么,陪老妈聊聊天,或者给妈妈做顿合口的饭,时间留给你的不多了,不要等到分离的那一天才觉得自己有太多的愧疚。
    爱你的妈妈除了要大声说出来,还要真真切切地做出来,从现在开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7 20:13:55 | 查看全部
爱你的妈妈除了要大声说出来,还要真真切切地做出来,从现在开始,赞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7 20:24:5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7 20:37:39 | 查看全部
《有一天,妈妈老了》;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父母不再年轻,他们年事已高,趁着他们还在我们身边,我们应该有事没事常回家看看……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借此向我们伟大的母亲送上祝福;健康快乐!
学习李老师美文,问好李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08:20:32 | 查看全部
爱妈妈不能等,说出来,做出来!爱,也是榜样,为人子女不易,做人父母更难,且行且珍惜!

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8 11:18:53 | 查看全部
一个人一种人生,漂泊的游子未必不想在母亲身边尽孝。子曰:父母在,不远游。但孔子都做不到,所以他补充说:游必有方。孟郊也是如此,他的“方”是考取功名。
只能说,珍惜与双亲在一起的日子吧。因为妈妈在的地方才是家。
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1:57:44 | 查看全部

回 1楼(鸿雁) 的帖子

感谢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1:57:56 | 查看全部

回 2楼(浮山神) 的帖子

感谢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1:58:06 | 查看全部

回 3楼(钗头凤) 的帖子

感谢老师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8 11:58:29 | 查看全部

回 4楼(胡云峰) 的帖子

珍惜父母在的日子,母亲节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