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老妈学写字
“这个没有写好。”老妈有些难为情。
前些天回家的时候看见桌上有一些小纸片,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些阿拉伯数字,老妈说她年纪大了,连当天的天气预报都记不住了。于是每天她把气温记在纸片上,但凡天气不好,她就尽量不出家门,并且打电话给我们,提醒我们增减衣服。
妈妈一天学都没上过,用她自己的话就是个“睁睛瞎”。父亲去世后,老妈一直一个人住。她说自己的家住惯了,周围也都是些老邻居,舍不得离开。好在我们两家离得不远,每天回家探望、随时电话、周末带回我家、节假日带出旅行,偶尔还给妈妈“安排”个买菜、做个我爱吃的家乡饭的“工作”,让老妈感觉到她一直是我的依靠而不是负担。
看着一张张小纸片上记的只有她自己才看得懂的数字,我对老妈说:“你可以把日期也写上啊,这样就更清楚了。”妈妈的眼睛一亮。我教她记日期的时候在数字中间用点表示“年、月、日”,记气温的时候在两个数字间划一个小横杠,前后数字分别表示当天最高和最低温度。我举了个例子,让老妈照着写。妈妈很认真,一边写一边问,反复练习。
回到自己家,我找了个本子,我要让老妈把气温记在本子上,并鼓励她坚持记录,养成习惯,一是给她找点事做,二是动手练脑预防老年痴呆。第二天回家,老妈拿出她记得气温让我检查,尽管数字歪歪扭扭,也都没在一条直线上,但格式是正确的。我很夸张的表扬了妈妈,妈妈很开心,连脸上的皱纹都弯出了甜甜的笑。
“干脆教你写字吧。”“我不行。”“肯定行。先学‘年、月、日’。”我一笔一划地教,老妈一笔一划笨拙但很认真地写,尽管横不平、竖不直,但字一个个写了出来。哪个笔划写的好,哪个稍微改一下就更好,我一个字一个字的讲给她听,她一遍一遍仔细地改,直到我俩都满意。
临走前,我在本子上写上大大的“年月日”,让她临摹,并且告诉她明天我要检查。第二天回家的时候,妈妈主动让我检查。字写得很好,格式也正确,可仍然记在纸上。我问她为何不记在本子上,她说想等练习得更好了,再写在本子上,这样不会因为写错或写不好浪费本子。
后来我又教她记每天的日常消费,从买菜开始。于是妈妈又开始学写菜、元、角、分这些字,气温的记录也更加标准,数字后面已经有了温度的单位“℃”。
我布置的“作业”,妈妈每天都认真并且超额完成,我也把从单纯的临摹增加到听写、默写和认读等内容。每次学写新字和“考试”的时候,满头银丝略微佝偻的妈妈端端正正地坐在桌前,尽管僵硬,但姿势绝对标准。每一个笔划老妈的手都颤微微的,我问她累不累,她说这算什么,年青的时候在山上砸石头、在盐碱滩上挖管沟、用洒壶装滚烫的沥青洒在路面上辅柏油路,打土坯烧青砖,背上搭着牛皮垫一趟趟从窑洞中把刚烧好的几十公斤的青砖背出去,背上的皮肤被烫得一层层的脱掉,那时都没有叫过苦和累。
现在,老妈的字写得越来越工整,越来越好看,会写的字也越来越多了。坐在老妈旁边看着她认真的写每一个笔划,我想起了我和哥哥姐姐小时候,那时候妈妈也像我现在这样,每晚都陪伴在我们身边。
又一个母亲节到了,我祝天底下的妈妈快乐健康,同时也对天底下的儿女说一句:多陪陪我们的父母,就如当年他们对我们的陪伴。
青海油田 葛昆凤 |